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時分,張昀來到北城樓上,用望遠鏡觀察戰場。

    在離疏勒城十多裏路遠的草原上,張昀的騎兵和匈奴騎兵正在激烈戰鬥。

    由於疏勒城所在位置高,借助望遠鏡,能夠看清一二。

    馬岱來到張昀身邊,大聲說:“主公,讓我也去殺敵吧!”

    張昀把望遠鏡遞周純,看著馬岱,笑說:“仗有得打呢!參謀處連警衛隊都沒安排,殺雞不用牛刀,耐心些,今天你就給我當看客。”

    馬岱小聲說諾,退後。

    張昀很會說話,用殺雞不用牛刀這樣的話來勸阻馬岱,讓馬岱感到自己在張昀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心裏美滋滋的。

    中午時分,戰鬥結束,張昀的隊伍大獲全勝,北匈奴蘭都尉隻帶走兩百多騎淌過疏勒河逃走,其他官兵被全殲。

    讓張昀感到特別高興的是,竟然又繳獲戰馬三千多匹。

    吳前告訴張昀,這批匈奴兵一人騎一匹戰馬,還帶了一匹馱運物資或作備用馬。張昀讓吳前把繳獲戰馬全都牽進城。

    上次攻占疏勒城時繳獲了三千匹戰馬,現在又繳獲了三千匹,一下子就多出了六千匹。

    張昀非常高興,對吳前說:“我們也要學習匈奴做法,騎兵營每人配備兩匹馬。擁有備用戰馬,對於長途行軍和作戰好處太多了。”

    吳前聽說讓他的隊伍象匈奴兵一樣一人配備兩匹戰馬,喜出望外,連聲說謝。

    張昀說:“將來就讓吳忠部駐紮在那裏,我們繼續向尉頭一側派出斥侯偵察匈奴王治方向動向。我估計,匈奴被消滅了這麽多精銳後,並不會死心,下次過來的必然是重兵集團。吳忠營裝備著重武器,必須靠吳忠對匈奴兵進行重大殺傷,我們才能對其展開全線攻擊。”

    吳前點頭說:“是啊!匈奴騎兵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馬術水平極高,這次消滅其兩千騎,就打得很吃力,匈奴假如開過來一萬以上,這仗不好打啊!”

    張昀朗笑說:“不好打,也得打。不然的話,我們就隻能困在疏勒。”

    吳前連連點頭說:“明白,我會動員好隊伍,做接下來與匈奴進行苦戰準備。”

    張昀點頭說:“很好!通知軍侯以上軍官到我大廳喝酒,我已經安排了慶功宴,桌子小,我隻能讓大家站著喝酒吃菜。”

    吳前眉開眼笑說諾。

    大廳中,熱鬧非凡。幾十個人圍著長方形桌子,桌上擺滿好酒好菜。大家端著酒杯,拿著筷子,擠在一起,邊吃喝,邊說笑。

    這種和諧氣氛隻有張昀這裏才會有。

    在那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等級分明,禮教非常嚴格,上下級之間不能說笑。

    張昀來自現代,把部將們全都當成兄弟,部將們之間關係極其融洽,所以才會出現這種和諧局麵。

    大家吃喝了一會後,張昀敬大家酒,說:“兄弟們,你們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到大漢極西之地,遠離後援,但我們連續取得了兩場大勝。充分展現了王者之師之威,對匈奴進行了沉重打擊,必將震動周圍各國。但因為疏勒地理位置對北匈奴實在重要,北匈奴必定不甘心於失敗,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會有重兵集團來到。匈奴兵的作戰能力,今天大家都體會到了。今天我們用三倍於匈奴兵的兵力與其交戰,我們占天時地理兵力優勢,下一次,情況會發生極大改變,兵力上我們會處於極端下風。但地理優勢仍在,我們隻要牢固控製住疏勒,北匈奴就不可能打得敗我們。我們要以疏勒城為依托,及早謀劃,迎接不久必然會爆發的更加慘烈戰鬥。不管過來多少匈奴兵,都必須堅決予以消滅,隻有消滅了匈奴主力,我們才能把匈奴趕離這一帶,從而牢牢掌控住西域。”

    張弘大聲喊:“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眾將齊聲:“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張弘大聲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眾將齊唿:“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眾將高喊口號,讓張昀深受鼓舞,張昀朗笑說:“兄弟們,亂世正是好男兒為國建立功勳之時,我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繼續創建偉大功勳!”

    眾將齊聲說諾。

    西域的冬天來得特別早,一陣寒風吹過,第一場雪就悄然而下。

    這天早上,張昀騎著馬踏雪來到疏勒城外吳忠部營寨看望官兵們。

    吳忠率領所部軍官站在營寨門口迎接。

    張昀看著吳忠,笑說:“讓你們駐紮在城外,辛苦你們了。”

    吳忠肅立大聲說:“不辛苦。”

    張昀替吳忠整理衣襟,抬手用力拍肩膀,大聲說:“帶我看看兄弟們的住宿情況。”

    吳忠大聲說諾。

    吳忠在前,張昀、張弘、徐茂、吳前跟在後麵,向一座帳篷走去。

    帳篷外,官兵們全體起立,大聲喊:“歡迎主公視察!”

    張昀走過去,拍官兵們的肩膀,大聲說:“兄弟們,你們辛苦了。”

    官兵們齊聲高喊:“為了大漢,不辛苦。”

    張昀走進帳篷,看地鋪,蹲下身子,掀床墊。

    張昀站起來,對徐茂說:“兩個問題必須想辦法解決,一是每座帳篷都必須有炭盆生火。二是必須想辦法讓官兵們保暖,我們過來時穿得少,這個問題不解決,隆冬來臨,官兵們挺不過去。”

    徐茂想了想後,說:“這樣吧!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全都發給官兵們,白天披身上,晚上裹著睡。一人分兩張毛皮,應該凍不壞了。至於炭盆,一時沒法解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昀點頭說:“要安排人趕製大皮袍分發給各屯,讓負責站崗巡邏的官兵們穿。”

    徐茂點頭大聲說諾。

    張昀走出帳篷,對官兵們說:“生活上麵的事情,你們有想法可以向參謀處提出來,我們能夠解決的一定替你們解決好。假如讓你們挨凍,我張昀會過意不去。你們的保暖問題不解決,我搬出疏勒城和你們住一起。”

    官兵們感動得熱淚盈眶,齊聲說:“主公,謝謝您!”

    張昀敢於這麽說,自然有他的底氣,張昀是知道疏勒城中有大量毛皮在的啊!他怎麽可能真的搬出城來住?

    張昀看向蔥嶺方向,對徐茂說:“蔥嶺山上樹木還算茂盛,安排人砍伐些枯枝,供隊伍生火取暖。”

    徐茂點頭說諾。

    張昀看望了每一個帳篷裏的官兵,此舉讓官兵們無比感動。

    看望了吳忠部後,張昀在吳忠營前麵的草原催馬跑了跑。

    遠處東西向錫爾河橫亙在那裏,錫爾河流入的地方是個鹽湖,鹽湖周邊是很好的牧場,這裏已是中亞,並不在現代中國範圍,在哪國範圍就不說了,相信讀者全都清楚,為了防止本書出現某些問題,涉及到的現代地名國名有很多隻能隱去,敬請諒解。再往東,就是阿賴山,大宛國就在那裏。張昀很想與大宛國立即取得聯係,但是也許大宛國不想卷入張昀與北匈奴的戰爭,牧民全都遠裏了這一帶。

    因為疏勒城的地理位置對北匈奴實在重要,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北匈奴大軍,但張昀堅信,北匈奴大軍馬上就會到來。

    果然不出張昀所料,就在張昀看望吳忠部的第三天上午,斥侯報告說,東北方向北匈奴有數萬大軍來到了鹽湖地帶。

    張昀在大廳邊通知部將們前來開會,邊繼續聽匯報。

    斥侯們說,北匈奴仿佛搬家一樣,男女老少用牛馬馱或車拉著帳篷物資,綿延幾十裏路。

    騎兵隊伍走在前麵,一人騎一匹馬,還牽一匹。一人兩匹馬是匈奴騎兵標配,匈奴兵戰時是兵,平時是牧民。一匹馬騎行,一匹馬馱運物資,長途奔襲能力非常強大。兩匹馬可以輪流騎乘,一直保持有一匹馬處於休息狀態,使匈奴鐵騎戰鬥力獲得極大提升。

    張昀讓斥侯出去休息後,對部將們說:“北匈奴這麽晚才過來,表明他們進行了充分準備,部將們必定爆發過激烈爭論,現在他們統一了意見。男女老少都過來,表明北匈奴有孤注一擲之嫌,想不惜一切代價把疏勒城奪迴。”

    眾將議論紛紛,臉露焦慮之色。

    張昀大聲說:“不要小聲議論,請派代表說話。”

    騎兵營第三騎兵部校尉楊雄走前一步,大聲說:“主公,我們在議論的是,就算北匈奴出兵五萬,但其家族絕對不會少於二十萬,匈奴人連小孩都會騎馬耍刀,老年人就更不用說。從這個角度分析,北匈奴雖然表麵上隻出兵五萬,其實最終能參加戰鬥的至少有十萬。我們就隻有這麽多人馬,正麵交戰,我們處於劣勢。”

    張昀站起來,左手撐腰,右手揮舞著,笑著大聲說:“你們是不是害怕了?假如有誰害怕,可以先返迴敦煌。”

    張昀說話聲音雖大,但口氣不強硬,臉上還帶著笑,帶有半開玩笑性質,眾將並不會感到張昀是在嚴厲喝斥他們,趕緊齊聲表態說:“生與主公在一起,死與主公在一起,我們堅決和匈奴戰鬥到底。”

    張昀的部將們不僅信任張昀,而且崇拜,他們哪一個都清楚,隻要跟著張昀打仗,敵人再強大,都有辦法打敗。張昀的神態如此輕鬆,他們相信,張昀一定有破敵之策了。

    張昀哈哈大笑說:“這就對了,就應該有這種豪氣。你們聽我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漢末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七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七品並收藏奮鬥在漢末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