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昀一聲令下,集結於塢堡的大軍立即出動,象蛟龍出海般,浩浩蕩蕩向郯城方向進發。

    曹操得知張昀發兵,嚇了個半死,趕緊命令隊伍撤離郯城,轉攻取慮、睢陵、夏丘三縣,所過之處全都遭到屠戮,雞犬不留,舊城廢址不再有行人。

    張昀率大軍來到郯城後,曹操大軍已經不見蹤影。

    陶謙在郯城接見張昀,對張昀百般安撫,希望張昀率兵前往彭城小沛一線,奪迴被曹操占領城邑。

    張昀接受命令,率兵向西而去。

    曹操各支隊伍由於需要靠掠奪才能維持,糧食出現困難,當張昀大軍到達彭城時,於禁等被迫率領隊伍退往小沛。張昀率兵追擊,於禁不斷撤退。

    田楷和劉備率兵來到郯城,劉備用三寸不爛之舌,把陶謙誇得雲裏霧裏,陶謙象中了邪一樣崇拜,立即調撥四千丹陽兵給劉備,並允諾徹底趕跑曹操後,將向朝廷表請劉備擔任豫州刺史,讓劉備屯兵小沛,守護徐州西大門。

    跟隨在陶謙左右的陳登氣得差一點要吐血,陶謙竟然不為真正的徐州救世主張昀表請當刺史,反而為一個隻憑一張嘴巴,寸功未立的劉備表請當刺史,這種行為太逆天,陳登接受不了。陳登以家裏被曹操擄掠,需要處理為由,離開陶謙,前往追趕張昀。

    麋竺竟然也中了劉備的邪,以為遇到了明主,竟然對劉備好得不能再好。。

    劉備喜出望外,感覺天上掉下了餡餅,興奮得幾天幾夜睡著了都笑醒。

    第一場大雪飄落之時,曹操大軍全體退迴兗州。

    劉備當上了豫州刺史,屯兵小沛。

    張昀率兵退迴微山湖畔。

    曹操退兵,慘遭曹操屠戮的徐州貌似應該會安定下來了,誰能想到,闕宣在下邳召集笮融留下的幾千人自稱天子。

    陶謙非但沒有阻止闕宣,相反竟然和闕宣共同舉兵,向兗州發動進攻。

    張昀在微山湖畔家中得知這一消息後,把鼻子都差一點氣歪了。

    這個時代的人都瘋了,連阿狗阿貓都能當皇帝了。

    張昀好想立即率兵踏平下邳,把闕宣之流趕盡殺絕啊!

    陳珪勸阻張昀,建議張昀一定要沉住氣,陳珪告訴張昀,更始年前,稱帝之人多如過江之鯽,劉玄、劉望、王憲、李憲、王朗等,大都不得善終。陳珪說,闕宣無才無德並非劉姓,他憑什麽能夠稱帝?陶謙公然和闕宣合汙,毫無疑問是他自己想當皇帝。陶謙之舉把他在徐州累積功名徹底摧毀,徐州人必然會背叛他,天下人會譴責他。

    張昀在現代並不知道更始年有這麽多人稱過帝,初次聽說,大為震驚。但那個年代有多少人稱過帝不是關鍵,張昀關心的是,怎麽利用陶謙和闕宣同流合汙這一點,打擊陶謙。

    張昀說:“闕宣稱帝罪該萬死,陶謙支持闕宣,就是大漢叛逆,大漢剛拜其為安東將軍,任命其為徐州牧,赦封為溧陽侯,竟然不思報恩,反而思謀造反,其罪該滅族。”

    陳珪看著張昀,怔了怔,陳珪原本以為闕宣之所為隻是鬧劇,並沒有放心上,聽張昀一說,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陳珪問:“我們該怎麽應對?”

    張昀朗聲:“揭露其狼子野心,公開號召徐州百姓反對。”

    陳珪用力點頭說:“有道理!這是我們聚攏徐州人心最好機會,我以你的名議給各郡國發信,號召反對闕宣。至於陶謙,在我們反對闕宣時,必然會遭到徐州人的譴責,他的偽善畫皮會被揭掉。”

    張昀點頭說:“很好!給陶謙一個改過自新機會。”

    陶謙和闕宣共同舉兵攻打曹操,初期進展極為順利,奪占泰山華縣和費縣,直逼任縣。

    曹操嚇得不輕,秋季進攻徐州搶掠有限,隊伍散在兗州各地,一時半會極難聚攏,隻能暫避鋒芒,不斷退縮。

    陶謙得意之極,以為打敗曹操指日可待。

    陶謙的想法是,打敗曹操後,就能控製徐州、兗州和青州,再與公孫瓚、袁術結盟,袁紹就不敢拿他怎麽辦。時機一旦成熟,他就可以殺掉闕宣,自稱皇帝。現在年歲已高,必須趕緊抓住生命牛尾巴,過把當皇帝癮。

    陶謙和闕宣合作天然貌合神離,陶謙隻是借闕宣稱天子試探天下人心。

    闕宣與陶謙合作,是想借陶謙力量壯大自己,聚攏徐州人心。闕宣極度妄自尊大,就象癩蛤蟆蹲在茅坑邊,把密集蛆蟲當成了支持者。陶謙將來有可能會殺闕宣,闕宣當然知道。闕宣也做好了殺陶謙的準備,他決定在任城,宰殺陶謙,奪取其兵權。闕宣天真夢想,以為隻要徐州兵權在手,他就能安穩當皇帝。

    讓陶謙和闕宣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在前線和曹操打仗時,後院起火了。

    陳珪以張昀之名向郡國發信,號召各郡國起兵剿滅闕宣,一時間整個徐州山雨欲來風滿樓,張昀的人望陡升,所有人都看著張昀,張昀一旦舉兵,各郡國大都會相隨。

    陶謙的最得力部下曹豹暗中派人與張昀聯絡,臧霸也托人帶話,隻要張昀舉兵,他們就全都聽張昀的,甚至會把陶謙殺了。

    徐州百姓對陶謙產生怨恨之心,徐州士族背棄陶謙。陶謙向士族征糧,士族置之不理。

    天寒地凍,隊伍遠離徐州,後勤保障出現嚴重困難。有大量逃兵出現,將軍們私下往來密切。

    陶謙老奸巨滑,耳目眾多,他清楚和闕宣合作犯了大錯。別人舉兵他並不害怕,張昀一旦舉兵公開對付他,他在徐州哪還有立錐之地?唯有死路一條。

    陶謙想起張昀渾身汗毛豎立。

    張昀的戰功可以彪柄千秋,張昀的隊伍所向無敵,張昀在徐州已經累積了極高威望,陶謙自思在人心大都背離他的情況下,他根本不是張昀的對手。下邳城中陶謙全家都在,一旦落入張昀手中,張昀會怎麽處理,隻有天才會知道。陶謙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為了穩住局勢,果斷決定殺掉闕宣。

    在任城外圍,陶謙召開軍事會議,以研究部署攻打任城為名,請闕宣出席。

    闕宣也知道了後院已經起火,他也害怕得不得了。他不敢出席陶謙主持的軍事會議,但又不得不出席。

    闕宣懷著忐忑之心,惶恐不安出席會議。為了保障安全,把所有將官全都帶上。

    會議召開沒多久,陶謙就命令親兵,抓捕闕宣,控製住闕宣的將官,當眾宣讀闕宣罪狀。

    闕宣哪鬥得過陶謙?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闕宣被推出去斬首,他的將官全都跪下,懇求陶謙饒命,表示願意棄暗投明歸順陶謙。

    闕宣稱天子鬧劇就此落幕,陶謙在誅殺闕宣時,獲得了闕宣隊伍,卻徹底失去了徐州人心。

    陶謙主動斬殺闕宣,與闕宣切割,張昀就失去了舉兵討伐陶謙的正當理由。

    作為張昀來說,原本就不想討伐陶謙,讓陳珪以張昀名議傳檄郡國,隻是為了打擊陶謙聲望,揭露陶謙畫皮。張昀清楚,陶謙命不久矣,舉兵討伐意義不大。

    明年曹操會再次攻打徐州,到時陶謙必然會心力交瘁,油幹燈枯,昏聵陶謙會把徐州讓給劉備。接下來,張昀的打擊目標必須集中於劉備,讓劉備即使當上徐州牧,都無力控製徐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漢末亂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七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七品並收藏奮鬥在漢末亂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