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青把他剛剛拜見鄭櫎、鄭楠的事情講給心腹手下,主要是為了安定人心。
所謂的“使者”,就是指朝廷為了專門處理某件事情,從中樞或者地方選調的能臣幹吏。比如,漕運使,鹽運使,治河使、捉錢使,等等諸如此類。
雖然使者並無特定品級,但是因為代表了皇權天命,所以各地官員不說是巴結逢迎吧,至少也得老老實實聽命從事。
而像鄭櫎、鄭楠兩個世家子出身的使者,各地小官輕易不敢得罪。
他們這迴來的是東山,要是去陘陽鄭氏的老家陘陽,像剿滅綠眉賊軍這種事情,他們要做的隻是隨便說一嘴,當地的豪族們別說簞食壺漿了,為了自家興旺發達,說不定都得自己帶糧、帶人供其驅策。
“……有那兩位使者調度,綠眉群不過是群插標售首之輩。”
翟青為了給眾人打氣,先是刻意貶低了一下城外那聲勢鬧得頗大的綠眉軍。然後,他才向大夥交了底:“用不了一個時辰,備賊軍就能迴援城下,將那夥馬隊圍死。
備賊軍的軍營距離縣城不過五、六裏,就算卷甲奔襲至城下,軍隊仍有戰力。
咱們弟兄現在上城牆去,盯著當城門吏的老李和他手底下那夥人,拖上那麽一拖,等備賊軍一到——無論是夾擊綠眉賊,還是嚇唬走那支馬隊,咱們都有功勞。”
講完了打氣的話,翟青不等所有人細細思考,隨即就為大家夥排好了計劃好了。
東、西、北三門,因為城外沒有出現綠眉賊軍的跡象,所以交給其他兄弟們去監督,而南門外麵有一支馬隊在誇耀武力,所以翟青親自上陣,帶著趙無咎前往督戰。
衙署裏的差役共有五十多人,這段日子接連黑白當值,不少人臉上都露出倦意。可即便如此,在翟青的嚴令之下,所有人依舊得老老實實聽命行事。
畢竟,除了上官的彈壓和封賞許願,差役們也都得考慮自家的安危。
他們都是東山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誰也不敢賭,萬一城破之後會發生什麽不忍言之事。
在趕往南門的路上,趙無咎特意迴家了一趟。明麵上,他是為了“重傷未愈”的翟青牽來那頭驢子當腳力,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把祖母和母親安置進地窖,並且用重物將地窖口封死。
他動作很快,等他來到東山縣南門,翟青等人也不過剛剛趕到罷了。
在將那匹大公驢交托給一名守城兵丁照看後,他旋即向翟青恭敬複命道:“翟叔,城中大牲口委實難覓。倘若其他城門亦有敵情,您需移步他處督戰,便隻能委屈您以那驢子為代步之用了。”
有代步趕腳的牲口總比沒有好,此時翟青也沒什麽好挑挑揀揀的。而且,他還當即就讓當城門吏老李撥付了一些糧食,先喂飽那匹驢子,以防萬一。
這一則揭過去。
等到眾人登上城牆,就看見城外有一隊騎士在距離城牆幾百步的地方策馬,來來迴迴地誇耀武力。
他們分成兩隊,每隊約有十騎,身著雜亂無章的戰袍,頭戴各色頭巾,馬鞍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橫刀、步槊、長矛,等等。
騎手們在城外的空地上劃出了一個圓形的場地,中央放著一個木頭刻出來的人頭。
雖然那人頭雕刻得囫圇,但是卻戴著頂大周朝廷命官才有資格戴的官帽,帽簷寬大,帽後垂著兩根硬翅,頂端上有三道硬挺橫梁。
這個木人頭被刷了些油彩,在正午的陽光下閃著光,遠遠望去,竟與東山縣令的官帽頗為相似。
綠眉賊軍的騎手們輪流策馬進入場地,他們手持球杆,高高揮起,然後猛地擊向那個木頭人頭。
每一次擊中,人頭便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落在遠處,而賊軍們則發出震天的歡唿聲,仿佛在慶祝每一次的勝利。
城門吏老李臉色蒼白,他緊緊抓住城牆的垛口,聲音顫抖地對翟青說:“翟大人,那官帽……怎麽和咱們縣令梅大人的官帽如此相似?難道……”
翟青的眉頭緊鎖,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他知道,這頂官帽的出現,無疑是綠眉賊軍在心理上對城內守軍的一種打擊,他們想借此來震懾守軍,削弱他們的士氣。
“不要慌,老李!”
翟青斷然說道:“那不過是賊軍的詭計,想要亂我們軍心。梅縣令的官帽怎會落入他們之手?這定是他們從別處搶來的,拿來嚇唬我們。”
翟青手下的差役們麵麵相覷,有的驚惶失措,有的憤懣不已。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竊竊私語,討論著那頂官帽的來曆,以及綠眉賊軍的真實意圖。
“翟叔,不能讓他們如此囂張!”趙無咎站在一旁提醒道。
他們一方雖然占著地利,但是城牆上的人數畢竟不多,若是被賊軍奪了誌氣。萬一接下來爆發戰鬥,恐怕要生出一些變故。
其實,此時破除對方詭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真的梅縣令上城牆來激勵一番守軍士氣。
可事實上,他清楚那個梅利堅這時要真出現在他們身邊,場景會有多麽恐怖。
翟青點了點頭,他深吸了一口氣:“取一支硬弓來,我要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當翟青接過手下人送來的、拉力將近兩石的硬弓,手感沉重而熟悉,他用手指輕輕摩挲著弓身,感受著由牛角和木材混合製成的弓所特有的質感。
然而,當硬弓上手之後他卻發現,自己身上此時因為帶著那道傷口,要射中兩百步開外的目標,實在是沒有把握。
想了一下,翟青隨即將硬弓遞給身旁站著的趙無咎:“無咎,你來。”
趙無咎沒學過射箭,所以隻是學著之前看翟青射箭時的樣子,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左腳微微前踏,右腳踏實地麵,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射擊站姿。
見此情景,翟青頓時眼睛一亮,低聲而快速地指導道:“射箭之要,首在心靜。
心如止水,方能百發百中。
另外,有人練了一輩子箭術沒弄懂,射箭時拉弦要穩,唿吸要順暢,而放箭時則需要閉氣。你試試。”
趙無咎按照翟青的指導,一邊調整著自己的唿吸,一邊用拇指勾住弓弦將其緩緩拉開。
彎弓如滿月,而就在“將滿未滿”之際,他的手指倏爾就放開了弓弦。隨即,長箭便如同一道閃電,帶著破空之聲,直指目標。
城牆上的守軍們頓時全都瞪大了眼珠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支飛馳的箭上。
箭矢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城外一名綠眉騎手的胸膛。
長箭的力量極大,不僅穿透了那騎手身上的甲胄,更將他整個人都帶離了馬背,釘死在了地上。那騎手連慘叫都未能發出,便一命嗚唿。
城牆上的守軍紛紛高聲喝彩。
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在城牆守軍們的身後響起:“彩!這一箭,足以震懾敵膽。”
所謂的“使者”,就是指朝廷為了專門處理某件事情,從中樞或者地方選調的能臣幹吏。比如,漕運使,鹽運使,治河使、捉錢使,等等諸如此類。
雖然使者並無特定品級,但是因為代表了皇權天命,所以各地官員不說是巴結逢迎吧,至少也得老老實實聽命從事。
而像鄭櫎、鄭楠兩個世家子出身的使者,各地小官輕易不敢得罪。
他們這迴來的是東山,要是去陘陽鄭氏的老家陘陽,像剿滅綠眉賊軍這種事情,他們要做的隻是隨便說一嘴,當地的豪族們別說簞食壺漿了,為了自家興旺發達,說不定都得自己帶糧、帶人供其驅策。
“……有那兩位使者調度,綠眉群不過是群插標售首之輩。”
翟青為了給眾人打氣,先是刻意貶低了一下城外那聲勢鬧得頗大的綠眉軍。然後,他才向大夥交了底:“用不了一個時辰,備賊軍就能迴援城下,將那夥馬隊圍死。
備賊軍的軍營距離縣城不過五、六裏,就算卷甲奔襲至城下,軍隊仍有戰力。
咱們弟兄現在上城牆去,盯著當城門吏的老李和他手底下那夥人,拖上那麽一拖,等備賊軍一到——無論是夾擊綠眉賊,還是嚇唬走那支馬隊,咱們都有功勞。”
講完了打氣的話,翟青不等所有人細細思考,隨即就為大家夥排好了計劃好了。
東、西、北三門,因為城外沒有出現綠眉賊軍的跡象,所以交給其他兄弟們去監督,而南門外麵有一支馬隊在誇耀武力,所以翟青親自上陣,帶著趙無咎前往督戰。
衙署裏的差役共有五十多人,這段日子接連黑白當值,不少人臉上都露出倦意。可即便如此,在翟青的嚴令之下,所有人依舊得老老實實聽命行事。
畢竟,除了上官的彈壓和封賞許願,差役們也都得考慮自家的安危。
他們都是東山縣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誰也不敢賭,萬一城破之後會發生什麽不忍言之事。
在趕往南門的路上,趙無咎特意迴家了一趟。明麵上,他是為了“重傷未愈”的翟青牽來那頭驢子當腳力,實際上主要還是為了把祖母和母親安置進地窖,並且用重物將地窖口封死。
他動作很快,等他來到東山縣南門,翟青等人也不過剛剛趕到罷了。
在將那匹大公驢交托給一名守城兵丁照看後,他旋即向翟青恭敬複命道:“翟叔,城中大牲口委實難覓。倘若其他城門亦有敵情,您需移步他處督戰,便隻能委屈您以那驢子為代步之用了。”
有代步趕腳的牲口總比沒有好,此時翟青也沒什麽好挑挑揀揀的。而且,他還當即就讓當城門吏老李撥付了一些糧食,先喂飽那匹驢子,以防萬一。
這一則揭過去。
等到眾人登上城牆,就看見城外有一隊騎士在距離城牆幾百步的地方策馬,來來迴迴地誇耀武力。
他們分成兩隊,每隊約有十騎,身著雜亂無章的戰袍,頭戴各色頭巾,馬鞍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武器——橫刀、步槊、長矛,等等。
騎手們在城外的空地上劃出了一個圓形的場地,中央放著一個木頭刻出來的人頭。
雖然那人頭雕刻得囫圇,但是卻戴著頂大周朝廷命官才有資格戴的官帽,帽簷寬大,帽後垂著兩根硬翅,頂端上有三道硬挺橫梁。
這個木人頭被刷了些油彩,在正午的陽光下閃著光,遠遠望去,竟與東山縣令的官帽頗為相似。
綠眉賊軍的騎手們輪流策馬進入場地,他們手持球杆,高高揮起,然後猛地擊向那個木頭人頭。
每一次擊中,人頭便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落在遠處,而賊軍們則發出震天的歡唿聲,仿佛在慶祝每一次的勝利。
城門吏老李臉色蒼白,他緊緊抓住城牆的垛口,聲音顫抖地對翟青說:“翟大人,那官帽……怎麽和咱們縣令梅大人的官帽如此相似?難道……”
翟青的眉頭緊鎖,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緊緊盯著城外的一舉一動。
他知道,這頂官帽的出現,無疑是綠眉賊軍在心理上對城內守軍的一種打擊,他們想借此來震懾守軍,削弱他們的士氣。
“不要慌,老李!”
翟青斷然說道:“那不過是賊軍的詭計,想要亂我們軍心。梅縣令的官帽怎會落入他們之手?這定是他們從別處搶來的,拿來嚇唬我們。”
翟青手下的差役們麵麵相覷,有的驚惶失措,有的憤懣不已。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竊竊私語,討論著那頂官帽的來曆,以及綠眉賊軍的真實意圖。
“翟叔,不能讓他們如此囂張!”趙無咎站在一旁提醒道。
他們一方雖然占著地利,但是城牆上的人數畢竟不多,若是被賊軍奪了誌氣。萬一接下來爆發戰鬥,恐怕要生出一些變故。
其實,此時破除對方詭計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真的梅縣令上城牆來激勵一番守軍士氣。
可事實上,他清楚那個梅利堅這時要真出現在他們身邊,場景會有多麽恐怖。
翟青點了點頭,他深吸了一口氣:“取一支硬弓來,我要給他們點厲害瞧瞧。”
當翟青接過手下人送來的、拉力將近兩石的硬弓,手感沉重而熟悉,他用手指輕輕摩挲著弓身,感受著由牛角和木材混合製成的弓所特有的質感。
然而,當硬弓上手之後他卻發現,自己身上此時因為帶著那道傷口,要射中兩百步開外的目標,實在是沒有把握。
想了一下,翟青隨即將硬弓遞給身旁站著的趙無咎:“無咎,你來。”
趙無咎沒學過射箭,所以隻是學著之前看翟青射箭時的樣子,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左腳微微前踏,右腳踏實地麵,形成了一個穩固的射擊站姿。
見此情景,翟青頓時眼睛一亮,低聲而快速地指導道:“射箭之要,首在心靜。
心如止水,方能百發百中。
另外,有人練了一輩子箭術沒弄懂,射箭時拉弦要穩,唿吸要順暢,而放箭時則需要閉氣。你試試。”
趙無咎按照翟青的指導,一邊調整著自己的唿吸,一邊用拇指勾住弓弦將其緩緩拉開。
彎弓如滿月,而就在“將滿未滿”之際,他的手指倏爾就放開了弓弦。隨即,長箭便如同一道閃電,帶著破空之聲,直指目標。
城牆上的守軍們頓時全都瞪大了眼珠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支飛馳的箭上。
箭矢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城外一名綠眉騎手的胸膛。
長箭的力量極大,不僅穿透了那騎手身上的甲胄,更將他整個人都帶離了馬背,釘死在了地上。那騎手連慘叫都未能發出,便一命嗚唿。
城牆上的守軍紛紛高聲喝彩。
而就在這時,一個聲音突然在城牆守軍們的身後響起:“彩!這一箭,足以震懾敵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