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級深嚴的紫禁城,即使是身份低微的宮女,也被分為了三六九等。因為凡屬內務府佐領下上至大臣官員,下至兵丁人家的女子都在選閱之內,她們也難以避免的以父兄身份尊卑,來安排入宮後的去向與月例等事。
待最後一次身份審核過,德珍作為內務府佐領下三品官員之女,很快地被安排了去向。
隻聽一個小太監尖著嗓子一一念出她與另外五名女子的名字。
"內務府大臣赫泰隆之女,舒穆祿·寶惠。"
"包衣驍騎參領福哈之女,梅勒·玉玲。"
"包衣護軍參領魏武之女,烏雅·德珍。"
……
小太監吊得高高的嗓音,在這個小院落的露天場子裏,顯得格外刺耳與尖銳。
德珍卻不敢有半分的嫌棄,而是精神貫注的聽著小太監念名,當聽到她的名字被念到,她低斂著眉目從七十餘名正黃旗包衣女子中輕步走出,行至一張紅木條桌前同那五名女子橫排站立。
這張約四尺長的木桌子後,坐著一名老太監,他就是分派這屆正黃旗包衣宮女去處的管事太監。
此時,他正捧著一隻青花茶盞,一邊無聲啜飲,一邊閱覽名冊。
一時間,小院子裏靜悄悄地,所有人都等他發話。
半晌,他"篤"地一聲擱下茶盞,手在名冊上輕敲了兩下,微咦一聲念道:"烏雅·德珍,逾歲十六?"
自八月初第一次引選到現在,每一次都被問及逾歲的問題,德珍下意識地脫列而出,低頭答道:"去年二月正選秀女時,奴婢瑪麼過世,因而延誤備選至今。"迴答的次數頗多,她答話已屬泰然。
卻不知哪裏犯了老太監的忌諱,他不悅地哼了一聲,掀起皺巴巴的眼皮睨視著德珍:"既是內務府養大的,還以為懂些規矩,怎連最基本的也不知道?"見德珍迷茫地杵在那,他再次開口,語氣已帶幾分苛責:"沒有人問你,是誰許你自作主張答話的!?"
德珍心下恍悟,忙低低地屈了身子,趕緊服錯道:"是奴婢逾矩,請公公息怒。"
"息怒?"他從鼻孔裏哼了出聲,卻也不理德珍,兩隻半掀著的眼睛,淡淡地掃向新宮女。
他目光過得極慢,德珍曲著的腿不受控住地打起顫,鼻尖也冒了些細密的汗珠。
老太監卻好似忘了眼前屈身的德珍,隻對他掃視下漸漸不安的新宮女,說:"這宮裏頭不比外麵隨意,處處講得都是一個規矩。記住了,以後沒有主子問話,絕不可以搭嘴湊話。"
說這話時,他有意的瞥了德珍一眼,德珍麵口一下漲得通紅,他這是拿她訓誡她們。
心裏正不由地又羞又悔,就聽老太監慢條斯理地對她道:"好了,你退迴去吧。"
德珍忍著臊退迴列隊,餘光不經意瞟見一旁,與左邊的女子目光相撞。那女子生了一雙明眸,在和自己對視的一刻,一雙妙目彎彎而笑,她頓覺更加羞赧,頭垂得愈發低了。
這時,老太監又抿了口茶,心情似乎變得不錯,笑眯眯地看著她們六個,和顏悅色道:"你們將來是要伺候宮裏主子的,都是有大福氣的人。得好好跟著姑姑學個一年半載,等以後分去各宮主子那得了眼,到時就是灑家見了你們,也得恭恭敬敬叫聲姑姑不是?"
她們橫排侍立的六個,齊福身道:"謝公公教導。"
老太監見她們挺知事的,臉上的笑褶深了一些,朝立在一邊的八名小太監,叫了一聲"小許子"吩咐道:"時辰也差不多了,你帶她們迴容姑姑那吧。"
小許子躬身上前,應了聲"喳",恭敬地引她們去。
她們一排六人齊轉身,在餘下新宮女羨慕的眼光中,隨小許子緩步離開。
方前從神武門初入宮時,德珍還沉浸在離開親人的悲傷裏,沒有像她們一樣好奇的偷看左右。這會兒又因適才的被訓,她更沒了好奇心,隻悶著頭隨眾向學宮規的地方行去。
宮裏很大,有許多縱橫交錯的街巷。每條街巷看似一樣,都是規劃的整整齊齊,由高高的紅牆圍著;但它們又排序得井井有條,能讓宮裏的人依循行走,而不至於迷路。
她們跟著小許子左行右走,也不知走過多少條相似的筆直長巷,終於在一個沒掛篇牌的院門前停下。
小許子指著院子說:"就是這了,以後你們吃、住、學規矩都在這裏。"說完,他摸著後腦勺,嘿嘿一笑:"我在這裏當差,所以也住這邊。"小許子大約十六七歲,相貌雖不出眾,卻甚有幾分清秀;他向她們笑時,臉上還有些靦腆,看得出是剛入宮不久的"闖門出家"。
她們六人聽了小許子的話,都不由打量起未來一年將住的地方。
和一路走來所見的相仿,皆是一條頎長的街巷裏,靠牆開了一扇朱紅大門,穿過兩扇大門就是院內。
雖然這些大大小小的宮門院落,看起來大同小異,但是她們都知這裏並不是內廷。
在她們打量院外境況的時候,小許子身形靈活地竄至門檻,往裏探頭瞅了瞅一院的熱鬧,道:"其他兩旗的人都到了,咱們也快些進去,一起給容姑姑閱看了,也好早些安排住處,您們才能早做休息。"說到這,他一臉神秘兮兮的看著她們,似賣了什麽大便宜的表情說:"明一大清早晨,就要起來學規矩,今不早些收拾了睡,明兒準吃不消!"
宮裏的太監幾乎皆是京畿周邊的漢人小子,他們家中大多"房無一椽,地無一壟,吃了上頓沒下頓",是不得已才進宮做了太監。因此像小許子這樣剛入宮的小太監,比起宮女的地位低了許多,她們便也沒將他的話放在心上,就好奇的往裏邊擁著進邊四處看。
院子是一個敞亮的四合院,從正北屋角的一條小巷看,這院子該是一座二進的。院子內栽有幾株百年老樹,一口水井,並幾張散於四周的石桌凳。先到這的二十來名新宮女,三五成群的圍在一起,已唧唧喳喳的說起了話。她們穿著清一色淺藍布褂,僅梳著一條烏黑發辮,稚嫩的臉上脂粉未施,一身極其素淨的妝扮,掩不住少女青春的氣息。
德珍不是活潑的性子,加之大她們一兩歲,一進院子就隻身走到廊廡角下立著。
心想著入宮前母親的告誡與今日所見所聞,不覺想得出神,沒有注意到一抹淡藍色的身影從後靠近。
"哎!"一聲嬌俏的輕唿,伴著左肩被人一拍,德珍驚訝的轉過身。
是她!
那個先前與她在老太監那對視的少女。
少女看德珍一臉嚇著的樣子,捂著帕子吃吃地低笑起。
德珍第一眼就認出這個有雙靈動大眼睛的少女,這時見少女明媚的輕笑著,就驀然想起老太監說訓的事,心中跟著泛起了些不快,但不願一入宮就惹氣,她麵上自不作色,微微向少女點了點頭,轉身默然離開。
少女見德珍要走卻是著了急,在原地跺了下腳,幹脆躍前攔住德珍去路,張開雙臂焦急道:"姐姐,可別惱我!我不是笑姐姐被……哎呀!反正我沒嘲笑姐姐就是了!"說著一時急了,聲音不覺拔高,引了周邊幾名新宮女側目。
德珍不願引起注意,又見少女一臉的天真,想了想拉她走到邊上,豎起食指"噓"了一聲,道:"小聲些,大家都往我們這瞧。"
少女立馬噤聲,向周圍看了看,不知怎又轉過頭,對德珍眉開眼笑:"姐姐不但認出了我,還跟我想得一樣好。"說著嘻嘻一笑,真是個愛笑的姑娘,她說:"姐姐是這裏長得最好看的,我一見就想和姐姐親近,這下可好!終於和姐姐攀談上了。"
好個口沒遮攔的女子,德珍被她直白的話說得一愣,隨即隻感麵上發燙,想來已是腮頰嫣紅,倒不好反駁她來。
低頭作想岔了話去,忽聽院中傳來女子響亮的喊聲:"容姑姑來了!你,還有你們,都過來站好!六人一排……"德珍扭頭看去,院正中立著三四名梳小兩把頭的女子,她們中隻有一人髻中別了花卉,這人該是容姑姑吧。
德珍還正看著,少女一把挽住德珍左邊,攜著德珍一同往過走,邊走邊一派親熱道:"我們待會站一塊,分在一起住的可能也大些。對了,還沒告訴姐姐我叫玉玲呢!姐姐的名字不用說了,我早知道,是珍兒姐姐對不?"
這玉玲顯然是個活潑的,不過十幾步的路,她竟也能說個沒完。
家中隻有兄弟無姐妹,德珍一直盼著有個妹妹,玉玲如幼妹般親近自己,心中盡管存了戒備,也不免由她拉著一起,等候容姑姑訓話安排。
----
闖門出家:指年滿十六歲未婚閹割的小太監。
ps:這裏說女主是內務府養大,是因內務府子女一旦出生,內務府就會給他們發例錢,男子還可以入內務府辦的官學。所以是算作內務府養大。
ps:^_^新書上傳,推薦票還是挺重要,望投票支持。
待最後一次身份審核過,德珍作為內務府佐領下三品官員之女,很快地被安排了去向。
隻聽一個小太監尖著嗓子一一念出她與另外五名女子的名字。
"內務府大臣赫泰隆之女,舒穆祿·寶惠。"
"包衣驍騎參領福哈之女,梅勒·玉玲。"
"包衣護軍參領魏武之女,烏雅·德珍。"
……
小太監吊得高高的嗓音,在這個小院落的露天場子裏,顯得格外刺耳與尖銳。
德珍卻不敢有半分的嫌棄,而是精神貫注的聽著小太監念名,當聽到她的名字被念到,她低斂著眉目從七十餘名正黃旗包衣女子中輕步走出,行至一張紅木條桌前同那五名女子橫排站立。
這張約四尺長的木桌子後,坐著一名老太監,他就是分派這屆正黃旗包衣宮女去處的管事太監。
此時,他正捧著一隻青花茶盞,一邊無聲啜飲,一邊閱覽名冊。
一時間,小院子裏靜悄悄地,所有人都等他發話。
半晌,他"篤"地一聲擱下茶盞,手在名冊上輕敲了兩下,微咦一聲念道:"烏雅·德珍,逾歲十六?"
自八月初第一次引選到現在,每一次都被問及逾歲的問題,德珍下意識地脫列而出,低頭答道:"去年二月正選秀女時,奴婢瑪麼過世,因而延誤備選至今。"迴答的次數頗多,她答話已屬泰然。
卻不知哪裏犯了老太監的忌諱,他不悅地哼了一聲,掀起皺巴巴的眼皮睨視著德珍:"既是內務府養大的,還以為懂些規矩,怎連最基本的也不知道?"見德珍迷茫地杵在那,他再次開口,語氣已帶幾分苛責:"沒有人問你,是誰許你自作主張答話的!?"
德珍心下恍悟,忙低低地屈了身子,趕緊服錯道:"是奴婢逾矩,請公公息怒。"
"息怒?"他從鼻孔裏哼了出聲,卻也不理德珍,兩隻半掀著的眼睛,淡淡地掃向新宮女。
他目光過得極慢,德珍曲著的腿不受控住地打起顫,鼻尖也冒了些細密的汗珠。
老太監卻好似忘了眼前屈身的德珍,隻對他掃視下漸漸不安的新宮女,說:"這宮裏頭不比外麵隨意,處處講得都是一個規矩。記住了,以後沒有主子問話,絕不可以搭嘴湊話。"
說這話時,他有意的瞥了德珍一眼,德珍麵口一下漲得通紅,他這是拿她訓誡她們。
心裏正不由地又羞又悔,就聽老太監慢條斯理地對她道:"好了,你退迴去吧。"
德珍忍著臊退迴列隊,餘光不經意瞟見一旁,與左邊的女子目光相撞。那女子生了一雙明眸,在和自己對視的一刻,一雙妙目彎彎而笑,她頓覺更加羞赧,頭垂得愈發低了。
這時,老太監又抿了口茶,心情似乎變得不錯,笑眯眯地看著她們六個,和顏悅色道:"你們將來是要伺候宮裏主子的,都是有大福氣的人。得好好跟著姑姑學個一年半載,等以後分去各宮主子那得了眼,到時就是灑家見了你們,也得恭恭敬敬叫聲姑姑不是?"
她們橫排侍立的六個,齊福身道:"謝公公教導。"
老太監見她們挺知事的,臉上的笑褶深了一些,朝立在一邊的八名小太監,叫了一聲"小許子"吩咐道:"時辰也差不多了,你帶她們迴容姑姑那吧。"
小許子躬身上前,應了聲"喳",恭敬地引她們去。
她們一排六人齊轉身,在餘下新宮女羨慕的眼光中,隨小許子緩步離開。
方前從神武門初入宮時,德珍還沉浸在離開親人的悲傷裏,沒有像她們一樣好奇的偷看左右。這會兒又因適才的被訓,她更沒了好奇心,隻悶著頭隨眾向學宮規的地方行去。
宮裏很大,有許多縱橫交錯的街巷。每條街巷看似一樣,都是規劃的整整齊齊,由高高的紅牆圍著;但它們又排序得井井有條,能讓宮裏的人依循行走,而不至於迷路。
她們跟著小許子左行右走,也不知走過多少條相似的筆直長巷,終於在一個沒掛篇牌的院門前停下。
小許子指著院子說:"就是這了,以後你們吃、住、學規矩都在這裏。"說完,他摸著後腦勺,嘿嘿一笑:"我在這裏當差,所以也住這邊。"小許子大約十六七歲,相貌雖不出眾,卻甚有幾分清秀;他向她們笑時,臉上還有些靦腆,看得出是剛入宮不久的"闖門出家"。
她們六人聽了小許子的話,都不由打量起未來一年將住的地方。
和一路走來所見的相仿,皆是一條頎長的街巷裏,靠牆開了一扇朱紅大門,穿過兩扇大門就是院內。
雖然這些大大小小的宮門院落,看起來大同小異,但是她們都知這裏並不是內廷。
在她們打量院外境況的時候,小許子身形靈活地竄至門檻,往裏探頭瞅了瞅一院的熱鬧,道:"其他兩旗的人都到了,咱們也快些進去,一起給容姑姑閱看了,也好早些安排住處,您們才能早做休息。"說到這,他一臉神秘兮兮的看著她們,似賣了什麽大便宜的表情說:"明一大清早晨,就要起來學規矩,今不早些收拾了睡,明兒準吃不消!"
宮裏的太監幾乎皆是京畿周邊的漢人小子,他們家中大多"房無一椽,地無一壟,吃了上頓沒下頓",是不得已才進宮做了太監。因此像小許子這樣剛入宮的小太監,比起宮女的地位低了許多,她們便也沒將他的話放在心上,就好奇的往裏邊擁著進邊四處看。
院子是一個敞亮的四合院,從正北屋角的一條小巷看,這院子該是一座二進的。院子內栽有幾株百年老樹,一口水井,並幾張散於四周的石桌凳。先到這的二十來名新宮女,三五成群的圍在一起,已唧唧喳喳的說起了話。她們穿著清一色淺藍布褂,僅梳著一條烏黑發辮,稚嫩的臉上脂粉未施,一身極其素淨的妝扮,掩不住少女青春的氣息。
德珍不是活潑的性子,加之大她們一兩歲,一進院子就隻身走到廊廡角下立著。
心想著入宮前母親的告誡與今日所見所聞,不覺想得出神,沒有注意到一抹淡藍色的身影從後靠近。
"哎!"一聲嬌俏的輕唿,伴著左肩被人一拍,德珍驚訝的轉過身。
是她!
那個先前與她在老太監那對視的少女。
少女看德珍一臉嚇著的樣子,捂著帕子吃吃地低笑起。
德珍第一眼就認出這個有雙靈動大眼睛的少女,這時見少女明媚的輕笑著,就驀然想起老太監說訓的事,心中跟著泛起了些不快,但不願一入宮就惹氣,她麵上自不作色,微微向少女點了點頭,轉身默然離開。
少女見德珍要走卻是著了急,在原地跺了下腳,幹脆躍前攔住德珍去路,張開雙臂焦急道:"姐姐,可別惱我!我不是笑姐姐被……哎呀!反正我沒嘲笑姐姐就是了!"說著一時急了,聲音不覺拔高,引了周邊幾名新宮女側目。
德珍不願引起注意,又見少女一臉的天真,想了想拉她走到邊上,豎起食指"噓"了一聲,道:"小聲些,大家都往我們這瞧。"
少女立馬噤聲,向周圍看了看,不知怎又轉過頭,對德珍眉開眼笑:"姐姐不但認出了我,還跟我想得一樣好。"說著嘻嘻一笑,真是個愛笑的姑娘,她說:"姐姐是這裏長得最好看的,我一見就想和姐姐親近,這下可好!終於和姐姐攀談上了。"
好個口沒遮攔的女子,德珍被她直白的話說得一愣,隨即隻感麵上發燙,想來已是腮頰嫣紅,倒不好反駁她來。
低頭作想岔了話去,忽聽院中傳來女子響亮的喊聲:"容姑姑來了!你,還有你們,都過來站好!六人一排……"德珍扭頭看去,院正中立著三四名梳小兩把頭的女子,她們中隻有一人髻中別了花卉,這人該是容姑姑吧。
德珍還正看著,少女一把挽住德珍左邊,攜著德珍一同往過走,邊走邊一派親熱道:"我們待會站一塊,分在一起住的可能也大些。對了,還沒告訴姐姐我叫玉玲呢!姐姐的名字不用說了,我早知道,是珍兒姐姐對不?"
這玉玲顯然是個活潑的,不過十幾步的路,她竟也能說個沒完。
家中隻有兄弟無姐妹,德珍一直盼著有個妹妹,玉玲如幼妹般親近自己,心中盡管存了戒備,也不免由她拉著一起,等候容姑姑訓話安排。
----
闖門出家:指年滿十六歲未婚閹割的小太監。
ps:這裏說女主是內務府養大,是因內務府子女一旦出生,內務府就會給他們發例錢,男子還可以入內務府辦的官學。所以是算作內務府養大。
ps:^_^新書上傳,推薦票還是挺重要,望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