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我眼下苦無良將,你久在軍中,懂得兵事,你若有心我便把這些死士統統交給你。事成之後,我保你為一鎮節度使。”
李茂道:“我的資曆那夠做什麽節度使,我能做個刺史就心滿意足了。”
李結道:“這些都不說了,父王果然登基為天子,這天下就是我們的,你要什麽官不能給你?”
李茂道:“如此,我就要借大王之力,來個鹹魚大翻身了。”
二人議定,各自散去。
李茂去吏部領了告身文憑,二日隨眾一起進宮覲見了天子。
天子病重,無心問話,李茂和其他六名新任官員在堂下磕了個頭便退了出來,天子沒有一語囑咐,賞賜卻著實不薄,一個個捧著沉甸甸的錦盒興高采烈地出了宮。
……
從宮裏覲見迴來,李茂主動找到李雅城,要求盡快與李兢和林英交割。李雅城沒有多說什麽,在他的主持下,京西分台順利做了交接。
李兢接任京西監督,和李茂交接完事務後便開始他的第一次巡檢,他不要任何人陪同,隻帶了兩個從鄆州跟來的隨從,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關中大地。
至於林英,對政務早已熟透,無須李茂特地交代什麽就能上手。
無官一身輕,李茂開始為經略遼東做打算,他聘金道全為幕府都知兵馬使,聘胡南湘為掌書記,聘青墨為巡官,摩岢神通為押衙。初步搭建起了經略府的幕府班子。
下一步就是廣招天下豪傑,為恢複遼東失地為出力。
李茂的聲勢造的很大,應募者卻寥寥無幾,落魄士子寧可寄居寺觀,粗茶淡飯,也不願跟他這個有名無實的遼東經略去幽州那種苦地方受罪。
進奏院院主張賀年,判官鍾健、陳如同得知李茂出師不利,便在鍾健家設了宴席,邀李茂過府飲宴,盛情難卻,李茂隻得打起精神應付。
由一介布衣而直接被起用為刺史,是可賀,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經略使又是一悲,更何況,這個有名無實的官還要遠赴千裏去邊陲幽州赴任。
入席後,李茂興致不高,低著頭,怏怏地喝著酒。
鍾健勸道:“遼東經略例由盧龍帥兼任,而今獨任茂華兄,我看索性不去幽州也罷,免得討那個閑氣,就在京城遙控遼東即可。”
李茂道:“國家如此設計,是有意恢複遼東,我若遠在西京,又如何收複失地,我意在京城招募幾位相知的朋友,開春便離京東去。”
張賀年對李茂因何被調離,比別人多知道一些內情,便道:“江山萬裏,哪裏不能覓封侯?我等還是祝經略此一去大展宏圖,克定遼東,早奏凱歌。”
當晚李茂喝的酩酊大醉。
迴到鄭珠珠家,李茂喝了碗醒酒湯,定定精神。一時來到書房,把這些天積攢的往來信劄一封封搜檢出來,分門歸類,那些該燒的,哪些該留的,一一處置掉。
拿到讓他一喜一悲的李師古手劄和李袞的手劄,李茂不覺感慨萬千,李師古前手還囑托他去幹一件大事,轉眼之間,就把人調走了,留下一個灰色空間讓他去操作,權力運用之妙竟至於此。
李茂獰笑著把這兩份手劄重新看了一遍,正要投入火盆燒掉,忽然打了個激靈:
這不合常理!自己是李師古的親信,這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的事,隻要自己還在淄青的盤子裏,調走自己和不調走自己又有什麽分別,朝廷要算賬,終究還是要把自己這筆賬算到李師古的頭上!
朝廷不能算賬,又何必多此一舉,鬧出這自作聰明的可笑事來?
是鄆州出了什麽變故嗎?
李茂又把李袞的手劄拿過來看了一遍,雖說是私人手劄,卻也是冷冰冰的公事公話,從這裏能看出什麽問題來嗎。
其實大有問題!
李茂記起來,當初他升任銅虎頭西京都領時,是李師古下的手劄,上麵有李袞的副署,這次調任他赴任遼東卻是李袞的手劄。
這二者雖然效力等同,但親疏有別,李師古手書、李袞副署的手劄顯然要比李袞的手劄顯得更親近一些。
自己有功無罪,忽然被解職,且是被發配去偏遠的遼東,多少要給個交代吧,怎麽是一紙冷冰冰的大總管手劄就打發了的呢。
是鄆州出事了,一定是鄆州出事了。
李茂叫來青墨,正要交代,忽然又覺得不妥,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青墨已知李茂被解職,正要問個究竟,見他這般欲言又止,急了,問道:“究竟出了什麽事,你吞吞吐吐的做什麽?連我都信不過了嗎?”
李茂朝他笑了笑,道:“你急什麽?”
“笑話,我能不急嗎?都什麽時候了?”
“是啊,都這個時候了……”李茂笑了聲,不覺麵目有些猙獰,他把手一揮:“收拾行裝,明日離京。”
青墨瞪大了眼,道:“去,去遼東?真的去遼東。那這裏……”
李茂道:“梁園雖好,卻非久居之所,這裏不是我們的家,走吧,別拖泥帶水的。”
說聲走,二日一早李茂便帶上小茹和青墨、摩岢神通兩對夫婦離開了長安。出城向東到青泥驛,忽報李雅城在驛站裏設酒送行。
李雅城著一身富商常穿的繭綢直裰,頭上插著一支骨釵,步履悠閑,笑語盈盈。
李茂下馬迎上前,拱手道歉。
李雅城望著備馬上鼓鼓囊囊的行李,問李茂道:“這就要走?”
李茂道:“宦海沉浮,四海飄零,不過如此,沒什麽好留戀的。”
李雅城道:“看起來你對收複遼東信心十足,可是你要知道,朝廷對遼東鞭長莫及,淄青對遼東也無多大興趣,換句話說,你若去遼東等於是陷自己於絕境。你真有把握憑一己之力克複失地?”
李茂道:“說實話我心裏也沒底,也怕辜負節帥的期望,但李茂乃大唐臣子,終不願見到國土淪喪,情願冒險一試。”
李雅城瞧了眼四周,壓低了聲音道:“讓你去遼東,並非節帥的意思。”
李茂想反問他一句不是節帥的意思又是誰的意思,話到嘴邊強咽了下去,李雅城若不願說,多問無益。
青泥驛的驛將張大山笑嗬嗬地走了過來,李雅城立即提高了嗓門:“你不惜一身榮辱,為節帥立下大功,忠勇可嘉,節帥是不會虧待你的,雖然目下不能重用,將來必有安置。”
李茂道:“某願為大唐克複失地,不辜負節帥的期望。”
聽二人說了兩句閑話,張大山才報說酒宴準備好了,李雅城邀張大山一道,張大山自知身份低微,連忙推辭了。
喝了杯水酒,李雅城忽問李茂,“果然有克複遼東那日,你還能記得大帥嗎?
李茂道:“我有今日,全是節帥栽培,豈敢忘恩?李茂願質押妻女在鄆州以證忠心。”李雅城哈哈笑道:“茂華何必如此,你的忠心,某豈能不知,節帥慧眼如炬,豈能不知?不必如此。”
同席相陪的青墨聞聽此言,暗暗朝地上啐了一口,咕噥道:“說的輕巧,不把妻兒質押在鄆州,你肯放人走嗎?”
青墨在那嘀嘀咕咕發牢騷的時候,李茂起身來,向李雅城深深一揖,說道:“此一去,成敗難料,若我有事,內子和小女就拜托我兄照管了。”
李雅城起身迴禮道:“茂華所托,自當從命。”(論文書院)
李茂道:“我的資曆那夠做什麽節度使,我能做個刺史就心滿意足了。”
李結道:“這些都不說了,父王果然登基為天子,這天下就是我們的,你要什麽官不能給你?”
李茂道:“如此,我就要借大王之力,來個鹹魚大翻身了。”
二人議定,各自散去。
李茂去吏部領了告身文憑,二日隨眾一起進宮覲見了天子。
天子病重,無心問話,李茂和其他六名新任官員在堂下磕了個頭便退了出來,天子沒有一語囑咐,賞賜卻著實不薄,一個個捧著沉甸甸的錦盒興高采烈地出了宮。
……
從宮裏覲見迴來,李茂主動找到李雅城,要求盡快與李兢和林英交割。李雅城沒有多說什麽,在他的主持下,京西分台順利做了交接。
李兢接任京西監督,和李茂交接完事務後便開始他的第一次巡檢,他不要任何人陪同,隻帶了兩個從鄆州跟來的隨從,就消失在白茫茫的關中大地。
至於林英,對政務早已熟透,無須李茂特地交代什麽就能上手。
無官一身輕,李茂開始為經略遼東做打算,他聘金道全為幕府都知兵馬使,聘胡南湘為掌書記,聘青墨為巡官,摩岢神通為押衙。初步搭建起了經略府的幕府班子。
下一步就是廣招天下豪傑,為恢複遼東失地為出力。
李茂的聲勢造的很大,應募者卻寥寥無幾,落魄士子寧可寄居寺觀,粗茶淡飯,也不願跟他這個有名無實的遼東經略去幽州那種苦地方受罪。
進奏院院主張賀年,判官鍾健、陳如同得知李茂出師不利,便在鍾健家設了宴席,邀李茂過府飲宴,盛情難卻,李茂隻得打起精神應付。
由一介布衣而直接被起用為刺史,是可賀,做一個有名無實的經略使又是一悲,更何況,這個有名無實的官還要遠赴千裏去邊陲幽州赴任。
入席後,李茂興致不高,低著頭,怏怏地喝著酒。
鍾健勸道:“遼東經略例由盧龍帥兼任,而今獨任茂華兄,我看索性不去幽州也罷,免得討那個閑氣,就在京城遙控遼東即可。”
李茂道:“國家如此設計,是有意恢複遼東,我若遠在西京,又如何收複失地,我意在京城招募幾位相知的朋友,開春便離京東去。”
張賀年對李茂因何被調離,比別人多知道一些內情,便道:“江山萬裏,哪裏不能覓封侯?我等還是祝經略此一去大展宏圖,克定遼東,早奏凱歌。”
當晚李茂喝的酩酊大醉。
迴到鄭珠珠家,李茂喝了碗醒酒湯,定定精神。一時來到書房,把這些天積攢的往來信劄一封封搜檢出來,分門歸類,那些該燒的,哪些該留的,一一處置掉。
拿到讓他一喜一悲的李師古手劄和李袞的手劄,李茂不覺感慨萬千,李師古前手還囑托他去幹一件大事,轉眼之間,就把人調走了,留下一個灰色空間讓他去操作,權力運用之妙竟至於此。
李茂獰笑著把這兩份手劄重新看了一遍,正要投入火盆燒掉,忽然打了個激靈:
這不合常理!自己是李師古的親信,這是整個長安城都知道的事,隻要自己還在淄青的盤子裏,調走自己和不調走自己又有什麽分別,朝廷要算賬,終究還是要把自己這筆賬算到李師古的頭上!
朝廷不能算賬,又何必多此一舉,鬧出這自作聰明的可笑事來?
是鄆州出了什麽變故嗎?
李茂又把李袞的手劄拿過來看了一遍,雖說是私人手劄,卻也是冷冰冰的公事公話,從這裏能看出什麽問題來嗎。
其實大有問題!
李茂記起來,當初他升任銅虎頭西京都領時,是李師古下的手劄,上麵有李袞的副署,這次調任他赴任遼東卻是李袞的手劄。
這二者雖然效力等同,但親疏有別,李師古手書、李袞副署的手劄顯然要比李袞的手劄顯得更親近一些。
自己有功無罪,忽然被解職,且是被發配去偏遠的遼東,多少要給個交代吧,怎麽是一紙冷冰冰的大總管手劄就打發了的呢。
是鄆州出事了,一定是鄆州出事了。
李茂叫來青墨,正要交代,忽然又覺得不妥,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青墨已知李茂被解職,正要問個究竟,見他這般欲言又止,急了,問道:“究竟出了什麽事,你吞吞吐吐的做什麽?連我都信不過了嗎?”
李茂朝他笑了笑,道:“你急什麽?”
“笑話,我能不急嗎?都什麽時候了?”
“是啊,都這個時候了……”李茂笑了聲,不覺麵目有些猙獰,他把手一揮:“收拾行裝,明日離京。”
青墨瞪大了眼,道:“去,去遼東?真的去遼東。那這裏……”
李茂道:“梁園雖好,卻非久居之所,這裏不是我們的家,走吧,別拖泥帶水的。”
說聲走,二日一早李茂便帶上小茹和青墨、摩岢神通兩對夫婦離開了長安。出城向東到青泥驛,忽報李雅城在驛站裏設酒送行。
李雅城著一身富商常穿的繭綢直裰,頭上插著一支骨釵,步履悠閑,笑語盈盈。
李茂下馬迎上前,拱手道歉。
李雅城望著備馬上鼓鼓囊囊的行李,問李茂道:“這就要走?”
李茂道:“宦海沉浮,四海飄零,不過如此,沒什麽好留戀的。”
李雅城道:“看起來你對收複遼東信心十足,可是你要知道,朝廷對遼東鞭長莫及,淄青對遼東也無多大興趣,換句話說,你若去遼東等於是陷自己於絕境。你真有把握憑一己之力克複失地?”
李茂道:“說實話我心裏也沒底,也怕辜負節帥的期望,但李茂乃大唐臣子,終不願見到國土淪喪,情願冒險一試。”
李雅城瞧了眼四周,壓低了聲音道:“讓你去遼東,並非節帥的意思。”
李茂想反問他一句不是節帥的意思又是誰的意思,話到嘴邊強咽了下去,李雅城若不願說,多問無益。
青泥驛的驛將張大山笑嗬嗬地走了過來,李雅城立即提高了嗓門:“你不惜一身榮辱,為節帥立下大功,忠勇可嘉,節帥是不會虧待你的,雖然目下不能重用,將來必有安置。”
李茂道:“某願為大唐克複失地,不辜負節帥的期望。”
聽二人說了兩句閑話,張大山才報說酒宴準備好了,李雅城邀張大山一道,張大山自知身份低微,連忙推辭了。
喝了杯水酒,李雅城忽問李茂,“果然有克複遼東那日,你還能記得大帥嗎?
李茂道:“我有今日,全是節帥栽培,豈敢忘恩?李茂願質押妻女在鄆州以證忠心。”李雅城哈哈笑道:“茂華何必如此,你的忠心,某豈能不知,節帥慧眼如炬,豈能不知?不必如此。”
同席相陪的青墨聞聽此言,暗暗朝地上啐了一口,咕噥道:“說的輕巧,不把妻兒質押在鄆州,你肯放人走嗎?”
青墨在那嘀嘀咕咕發牢騷的時候,李茂起身來,向李雅城深深一揖,說道:“此一去,成敗難料,若我有事,內子和小女就拜托我兄照管了。”
李雅城起身迴禮道:“茂華所托,自當從命。”(論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