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急。”
聽到賈小郎君喊出的報價,趙無咎擺了擺手,並沒有即時答應。
他又指了指鏤空的影壁,鬥雞場內大勝一場的吉兒似乎也並不想現在就歸籠,它正在場中到處亂竄,和那馴雞人你逃我追,“玩”得好不快活。
“這……”
隻是,還沒等他說什麽,鬥雞場邊那一排樓閣上就傳來了一陣喧囂。
“讓我們那扶南赤皮再上一次!”
“就是,就是,花了幾十貫錢,就打鬥了個片刻,看個什麽勁?”
“不就是雞冠子被啄破了嗎,這不是小傷,怎麽就被判負了?”
“不公!不公!”
那夥來自扶南的使者,紛紛大聲抗議。他們一來是為了自己押注的銀錢而感到心疼,二來也是為那隻扶南赤皮的落敗而大感不平。
除了抗議之外,他們還將手裏的杯盞盡數丟到樓下,砸在鬥雞場的地麵上。碎片四濺之下,沒有穿鞋襪,隻穿一條犢鼻褌的馴雞人嚇得抱頭鼠竄。
“殿…殿下,這是怎麽一迴事?”
剛剛下了燒尾宴單子,從孫羊正店跑過來的那個索元禮,一上樓就聽見“叮了咣啷”的聲音。
這個康國豪商、未來的豐都市監,立刻趨步而行,湊到了自己那根大粗腿的旁邊,小聲地詢問這是怎樣一樁事情?
哪裏來的蠻子,竟然敢在大吉昌造次,這也忒無禮了。
按照他的想法,這些人攪擾了李生金與其賓客的興致,定然是落不了個好下場。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位二皇子澤王殿下,此時卻並沒有惱怒的意思。
“看——郭——郎——戲。”
李生金指以口型迴答了這個索老,而且就像他所說的,他現在也隻想看戲。
他想知道那位李相長子李津,遇到這種事情,準備怎麽辦?
而如果李津知道他怎麽想的,那這位宰相之子一定會對其翻一個大大的白眼。
怎麽辦?
順著他們的意思來唄。
誰讓他是因為聽了他阿爺的命令,所以才來宴請這幫“南蠻”使節的呢。
而且,這個扶南國最近很有用,就連他的阿爺也囑咐他,不要輕慢待之。
大周南陲邊境交州與林邑國接壤,林邑王最近一直蠢蠢欲動。近幾年來,林邑國幾乎每年都要小不刺眼地暴犯邊境一兩次,掠奪商隊和邊民的農田。
而扶南國與大周並不接壤,卻位於林邑國的南麵,若是能處理好與這個小國的關係,對林邑造成南北包夾的態勢,目前對大周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扶南使者們一鼓噪,被架上去的李津也隻能硬著頭皮走到欄杆旁邊,向院子裏喊鬧:“賈家那顯德小郎,吾乃果毅校尉李津,還請出來一敘。”
“這是在喚你出去吧?”
側院鏤空影壁旁邊,趙無咎有些好奇地問向那個賈家小郎。哦,對了,他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少年叫賈顯德了。
那賈家小郎歎了口氣,隻得衝著趙無咎抱了抱拳,先行告辭離去。
很快,這個少年人就出現在了樓閣之上,對著以宰相之子李津為首的一幫使者們挨個行禮。
雖然他父親賈昌因為善於養雞馴雞而為聖人天子所看重,並且在上林署為官已經十餘年了,但這為官並不是什麽正途,亦無法封妻蔭子。
賈顯德沒有官身,隻是一介布衣,對於有個散官官位的宰相之子也得老老實實行民見官之禮。
不過,那李津在其麵前也不怎麽托大就是了,畢竟他也知道這位大吉昌的少掌櫃小時還被聖人天子抱過。
“顯德,我在這裏托大一句,下一場能否加賽一次,讓那隻扶南赤皮再鬥上一場?一來,我看它也就是受了點傷,應該還有餘力再戰;二來,這些外邦貴客見到洛京有自家國內的鬥雞,見獵心喜,也想多看看。”
他在“多”字上加重了語氣。
意思也很明顯,他就是想要賈顯德“稍稍安排”一下,好讓那扶南赤皮勝上幾場。
老實講,這就有點為難人了。
大吉昌鬥雞正是因為從不作假,所以才會引得那麽多洛京顯貴前來捧場。
更何況,今日這巳時場有點怪,又不是隻有李津他們一幫人在……
賈顯德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先將目光看向不遠處樓閣裏坐著的李生金一行人,結果看到為首的那位澤王殿下正笑吟吟地看向自己。
接著,他又扭頭看向旁邊另外一處樓閣,那裏也坐著一些客人。
而就在這時,“劃拉”一聲,那出樓閣的幛子門也被人從裏麵推開了。
兩個雖然身形較矮,但是無論麵容還是裝束,都與周人幾乎一般無二的男人從樓閣裏走了出來。
“晁歡,晁樂,兩個倭人也來此看鬥雞?”李生金同樣也注意到了那倆人,他認出這兩人是誰。
和那些“南蠻使者”不同,晁歡、晁樂兩兄弟乃是倭國遣唐使出身,可是都均已經在大周為官好幾年了,李生金在朝堂上不止一次見過這兩個人。
在李生金印象裏,這兩人平素就以大周之臣自居,以大周風物為美,對於故國沒有半分留戀之情。
而就在李生金思考什麽的時候,那處樓閣裏麵突然傳出一聲慵懶的嗬斥。
“爾蠻夷也,何敢狺狺?”
這聲音令李生金其無比熟悉,同樣也讓他從心底就感到十分厭惡。原因無它,單純就是因為這聲音的主人和他從小就不對付——說出這話的不是旁人,而正是那位“輕薄公子”薛承譽。
人未到而聲先至,故謂之曰:先聲奪人。
等到李津身邊那夥大周南陲小國使者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被人家罵了,正欲張嘴反罵迴去的時候。
穿著一身素白綾俏,頭上用楠木簪子將頭發挽成道士冠模樣的年輕公子,這才邁步走出那座樓閣的門口。
“二表弟,還有小津子,”薛承譽朝在場另外兩個身份同樣高貴的人揮了揮手,算是打了個招唿。至於說其他人,他都懶得去搭理。
然後,他就謔笑著看向了那幾個扶南國的使者,說道:“你們想再鬥過一場,可以啊。”
他又對賈顯德道:“小賈,底下那隻‘吉兒’——誰給它起的名字,也夠怪的——是不是咱們洛京鬥雞的雞種?
是的話,就再來一場。
把你們巳時場所有鬥雞都放上來,來一場混戰,看看到底那隻雄雞能戰到最後?
我就押咱們洛京的鬥雞三百貫。”
說完,他就看向那夥扶南人,眼神裏流露出的玩味神色明顯得就跟直說了似的:你們敢不敢跟?
聽到賈小郎君喊出的報價,趙無咎擺了擺手,並沒有即時答應。
他又指了指鏤空的影壁,鬥雞場內大勝一場的吉兒似乎也並不想現在就歸籠,它正在場中到處亂竄,和那馴雞人你逃我追,“玩”得好不快活。
“這……”
隻是,還沒等他說什麽,鬥雞場邊那一排樓閣上就傳來了一陣喧囂。
“讓我們那扶南赤皮再上一次!”
“就是,就是,花了幾十貫錢,就打鬥了個片刻,看個什麽勁?”
“不就是雞冠子被啄破了嗎,這不是小傷,怎麽就被判負了?”
“不公!不公!”
那夥來自扶南的使者,紛紛大聲抗議。他們一來是為了自己押注的銀錢而感到心疼,二來也是為那隻扶南赤皮的落敗而大感不平。
除了抗議之外,他們還將手裏的杯盞盡數丟到樓下,砸在鬥雞場的地麵上。碎片四濺之下,沒有穿鞋襪,隻穿一條犢鼻褌的馴雞人嚇得抱頭鼠竄。
“殿…殿下,這是怎麽一迴事?”
剛剛下了燒尾宴單子,從孫羊正店跑過來的那個索元禮,一上樓就聽見“叮了咣啷”的聲音。
這個康國豪商、未來的豐都市監,立刻趨步而行,湊到了自己那根大粗腿的旁邊,小聲地詢問這是怎樣一樁事情?
哪裏來的蠻子,竟然敢在大吉昌造次,這也忒無禮了。
按照他的想法,這些人攪擾了李生金與其賓客的興致,定然是落不了個好下場。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位二皇子澤王殿下,此時卻並沒有惱怒的意思。
“看——郭——郎——戲。”
李生金指以口型迴答了這個索老,而且就像他所說的,他現在也隻想看戲。
他想知道那位李相長子李津,遇到這種事情,準備怎麽辦?
而如果李津知道他怎麽想的,那這位宰相之子一定會對其翻一個大大的白眼。
怎麽辦?
順著他們的意思來唄。
誰讓他是因為聽了他阿爺的命令,所以才來宴請這幫“南蠻”使節的呢。
而且,這個扶南國最近很有用,就連他的阿爺也囑咐他,不要輕慢待之。
大周南陲邊境交州與林邑國接壤,林邑王最近一直蠢蠢欲動。近幾年來,林邑國幾乎每年都要小不刺眼地暴犯邊境一兩次,掠奪商隊和邊民的農田。
而扶南國與大周並不接壤,卻位於林邑國的南麵,若是能處理好與這個小國的關係,對林邑造成南北包夾的態勢,目前對大周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扶南使者們一鼓噪,被架上去的李津也隻能硬著頭皮走到欄杆旁邊,向院子裏喊鬧:“賈家那顯德小郎,吾乃果毅校尉李津,還請出來一敘。”
“這是在喚你出去吧?”
側院鏤空影壁旁邊,趙無咎有些好奇地問向那個賈家小郎。哦,對了,他現在已經知道這個少年叫賈顯德了。
那賈家小郎歎了口氣,隻得衝著趙無咎抱了抱拳,先行告辭離去。
很快,這個少年人就出現在了樓閣之上,對著以宰相之子李津為首的一幫使者們挨個行禮。
雖然他父親賈昌因為善於養雞馴雞而為聖人天子所看重,並且在上林署為官已經十餘年了,但這為官並不是什麽正途,亦無法封妻蔭子。
賈顯德沒有官身,隻是一介布衣,對於有個散官官位的宰相之子也得老老實實行民見官之禮。
不過,那李津在其麵前也不怎麽托大就是了,畢竟他也知道這位大吉昌的少掌櫃小時還被聖人天子抱過。
“顯德,我在這裏托大一句,下一場能否加賽一次,讓那隻扶南赤皮再鬥上一場?一來,我看它也就是受了點傷,應該還有餘力再戰;二來,這些外邦貴客見到洛京有自家國內的鬥雞,見獵心喜,也想多看看。”
他在“多”字上加重了語氣。
意思也很明顯,他就是想要賈顯德“稍稍安排”一下,好讓那扶南赤皮勝上幾場。
老實講,這就有點為難人了。
大吉昌鬥雞正是因為從不作假,所以才會引得那麽多洛京顯貴前來捧場。
更何況,今日這巳時場有點怪,又不是隻有李津他們一幫人在……
賈顯德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先將目光看向不遠處樓閣裏坐著的李生金一行人,結果看到為首的那位澤王殿下正笑吟吟地看向自己。
接著,他又扭頭看向旁邊另外一處樓閣,那裏也坐著一些客人。
而就在這時,“劃拉”一聲,那出樓閣的幛子門也被人從裏麵推開了。
兩個雖然身形較矮,但是無論麵容還是裝束,都與周人幾乎一般無二的男人從樓閣裏走了出來。
“晁歡,晁樂,兩個倭人也來此看鬥雞?”李生金同樣也注意到了那倆人,他認出這兩人是誰。
和那些“南蠻使者”不同,晁歡、晁樂兩兄弟乃是倭國遣唐使出身,可是都均已經在大周為官好幾年了,李生金在朝堂上不止一次見過這兩個人。
在李生金印象裏,這兩人平素就以大周之臣自居,以大周風物為美,對於故國沒有半分留戀之情。
而就在李生金思考什麽的時候,那處樓閣裏麵突然傳出一聲慵懶的嗬斥。
“爾蠻夷也,何敢狺狺?”
這聲音令李生金其無比熟悉,同樣也讓他從心底就感到十分厭惡。原因無它,單純就是因為這聲音的主人和他從小就不對付——說出這話的不是旁人,而正是那位“輕薄公子”薛承譽。
人未到而聲先至,故謂之曰:先聲奪人。
等到李津身邊那夥大周南陲小國使者反應過來,意識到自己被人家罵了,正欲張嘴反罵迴去的時候。
穿著一身素白綾俏,頭上用楠木簪子將頭發挽成道士冠模樣的年輕公子,這才邁步走出那座樓閣的門口。
“二表弟,還有小津子,”薛承譽朝在場另外兩個身份同樣高貴的人揮了揮手,算是打了個招唿。至於說其他人,他都懶得去搭理。
然後,他就謔笑著看向了那幾個扶南國的使者,說道:“你們想再鬥過一場,可以啊。”
他又對賈顯德道:“小賈,底下那隻‘吉兒’——誰給它起的名字,也夠怪的——是不是咱們洛京鬥雞的雞種?
是的話,就再來一場。
把你們巳時場所有鬥雞都放上來,來一場混戰,看看到底那隻雄雞能戰到最後?
我就押咱們洛京的鬥雞三百貫。”
說完,他就看向那夥扶南人,眼神裏流露出的玩味神色明顯得就跟直說了似的:你們敢不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