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試水成功
1980,曝光絕色女知青騙婚 作者:你滴答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板,這是最近的銷售數據,請過目!”一個溫柔的女聲響起。
此刻,遞來報表的赫然是秦五嫂。
進城了那麽久,而且整天跟服飾打交道,秦五嫂也一改從前的土裏土氣,打扮也越發的時髦,任誰看了都會認定是都市麗人。
她也因為表現出眾,最近被提拔起來,負責成衣方麵的業務,包括牛仔褲、牛仔夾克、幸子衫和光夫衫這些。
周春明嗯了一聲,接過報表仔細的審閱。
新款的“幸子衫”仍舊在生產之中,但是老款的總銷售,已經突破了六成還多。
這個速度在他的預期之內。
最近銷售速度放緩,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天氣轉冷,大家都穿上了棉服,針織衫太薄了,隻能穿在裏麵當內襯。
而且,至少出現了三家競爭對手,也在暗中搶市場。
不過,周春明並不著急。
因為血凝這部電視劇的熱度,還遠遠沒有消退,整個華國對於“幸子衫”的需求,那是相當的大。
估計在過年之前,銷量能達到八成左右。
到了春季這樣,所有庫存就能清空。
畢竟,這批貨量相當的大,想要驟然消化掉,顯然不太現實。
總之能夠達到預期,這也就夠了。
周春明翻看著報表,又跟秦五嫂聊了幾個細節,滿意的點了點頭。
“五嫂,聽說你最近還報了夜校,不錯啊,挺上進的。”周春明說道。
秦五嫂有些羞澀,點了點頭:“是啊,我學曆不高,這方麵是短板,想要在事業上更進一步,必須多下功夫。”
“至於孩子們,我請了保姆和家教,方便照顧他們,也讓我省了不少事情。”
周春明點了點頭。
秦五嫂雖然命苦,但是心氣挺高,估計也是想趁此機會,飛上枝頭當鳳凰。她也深知自己跟其他同事的差距,所以暗地裏,確實在默默的趕超。
至於家庭那邊,就有些難以兼顧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對了,還有一件事,”秦五嫂像是想起了什麽,“我剛才跟小柔那邊通了電話,咱們出口到香江的牛仔夾克和羊羔絨牛仔外套,銷售得都很不錯,算是試水成功了。”
周春明微微一笑。
香江那邊地處東南方向,氣候還算是蠻炎熱的,一年之中也僅有個把禮拜,冷到需要穿棉衣,其他時候披件夾克衫,也就差不多了。
上迴小柔來過以後,就提議說,是不是在香江那邊開店試一試,周春明自然不會拒絕。
原先他打算,先專注於國內市場,等到知名度打開,再慢慢搞出口創匯。
所以,小柔願意折騰一下,他也就同意了,沒想到反饋還挺不錯。
又跟秦嫂五確認了香江那邊的銷售數據,周春明若有所思。
現在賣夾克和羊羔絨外套,確實正當季,而且“公牛牌”質量還是有保證的,關鍵還在於,成本相對比較低,所以能用相對優惠的價格打開市場。
至於關稅那些,周春明也並不在乎。
他隻是想看一看,自家產品與國際名牌競爭,會產生什麽狀況。
“新天地”在香江,並沒有打任何的廣告,反正就是隨緣賣一賣。
“那就讓小柔那邊,繼續賣著嘛,”周春明又說道,“你看情況合適的話,就跟第二製衣廠追加訂單。”
“明白!”秦五嫂趕緊答道。
事實上,“公牛牌”推出了羊羔絨牛仔外套,在周邊幾個省份賣得相當火爆。原因就在於,版型非常經典,誰穿誰顯年輕時尚,而且還保暖。
隻要是有條件的年輕人,見別人穿得好看,自己也想整一件。
所以,這款產品成了僅次於牛仔褲的爆款,也是“新天地”的拳頭產品之一,自從入冬以來,賣得非常火。
中午的時候。
周春明帶著秦五嫂,一起吃了頓飯。
然後驅車前往石牯塘產業園。
經過接近兩年的發展,這個產業園已經逐漸有了些人氣,不再是郊區菜地。
周春明也有一陣子沒來了。
在各個廠區轉了轉,他還是頗有感慨的。
跟以前的諸多限製不同,現如今,政策也在逐漸變得寬鬆,“公牛”和“南郊”兩個廠子,正式職工的人數早就不局限於一百人,而是翻了幾倍。
正因為如此,日產量也在不斷增加。
周春香的計劃是,繼續擴招員工,爭取盡快成為千人大廠。
主要的原因是,“新天地”仍舊在不斷的擴張,計劃到明年的年底,也就是83年末,分店超過四百家。
所以,對於牛仔產品的需求,那簡直是暴增,想要實現自給自足,那就必須再加把勁。
由於廠裏設施完善,而且工資待遇超高,前來應聘的人非常多。市裏也非常支持,特地開通了公交車線路,方便家住市區的員工往來通勤。
召集廠裏骨幹,稍稍聊了一下,周春明赫然發現,已經是黃昏時分。
他也去了廠裏食堂,排隊跟大家一起吃晚飯。
陪著他一桌的,其中就有馮麗娟。
“麗娟,最近有啥想法,不妨說出來聽一聽。”周春明說道。
馮麗娟訕笑了兩聲:“我這邊徒弟已經帶出來了,可以由她給春香姐當助手。不過,廠裏現在是旺季,我也不好馬上走人。”
“要不,年後再做調整?”
周春明看了看三姐,見到周春香點頭,頓時知道對方所言非虛。
“既然這樣,過完年以後,你就去南粵分公司,從零開始做起,”周春明說道,“那邊競爭比較激烈,你有沒有信心?!”
“有信心!”馮麗娟果斷答道。
對於這個任命,她顯然感覺很不錯。
“新天地”在“南粵省”,如今還並沒有分公司,馮麗娟身為分公司負責人,自然就要從無到有的,把框架樹立起來。
當然,馮麗娟自己也清楚,珠三角地帶同行紮堆,還不斷有香江老板把廠子遷過來,生意不是那麽好做的。
但是,有壓力就有動力。
“新天地”如今的產品,經過不斷的調整,質量已經非常能打,再加上不斷的廣告轟炸,名氣在南方已經逐漸響亮,還是有崛起的機會。
……
此刻,遞來報表的赫然是秦五嫂。
進城了那麽久,而且整天跟服飾打交道,秦五嫂也一改從前的土裏土氣,打扮也越發的時髦,任誰看了都會認定是都市麗人。
她也因為表現出眾,最近被提拔起來,負責成衣方麵的業務,包括牛仔褲、牛仔夾克、幸子衫和光夫衫這些。
周春明嗯了一聲,接過報表仔細的審閱。
新款的“幸子衫”仍舊在生產之中,但是老款的總銷售,已經突破了六成還多。
這個速度在他的預期之內。
最近銷售速度放緩,原因有很多。
主要是天氣轉冷,大家都穿上了棉服,針織衫太薄了,隻能穿在裏麵當內襯。
而且,至少出現了三家競爭對手,也在暗中搶市場。
不過,周春明並不著急。
因為血凝這部電視劇的熱度,還遠遠沒有消退,整個華國對於“幸子衫”的需求,那是相當的大。
估計在過年之前,銷量能達到八成左右。
到了春季這樣,所有庫存就能清空。
畢竟,這批貨量相當的大,想要驟然消化掉,顯然不太現實。
總之能夠達到預期,這也就夠了。
周春明翻看著報表,又跟秦五嫂聊了幾個細節,滿意的點了點頭。
“五嫂,聽說你最近還報了夜校,不錯啊,挺上進的。”周春明說道。
秦五嫂有些羞澀,點了點頭:“是啊,我學曆不高,這方麵是短板,想要在事業上更進一步,必須多下功夫。”
“至於孩子們,我請了保姆和家教,方便照顧他們,也讓我省了不少事情。”
周春明點了點頭。
秦五嫂雖然命苦,但是心氣挺高,估計也是想趁此機會,飛上枝頭當鳳凰。她也深知自己跟其他同事的差距,所以暗地裏,確實在默默的趕超。
至於家庭那邊,就有些難以兼顧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對了,還有一件事,”秦五嫂像是想起了什麽,“我剛才跟小柔那邊通了電話,咱們出口到香江的牛仔夾克和羊羔絨牛仔外套,銷售得都很不錯,算是試水成功了。”
周春明微微一笑。
香江那邊地處東南方向,氣候還算是蠻炎熱的,一年之中也僅有個把禮拜,冷到需要穿棉衣,其他時候披件夾克衫,也就差不多了。
上迴小柔來過以後,就提議說,是不是在香江那邊開店試一試,周春明自然不會拒絕。
原先他打算,先專注於國內市場,等到知名度打開,再慢慢搞出口創匯。
所以,小柔願意折騰一下,他也就同意了,沒想到反饋還挺不錯。
又跟秦嫂五確認了香江那邊的銷售數據,周春明若有所思。
現在賣夾克和羊羔絨外套,確實正當季,而且“公牛牌”質量還是有保證的,關鍵還在於,成本相對比較低,所以能用相對優惠的價格打開市場。
至於關稅那些,周春明也並不在乎。
他隻是想看一看,自家產品與國際名牌競爭,會產生什麽狀況。
“新天地”在香江,並沒有打任何的廣告,反正就是隨緣賣一賣。
“那就讓小柔那邊,繼續賣著嘛,”周春明又說道,“你看情況合適的話,就跟第二製衣廠追加訂單。”
“明白!”秦五嫂趕緊答道。
事實上,“公牛牌”推出了羊羔絨牛仔外套,在周邊幾個省份賣得相當火爆。原因就在於,版型非常經典,誰穿誰顯年輕時尚,而且還保暖。
隻要是有條件的年輕人,見別人穿得好看,自己也想整一件。
所以,這款產品成了僅次於牛仔褲的爆款,也是“新天地”的拳頭產品之一,自從入冬以來,賣得非常火。
中午的時候。
周春明帶著秦五嫂,一起吃了頓飯。
然後驅車前往石牯塘產業園。
經過接近兩年的發展,這個產業園已經逐漸有了些人氣,不再是郊區菜地。
周春明也有一陣子沒來了。
在各個廠區轉了轉,他還是頗有感慨的。
跟以前的諸多限製不同,現如今,政策也在逐漸變得寬鬆,“公牛”和“南郊”兩個廠子,正式職工的人數早就不局限於一百人,而是翻了幾倍。
正因為如此,日產量也在不斷增加。
周春香的計劃是,繼續擴招員工,爭取盡快成為千人大廠。
主要的原因是,“新天地”仍舊在不斷的擴張,計劃到明年的年底,也就是83年末,分店超過四百家。
所以,對於牛仔產品的需求,那簡直是暴增,想要實現自給自足,那就必須再加把勁。
由於廠裏設施完善,而且工資待遇超高,前來應聘的人非常多。市裏也非常支持,特地開通了公交車線路,方便家住市區的員工往來通勤。
召集廠裏骨幹,稍稍聊了一下,周春明赫然發現,已經是黃昏時分。
他也去了廠裏食堂,排隊跟大家一起吃晚飯。
陪著他一桌的,其中就有馮麗娟。
“麗娟,最近有啥想法,不妨說出來聽一聽。”周春明說道。
馮麗娟訕笑了兩聲:“我這邊徒弟已經帶出來了,可以由她給春香姐當助手。不過,廠裏現在是旺季,我也不好馬上走人。”
“要不,年後再做調整?”
周春明看了看三姐,見到周春香點頭,頓時知道對方所言非虛。
“既然這樣,過完年以後,你就去南粵分公司,從零開始做起,”周春明說道,“那邊競爭比較激烈,你有沒有信心?!”
“有信心!”馮麗娟果斷答道。
對於這個任命,她顯然感覺很不錯。
“新天地”在“南粵省”,如今還並沒有分公司,馮麗娟身為分公司負責人,自然就要從無到有的,把框架樹立起來。
當然,馮麗娟自己也清楚,珠三角地帶同行紮堆,還不斷有香江老板把廠子遷過來,生意不是那麽好做的。
但是,有壓力就有動力。
“新天地”如今的產品,經過不斷的調整,質量已經非常能打,再加上不斷的廣告轟炸,名氣在南方已經逐漸響亮,還是有崛起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