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茂尚未覲見天子之前,朝中重臣裏隻有突吐承璀一人敢到進奏院拜望李茂。老閹深知李純的脾氣,同時又肩負著特殊使命,也就不懼流言蜚語的中傷。
突吐承璀在朝中的處境,李茂還是清楚的,他現在的最大麻煩是卷入了太子儲君之爭,這是一條沒有迴頭的路,一旦走上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李茂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來意,他想拉李茂做他的外援,以鞏固自己在長安的地位。
內官勾結外鎮以自重是鞏固權力的一個捷徑,然一旦操作不慎,也極容易倒台。
而對外麵的藩帥來說,也極容易引火燒身,被倒台者所牽連,若實力不夠很有可能跟著倒台,甚至遭致殺身之禍。
不過對李茂而言,這種風險並不大,他的地位是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不是朝廷一紙文書賞的,隻要地盤和兵馬還在,就沒有什麽能動搖他的地位。
反過來說能在皇帝身邊有一個可靠的盟友,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他的遼東,現在還包括幽州和營平,雖然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依靠朝廷過日子。但朝廷畢竟是天下正朔,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宜拋棄這個朝廷,另起爐灶,自己搞那一攤子。
李茂對幾個最親近的助手說:“突吐這盤棋下錯了,早晚會滿盤皆輸。作為老朋友,我無力勸他迴頭,能做的隻能預先給他留條生路,你們盡力而為吧。”
李茂相信這話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突吐承璀的耳朵裏,老閹不糊塗,應該能理解自己的善意。
他又對陳慕陽說:“長安的官員中哪些可以成為我們的盟友,哪些會成為我們的對頭,你現在心裏都有數了嗎?”
陳慕陽這幾年在長安順風順水,成就斐然,不免有些飄飄然,自我陶醉,李茂用這種居高臨下的語氣當麵予以敲打,希望他能警醒過來。
陳慕陽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李茂心存畏懼,且官越大畏懼越甚。
陳慕陽恭敬地答道:“我有三本冊子,分別記錄著我們的盟友和對手。”
李茂道:“你這三本冊子如何區分,根據又是什麽?”
陳慕陽娓娓道來:“第一本冊子,我假定有朝一日,大帥離開遼東和幽州,入朝拜相,或移鎮中原,繼續大唐的軍帥。第二本冊子我假定大帥留在幽州,做大唐的軍帥。第三本冊子,我假定大帥有朝一日重迴遼東。”
李茂饒有興致地問:“遼東、幽州、中原都是大唐的軍鎮,這三地的藩帥有何不同。”
陳慕陽道:“遼東孤懸海外,名為軍鎮,實為一王國,藩帥在朝中的朋友不求多,但對手要少。幽州雄踞河北,地位比中原藩鎮要特殊,藩帥在朝廷的朋友要多,對手的多寡倒不在話下。而中原的藩帥,京城裏的朋友要多,敵手要少,死敵最好沒有。”
稍頓,又道:“大帥若在幽州,我便替大帥廣結善緣,多拉些朋友,管他出身派係,隻要不跟我幽州作對都是朋友,反之,誰與我幽州作對,我就對他不客氣,不怕得罪人。大帥若迴遼東,則我將目光盯著那些對遼東不滿的人,安撫他們,安撫不成,使出手段陰掉他,絕了後患。若有一日大帥移鎮中原或入朝拜相,則一麵廣結良緣,一麵少樹冤家,冤家宜解不宜結,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李茂滿意地點點頭,問他那三冊名單在哪。
陳慕陽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李茂哈哈一笑。
李純一直拖到八月初,才在一次大朝會上見了李茂一麵,道了聲辛苦,問了幾句話,再不言其他。
這是李茂在長安的第一次公開正式露麵,此後進奏院前的車馬便漸漸多了起來。
迎來送往中,有一個人讓李茂印象深刻:郭良。
郭良本是淄青道濮州範縣的一個大戶,昔日濮州鬧饑荒,他趁勢糾集了一夥人,舉起了義旗和朱麻子、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橫行鄉裏對抗官軍。
李茂時任清海軍孤山鎮鎮扼使,率軍平亂,一舉擒殺朱麻子,又降服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郭良見大勢已去遂歸順了朝廷,此後他的妹子郭韌嫁給李茂的隨從兼兄弟摩岢神通為妻,李茂入京後,他們一家人也搬到了長安。
郭韌並非池中之物,到了長安後如魚得水,很快就出人頭地。郭良也跟著沾光,在長安城混的風生水起,成了舉足輕重的一號人物。
他現在的公開身份是四海會的二當家,實際權力卻要大過傀儡老大洪峰,掌握著長安城內數萬****人馬。
李茂跟郭良的交情一直泛泛,自摩岢神通和郭韌分道揚鑣後,二人便再無其他聯係。
郭良此來是為他妹子當說客的,遊說李茂站在太子一邊,不要跟突吐承璀走的太近。
李茂相信他的實際用意是來刺探自己和突吐承璀的親密程度。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郭氏兄妹和太子李恆之間有什麽特別親密的關係,倒是聽說郭韌昔日出入宮禁時,和故太子李寧走的很近,一度有傳言說郭韌誘奸了李寧,觸怒龍顏,最終導致太子李寧鬱鬱寡歡而亡。
不過宮闈秘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雲裏霧裏的誰也說不清。
這個天下真正能耳目通天的隻有皇帝,對臣子們來說能通的隻是各自眼麵前的一片天,不可能麵麵俱到。
李茂敷衍了郭良一番,郭良很不滿意,臨走時說:“改日靜怡師太在梅花庵宴請李少保,還望撥冗賞光。”
對郭韌兄妹的死纏爛打,李茂很是厭惡,但既然到了京城,他也隻能耐著性子應付,這就是京城不同於地方的特殊之處。
到了長安城,是條龍你得蜷著,是頭猛虎,你也得斂著爪牙忍著。
右廂動用了相當的力量終於搞清楚在太原郊外刺殺李茂的幕後真兇,主謀者姓王,單名一個桂字,助手有兩個,其中一個還是熟人:衣巧。
李茂問秦墨:“她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吧。”
秦墨道:“十六歲半,年紀雖小,卻是江湖上的後起之秀,名聲大的很呢。”
李茂道:“在幽州時我從未聽過此人的名字。”
秦墨道:“隻是區區一名刺客,還入不得你的法眼。”
李茂道:“王士元這一輩人功成名就,漸漸淡出,又輪到她們這一代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刺客這種職業不會消失,天下越亂她們的生意越好。而且她們的可怕之處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從不過問是非,今日拿了你的錢去殺別人,明日收了別人的錢又來殺你,左右通吃,著實可怕。”
秦墨道:“刺客也有刺客一行的規矩,他們多半時候還是重信守諾的。這是他們的立身之本。比之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他們有時候更值得信任。”
李茂不想在這個上麵多做糾纏,就問:“幕後的真兇是誰,查清楚了嗎。”
秦墨笑道:“你這是明知故問了,她姐夫是王承元的門客,你說她為誰賣命。”
王承元惡疾纏身,命將不久,他的兒子尚且年幼,逼迫他不得不提早著手安排後事,他走的第一步是謀取瀛莫二州,扶植王庭湊充當與幽州和遼東之間的緩衝。
其次是與梁國夫人聯手扳倒田興,扶立田懷諫親政和這次刺殺自己都是一脈相承的,他不想在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要同時麵對南北兩大強敵,現在田興已死,南方無憂,他自然把目標對準了北方。
冤有頭債有主,既然已經查明了誰是兇手,秦墨的報複計劃也立即展開,這次他要利用高麗殺手給王士元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幽州不是好惹的,李茂不是那麽好殺的。
李茂對此卻並不十分樂觀,太原行刺事件,連他的一根毛都沒傷著,對方豈肯善罷甘休?王士元已經漸漸淡出江湖,或者沒有膽量再來長安尋事,衣巧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很難保證她不會跟到長安來製造事端,不過長安就是長安,雖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正道的力量依舊強大。
想在長安折騰點浪花出來,得有些真才實學才行。
李茂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先看看對手的路數再說。
突吐承璀在朝中的處境,李茂還是清楚的,他現在的最大麻煩是卷入了太子儲君之爭,這是一條沒有迴頭的路,一旦走上了,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李茂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來意,他想拉李茂做他的外援,以鞏固自己在長安的地位。
內官勾結外鎮以自重是鞏固權力的一個捷徑,然一旦操作不慎,也極容易倒台。
而對外麵的藩帥來說,也極容易引火燒身,被倒台者所牽連,若實力不夠很有可能跟著倒台,甚至遭致殺身之禍。
不過對李茂而言,這種風險並不大,他的地位是自己一刀一槍打出來的,不是朝廷一紙文書賞的,隻要地盤和兵馬還在,就沒有什麽能動搖他的地位。
反過來說能在皇帝身邊有一個可靠的盟友,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他的遼東,現在還包括幽州和營平,雖然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依靠朝廷過日子。但朝廷畢竟是天下正朔,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宜拋棄這個朝廷,另起爐灶,自己搞那一攤子。
李茂對幾個最親近的助手說:“突吐這盤棋下錯了,早晚會滿盤皆輸。作為老朋友,我無力勸他迴頭,能做的隻能預先給他留條生路,你們盡力而為吧。”
李茂相信這話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突吐承璀的耳朵裏,老閹不糊塗,應該能理解自己的善意。
他又對陳慕陽說:“長安的官員中哪些可以成為我們的盟友,哪些會成為我們的對頭,你現在心裏都有數了嗎?”
陳慕陽這幾年在長安順風順水,成就斐然,不免有些飄飄然,自我陶醉,李茂用這種居高臨下的語氣當麵予以敲打,希望他能警醒過來。
陳慕陽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李茂心存畏懼,且官越大畏懼越甚。
陳慕陽恭敬地答道:“我有三本冊子,分別記錄著我們的盟友和對手。”
李茂道:“你這三本冊子如何區分,根據又是什麽?”
陳慕陽娓娓道來:“第一本冊子,我假定有朝一日,大帥離開遼東和幽州,入朝拜相,或移鎮中原,繼續大唐的軍帥。第二本冊子我假定大帥留在幽州,做大唐的軍帥。第三本冊子,我假定大帥有朝一日重迴遼東。”
李茂饒有興致地問:“遼東、幽州、中原都是大唐的軍鎮,這三地的藩帥有何不同。”
陳慕陽道:“遼東孤懸海外,名為軍鎮,實為一王國,藩帥在朝中的朋友不求多,但對手要少。幽州雄踞河北,地位比中原藩鎮要特殊,藩帥在朝廷的朋友要多,對手的多寡倒不在話下。而中原的藩帥,京城裏的朋友要多,敵手要少,死敵最好沒有。”
稍頓,又道:“大帥若在幽州,我便替大帥廣結善緣,多拉些朋友,管他出身派係,隻要不跟我幽州作對都是朋友,反之,誰與我幽州作對,我就對他不客氣,不怕得罪人。大帥若迴遼東,則我將目光盯著那些對遼東不滿的人,安撫他們,安撫不成,使出手段陰掉他,絕了後患。若有一日大帥移鎮中原或入朝拜相,則一麵廣結良緣,一麵少樹冤家,冤家宜解不宜結,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李茂滿意地點點頭,問他那三冊名單在哪。
陳慕陽指了指自己的腦袋,李茂哈哈一笑。
李純一直拖到八月初,才在一次大朝會上見了李茂一麵,道了聲辛苦,問了幾句話,再不言其他。
這是李茂在長安的第一次公開正式露麵,此後進奏院前的車馬便漸漸多了起來。
迎來送往中,有一個人讓李茂印象深刻:郭良。
郭良本是淄青道濮州範縣的一個大戶,昔日濮州鬧饑荒,他趁勢糾集了一夥人,舉起了義旗和朱麻子、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橫行鄉裏對抗官軍。
李茂時任清海軍孤山鎮鎮扼使,率軍平亂,一舉擒殺朱麻子,又降服祝九、裴家兄弟、李忠等人,郭良見大勢已去遂歸順了朝廷,此後他的妹子郭韌嫁給李茂的隨從兼兄弟摩岢神通為妻,李茂入京後,他們一家人也搬到了長安。
郭韌並非池中之物,到了長安後如魚得水,很快就出人頭地。郭良也跟著沾光,在長安城混的風生水起,成了舉足輕重的一號人物。
他現在的公開身份是四海會的二當家,實際權力卻要大過傀儡老大洪峰,掌握著長安城內數萬****人馬。
李茂跟郭良的交情一直泛泛,自摩岢神通和郭韌分道揚鑣後,二人便再無其他聯係。
郭良此來是為他妹子當說客的,遊說李茂站在太子一邊,不要跟突吐承璀走的太近。
李茂相信他的實際用意是來刺探自己和突吐承璀的親密程度。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郭氏兄妹和太子李恆之間有什麽特別親密的關係,倒是聽說郭韌昔日出入宮禁時,和故太子李寧走的很近,一度有傳言說郭韌誘奸了李寧,觸怒龍顏,最終導致太子李寧鬱鬱寡歡而亡。
不過宮闈秘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雲裏霧裏的誰也說不清。
這個天下真正能耳目通天的隻有皇帝,對臣子們來說能通的隻是各自眼麵前的一片天,不可能麵麵俱到。
李茂敷衍了郭良一番,郭良很不滿意,臨走時說:“改日靜怡師太在梅花庵宴請李少保,還望撥冗賞光。”
對郭韌兄妹的死纏爛打,李茂很是厭惡,但既然到了京城,他也隻能耐著性子應付,這就是京城不同於地方的特殊之處。
到了長安城,是條龍你得蜷著,是頭猛虎,你也得斂著爪牙忍著。
右廂動用了相當的力量終於搞清楚在太原郊外刺殺李茂的幕後真兇,主謀者姓王,單名一個桂字,助手有兩個,其中一個還是熟人:衣巧。
李茂問秦墨:“她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吧。”
秦墨道:“十六歲半,年紀雖小,卻是江湖上的後起之秀,名聲大的很呢。”
李茂道:“在幽州時我從未聽過此人的名字。”
秦墨道:“隻是區區一名刺客,還入不得你的法眼。”
李茂道:“王士元這一輩人功成名就,漸漸淡出,又輪到她們這一代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刺客這種職業不會消失,天下越亂她們的生意越好。而且她們的可怕之處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從不過問是非,今日拿了你的錢去殺別人,明日收了別人的錢又來殺你,左右通吃,著實可怕。”
秦墨道:“刺客也有刺客一行的規矩,他們多半時候還是重信守諾的。這是他們的立身之本。比之官場上的爾虞我詐,他們有時候更值得信任。”
李茂不想在這個上麵多做糾纏,就問:“幕後的真兇是誰,查清楚了嗎。”
秦墨笑道:“你這是明知故問了,她姐夫是王承元的門客,你說她為誰賣命。”
王承元惡疾纏身,命將不久,他的兒子尚且年幼,逼迫他不得不提早著手安排後事,他走的第一步是謀取瀛莫二州,扶植王庭湊充當與幽州和遼東之間的緩衝。
其次是與梁國夫人聯手扳倒田興,扶立田懷諫親政和這次刺殺自己都是一脈相承的,他不想在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要同時麵對南北兩大強敵,現在田興已死,南方無憂,他自然把目標對準了北方。
冤有頭債有主,既然已經查明了誰是兇手,秦墨的報複計劃也立即展開,這次他要利用高麗殺手給王士元一點顏色看看。讓他們知道幽州不是好惹的,李茂不是那麽好殺的。
李茂對此卻並不十分樂觀,太原行刺事件,連他的一根毛都沒傷著,對方豈肯善罷甘休?王士元已經漸漸淡出江湖,或者沒有膽量再來長安尋事,衣巧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很難保證她不會跟到長安來製造事端,不過長安就是長安,雖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正道的力量依舊強大。
想在長安折騰點浪花出來,得有些真才實學才行。
李茂決定以不變應萬變,先看看對手的路數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