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與夕顏(14)
驚悚遊戲:她眼睛所看到的 作者:扶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目前已知:
草木灰不會在人的鞋底停留太長時間,而且很難判斷地上的草木灰是人帶過去的,還是被風吹過去的。
按理來說人帶過去的草木灰,會留下足跡。但是依她現在穿的鞋子做測試,鞋底的紋路並不明顯,留下的腳印也就很難分辨。
必須要分清這二者的區別,才能確保腳印這個信息來源的準確性。
暫時沒想到什麽辦法,初彌隻好先將此事放下。
她走出了神廟,和“備忘錄”上寫的一樣,沒走多少米她就迴到了原處。
假如以神廟為圓心,十米為半徑,那麽她能活動的麵積約為三百一十四平方米。
假如敵人是布置了某種陣法,那麽她真的很難判斷出,這三百多平方米裏,哪個位置必須要踩,哪個位置絕對不能踩。
變量太多,限製條件又隻有一個麵積,窮舉法很難實施。
隻能先想辦法排除掉一部分的麵積,才能再進行窮舉法。
初彌歎了口氣,太難了,這比純粹的密室逃脫要難的多。密室逃脫一般都有明確的題麵,根據題麵找到答案即可。
而她現在連題麵都不清楚是什麽。
如果初彌擁有之前的記憶就會發現,雖然如今她的記憶全都消失了,但她對於某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概念卻又迴來了。
就像是掙脫了某種時代的固有限製一樣,在她不認可或者說是忘記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人時,她也恢複了關於不同世界不同時代的特有概念的理解。
隻是對於自己是如何得知這些概念,且自己到底經曆了什麽,她全然忘記了。
走那麽一圈下來也不是全無收獲,她找到了一叢黃花稔。
黃花稔的汁液粘性在植物中算是比較突出的,碾碎後可以得到有粘性的液體。
假如能把這些液體塗抹在鞋底,那人在走到草木灰上時,原本有草木灰的地方就會留下明顯的輪廓,這樣一來就能得到清晰的腳印了。
初彌把黃花稔全部薅了下來,看著光禿禿的莖幹,她索性把整株黃花稔都拔了起來。
沒辦法,筆直的沒有一片葉子的莖幹與其周圍的植物相比,有點過於突兀了。
為了防止敵人看到後聯想到什麽,她隻好“毀屍滅跡”了。
抱著黃花稔迴到神廟後,她又在附近找到了兩塊合適的石頭。
一塊石頭接近於平麵,中間還有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凹槽,可以當做研缽使用,另一塊石頭是長條形狀的,可以用作杵。
搗杵了好一會兒後,黃花稔的汁液滲透了出來。青綠色的汁液黏糊糊的,還有一股淡淡的藥香。
汁液準備好後,初彌開始收集神廟外的草木灰。
她並沒有把草木灰混進汁液裏,而是選擇把草木灰撒在了神廟外的其他地方。
每隔一段距離撒一些,盡量涵蓋多一些的麵積。
在做這些事時,她一直都十分小心,防止自己踩到草木灰上,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實驗的成功率本來就不高,就沒必要再給自己增加難度了。
希望晚上不要起太大的風,如果風把草木灰吹走,那就沒用了。
做完這一切後,睡不著的少女在“備忘錄”上又加了一條:
第二天
八、注意觀察草木灰是否有腳印,以及草木灰有沒有被帶到其他地方。(注:草木灰分布圖)
草木灰分布圖是為了讓第三天晚上的自己能快速地在夜晚的環境中,找到需要觀察的草木灰,從而快速分辨哪些草木灰上有腳印,哪些沒有,哪些草木灰上的痕跡可疑,從而起到縮短調查時間的效果。
假如敵人再來這裏,那就一定會經過門檻。猶豫了一下,初彌最後選擇把汁液倒在門檻上。
但是防止汁液幹的太快,不再起作用,初彌是在自己昏睡過去前幾分鍾倒的。
不過她心知這樣也隻能讓汁液的多留存一段時間,實驗成功的關鍵之處,與敵人來的時間緊密相連。
*
入夜,少女再次醒來。
這次她用了與上一次醒來差不多一樣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備忘錄”。
快速理清思路後,她記下草木灰分布圖,然後拿著香燭作為光源,走出了神廟,看看有沒有收獲。
十八處草木灰裏,隻有三處有腳印,如果說把神廟當做坐標軸的原點,人從神廟門直走出去為y軸正方向。
那麽這三處腳印的坐標為(0,2.8)(3.9,2.7)(4.2,-4)
沒有一個腳印是在六米之外的。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粘液在沾到鞋底後,是會被不斷消耗的。
而當敵人走了一定的距離後,粘液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外圍草木灰大概率是不會被粘走了。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這裏確實可能有什麽類似於陣法的東西,因為假如敵人是直走出去的話,那腳印的連線肯定是一條直線。
而現在顯然腳印坐標分布在了兩個象限中。所以敵人至少經過了兩個象限,才走出去。
雖然隻有三個腳印,但是腳印能給她的線索很多。
一、根據腳印長度和大小,她可以判斷敵人的性別大概率是女性。除去鞋子原有長度,敵人的腳長度大概是在21到22厘米的區間。而人的身高大概是腳長的七倍,也就是說這個人的高度大概在一米四七到一米五四之間。
二、從眼前的腳印來看,敵人腳掌壓力並不均勻,重壓部位明顯,腳印邊緣並不完整,說明她起落腳較高,行走速度快,大概率是個瘦子,或者是中等身材的人。
因為體胖的人落腳時壓力麵是大且均勻的,肯定會留下明顯的腳印邊緣。
三、還可以根據公式計算,
身高(cm)-55=中等人體重
身高(cm)-60=體瘦人體重
所以這個人體重應該是在九十斤左右。
等等,這樣想來,如果不是被迷香藥暈了,自己完全是可以打得過這個人的呀。
當然,這個人有特殊能力除外。
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根據腳印的方向推測此人的走向。
此人大概率是從廟門出來後,向北直行了大概三米,然後向東偏南方向轉向,沿著一定角度走到了第二個腳印的地方。
到達第二個腳印地方時,她的腳尖方向是朝東南方向的,也就是說,她還繼續往外走了一段距離。
但是距離這個腳印最近的草木灰上並沒有留下痕跡,也就是說,她應該隻往這個方向再走了不到一米的距離,然後在某個點轉向西南方向,走到了最後一枚腳印的地方。
最後一枚腳印並不清晰,但勉強能看的出來指向的是神廟的後方,出口大概率就是在神廟的後方了。
但是即便知道了出口在神廟後方,直接走到神廟後方也是出不去的,她必須沿著敵人走的路徑走,才能避免再次繞圈,成功離神廟。
初彌把可能的路線大概畫了一下,前麵的路徑倒是比較容易判斷,難得是最後一段的。
她並不知道敵人走了幾步才出去的,有沒有轉向,也不知道具體的出口是在哪裏,隻有大致的方位。
不過索幸已經有了一部分路線,隻要多試幾遍、幾十遍甚至幾百遍總能把正確路線試出來。
不過是時間長短的不同罷了,她有這個耐心。
草木灰不會在人的鞋底停留太長時間,而且很難判斷地上的草木灰是人帶過去的,還是被風吹過去的。
按理來說人帶過去的草木灰,會留下足跡。但是依她現在穿的鞋子做測試,鞋底的紋路並不明顯,留下的腳印也就很難分辨。
必須要分清這二者的區別,才能確保腳印這個信息來源的準確性。
暫時沒想到什麽辦法,初彌隻好先將此事放下。
她走出了神廟,和“備忘錄”上寫的一樣,沒走多少米她就迴到了原處。
假如以神廟為圓心,十米為半徑,那麽她能活動的麵積約為三百一十四平方米。
假如敵人是布置了某種陣法,那麽她真的很難判斷出,這三百多平方米裏,哪個位置必須要踩,哪個位置絕對不能踩。
變量太多,限製條件又隻有一個麵積,窮舉法很難實施。
隻能先想辦法排除掉一部分的麵積,才能再進行窮舉法。
初彌歎了口氣,太難了,這比純粹的密室逃脫要難的多。密室逃脫一般都有明確的題麵,根據題麵找到答案即可。
而她現在連題麵都不清楚是什麽。
如果初彌擁有之前的記憶就會發現,雖然如今她的記憶全都消失了,但她對於某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概念卻又迴來了。
就像是掙脫了某種時代的固有限製一樣,在她不認可或者說是忘記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人時,她也恢複了關於不同世界不同時代的特有概念的理解。
隻是對於自己是如何得知這些概念,且自己到底經曆了什麽,她全然忘記了。
走那麽一圈下來也不是全無收獲,她找到了一叢黃花稔。
黃花稔的汁液粘性在植物中算是比較突出的,碾碎後可以得到有粘性的液體。
假如能把這些液體塗抹在鞋底,那人在走到草木灰上時,原本有草木灰的地方就會留下明顯的輪廓,這樣一來就能得到清晰的腳印了。
初彌把黃花稔全部薅了下來,看著光禿禿的莖幹,她索性把整株黃花稔都拔了起來。
沒辦法,筆直的沒有一片葉子的莖幹與其周圍的植物相比,有點過於突兀了。
為了防止敵人看到後聯想到什麽,她隻好“毀屍滅跡”了。
抱著黃花稔迴到神廟後,她又在附近找到了兩塊合適的石頭。
一塊石頭接近於平麵,中間還有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凹槽,可以當做研缽使用,另一塊石頭是長條形狀的,可以用作杵。
搗杵了好一會兒後,黃花稔的汁液滲透了出來。青綠色的汁液黏糊糊的,還有一股淡淡的藥香。
汁液準備好後,初彌開始收集神廟外的草木灰。
她並沒有把草木灰混進汁液裏,而是選擇把草木灰撒在了神廟外的其他地方。
每隔一段距離撒一些,盡量涵蓋多一些的麵積。
在做這些事時,她一直都十分小心,防止自己踩到草木灰上,造成不必要的幹擾。
實驗的成功率本來就不高,就沒必要再給自己增加難度了。
希望晚上不要起太大的風,如果風把草木灰吹走,那就沒用了。
做完這一切後,睡不著的少女在“備忘錄”上又加了一條:
第二天
八、注意觀察草木灰是否有腳印,以及草木灰有沒有被帶到其他地方。(注:草木灰分布圖)
草木灰分布圖是為了讓第三天晚上的自己能快速地在夜晚的環境中,找到需要觀察的草木灰,從而快速分辨哪些草木灰上有腳印,哪些沒有,哪些草木灰上的痕跡可疑,從而起到縮短調查時間的效果。
假如敵人再來這裏,那就一定會經過門檻。猶豫了一下,初彌最後選擇把汁液倒在門檻上。
但是防止汁液幹的太快,不再起作用,初彌是在自己昏睡過去前幾分鍾倒的。
不過她心知這樣也隻能讓汁液的多留存一段時間,實驗成功的關鍵之處,與敵人來的時間緊密相連。
*
入夜,少女再次醒來。
這次她用了與上一次醒來差不多一樣的時間,找到了自己的“備忘錄”。
快速理清思路後,她記下草木灰分布圖,然後拿著香燭作為光源,走出了神廟,看看有沒有收獲。
十八處草木灰裏,隻有三處有腳印,如果說把神廟當做坐標軸的原點,人從神廟門直走出去為y軸正方向。
那麽這三處腳印的坐標為(0,2.8)(3.9,2.7)(4.2,-4)
沒有一個腳印是在六米之外的。
不過這也正常,畢竟粘液在沾到鞋底後,是會被不斷消耗的。
而當敵人走了一定的距離後,粘液也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外圍草木灰大概率是不會被粘走了。
不過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這裏確實可能有什麽類似於陣法的東西,因為假如敵人是直走出去的話,那腳印的連線肯定是一條直線。
而現在顯然腳印坐標分布在了兩個象限中。所以敵人至少經過了兩個象限,才走出去。
雖然隻有三個腳印,但是腳印能給她的線索很多。
一、根據腳印長度和大小,她可以判斷敵人的性別大概率是女性。除去鞋子原有長度,敵人的腳長度大概是在21到22厘米的區間。而人的身高大概是腳長的七倍,也就是說這個人的高度大概在一米四七到一米五四之間。
二、從眼前的腳印來看,敵人腳掌壓力並不均勻,重壓部位明顯,腳印邊緣並不完整,說明她起落腳較高,行走速度快,大概率是個瘦子,或者是中等身材的人。
因為體胖的人落腳時壓力麵是大且均勻的,肯定會留下明顯的腳印邊緣。
三、還可以根據公式計算,
身高(cm)-55=中等人體重
身高(cm)-60=體瘦人體重
所以這個人體重應該是在九十斤左右。
等等,這樣想來,如果不是被迷香藥暈了,自己完全是可以打得過這個人的呀。
當然,這個人有特殊能力除外。
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根據腳印的方向推測此人的走向。
此人大概率是從廟門出來後,向北直行了大概三米,然後向東偏南方向轉向,沿著一定角度走到了第二個腳印的地方。
到達第二個腳印地方時,她的腳尖方向是朝東南方向的,也就是說,她還繼續往外走了一段距離。
但是距離這個腳印最近的草木灰上並沒有留下痕跡,也就是說,她應該隻往這個方向再走了不到一米的距離,然後在某個點轉向西南方向,走到了最後一枚腳印的地方。
最後一枚腳印並不清晰,但勉強能看的出來指向的是神廟的後方,出口大概率就是在神廟的後方了。
但是即便知道了出口在神廟後方,直接走到神廟後方也是出不去的,她必須沿著敵人走的路徑走,才能避免再次繞圈,成功離神廟。
初彌把可能的路線大概畫了一下,前麵的路徑倒是比較容易判斷,難得是最後一段的。
她並不知道敵人走了幾步才出去的,有沒有轉向,也不知道具體的出口是在哪裏,隻有大致的方位。
不過索幸已經有了一部分路線,隻要多試幾遍、幾十遍甚至幾百遍總能把正確路線試出來。
不過是時間長短的不同罷了,她有這個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