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墨迴房換衣裳時,李茂又細問起劉悟的來曆,李結道:“他祖父劉正臣公曾為平盧軍節度使,安祿山叛國,劉公率兵襲擊範陽,兵敗死難。他叔父劉全諒公曾節度宣武,器重他果敢堅毅,辟署為牙將,後來他在汴州殺人,奔逃潞州避難。
“貞元十年,昭義軍節度留後王虔休署其為牙將,他不耐煩昭義內訌,推辭有病遷來洛陽閑居,仗著他叔父留給他的百萬家私,交結豪俠,任氣犯法,在洛陽城名聲極大。我在長安時就聽過他的大名,後來朝中有人實在看不下去,著令洛陽地方將之搜捕歸案,他竟公然抗拒官捕,若非留後韋夏卿公愛才調停,他早沒了性命。
“他感念韋少保的恩情,痛悔己過,自願束手入獄。坐了半年牢,韋少保又出幣將他贖出,令他在河南府當差以贖其過。迄今已有三年。”
李茂歎道:“京都之地果然藏龍臥虎,途遇一巡卒,竟也是功勳之後,名震河洛的豪傑義士。”李結道:“那是自然,我大唐從來不缺豪傑英雄,隻要朝廷稍稍振作,大唐盛世終將會迴來的。”李茂道:“是啊,江山美如畫,可恨英雄報國無門。”
一時心裏生出了迴鄆州後,向李師古舉薦劉悟的念頭。
李結會錯了意,以為李茂有歸順朝廷之意,拍手叫好,眉飛色舞道:“茂華兄跟我一道進京,我為你引薦幾位好朋友,都是忠肝義膽,力爭複興大唐的豪傑之輩。”李茂聽了心中暗生警惕,李結言談間對朝政似有不滿之意,洛陽隻是陪都,水深尚且如此,那長安又將是怎樣的暗海深淵?稍有不慎,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話別各自迴房,夜深人靜時,李茂想起了吳氏,想著去會她一麵,又覺人海茫茫,無處尋覓,心中畏難,由此作罷。
由洛陽去長安,須經過陝州,函穀道在此一分為二,北道經澠池,循穀水河穀而行,地勢險要,但路程較近,此外還有一條道,從洛水河穀向西,此道地勢平緩,但道路迂遠,道路兩旁驛館、宮室列置,風景宜人。
李結不願涉險,即帶著李茂走了南道,官道兩側的柳樹葉正變黃,飄零,那一處處行宮自安史之亂後就沒有接待過它的主人,殘破,蕭條,使人不忍睹視。
李結歎道:“符離才子白樂天,第一次進京趕考,路過此地時寫了一首《西行》詩,當中有兩句‘官道柳蔭蔭,行宮花漠漠’,父親讀後甚是感慨,後來我出京去江南,父親特意囑咐我從此經過,看看這沿途的風景。唉,我看了之後,不敢跟父親說。大好的山河,殘破至此,是誰人之過?”
青墨道:“自是幽州胡兒之過,若非他興兵作亂,咱們大唐還是盛世繁華呢。”
青墨說過,朝摩岢神通擠了擠眼,後者臉色鐵青,顯然對“胡兒”一詞有些敏感。
白居易詩中的意境李茂是半點沒能體會到,反倒讓他徒生了秋風瑟瑟的悲涼之感。
白居易祖籍太原,童年在符離縣度過,此刻尚屬籍籍無名之輩,他的這首《西行》詩意境一般,而那些成就他千古盛名的名詩佳句此刻尚在他的腹中醞釀。這樣的一個普通士子,李結何以單單對他刮目相看,隨口吟出他筆下的詩句呢?
李茂望了李結一眼,驚詫於他的慧眼獨具,先見之明。
河南道、關內道、山南道三道交界處綿延著千裏大山,將關中大地屏塞起來,形成四固之地,由河南道去關中有三條道路,北麵走臨晉關,中間走函穀道,向南走武關道道,以函穀道(潼關道)距離最近。
此道北臨黃河,南靠崤山,崤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於黃河與洛水之間,千米以上的高峰有冠雲山、青岡山、幹山等,沿途多深溝峭崖,迂迴曲折,道路或行於溝穀之中,或在山塬之上,自古以來就號稱天險難開。
一日四人行過靈寶西原,道路穿行於高山峻穀間,雖是午後亦寒氣逼人,一陣冷風吹來,李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青墨叫道:“好冷,似有陰風陣陣。”
李結揚鞭說道:“安史之亂時,哥舒翰曾與叛軍激戰於此,叛將崔乾佑伏兵兩側擊殺,我數萬健兒殉國於此,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曾被我將士的鮮血澆灌過。”他又指著兩邊石崖,說道:“那些都是後人的憑吊之詞。”
李茂看時,書雲某某將軍殉節處,浩氣長存,英烈幹雲之語,字雕刻在石上,塗以朱漆,雖過去五十餘年,望之依然觸目驚心。
李茂環顧左右,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迷惑,暗道:“哥舒翰號稱名將,怎會置大軍於如此險地?這個大大有違常識。”
忽然大悟道:這必是朝廷強令出擊的惡果,皇帝久居深宮,並無實戰經驗,地圖作業,不過是紙上談兵,這時代通訊又極其落後,端坐九重,遙控千裏的結果就是損兵折將,誤盡蒼生。
天子尊崇無比,號稱神龍之子,其實不過是血肉之軀的人,世上沒有萬能的人,是人就難免有不知不解之處,強以不知為知,憑借權勢強以為之,結果可想而知。
李結見李茂沉思不語,拿話勾道:“哥舒翰乃一代名將,本不該犯這樣的錯誤,可恨楊國忠那廝不懂兵略,胡亂指揮才葬送了他一世英名,毀了我盛世大唐。楊家兄妹雖萬死不足贖其過。”
李茂聞聽,心裏莞爾一笑:“楊國忠憑借妹子上位宰相,的確幹了一堆荒唐事,不過以他的權力怕是還指揮不動哥舒翰,葬送哥舒翰一世英名和大唐盛世的不是別人,正是造就盛世的大唐皇帝本人。這位小哥時時處處不忘為老李家辯護,難不成竟是同宗?”
過西原向西又走了一天,來到一個名叫黃巷阪的地方,道長十五裏,盡頭向西五裏便是赫赫有名的潼關,此地北麵隔著一道懸崖便是黃河,南麵則是潼關山塬,車不方軌,是東西必經之地。
自正午進入阪道,到寒風四起,夕陽西下,仍舊沒能走出。行旅淤積在山道上,進不得退不得。四人起初並未在意,坐在道旁喝酒閑聊,眼見夕陽西下,這才有些著急。
青墨和摩岢神通去前方詢問,迴報說有一輛運甕的馬車,斷了車軸陷在路上不能動彈,左右多少人去幫忙也抬不起來。
李結道:“真是荒唐,一輛馬車竟就堵死了兩京要道,這還了得。”
青墨聳聳肩道:“據說那甕是飛龍使楊家訂購的,誰也不敢動。”
李結連叫荒唐,起身走了過去,青墨見有熱鬧看,連忙前麵開道,一路搡開人群護著李結到了車前,李茂恐他有失,忙和摩岢神通跟過去。
一輛破舊的馬車上捆了口大甕,兩個車夫和一個穿圓領紫衫的管家守在車前,衝著眾人罵罵咧咧,任誰也不放靠近。
李結正要上前說話,被李茂攔住,他給青墨丟了個眼色。
青墨笑嘻嘻地上前去,拍著青皮大甕,連聲讚道:“好甕,好甕,未知價值幾何啊?”車夫打躬道:“四百錢一個。”青墨道:“不便宜,也不算太貴。”
那管家把青墨打量了一眼,嘿嘿笑道:“這位小兄弟口氣不小呐,四百是不貴,不過你要是知道這是誰家定的甕,那價錢可就大啦。”李茂插話道:“是誰家的,咱們管不著,四百錢一個甕,這總沒錯。”
管家怪眼一翻,麵掛冷笑道:“沒錯,那又怎樣?”李茂笑嗬嗬道:“沒事,我就是問問。喲,你們看,雲彩裏藏著條金龍,金龍顯身,大祥瑞。”
眾人轟然轉頭去看,李茂手起刀落,斬斷了綁縛大甕的牽繩、皮帶,尺寸處發力,猛撞那口大甕,嗚地一聲,大甕滾下原坡。
眾人看金龍不著,料想是上了李茂的當,迴身正要喝罵,忽聞空空隆隆的聲響,定睛一看,卻見那大甕翻滾著下了原坡,“咣”地一聲,碎成千片萬片。
管家目瞪口呆,指著李茂說不出話來,一眾人愣了片刻後,轟然發出一聲大笑,紛紛拍手叫好。李茂從容取出一貫錢放在管家的手裏,說道:“金龍顯身,在下心裏驚恐,一時不慎把大甕撞下了原坡,得罪。這多出的六百錢,隻當是陪個不是。”
有人笑道:“這甕從洛陽運來,一貫賠償太少,我幫你再賠十。”眾人聞言起哄,這個三,那個兩,往管家手裏塞錢。
紫衫管家把滿把的錢往地上一摔,指著眾人,厲聲喝罵道:“你們都不想活了嗎,堂堂飛龍使家的大甕你們也敢損壞,我,我把你們這幫反國的賊子統統抓去見官。”
此人本就長著一臉惡相,發起飆來,更見兇狠,眾人聽他報出飛龍使的名號,不覺都吃了一驚。原先他誇說自己有靠山,眾人還以為他是虛張聲勢,長安城裏最不缺的就是官,有些官當的很大,卻並沒有什麽實權,你不主動招惹他,他也不能把你怎麽樣,可這飛龍使卻是北衙的實權人物。
你弄碎他的甕,他就能弄碎你的腦袋。(論文書院)
“貞元十年,昭義軍節度留後王虔休署其為牙將,他不耐煩昭義內訌,推辭有病遷來洛陽閑居,仗著他叔父留給他的百萬家私,交結豪俠,任氣犯法,在洛陽城名聲極大。我在長安時就聽過他的大名,後來朝中有人實在看不下去,著令洛陽地方將之搜捕歸案,他竟公然抗拒官捕,若非留後韋夏卿公愛才調停,他早沒了性命。
“他感念韋少保的恩情,痛悔己過,自願束手入獄。坐了半年牢,韋少保又出幣將他贖出,令他在河南府當差以贖其過。迄今已有三年。”
李茂歎道:“京都之地果然藏龍臥虎,途遇一巡卒,竟也是功勳之後,名震河洛的豪傑義士。”李結道:“那是自然,我大唐從來不缺豪傑英雄,隻要朝廷稍稍振作,大唐盛世終將會迴來的。”李茂道:“是啊,江山美如畫,可恨英雄報國無門。”
一時心裏生出了迴鄆州後,向李師古舉薦劉悟的念頭。
李結會錯了意,以為李茂有歸順朝廷之意,拍手叫好,眉飛色舞道:“茂華兄跟我一道進京,我為你引薦幾位好朋友,都是忠肝義膽,力爭複興大唐的豪傑之輩。”李茂聽了心中暗生警惕,李結言談間對朝政似有不滿之意,洛陽隻是陪都,水深尚且如此,那長安又將是怎樣的暗海深淵?稍有不慎,便是死無葬身之地。
話別各自迴房,夜深人靜時,李茂想起了吳氏,想著去會她一麵,又覺人海茫茫,無處尋覓,心中畏難,由此作罷。
由洛陽去長安,須經過陝州,函穀道在此一分為二,北道經澠池,循穀水河穀而行,地勢險要,但路程較近,此外還有一條道,從洛水河穀向西,此道地勢平緩,但道路迂遠,道路兩旁驛館、宮室列置,風景宜人。
李結不願涉險,即帶著李茂走了南道,官道兩側的柳樹葉正變黃,飄零,那一處處行宮自安史之亂後就沒有接待過它的主人,殘破,蕭條,使人不忍睹視。
李結歎道:“符離才子白樂天,第一次進京趕考,路過此地時寫了一首《西行》詩,當中有兩句‘官道柳蔭蔭,行宮花漠漠’,父親讀後甚是感慨,後來我出京去江南,父親特意囑咐我從此經過,看看這沿途的風景。唉,我看了之後,不敢跟父親說。大好的山河,殘破至此,是誰人之過?”
青墨道:“自是幽州胡兒之過,若非他興兵作亂,咱們大唐還是盛世繁華呢。”
青墨說過,朝摩岢神通擠了擠眼,後者臉色鐵青,顯然對“胡兒”一詞有些敏感。
白居易詩中的意境李茂是半點沒能體會到,反倒讓他徒生了秋風瑟瑟的悲涼之感。
白居易祖籍太原,童年在符離縣度過,此刻尚屬籍籍無名之輩,他的這首《西行》詩意境一般,而那些成就他千古盛名的名詩佳句此刻尚在他的腹中醞釀。這樣的一個普通士子,李結何以單單對他刮目相看,隨口吟出他筆下的詩句呢?
李茂望了李結一眼,驚詫於他的慧眼獨具,先見之明。
河南道、關內道、山南道三道交界處綿延著千裏大山,將關中大地屏塞起來,形成四固之地,由河南道去關中有三條道路,北麵走臨晉關,中間走函穀道,向南走武關道道,以函穀道(潼關道)距離最近。
此道北臨黃河,南靠崤山,崤山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於黃河與洛水之間,千米以上的高峰有冠雲山、青岡山、幹山等,沿途多深溝峭崖,迂迴曲折,道路或行於溝穀之中,或在山塬之上,自古以來就號稱天險難開。
一日四人行過靈寶西原,道路穿行於高山峻穀間,雖是午後亦寒氣逼人,一陣冷風吹來,李茂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青墨叫道:“好冷,似有陰風陣陣。”
李結揚鞭說道:“安史之亂時,哥舒翰曾與叛軍激戰於此,叛將崔乾佑伏兵兩側擊殺,我數萬健兒殉國於此,這裏的一草一木都曾被我將士的鮮血澆灌過。”他又指著兩邊石崖,說道:“那些都是後人的憑吊之詞。”
李茂看時,書雲某某將軍殉節處,浩氣長存,英烈幹雲之語,字雕刻在石上,塗以朱漆,雖過去五十餘年,望之依然觸目驚心。
李茂環顧左右,越看越是心驚,越看越是迷惑,暗道:“哥舒翰號稱名將,怎會置大軍於如此險地?這個大大有違常識。”
忽然大悟道:這必是朝廷強令出擊的惡果,皇帝久居深宮,並無實戰經驗,地圖作業,不過是紙上談兵,這時代通訊又極其落後,端坐九重,遙控千裏的結果就是損兵折將,誤盡蒼生。
天子尊崇無比,號稱神龍之子,其實不過是血肉之軀的人,世上沒有萬能的人,是人就難免有不知不解之處,強以不知為知,憑借權勢強以為之,結果可想而知。
李結見李茂沉思不語,拿話勾道:“哥舒翰乃一代名將,本不該犯這樣的錯誤,可恨楊國忠那廝不懂兵略,胡亂指揮才葬送了他一世英名,毀了我盛世大唐。楊家兄妹雖萬死不足贖其過。”
李茂聞聽,心裏莞爾一笑:“楊國忠憑借妹子上位宰相,的確幹了一堆荒唐事,不過以他的權力怕是還指揮不動哥舒翰,葬送哥舒翰一世英名和大唐盛世的不是別人,正是造就盛世的大唐皇帝本人。這位小哥時時處處不忘為老李家辯護,難不成竟是同宗?”
過西原向西又走了一天,來到一個名叫黃巷阪的地方,道長十五裏,盡頭向西五裏便是赫赫有名的潼關,此地北麵隔著一道懸崖便是黃河,南麵則是潼關山塬,車不方軌,是東西必經之地。
自正午進入阪道,到寒風四起,夕陽西下,仍舊沒能走出。行旅淤積在山道上,進不得退不得。四人起初並未在意,坐在道旁喝酒閑聊,眼見夕陽西下,這才有些著急。
青墨和摩岢神通去前方詢問,迴報說有一輛運甕的馬車,斷了車軸陷在路上不能動彈,左右多少人去幫忙也抬不起來。
李結道:“真是荒唐,一輛馬車竟就堵死了兩京要道,這還了得。”
青墨聳聳肩道:“據說那甕是飛龍使楊家訂購的,誰也不敢動。”
李結連叫荒唐,起身走了過去,青墨見有熱鬧看,連忙前麵開道,一路搡開人群護著李結到了車前,李茂恐他有失,忙和摩岢神通跟過去。
一輛破舊的馬車上捆了口大甕,兩個車夫和一個穿圓領紫衫的管家守在車前,衝著眾人罵罵咧咧,任誰也不放靠近。
李結正要上前說話,被李茂攔住,他給青墨丟了個眼色。
青墨笑嘻嘻地上前去,拍著青皮大甕,連聲讚道:“好甕,好甕,未知價值幾何啊?”車夫打躬道:“四百錢一個。”青墨道:“不便宜,也不算太貴。”
那管家把青墨打量了一眼,嘿嘿笑道:“這位小兄弟口氣不小呐,四百是不貴,不過你要是知道這是誰家定的甕,那價錢可就大啦。”李茂插話道:“是誰家的,咱們管不著,四百錢一個甕,這總沒錯。”
管家怪眼一翻,麵掛冷笑道:“沒錯,那又怎樣?”李茂笑嗬嗬道:“沒事,我就是問問。喲,你們看,雲彩裏藏著條金龍,金龍顯身,大祥瑞。”
眾人轟然轉頭去看,李茂手起刀落,斬斷了綁縛大甕的牽繩、皮帶,尺寸處發力,猛撞那口大甕,嗚地一聲,大甕滾下原坡。
眾人看金龍不著,料想是上了李茂的當,迴身正要喝罵,忽聞空空隆隆的聲響,定睛一看,卻見那大甕翻滾著下了原坡,“咣”地一聲,碎成千片萬片。
管家目瞪口呆,指著李茂說不出話來,一眾人愣了片刻後,轟然發出一聲大笑,紛紛拍手叫好。李茂從容取出一貫錢放在管家的手裏,說道:“金龍顯身,在下心裏驚恐,一時不慎把大甕撞下了原坡,得罪。這多出的六百錢,隻當是陪個不是。”
有人笑道:“這甕從洛陽運來,一貫賠償太少,我幫你再賠十。”眾人聞言起哄,這個三,那個兩,往管家手裏塞錢。
紫衫管家把滿把的錢往地上一摔,指著眾人,厲聲喝罵道:“你們都不想活了嗎,堂堂飛龍使家的大甕你們也敢損壞,我,我把你們這幫反國的賊子統統抓去見官。”
此人本就長著一臉惡相,發起飆來,更見兇狠,眾人聽他報出飛龍使的名號,不覺都吃了一驚。原先他誇說自己有靠山,眾人還以為他是虛張聲勢,長安城裏最不缺的就是官,有些官當的很大,卻並沒有什麽實權,你不主動招惹他,他也不能把你怎麽樣,可這飛龍使卻是北衙的實權人物。
你弄碎他的甕,他就能弄碎你的腦袋。(論文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