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薑樹來到潼關,張昀在大帳中迎接薑樹,薑樹說有聖旨,要對全體將軍們宣讀,張昀便讓參謀處通知部將們到大帳中集中,聽薑樹宣讀聖旨。

    獻帝在聖旨上,高度讚揚了張昀及所部的偉大功績,把張昀稱作柱國之基,希望張昀早日平定叛亂,讓大漢江山歸於一統。

    獻帝已經沒有辦法再加封張昀了,因為張昀已經是淮南王,總不能提升為一字王吧?職位已是驃騎將軍,隻比袁紹這位大將軍低一級,也升不上去。獻帝采用了折衷辦法,授張昀督並州、司隸和涼州所有軍隊職權,代天子任用這兩州一司隸官員,有權處置一切事務。

    獻帝這麽安排冒極大風險,張昀的權力會變得超級巨大。但獻帝對張昀是信任的,他在宮中屬於空架子,沒有諸候聽他的,生命還受到曹操的威脅,他清楚,他之所以能夠坐穩帝位,完全是因為張昀在外征戰,震懾住了各路諸候,重點是讓曹操不敢對獻帝動二心。

    假如沒有張昀,獻帝認為,他有可能早就被人殺了。

    張昀是大漢宗親,獻帝把權力交給張昀,他是放心的,他清楚張昀不會造反。張昀假如要造反,憑張昀是大漢血脈這一點,完全可以趁獻帝東遷時,把獻帝殺了,取而代之。

    當時張昀非但沒有殺獻帝,還派陳應前往護駕,到了洛陽後,又派陳珪保衛皇宮。張昀即使現在想殺獻帝,也隻是動動嘴巴的事情,因為皇宮是由張昀的嫡係兵馬負責保衛的。張昀取得如此大功勞,換了別的將領一定會開府,張昀非但沒開府,甚至還不肯住在都城。

    最最關鍵的一點是,獻帝做的是順水人情,這一帶張昀假如打下,軍隊指揮權,官員任免權,會交給獻帝嗎?絕對不會。獻帝這麽做,不僅維護了自己的麵子,還討得張昀歡心,屬於兩全其美。

    眾將聽完聖旨後,都非常高興。

    張昀請薑樹喝酒。

    部將們作陪。

    張昀和薑樹兩人在矮幾旁麵對麵坐著,其他將軍一人一張矮幾。

    警衛人員做服務工作。

    取得大捷本身就應該喝酒慶祝,又有聖旨表彰,就更應該慶祝了。

    薑樹邊喝酒,邊向張昀匯報保衛皇宮工作。按道理,現在的薑樹隻對陳珪和獻帝負責,不用再向張昀匯報。但薑樹是張昀的徒弟,在薑樹心中,張昀永遠是他的師傅和領導。

    張昀聽後,對薑樹作出指示,要薑樹繼續做好保衛工作,不要計較得失,不要亂發評論,保持低調。

    薑樹連連說諾。

    薑樹臨行,張昀請薑樹帶話給獻帝,說張昀一定想辦法及早平定並州關中和西涼,努力使大漢西北方向恢複王治,保持安寧。至於官員任命事宜,張昀將會在合適的時候返迴許都,和天子商量研究後確定。

    張昀的想法比獻帝深遠,張昀並不滿足於平定司隸、並州和西涼,他還想重建西域都護府,從而保障大漢西北方向的安寧,與西方的古絲綢之路暢通。

    張昀的終極目標是率領隊伍征戰全球,而這裏是陸路通道,必須及早平定,保障通道安全。

    此時的曹操還在與袁紹進行著殊死戰鬥,官渡之戰既然提早開戰,也必將提早結束。但曹操要想結束這場戰役,必須有時間。他雖然身在冀州,卻也心係三輔之地,張昀取得消滅匈奴六萬大軍,擊潰馬騰韓遂成就消息,象重拳擊打著曹操的頭部,讓曹操感到頭痛欲裂。

    曹操好想仰天賦詩,慨歎老天的不公。

    曹操心想,我這麽聰明,這麽努力,怎麽總是落後於張昀呢?我動員獻帝把張昀調到關中去,是想借馬騰韓遂之手殺了張昀的呀!這是怎麽迴事?非但馬騰韓遂被張昀擊敗,竟然連南匈奴大軍都被消滅了六萬,張昀勢力瞬間就會擴展至司隸並州。

    曹操感到危機越來越大了,統一九州之理想還怎麽實現?

    曹操不能把心中所想與荀彧溝通,荀彧是死腦筋,以大漢最大忠臣自居。而且竟然幫著張昀,把張昀當成了大漢柱石。曹操假如率兵與張昀開戰,曹操能夠確信,荀彧必然會離開,轉而投奔張昀。

    現在曹操兵力有限,和袁紹打戰,純粹是以小博大,以弱戰強,風險係數大得離譜,但曹操不得不和袁紹打戰,假如不能奪得袁紹地盤,曹操將來就怎麽都不是張昀的對手。

    曆史因為張昀的穿越發生的變化越來越大,曹操的發展速度怎麽都趕不上張昀,不得不被張昀遠遠甩到了身後。

    張昀在潼關住了幾天後,讓雷薄守潼關,陳蘭負責糧食運輸。高順在潼關挑選匈奴俘虜,重建隊伍,隊伍組建好後,就在潼關練兵。

    一萬匹戰馬,暫留潼關,誰都不許動,留做張昀未來整編隊伍時使用。

    既然需要重建西域都護府,不僅需要消滅韓遂勢力,還得遠征西域,那麽遠的路徒步肯定不行,行軍和打戰必須靠戰馬。

    也就是說,張昀必須組建一支新的遠征軍,戰馬是這支隊伍的基礎,接下來,才是人員。

    訓練一支強大騎兵,必須得有時間,沒有兩至三年時間的訓練,張昀以為不適合遠征。

    張昀再次來到長安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此時馬騰已降,匈奴主力已被消滅,主要的敵軍隻有韓遂與長安周邊八股勢力了,形勢已向張昀這邊一邊倒好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張昀在迎戰南匈奴前,找馬騰談了話,給馬騰安排了任務,要求他替張昀思考破韓遂之策。

    張昀迴到長安後的第二天上午,再次召見馬騰。

    張昀坐矮幾後,這次沒讓馬騰下跪,而是讓馬騰站著。

    張昀說:“南匈奴過河的六萬大軍,已經全都被我消滅,活捉兩萬俘虜,僅戰馬就繳獲一萬匹。”

    馬騰怔住,做夢都沒有想到張昀隻離開長安幾天,就竟然把南匈奴的精銳消滅了。

    張昀看馬騰發怔,笑說:“你不相信?”

    馬騰幹咳,小聲說:“匈奴人口有限,消滅掉六萬,匈奴的根基就動搖了,從此不再敢南犯。”

    張昀說:“匈奴問題必須解決,唿廚泉單於必須投降,歸順朝廷。”

    馬騰點頭說:“我估計唿廚泉會跟您議和。”

    張昀點頭說:“議和可以,但他必須交出權力。”

    馬騰苦笑說:“關於這一點就看您和他怎麽談了。”

    張昀說:“我讓你思考破韓遂之策,告訴我,你想得怎麽樣了。”

    馬騰說:“馬騰雖然兵敗,但他仰仗有北匈奴鮮卑羌以及關中八將支持,必然不甘心臣服。假如能把關中八將消滅了,我想韓遂發現大勢已去,就隻能投降。”

    張昀點頭說:“跟我說說,怎麽消滅關中八將。”

    馬騰說:“您假如讓我離開長安前去與他們聯絡,把他們召集在一起,假以起兵反叛為名開會,我來想辦法把他們斬殺了。隻是您會擔心我逃跑了,甚至會擔心我真的會起兵反叛的呀!”

    張昀笑說:“我擔心什麽?你想反叛,隻管反叛,反正我很喜歡長安,我在這裏多住幾日又有何妨?但是你的長子馬超及全族都將被你害死。”

    馬騰重重歎氣說:“這麽說,您真的讓我去想辦法把他們殺了?”

    張昀點頭說:“當然!你可以帶領你的五千兵馬,離開長安,前去執行這一任務。任務完成後,就立即返迴。給你二十天時間,過了二十天,你就真的去反叛吧!迴來,也見不到你的長子馬超和族人了。”

    馬騰點頭說:“明白!我一旦離開長安,就立即向八將發出通知,請他們火速帶兵到我老家方向集結,就說我和韓遂已經做好了再次起兵準備,要求他們務必立即趕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漢末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七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七品並收藏奮鬥在漢末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