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
雲夢山巔,仙氣繚繞。
一位白袍老者端坐於華池石槃之上,眉目微合,麵容神俊,須發皆白。雖然已經上了年紀,卻仍是神采奕奕,眉宇間透露出甚為悠然的怡雅之態。遠遠望去,頗似逍遙無遁的神仙老者。
座下一身著墨黑長袍的弟子正舞劍翻飛於瑤池之上,劍之所指,皆出神入化,氣韻神詭而清盈、犀利而隨性。
夾雜著磅礴的瑰麗劍氣漫向雲夢山巔四周,一陣涼風而過,清新之氣穿過山林。飛鳥枕之棲息於巢穴,走獸亦繾綣眷戀於山水之間。
爾後,亮劍收起鋒芒,歸於劍鞘之內。
“迴稟師公,大師兄已經習畢九九八十一招劍式。”一位白衣侍童躬身執手稟禮而道,他相貌清俊,偶有幾分稚色,但行事卻極為端莊穩妥,揣其年齡約為十一二、三。
“嗯,”白袍老者緩緩喘了口氣:“其劍氣勢恢宏,其術爐火純青。安兒,為師已經不用再教你劍術了。”
“師父縱橫捭闔,高深莫測,弟子恐不及師父之萬一。”墨衣長袍的少年執劍而迴,麵容清秀俊雅異常,儀態舉止更是風度翩翩,年約十又七、八。
“為師已將所學盡皆授予於你,唯獨‘醫術’尚未教授。鬼穀之術延傳千年,每一代弟子皆出將入相,左右著天下大勢。所謂‘一笑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曆代鬼穀子一人之力卻勝過百萬雄師。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隻是……”神仙老者微微張目,望向座下墨衣弟子。
“師父教誨,弟子但從。”少年低身斂眉,謙卑求教。
“縱橫恢弘,捭闔詭秘,宇宙天地之玄妙,天下大勢之莫測,翻雲覆雨,皆是驚世駭俗。方才你的劍氣雖有通天達地之勢,然草木不曾有傷分毫,飛禽走獸亦枕風而眠。攻之不克,戰之不勝,是無心之故,還是有意為之?”
墨衣弟子聞言,不驚不詐,麵色俊秀冷靜,跪地而道:“弟子常以為,始祖師從老聃(即老子),皆主順勢而為。勢者,一者乃自然天地之勢,二者則人之天下大勢。勢之起落,猶如月之陰晴,雖變幻無常,卻是有跡可循。老聃主道法自然,鬼穀主揣天下、度人心,雖各有所長,然皆是順勢而動。弟子方才習劍,正是順自然之勢,免擾生靈萬物,方至天人合一,以達無我之境。”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你所習者,乃人之道,自是無法順自然之勢,又何以‘天人合一,以致無我之境’?”老者撫須,緩緩而道。聲之所及,鳥獸俱散。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禍、有無,皆相生相克,亦相互轉化。人道、天道,亦是如此。”墨衣弟子仍不慌不亂,挺身跪立而言。
“哈哈哈……”一聲大笑,響徹雲霄,空穀迴蕩。神仙老者眉目攢動,捋一捋白色長須,似是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我鬼穀一派,千百年來安邦定國,叱吒風雲。世人皆歎鬼穀弟子經天緯地、雄才大略,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卻不知始祖王詡卻有著太上老君也不曾有的想法——天下大同。千百年過去了,老、莊無為而治,習逍遙之道;鬼穀入世,縱橫捭闔。然天下大同,仍遙遙無期。三國之後,魏晉一統,然不過數年,便二世而亡。如今,中原大地,戰亂紛爭,黎明百姓,身處水火。”鬼穀子目入蒼茫,劍秀、龍王兩峰山巔寒意驟升。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漢一統近五百年,想是如今又到了合久必分的時刻。”墨衣少年神情鎮靜,恭謙而迴。
“嗯……”老者長歎一聲,“始祖弟子眾多,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毛遂、呂不韋等人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於春秋戰國之時助得天下一統。如今,也到了鬼穀弟子出山,協助江山一統的時候了。安兒,為師自今日起便教授你‘醫術’。醫者,仁慈為根本。你要切記,日後籌謀千裏之時,斷不可以醫術害人。”
墨衣少年麵露微喜之色,俊雅的臉廓風采奕奕,磕頭而道:“徒兒謝過師父,定當不忘師命。”
白衣侍童亦躬身而道:“恭喜師公,恭喜大師兄!”
“嗬嗬……”白衣老者又捋了捋須發,滿意地點了點頭。
“隻是……”墨衣少年欲言又止,神色猶疑。
白衣老者看了看座下恭謙溫雅的少年弟子,緩緩而道:“你師妹雖為女子,卻常傲視天下,籌謀好勝之心不亞男子,性情與其兄長有幾分相似。她天資聰穎,殺伐決斷,決勝千裏,頗有女將軍的風範。然醫者,性溫且寧,習練者須有一顆平常之心。她最不適宜的便是習練醫術。”
————————————————————————————————————————
咳咳,手中的筆無端地飛了出去。神筆啊神筆,果然是師父送的神筆,便是連它也不忍師父和師哥在背後如此議論我這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師妹。
我無可奈何地暫停了修文撰書的大任,這當然不能怪我,要怪隻能怪那神筆過於靈性。
話說這修文撰書可是我鬼穀門派一脈相承的習俗。鬼穀弟子眾多,且個個文韜武略,無所不能。而這修書撰文卻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隻有文筆絕佳而品貌皆為上品的弟子才能當此重任。
據說師祖那一代為挑選修文撰書的弟子,曾擺下擂台,師父和他的師兄弟們一番舞文弄墨,一時騷柔之氣暈染,鬼穀洞內自此多了不少刻滿文字的竹簡。每每我撰書撰的文思枯竭之時,便會去師父那裏捧幾打書簡迴來品讀。說是品讀,其實更多的是看熱鬧。師父師叔師伯們留下的文章,或為磅礴大氣、直抒胸臆的詩詞歌賦,或為言談利弊、運籌帷幄的經典策論。這些文章但凡流諸於世的,都被當代王侯將相奉為典籍,一一品讀。
但這些都不是我所中意的,我所看重的便是那藏於堆積如山的些許“酸詩”。我常常以為,像師父那一輩的鬼穀弟子,必是不懂風月更不知春思為何物的老古董。不想半年前,我一時興起,竟想做一名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多才女子,便時常去藏書閣中翻閱祖籍經典。不經意間竟發現鬼穀洞中竟藏了許多師叔師伯一輩留下的騷柔情詩。
我又驚又喜,自此便時常出入鬼穀洞的藏書閣。
一日,我隨手拿起一捧竹簡讀了起來:
“煢煢白兔,
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隻可憐的小白兔,正孤苦無依四處奔走,顯然是無家可歸,正如迷失在愛情中的人,惘惘心無所依。
心內泛起一絲漣漪,正默默感慨先輩們的斐然文采,仔細一看,此詩竟是師父所作,詩名曰《古豔歌》。
我暗暗一番唏噓。想起師父偉岸的身影和如今那超脫世俗、了卻塵世的仙人心境,卻不知原來師父也曾這般踟躕於人間七情。
可師父就是師父,之後每每讀到師父年輕時候寫的情詩,都不免讓我一番感慨,從此對師父也有了更多新的認知。
雲夢山巔,仙氣繚繞。
一位白袍老者端坐於華池石槃之上,眉目微合,麵容神俊,須發皆白。雖然已經上了年紀,卻仍是神采奕奕,眉宇間透露出甚為悠然的怡雅之態。遠遠望去,頗似逍遙無遁的神仙老者。
座下一身著墨黑長袍的弟子正舞劍翻飛於瑤池之上,劍之所指,皆出神入化,氣韻神詭而清盈、犀利而隨性。
夾雜著磅礴的瑰麗劍氣漫向雲夢山巔四周,一陣涼風而過,清新之氣穿過山林。飛鳥枕之棲息於巢穴,走獸亦繾綣眷戀於山水之間。
爾後,亮劍收起鋒芒,歸於劍鞘之內。
“迴稟師公,大師兄已經習畢九九八十一招劍式。”一位白衣侍童躬身執手稟禮而道,他相貌清俊,偶有幾分稚色,但行事卻極為端莊穩妥,揣其年齡約為十一二、三。
“嗯,”白袍老者緩緩喘了口氣:“其劍氣勢恢宏,其術爐火純青。安兒,為師已經不用再教你劍術了。”
“師父縱橫捭闔,高深莫測,弟子恐不及師父之萬一。”墨衣長袍的少年執劍而迴,麵容清秀俊雅異常,儀態舉止更是風度翩翩,年約十又七、八。
“為師已將所學盡皆授予於你,唯獨‘醫術’尚未教授。鬼穀之術延傳千年,每一代弟子皆出將入相,左右著天下大勢。所謂‘一笑而天下興,一怒使諸侯懼’,曆代鬼穀子一人之力卻勝過百萬雄師。蒼生塗塗,天下繚燎,諸子百家,唯我縱橫。隻是……”神仙老者微微張目,望向座下墨衣弟子。
“師父教誨,弟子但從。”少年低身斂眉,謙卑求教。
“縱橫恢弘,捭闔詭秘,宇宙天地之玄妙,天下大勢之莫測,翻雲覆雨,皆是驚世駭俗。方才你的劍氣雖有通天達地之勢,然草木不曾有傷分毫,飛禽走獸亦枕風而眠。攻之不克,戰之不勝,是無心之故,還是有意為之?”
墨衣弟子聞言,不驚不詐,麵色俊秀冷靜,跪地而道:“弟子常以為,始祖師從老聃(即老子),皆主順勢而為。勢者,一者乃自然天地之勢,二者則人之天下大勢。勢之起落,猶如月之陰晴,雖變幻無常,卻是有跡可循。老聃主道法自然,鬼穀主揣天下、度人心,雖各有所長,然皆是順勢而動。弟子方才習劍,正是順自然之勢,免擾生靈萬物,方至天人合一,以達無我之境。”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你所習者,乃人之道,自是無法順自然之勢,又何以‘天人合一,以致無我之境’?”老者撫須,緩緩而道。聲之所及,鳥獸俱散。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福禍、有無,皆相生相克,亦相互轉化。人道、天道,亦是如此。”墨衣弟子仍不慌不亂,挺身跪立而言。
“哈哈哈……”一聲大笑,響徹雲霄,空穀迴蕩。神仙老者眉目攢動,捋一捋白色長須,似是極為滿意地點了點頭:“我鬼穀一派,千百年來安邦定國,叱吒風雲。世人皆歎鬼穀弟子經天緯地、雄才大略,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卻不知始祖王詡卻有著太上老君也不曾有的想法——天下大同。千百年過去了,老、莊無為而治,習逍遙之道;鬼穀入世,縱橫捭闔。然天下大同,仍遙遙無期。三國之後,魏晉一統,然不過數年,便二世而亡。如今,中原大地,戰亂紛爭,黎明百姓,身處水火。”鬼穀子目入蒼茫,劍秀、龍王兩峰山巔寒意驟升。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漢一統近五百年,想是如今又到了合久必分的時刻。”墨衣少年神情鎮靜,恭謙而迴。
“嗯……”老者長歎一聲,“始祖弟子眾多,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商鞅、毛遂、呂不韋等人皆名垂青史、千古流芳,於春秋戰國之時助得天下一統。如今,也到了鬼穀弟子出山,協助江山一統的時候了。安兒,為師自今日起便教授你‘醫術’。醫者,仁慈為根本。你要切記,日後籌謀千裏之時,斷不可以醫術害人。”
墨衣少年麵露微喜之色,俊雅的臉廓風采奕奕,磕頭而道:“徒兒謝過師父,定當不忘師命。”
白衣侍童亦躬身而道:“恭喜師公,恭喜大師兄!”
“嗬嗬……”白衣老者又捋了捋須發,滿意地點了點頭。
“隻是……”墨衣少年欲言又止,神色猶疑。
白衣老者看了看座下恭謙溫雅的少年弟子,緩緩而道:“你師妹雖為女子,卻常傲視天下,籌謀好勝之心不亞男子,性情與其兄長有幾分相似。她天資聰穎,殺伐決斷,決勝千裏,頗有女將軍的風範。然醫者,性溫且寧,習練者須有一顆平常之心。她最不適宜的便是習練醫術。”
————————————————————————————————————————
咳咳,手中的筆無端地飛了出去。神筆啊神筆,果然是師父送的神筆,便是連它也不忍師父和師哥在背後如此議論我這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師妹。
我無可奈何地暫停了修文撰書的大任,這當然不能怪我,要怪隻能怪那神筆過於靈性。
話說這修文撰書可是我鬼穀門派一脈相承的習俗。鬼穀弟子眾多,且個個文韜武略,無所不能。而這修書撰文卻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項,隻有文筆絕佳而品貌皆為上品的弟子才能當此重任。
據說師祖那一代為挑選修文撰書的弟子,曾擺下擂台,師父和他的師兄弟們一番舞文弄墨,一時騷柔之氣暈染,鬼穀洞內自此多了不少刻滿文字的竹簡。每每我撰書撰的文思枯竭之時,便會去師父那裏捧幾打書簡迴來品讀。說是品讀,其實更多的是看熱鬧。師父師叔師伯們留下的文章,或為磅礴大氣、直抒胸臆的詩詞歌賦,或為言談利弊、運籌帷幄的經典策論。這些文章但凡流諸於世的,都被當代王侯將相奉為典籍,一一品讀。
但這些都不是我所中意的,我所看重的便是那藏於堆積如山的些許“酸詩”。我常常以為,像師父那一輩的鬼穀弟子,必是不懂風月更不知春思為何物的老古董。不想半年前,我一時興起,竟想做一名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多才女子,便時常去藏書閣中翻閱祖籍經典。不經意間竟發現鬼穀洞中竟藏了許多師叔師伯一輩留下的騷柔情詩。
我又驚又喜,自此便時常出入鬼穀洞的藏書閣。
一日,我隨手拿起一捧竹簡讀了起來:
“煢煢白兔,
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隻可憐的小白兔,正孤苦無依四處奔走,顯然是無家可歸,正如迷失在愛情中的人,惘惘心無所依。
心內泛起一絲漣漪,正默默感慨先輩們的斐然文采,仔細一看,此詩竟是師父所作,詩名曰《古豔歌》。
我暗暗一番唏噓。想起師父偉岸的身影和如今那超脫世俗、了卻塵世的仙人心境,卻不知原來師父也曾這般踟躕於人間七情。
可師父就是師父,之後每每讀到師父年輕時候寫的情詩,都不免讓我一番感慨,從此對師父也有了更多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