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陡峭山崖前,張昀站在一個小山頭上觀看刻字。
十幾個兵用繩索從山頭垂在山崖,一手拿鐵鑿,一手拿鐵錘,在鑿得非常平整的山崖上先刻“大漢紅銅國”五個大字,再刻十條國規。“大漢紅銅國”每個字有五米直徑,刻這五個字是大工程。
字刻好後,會塗上紅漆使字變得醒目。
張昀看了一會後下山,在警衛隊保衛下,步行巡察該國。到處有熊豹野牛,為了安全,張昀等走了一段路隨便逛逛後,就返迴營地。
張昀在大帳中喝茶,呂芳和辛蕾坐一旁陪著張昀。
呂芳說:“陛下,紅銅國到處有猛獸出沒,您不可以隨意出行。已經發現了野人,野人非常兇,必須當心被其襲擊。”
張昀點頭說:“不能說那些人是野人,他們的科技也很發達。”
呂芳說:“這麽說,我們必須偵察其據點,率領隊伍過去把那些人全都消滅了。”
張昀擺手說:“此事讓劉備他們幹,我們沒有時間幫他打仗。等山崖上的字刻好後,就立即前往橡膠國,我很想看看,陳宮的建國情況到底怎麽樣了。”
呂芳說:“辛蕾跟我說,劉備有可能會謀殺您。”
張昀看辛蕾,辛蕾笑說:“臣妾以為劉備假如賊心不死,趁您在紅銅國期間謀殺您是必然選擇。您一旦離開,他就永遠都沒有了機會。”
張昀沉思,歎氣說:“有道理。辛蕾你說,我該怎麽辦?先下手為強,把他們全都殺了?”
辛蕾搖頭說:“最好的辦法是不給其機會。陛下不要住營地,而住戰船,劉備來請陛下視察,陛下拒絕。”
張昀笑說:“聽你的,為防夜長夢多,我們今晚就搬船上去住。”
兩天後,劉備親自到艦上來請張昀前往他的營地視察,張昀派呂蒙前往。
劉備、關羽、張飛等無比失望,但無可奈何。
這天山崖刻字刷漆工程終於結束,張昀率領呂芳、辛蕾、陳琳、呂蒙、淩統、董襲和劉備、關羽、張飛等視察。
山崖上的字由於非常大,很遠就能看得見。
到了山崖下,反而因為字太大,看不清全貌。
張昀等在離山崖有段距離的小山上觀看。
張昀對劉備說:“劉備,我提醒您,這些字你必須精心維護,而不得故意損壞。”
劉備躬身說諾。
張昀說:“不要生活在幻想中,皇帝不是你有能力當的。在紅銅國,好好幹,爭取早日開采出銅和其他礦產,並在海灣建造港口。該國銅礦埋藏得非常淺,派人分段勘探,很容易就能找到。我對你的心思了如指掌,換了別人早把你斬草除根了。你對大漢寸功未建,我就封你為王,親自送你來建國。你假如仍然妄圖造反,將來被你的部下殺了的可能性極大。少了你劉備,太陽照樣東升西落,千萬不要高看自己。關羽和張飛雖然是你的兄弟,你們之間感情非常深,但你被人殺後,我也隻能冊封他們中的一位當紅銅國國王。”
張昀看關羽和張飛,笑說:“要努力保護好劉備,他假如被人殺了,我就隻能讓你們中的一位當國王了。”
關羽和張飛躬身說諾。
張昀這麽說,把劉備嚇得魂都沒了。張昀看到劉備額上豆大汗珠滴落。
劉備跟張昀鬥,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張昀看似漫不經心之語,卻象炸彈,瞬間就把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兄弟情炸得煙消雲散,從此三人不得不相互提防被彼此刺殺。
三艘戰艦鳴笛準備前往陳宮處,劉備等在岸上目送戰艦離開。
張昀在甲板上,發現劉備與關羽、張飛之間保持了距離,心中冷笑。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相互間罅隙已現,你們就好自為之吧!
張昀房內,陳琳看著張昀笑說:“陛下,您這手會害死劉關張三兄弟。”
張昀歎氣說:“有什麽辦法?誰讓他們到了這裏還存反叛之心的?”
辛蕾笑說:“陛下此計太妙了,一句話就把三兄弟友情徹底摧毀,從此他們仨都得生活在驚恐中。”
張昀笑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隨他們去吧!”
淩統跑來報告,說大海上有很多大魚,比船都大。
張昀立即想到是藍鯨,趕緊和大家一起跑向甲板。
張昀用望遠鏡觀察海麵,一群巨大藍鯨在海麵上活動,噴出的水柱有好幾層樓高。藍鯨背上長滿海蠣和藤壺。場麵太壯觀了,有幾十頭,占據海麵非常廣闊。
張昀知道在現代也能觀察到藍鯨,但一定不可能一次性看到這麽多。
張昀對大家說:“這是藍鯨,和人一樣是吃奶長大的。它們有能力在幾千公裏範圍遊動,而且還不迷路。”
陳琳興致勃發,詩情泉湧,開始吟詩。
因為靠海岸線航行,所以海鳥特別多,時常有海鳥來到船上停息。
張昀發現紅銅國主體部分是戈壁沙漠,到處長滿仙人掌,與建立營地的海灣環境麵貌大相徑庭。
張昀遇到很多獨木舟,發現船上的人和中原人相貌有些想像,推測這些人是印弟安人。這些人對大船非常好奇,全都站在獨木舟上觀看。
張昀命令戰船減速慢行,以防水浪把獨木舟掀翻了。
在現代南美洲的印弟安人已經非常少,主要居民都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後代。張昀到南美來實施封王建國行動,曆史肯定會改變,將來這一帶的人必然會是大漢後代為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昀不許劉備屠殺原住民,此舉意義深遠。封王建國不是殺戮,而是獲取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這裏居民的保護。
由於大漢本來人口就少,張昀並不想遷徙太多百姓過來。
最好的辦法是用當地人管理當地人,就象對待羌、匈奴、山越等。
有人可能會好奇劉備手下還應該有趙雲和諸葛亮的呀!封王建國時,怎麽不見這兩人?
趙雲在遠征軍中擔任了中將師長,屬於破格提拔。關羽和張飛在劉備手下軍銜是上校,官職是都尉。諸葛亮在遠征軍隊伍裏,在曹虎師屬團中當少校參謀,不帶長。諸葛亮還年輕,與劉備的關係還沒有建立穩固,張昀對諸葛亮懷有培養之心。
現代人把諸葛亮當成智慧的化身,其實諸葛亮沒有那麽神奇,他也是凡人,隻是比別人聰明一些。張昀在現代研究漢代科技時,自然會對諸葛亮進行研究的,因為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名揚天下,張昀在研究連弩和木牛流馬時,發現諸葛亮在當丞相,采取的政策和所作作為太糟糕,名氣與能力極不相符,自然不敢重用。大漢現在有的是人才,張昀奉行唯才是舉。
劉備進入益州前,益州是天府之國,富庶之極,劉備進入後,益州立即被刮地皮,財富都被消耗光,導致民不聊生。諸葛亮行事獨斷專行,大小事務一把抓,表麵上事必躬親,工作辛苦得不得了,事實上害人匪淺,一是不能容納異見,二不能任用賢能,三部下得不到培養,積極性得不到發揮。
趙雲不一樣,謙遜而低調,關鍵是還沒有野心,被張昀重用理所當然。
很多人可能會對張昀的作派不以為然,但張昀自有他的識人用人之法。
張昀穿越過來時間這麽長了,積累了豐富的識人用人經驗,要想找到他在用人方麵的瑕疵還是有難度的。
來到現代秘魯附近時,水師們用望遠鏡觀察岸上時,發現有大量石頭建築,趕緊報告呂蒙、淩統和董襲,他們三人仔細觀察後,一起到張昀房中向張昀報告情況。
張昀聽後,立即來到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
張昀的大腦飛速轉動,印加文明?不對!該文明一千年後才會興起。瑪雅文明?中心應該在墨西哥一帶。
張昀經過思考後,以為不管是什麽文明,創造這些文明的一定是印第安人。
有成片的沙漠,農田長滿作物,從南往北險峻高山連綿不絕。
張昀皺眉,往東應該是亞馬遜河源頭,那一帶應該是熱帶雨林。該國地理環境非常獨特,靠海是沙漠,中間是山地,內陸應該是雨林地區。
這種地形決定了,不僅農業發達,而且礦產資源一定極為豐富。
返迴後,一定立即再送一個人過來封王建國,也把該國的礦產開發出來,為大漢所用。劉備等不是幹實事的料,萬一他們不勘探礦藏,即使勘探了,不好好開挖,豈不會拖延大漢建設進程?因為該國印第安人數量多,有可能會暴發嚴重衝突,所以必須派得力人員過來,並且要多帶軍隊。
張昀對大家說:“不要打擾他們,我們繼續向北航行,該地是個好地方,我們迴大漢後,也要派人過來封王建國。”
派誰來封王建國呢?這個人必須有能力克製劉備等。張昀看向西方太平洋對岸,重要人物一個個在腦海中浮現。把陳登派過來?讓他當大漢南美邦國王。
張昀首選陳登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陳家在大漢帝國勢力太強大,把陳登送到這一帶來,就削弱了陳家,對於朝廷權力平衡大有好處。迴國後再說,重大人事任用不能讓呂蒙等知道。
張昀觀察了一會後,對呂蒙等說:“繼續前進!這一帶的情況我已心中有數,等下次過來運橡膠時,我會派人過來封王建國的。”
十幾個兵用繩索從山頭垂在山崖,一手拿鐵鑿,一手拿鐵錘,在鑿得非常平整的山崖上先刻“大漢紅銅國”五個大字,再刻十條國規。“大漢紅銅國”每個字有五米直徑,刻這五個字是大工程。
字刻好後,會塗上紅漆使字變得醒目。
張昀看了一會後下山,在警衛隊保衛下,步行巡察該國。到處有熊豹野牛,為了安全,張昀等走了一段路隨便逛逛後,就返迴營地。
張昀在大帳中喝茶,呂芳和辛蕾坐一旁陪著張昀。
呂芳說:“陛下,紅銅國到處有猛獸出沒,您不可以隨意出行。已經發現了野人,野人非常兇,必須當心被其襲擊。”
張昀點頭說:“不能說那些人是野人,他們的科技也很發達。”
呂芳說:“這麽說,我們必須偵察其據點,率領隊伍過去把那些人全都消滅了。”
張昀擺手說:“此事讓劉備他們幹,我們沒有時間幫他打仗。等山崖上的字刻好後,就立即前往橡膠國,我很想看看,陳宮的建國情況到底怎麽樣了。”
呂芳說:“辛蕾跟我說,劉備有可能會謀殺您。”
張昀看辛蕾,辛蕾笑說:“臣妾以為劉備假如賊心不死,趁您在紅銅國期間謀殺您是必然選擇。您一旦離開,他就永遠都沒有了機會。”
張昀沉思,歎氣說:“有道理。辛蕾你說,我該怎麽辦?先下手為強,把他們全都殺了?”
辛蕾搖頭說:“最好的辦法是不給其機會。陛下不要住營地,而住戰船,劉備來請陛下視察,陛下拒絕。”
張昀笑說:“聽你的,為防夜長夢多,我們今晚就搬船上去住。”
兩天後,劉備親自到艦上來請張昀前往他的營地視察,張昀派呂蒙前往。
劉備、關羽、張飛等無比失望,但無可奈何。
這天山崖刻字刷漆工程終於結束,張昀率領呂芳、辛蕾、陳琳、呂蒙、淩統、董襲和劉備、關羽、張飛等視察。
山崖上的字由於非常大,很遠就能看得見。
到了山崖下,反而因為字太大,看不清全貌。
張昀等在離山崖有段距離的小山上觀看。
張昀對劉備說:“劉備,我提醒您,這些字你必須精心維護,而不得故意損壞。”
劉備躬身說諾。
張昀說:“不要生活在幻想中,皇帝不是你有能力當的。在紅銅國,好好幹,爭取早日開采出銅和其他礦產,並在海灣建造港口。該國銅礦埋藏得非常淺,派人分段勘探,很容易就能找到。我對你的心思了如指掌,換了別人早把你斬草除根了。你對大漢寸功未建,我就封你為王,親自送你來建國。你假如仍然妄圖造反,將來被你的部下殺了的可能性極大。少了你劉備,太陽照樣東升西落,千萬不要高看自己。關羽和張飛雖然是你的兄弟,你們之間感情非常深,但你被人殺後,我也隻能冊封他們中的一位當紅銅國國王。”
張昀看關羽和張飛,笑說:“要努力保護好劉備,他假如被人殺了,我就隻能讓你們中的一位當國王了。”
關羽和張飛躬身說諾。
張昀這麽說,把劉備嚇得魂都沒了。張昀看到劉備額上豆大汗珠滴落。
劉備跟張昀鬥,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張昀看似漫不經心之語,卻象炸彈,瞬間就把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兄弟情炸得煙消雲散,從此三人不得不相互提防被彼此刺殺。
三艘戰艦鳴笛準備前往陳宮處,劉備等在岸上目送戰艦離開。
張昀在甲板上,發現劉備與關羽、張飛之間保持了距離,心中冷笑。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兄弟相互間罅隙已現,你們就好自為之吧!
張昀房內,陳琳看著張昀笑說:“陛下,您這手會害死劉關張三兄弟。”
張昀歎氣說:“有什麽辦法?誰讓他們到了這裏還存反叛之心的?”
辛蕾笑說:“陛下此計太妙了,一句話就把三兄弟友情徹底摧毀,從此他們仨都得生活在驚恐中。”
張昀笑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隨他們去吧!”
淩統跑來報告,說大海上有很多大魚,比船都大。
張昀立即想到是藍鯨,趕緊和大家一起跑向甲板。
張昀用望遠鏡觀察海麵,一群巨大藍鯨在海麵上活動,噴出的水柱有好幾層樓高。藍鯨背上長滿海蠣和藤壺。場麵太壯觀了,有幾十頭,占據海麵非常廣闊。
張昀知道在現代也能觀察到藍鯨,但一定不可能一次性看到這麽多。
張昀對大家說:“這是藍鯨,和人一樣是吃奶長大的。它們有能力在幾千公裏範圍遊動,而且還不迷路。”
陳琳興致勃發,詩情泉湧,開始吟詩。
因為靠海岸線航行,所以海鳥特別多,時常有海鳥來到船上停息。
張昀發現紅銅國主體部分是戈壁沙漠,到處長滿仙人掌,與建立營地的海灣環境麵貌大相徑庭。
張昀遇到很多獨木舟,發現船上的人和中原人相貌有些想像,推測這些人是印弟安人。這些人對大船非常好奇,全都站在獨木舟上觀看。
張昀命令戰船減速慢行,以防水浪把獨木舟掀翻了。
在現代南美洲的印弟安人已經非常少,主要居民都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後代。張昀到南美來實施封王建國行動,曆史肯定會改變,將來這一帶的人必然會是大漢後代為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昀不許劉備屠殺原住民,此舉意義深遠。封王建國不是殺戮,而是獲取資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這裏居民的保護。
由於大漢本來人口就少,張昀並不想遷徙太多百姓過來。
最好的辦法是用當地人管理當地人,就象對待羌、匈奴、山越等。
有人可能會好奇劉備手下還應該有趙雲和諸葛亮的呀!封王建國時,怎麽不見這兩人?
趙雲在遠征軍中擔任了中將師長,屬於破格提拔。關羽和張飛在劉備手下軍銜是上校,官職是都尉。諸葛亮在遠征軍隊伍裏,在曹虎師屬團中當少校參謀,不帶長。諸葛亮還年輕,與劉備的關係還沒有建立穩固,張昀對諸葛亮懷有培養之心。
現代人把諸葛亮當成智慧的化身,其實諸葛亮沒有那麽神奇,他也是凡人,隻是比別人聰明一些。張昀在現代研究漢代科技時,自然會對諸葛亮進行研究的,因為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名揚天下,張昀在研究連弩和木牛流馬時,發現諸葛亮在當丞相,采取的政策和所作作為太糟糕,名氣與能力極不相符,自然不敢重用。大漢現在有的是人才,張昀奉行唯才是舉。
劉備進入益州前,益州是天府之國,富庶之極,劉備進入後,益州立即被刮地皮,財富都被消耗光,導致民不聊生。諸葛亮行事獨斷專行,大小事務一把抓,表麵上事必躬親,工作辛苦得不得了,事實上害人匪淺,一是不能容納異見,二不能任用賢能,三部下得不到培養,積極性得不到發揮。
趙雲不一樣,謙遜而低調,關鍵是還沒有野心,被張昀重用理所當然。
很多人可能會對張昀的作派不以為然,但張昀自有他的識人用人之法。
張昀穿越過來時間這麽長了,積累了豐富的識人用人經驗,要想找到他在用人方麵的瑕疵還是有難度的。
來到現代秘魯附近時,水師們用望遠鏡觀察岸上時,發現有大量石頭建築,趕緊報告呂蒙、淩統和董襲,他們三人仔細觀察後,一起到張昀房中向張昀報告情況。
張昀聽後,立即來到甲板上,用望遠鏡觀察。
張昀的大腦飛速轉動,印加文明?不對!該文明一千年後才會興起。瑪雅文明?中心應該在墨西哥一帶。
張昀經過思考後,以為不管是什麽文明,創造這些文明的一定是印第安人。
有成片的沙漠,農田長滿作物,從南往北險峻高山連綿不絕。
張昀皺眉,往東應該是亞馬遜河源頭,那一帶應該是熱帶雨林。該國地理環境非常獨特,靠海是沙漠,中間是山地,內陸應該是雨林地區。
這種地形決定了,不僅農業發達,而且礦產資源一定極為豐富。
返迴後,一定立即再送一個人過來封王建國,也把該國的礦產開發出來,為大漢所用。劉備等不是幹實事的料,萬一他們不勘探礦藏,即使勘探了,不好好開挖,豈不會拖延大漢建設進程?因為該國印第安人數量多,有可能會暴發嚴重衝突,所以必須派得力人員過來,並且要多帶軍隊。
張昀對大家說:“不要打擾他們,我們繼續向北航行,該地是個好地方,我們迴大漢後,也要派人過來封王建國。”
派誰來封王建國呢?這個人必須有能力克製劉備等。張昀看向西方太平洋對岸,重要人物一個個在腦海中浮現。把陳登派過來?讓他當大漢南美邦國王。
張昀首選陳登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陳家在大漢帝國勢力太強大,把陳登送到這一帶來,就削弱了陳家,對於朝廷權力平衡大有好處。迴國後再說,重大人事任用不能讓呂蒙等知道。
張昀觀察了一會後,對呂蒙等說:“繼續前進!這一帶的情況我已心中有數,等下次過來運橡膠時,我會派人過來封王建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