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傘蓋都已經隱沒到宮牆之後,“皇上萬歲”的高唿,依然連綿不絕,這樣的氛圍讓段譽覺得,連皇宮,看起來都格外的精神。

    他帶著董佳站在宮門旁,那些拿著皇榜的內侍們從旁邊經過時,無一不向他投來敬佩的目光。

    主辱臣死,他們中的大多數一定做不到,但與有榮焉,沒人不能做到。

    今日這場景,說起來真比年初皇上登基時還要熱鬧,至少,今天這些稱頌“皇上萬歲”的唿聲,都是真誠的。

    落在最後的蘇進賢出門時,腳下看起來都有些晃蕩,臉上倒沒有笑逐顏開,隻是紅得厲害,眼睛亮得厲害,裏麵全是笑意。

    “殿下,”他先是向段譽行了一禮,然後在段譽猝不及防之下,突然跪下去給段譽磕了一個頭。

    “蘇總管,”段譽才準備去扶,蘇進賢卻自己爬了起來,也沒說什麽,指了指手裏的那張紙,“老奴先把這份皇榜貼出去,”

    他和那些內侍手裏拿的皇榜上,寫的就是剛才聖旨的內容,本來以他堂堂總管之尊,用不著做這樣的事,但此刻他竟然連刷糨糊都不用其他人代勞。

    董佳看著這個大理國皇帝的頭號心腹,有些顫巍巍,但喜氣洋洋的張貼皇榜,在段譽耳邊輕聲道:“看來你這次是狠狠的給你的皇帝老子長了一把臉,”

    段譽拉著她的手,看著民眾爭先恐後的湧到皇榜前,也笑道:“軍功章裏,也有你的一半,”

    董佳看著那些急切又狂喜的百姓,感慨道:“我們這也算是做了一件大事,”

    宣布推出和後來時間相同的九年義務教育,當然是一件大事。

    對係統的領教了我們的教育體係中一些不合理之處的倆人來說,這格外有意義。

    “是啊,”段譽道:“隻憑這一點,我們便足以名垂青史,”

    “還是先別樂觀得太早,”董佳道:“你也知道曆史是由什麽人書寫的,目前來看,還不能排除我們會遺臭一段時間的可能,”

    “我知道還早著呢,”段譽道,“裏麵就有一道難關等著我們去闖,”

    “走,”他昂首挺胸的拉著董佳朝皇宮裏走,“我們平趟過去,”

    …………

    宮牆之上,高泰明父子竟然還沒有下去。

    高泰明看著下麵躁動的百姓,依然麵無表情,高明順有些擔憂又有些憤怒的叫道,“父親,”

    當段譽在下麵高聲宣布他的辦法,當段正淳馬上明發了那道聖旨之時,他也明白了過來,所謂的辯論,原來隻是個幌子而已。

    針對儒家,針對儒生的意圖,有,但主要針對的,卻是父親大人。

    段正淳段譽父子聯手做的這一出,已經為他們贏得了極大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高的民意,他們如果反對,那顯然並非良策,但若是不反對,落實這樣龐大計劃的重任,便將落在他們肩上。

    段正淳父子倆上嘴唇碰下嘴唇的,說得很是輕巧,但真按他們的要求做起來,那談何容易?錢呢,人呢,都從哪裏來?

    想著此前還擔心段譽在這場辯論上被儒家弟子攻擊針對,他們所做的安排,再想想段家父子這處心積慮的安排,高明順滿心充滿了被背叛的憤怒,“要不讓兒子派人去和徐熙川說說?”

    雖然那份聖旨裏,並沒有說得很具體,比如最關鍵的,那些要興建的官學,將來會教授哪些課程,但就衝段譽對儒家的態度,以及他在皇莊裏興辦的學堂所教授的那些,就不難猜出,未來那些建起來的官學,不可能全部教授儒家經義。

    那些儒家子弟,顯然不會接受這些,因此他們就又有了和徐熙川聯手的基礎,完全可以鼓動徐熙川他們在前麵衝一次。

    盡管從此刻起,徐熙川,以及他身邊的那些讀書人,在百姓和民間的聲望一定會大減,但怎麽也能給段正淳父子帶去一些麻煩。

    高泰明沒有接兒子的話,“為父心中有些後悔,”他道,“為父有些後悔,當日沒有讓你去皇莊,”

    高明順一愣,“父親做得沒錯,四弟去皇莊最好,最合適,”

    和段譽一樣,他在自己老子麵前,談起這樣有些敏感的話題時,也陪著小心,“四弟今時今日的進步,正好說明了父親安排的英明,”

    高泰明依然沒有接兒子的話,“明順,你跟在為父身邊,在朝中當然也能學到很多,我也以為,這對你未來接任中國公,會大有裨益,”

    高明順忙道,“跟在父親身邊,兒子每天受益匪淺,然進益越多,便越知道和父親的差距,兒子惟願一直跟在父親身後……”

    高泰明擺了擺手,打斷了自己接班人的這些話。

    有些事,很是矛盾,高明順說這些話,他覺得有些不舒服,這不像是和兒子之間的談話,倒像是和下屬的談話。

    但若是他這麽說,兒子卻不這麽說,估計他同樣會覺得有些不舒服。

    所謂天家無父子,他們中國公家,其實也差不多。

    “明順,見了表弟今日的表現後,為父覺得,你,有些過於穩重,”

    高明順雖然不是太了解他老子的意思,但知道這樣的時候,自貶一波一定是沒錯的,“和太子殿下相比,兒子確實有些遲鈍……”

    “為父不是這個意思,”高泰明道,“他行事雖然魯莽,但你感覺到了他的衝勁嗎?”

    他歎了一口氣,“雖然他說的那些,都不一定對,他說的那些,也並不一定能做到,但他的做派,他的行事風格,還真是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朝中,卻難免給人暮氣沉沉之感,”

    兩相對比,這自然會導致段譽會很受人歡迎。

    高明順適時的對此表示反對,“朝中無小事,兒子以為,像父親這樣萬事‘穩’字當頭,才最為妥當,”

    高明順這話,很合高泰明的心意,雖然他有些羨慕段譽的大膽與果決,但對自己的接班人,他還是希望他應該是行事端方穩重的性子,跳脫不得。

    表弟能那麽做,是因為他背後有我們這些人撐著,再說,老四在他身邊,確實進步很大。

    他掃了台下失魂落魄的那些讀書人一眼,“走吧,別讓皇上和太子等太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南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梅河並收藏西南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