“這麽多銀子啊?”
崇禎目瞪口呆的看著錦衣衛呈上來的報表,居然有一百萬兩白銀。要知道明朝國庫一年收入才區區幾百萬兩呢!
還隻是收了京師和京師周邊的稅,土豪雲集的江南還沒開刀呢。
崇禎看著報表上的數字眼冒金光,說道,“上交國稅,人人有責,越是錢多糧多地多的,越得交,咱今天從地方入手。”
他準備先把這份聖旨放出去。
底下那幫子眾正和地方的狗腿子們肯定會陽奉陰違的,沒關係,到時候錦衣衛出馬,又是一筆大大的收入。
隻是?
崇禎的這道聖旨一下,簡直是天下震驚呐,首先東林書院就舉行了轟轟烈烈的討論和批判,這幫子書生們慷慨激昂,踴躍發言。
其次地方上的東林黨人紛紛上書,指責崇禎忘記了祖宗的法度,是為大不孝。
不過?
崇禎這次是鐵了心的,在格殺了幾個反對的大臣後,聖旨頒布的便特別順利了。
很快全國大部分地方都知道了,至於能不能執行就很難說了,畢竟自古皇權不下縣嘛!
至於有沒有人在下麵搞事情,想做掉他這個皇帝?肯定有啊!
蛋疼死了,看來必須要盡快弄軍隊保護自己了,看來要從地方上調幾支經過了曆史考驗的軍隊進京了,……比如白杆軍。
今天,崇禎愜意的飲了口好茶,手裏拈起一塊小糕點就要往嘴裏喂,這糕點真是香啊!
突然他見腳邊的哈巴狗可憐兮兮望著他,崇禎笑笑,便將這糕點喂了哈巴狗。
哈巴狗嗚嗚叫著,然後歡快的吃了起來,不過片刻便……死了!
朕操的,他們居然真敢暗殺朕啊,賣麻批的,都欺負朕是個老實人是不?
很快錦衣衛和東廠就將皇宮控製住了,很快就將幾個小惡抓獲了……一個廚子和兩個宦官。
後來錦衣衛退出,交由東廠提督曹化淳全權負責,這家夥也是個狠人,立馬將三人關押了起來,嚴刑拷打,準備一層層的挖出後麵的大佬們。
說起這曹化淳……
許多人一定很熟悉,他就是很多武俠劇裏那個出名的曹公公原型,霍亂朝綱的典型,為仁人誌士所不恥,經常被人刺殺。
其實這家夥一方麵對皇帝忠心耿耿,一方麵又有點親東林。
可是就是這麽個親東林的宦官,後來也被那幫文人們給黑的不要不要的,可見明末那幫文人們多無恥。
崇禎其實挺可憐他的,心裏暗暗發誓:老曹啊!朕一定要把你的三觀給拉迴來。
……
一間密室!
一道焦急的男聲傳來,但見此人麵皮極白,肥胖如豬,“怎麽辦?怎麽辦呐?那些人不會亂說吧?”
一個文人勸道,“殿下莫怕,這些人的父母親族皆被小人控製住了,諒他們也不敢亂說的。”
肥胖豬還是很擔心,“萬一他們要是經受不住刑法怎麽辦?弑君可是大罪啊,本王吃罪不起。”
這中年文士突然笑道,“那就讓他們永遠閉嘴。”
……
曹化淳憂心忡忡的走來走去,皇爺最近怎麽變了啊!以前皇爺不是挺推崇東林人嗎?
要說東林人,那真是沒得話說,個頂個的是國家棟梁之材,我老曹最是佩服,可是?
這些日子皇爺一連發了幾道聖旨,令這些正人君子們極為不滿,長期以往,皇爺豈不會變成那商紂之君,亡國還遠嗎?
不行,我老曹絕對不能眼睜睜看著皇爺再這麽親小人遠賢臣了,東林眾賢臣必須要重用才行。
……
【資料】:和劇情無關。
普通讀者可以跳過去,曆史小白可以看一看,免得又有人罵我亂寫曹化淳親東林一事了。
我受夠了噴子!
曹化淳,字如,道號止虛子。
家境寒微,十二三歲左右入宮,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
後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孫朱由檢,極受寵信,朱由檢繼位後,曹化淳負責處理魏忠賢時的冤案,平反昭雪兩千餘件。
曹化淳幼時家境寒微。
因為受“近君養親”風氣的影響,於十二三歲左右入宮,因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在宮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倚為親信。
後入信王陪伴侍奉五皇孫朱由檢。
天啟初年,太監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牽連被逐出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1627年朱由檢繼皇帝位,次年改元崇禎,曹化淳隨即被召還,委以重任,平反冤案。
因辦事得力,深得崇禎皇帝的信任和倚重,至崇禎四年,曹化淳在宮中的地位已相當顯赫。
崇禎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還鄉,曹化淳同胞兄弟五人,三兄化富、四兄化勤早喪。
曹化淳與同朝為官的次兄後軍都督化雨關係最為密切,崇禎十六年六月六日,曹化雨病逝,因長兄化春年邁,殯葬及轉年春立碑、建亭等事均由曹化淳親臨料理。
甲申五月。
清軍入京。
為崇禎皇帝後發喪三日,追贈廟號懷宗,十月,順治移駕北京,曹化淳赴都上疏,請妥善處理懷宗帝後陵寢。
經恩準,委內官監冉肇總理其事。
此時順天府楊博,宛平楊時茂等分別上疏參告曹化淳……“開門迎賊,賊入城,挺身侍從,今清入都,又複侍從,此賣國亂臣,雖萬斬不足服萬民心。”
曹化淳上疏辯誣,奏辯甚力。
奉旨“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該部知道。
後來曹化淳閱讀南方傳來的野史筆記時,見仍有汙蔑他的話,都快氣死了。
遂於1662年去世前作《被誣遺囑》及《感懷詩》四首,並抄錄舊稿《記事俚言》和《剖陳疏稿》、《告歸底冊》,分發給諸子侄。
《被誣遺囑》及《感懷詩》,經曹氏後人傳承抄錄,仍保存完整。
《遺囑》較長且為文言,《感懷詩》情真意切,憤懣與無奈溢於言表。如《忽覩南來野史記內有捏誣語感懷》詩……
報國愚忠罔顧身。
無端造誣何人家。
家居六載還遭謗。
並信從前使不真。
曹化淳與東林交好且為人忠厚,並沒有其他惡跡,竟然也遭到文人的汙蔑。
他終於體會到了文人的無恥,感受到了被他排斥的魏忠賢的無奈,明朝文人最可惡。
崇禎目瞪口呆的看著錦衣衛呈上來的報表,居然有一百萬兩白銀。要知道明朝國庫一年收入才區區幾百萬兩呢!
還隻是收了京師和京師周邊的稅,土豪雲集的江南還沒開刀呢。
崇禎看著報表上的數字眼冒金光,說道,“上交國稅,人人有責,越是錢多糧多地多的,越得交,咱今天從地方入手。”
他準備先把這份聖旨放出去。
底下那幫子眾正和地方的狗腿子們肯定會陽奉陰違的,沒關係,到時候錦衣衛出馬,又是一筆大大的收入。
隻是?
崇禎的這道聖旨一下,簡直是天下震驚呐,首先東林書院就舉行了轟轟烈烈的討論和批判,這幫子書生們慷慨激昂,踴躍發言。
其次地方上的東林黨人紛紛上書,指責崇禎忘記了祖宗的法度,是為大不孝。
不過?
崇禎這次是鐵了心的,在格殺了幾個反對的大臣後,聖旨頒布的便特別順利了。
很快全國大部分地方都知道了,至於能不能執行就很難說了,畢竟自古皇權不下縣嘛!
至於有沒有人在下麵搞事情,想做掉他這個皇帝?肯定有啊!
蛋疼死了,看來必須要盡快弄軍隊保護自己了,看來要從地方上調幾支經過了曆史考驗的軍隊進京了,……比如白杆軍。
今天,崇禎愜意的飲了口好茶,手裏拈起一塊小糕點就要往嘴裏喂,這糕點真是香啊!
突然他見腳邊的哈巴狗可憐兮兮望著他,崇禎笑笑,便將這糕點喂了哈巴狗。
哈巴狗嗚嗚叫著,然後歡快的吃了起來,不過片刻便……死了!
朕操的,他們居然真敢暗殺朕啊,賣麻批的,都欺負朕是個老實人是不?
很快錦衣衛和東廠就將皇宮控製住了,很快就將幾個小惡抓獲了……一個廚子和兩個宦官。
後來錦衣衛退出,交由東廠提督曹化淳全權負責,這家夥也是個狠人,立馬將三人關押了起來,嚴刑拷打,準備一層層的挖出後麵的大佬們。
說起這曹化淳……
許多人一定很熟悉,他就是很多武俠劇裏那個出名的曹公公原型,霍亂朝綱的典型,為仁人誌士所不恥,經常被人刺殺。
其實這家夥一方麵對皇帝忠心耿耿,一方麵又有點親東林。
可是就是這麽個親東林的宦官,後來也被那幫文人們給黑的不要不要的,可見明末那幫文人們多無恥。
崇禎其實挺可憐他的,心裏暗暗發誓:老曹啊!朕一定要把你的三觀給拉迴來。
……
一間密室!
一道焦急的男聲傳來,但見此人麵皮極白,肥胖如豬,“怎麽辦?怎麽辦呐?那些人不會亂說吧?”
一個文人勸道,“殿下莫怕,這些人的父母親族皆被小人控製住了,諒他們也不敢亂說的。”
肥胖豬還是很擔心,“萬一他們要是經受不住刑法怎麽辦?弑君可是大罪啊,本王吃罪不起。”
這中年文士突然笑道,“那就讓他們永遠閉嘴。”
……
曹化淳憂心忡忡的走來走去,皇爺最近怎麽變了啊!以前皇爺不是挺推崇東林人嗎?
要說東林人,那真是沒得話說,個頂個的是國家棟梁之材,我老曹最是佩服,可是?
這些日子皇爺一連發了幾道聖旨,令這些正人君子們極為不滿,長期以往,皇爺豈不會變成那商紂之君,亡國還遠嗎?
不行,我老曹絕對不能眼睜睜看著皇爺再這麽親小人遠賢臣了,東林眾賢臣必須要重用才行。
……
【資料】:和劇情無關。
普通讀者可以跳過去,曆史小白可以看一看,免得又有人罵我亂寫曹化淳親東林一事了。
我受夠了噴子!
曹化淳,字如,道號止虛子。
家境寒微,十二三歲左右入宮,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
後入信王府陪侍五皇孫朱由檢,極受寵信,朱由檢繼位後,曹化淳負責處理魏忠賢時的冤案,平反昭雪兩千餘件。
曹化淳幼時家境寒微。
因為受“近君養親”風氣的影響,於十二三歲左右入宮,因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在宮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詩文書畫,樣樣精通,深受司禮太監王安賞識,倚為親信。
後入信王陪伴侍奉五皇孫朱由檢。
天啟初年,太監魏忠賢得寵弄權,害死王安,曹化淳受牽連被逐出北京,發配到留都南京待罪。1627年朱由檢繼皇帝位,次年改元崇禎,曹化淳隨即被召還,委以重任,平反冤案。
因辦事得力,深得崇禎皇帝的信任和倚重,至崇禎四年,曹化淳在宮中的地位已相當顯赫。
崇禎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還鄉,曹化淳同胞兄弟五人,三兄化富、四兄化勤早喪。
曹化淳與同朝為官的次兄後軍都督化雨關係最為密切,崇禎十六年六月六日,曹化雨病逝,因長兄化春年邁,殯葬及轉年春立碑、建亭等事均由曹化淳親臨料理。
甲申五月。
清軍入京。
為崇禎皇帝後發喪三日,追贈廟號懷宗,十月,順治移駕北京,曹化淳赴都上疏,請妥善處理懷宗帝後陵寢。
經恩準,委內官監冉肇總理其事。
此時順天府楊博,宛平楊時茂等分別上疏參告曹化淳……“開門迎賊,賊入城,挺身侍從,今清入都,又複侍從,此賣國亂臣,雖萬斬不足服萬民心。”
曹化淳上疏辯誣,奏辯甚力。
奉旨“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該部知道。
後來曹化淳閱讀南方傳來的野史筆記時,見仍有汙蔑他的話,都快氣死了。
遂於1662年去世前作《被誣遺囑》及《感懷詩》四首,並抄錄舊稿《記事俚言》和《剖陳疏稿》、《告歸底冊》,分發給諸子侄。
《被誣遺囑》及《感懷詩》,經曹氏後人傳承抄錄,仍保存完整。
《遺囑》較長且為文言,《感懷詩》情真意切,憤懣與無奈溢於言表。如《忽覩南來野史記內有捏誣語感懷》詩……
報國愚忠罔顧身。
無端造誣何人家。
家居六載還遭謗。
並信從前使不真。
曹化淳與東林交好且為人忠厚,並沒有其他惡跡,竟然也遭到文人的汙蔑。
他終於體會到了文人的無恥,感受到了被他排斥的魏忠賢的無奈,明朝文人最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