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獨掌朝政
恭喜殿下:王妃一統天下 作者:灼盡雲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在這其中,也是有著一部分是真心為了朝廷,為了大韓的大臣們。
但是這種大臣,實則上卻多半皆是那些前任帝王所依舊下來的一眾老臣們。
人至暮年,尤其是這等曾經飽讀詩書,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老臣們,到了如今這個年紀之後,多半為了明哲保身從而致使他們的思想,變得極為保守。
便是他們青年時日所能夠接受的時候,現到如今,反而是會覺得斷然不能夠接受,且還會不斷的用著各種理由來上書反駁。
就好似於如今朝中上下,說是由著小皇帝在執政。但因為著他尚且不過才四五歲的年紀,且不說根本就沒有能力足以掌控大局,便是連分辨誰是忠臣,誰是奸臣的本事都是沒有的。
雖然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隻要是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便是曾經在怎麽清明的君主,終歸也是難以能夠當真有本事,將忠臣奸臣給分辨的出來。
否則的話,曆史上的那些帝王們,又怎麽可能會因為識人不清而做出來那些錯誤的抉擇。
但是如今,這尚且年幼的小皇帝,便是隻要那些大臣們稍微使上一些小心思,便是已經足夠將尚且少不更事的小皇帝,給刷的團團轉了。
否則的話,昭儀實則上也並非是想要掌控大權,她本身也就並非是那等貪戀皇權之人。
雖說自古以來,也是的確有過女皇的存在,且當初那位女皇的豐功偉績也是無法讓人詬病的。但是隻因為她是一介婦人,所以無論做出來了多大的成就,最終被人提及的時候,也終歸得不到絲毫的盛讚,所聽到的隻可能會是對於其是婦人的輕蔑與指指點點罷了。
雖說昭儀,在當初受盡了流言蜚語的時候,都可以絲毫的不在乎。如今自然是可以同樣的。對於這些人的這些暗中話語,也是可以同樣的絲毫不在乎。
可事實卻終歸是有所不同的,如今在這種情況之下,她的確是可以是什麽都不在乎,卻是並不代表了,她就可以任由那些大臣們肆意汙蔑。
尤其是當這宮裏,逐漸開始了各種謠傳,其中謠言四起最為多的一點,便是說是她養小太子,扶持其登上皇位,不過就是為了如今這等太後的身份。
隻有成為了太後之後,再加上小皇帝的年紀尚且還小的緣故,這便是不得不讓她掌權。
所以歸根到底了,如今昭儀這一切的所作所為,實則上都隻不過是為了能夠,將實權皆是從小皇帝手中給拉攏到自己的手中,從而好足以獨掌朝政罷了。
“當真是豈有此理!這些大臣們,便是絲毫看不到本宮為這大韓所付出的種種作為,竟是一心隻以為著本宮是想要獨攬大權,成為新的女皇?!可笑至極!”
對於這些大臣所傳出來的一眾謠言,對於昭儀來說,是當真十足十的讓她心生惱火之意了。
倒並非是因為其他的緣故,隻是因為著,她如今所作所為,為的便是能夠延續當初她夫君,也就是太子的心中所想罷了。
倘若要是可以,她又何曾不希望可以如同莊明月那般,在民間開間鋪子,她也並不曾走過多麽大的抱負,能夠足以養活她和兩個便是足以。
可如今在她這般費心費力的作為之下,那一眾沒有絲毫作用,整日除了諫言便隻剩下諫言的大臣們,還四處造謠跪敗她的名聲,這又怎麽可能會讓她覺得心中惱火?
昭儀身邊新晉的親信沁心,看到昭儀這般的惱火,連忙走上前來勸解道:“太後,如今小太子尚且年幼,便已經扶持登上皇位,朝中的大臣們自然是會有所異詞,待到他們看清楚太後為大韓孫付出的,到時候定然是會能夠明白太後您的用心。”
“用心?他們隻能夠看見自己所以為著的,那些已經被蒙住了雙眼的大臣們,本宮又怎麽可能還會期待著他們能夠認清楚現實?”因為當初他們可以說是利用逼宮的手段,讓梁康被迫下了台。
再者加上這國不可一日無君。
所以實則上她和梁睿占著這“太後”和“皇帝”的名號,但是實際上他們兩個人,誰都不曾真正的走過登基大殿。
尤其是她,根本就還沒有從太子妃的身份,走祭拜登後大典封六宮之首為後,就直接從太子妃的位置,越過了皇後成為太後。
這甚至於是要比梁睿不曾走過封帝大典,便是已經坐上了皇位的行為,要遠遠的更加嚴重一些。
畢竟在之前的時候,早就已經出了個同樣不曾走過封帝大典卻仍舊可以坐上帝王之位執政的梁康。
雖說那個時候的梁康,是因為沒有繼承帝位的資格,所以這才沒有封帝,否則的話,以他那迫切想要成為帝王的心思,早就已經開過封帝大典了才是。
現如今的梁睿小皇帝,則又是因為著大韓如今的狀況太過於需要一個新帝來執政,所以也一時間根本顧及不上封帝大典。
而在過了這麽一段時間之後,自始至終還是沒有進行封帝大典,卻又是因為那些大臣們的各種理由上的阻攔。
實則上說到底了,不過是因為他們認為著。隻要不進行封帝大典,那麽實際上還隻是小太子身份的梁睿,便始終隻能夠是一個太子罷了。
就算現如今,昭儀能夠代為執政。
卻是隻要梁睿不是真正的大韓帝王,那麽昭儀就並不能夠真正的掌控整個大韓。
正是因為出於這個的緣故,所以時至今日,這曆來帝王所要走的這封帝大典,始終都沒有舉辦過。
而在這其中,還有著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些或迂腐或奸詐的大臣們,皆是在害怕著昭儀這麽一個婦人。
因為他們並不能夠將昭儀給從那個所謂的,太後的位置上麵給拉下來,卻是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本該是屬於小皇帝梁睿的帝王實權,悉數被昭儀給掌控在了手中。
這才一直壓製著,直至如今,所有的一切都由於這些傳聞而爆發出來。
在這幾日裏麵,昭儀可以說是極其實質的感受到了,那些大臣門已經忍受不了她代政,所以才會暗中加深了這些造謠的傳播。
隻怕,待到這幾日過去了以後,那群大臣們就會諫言讓她退出前朝,將實權還給小皇帝了才是。
一思及此處的昭儀,霎時間便是覺得頭疼難忍,也是同樣的難以尋得出來一個足以應對的法子來。
然而事情卻是要遠遠比昭儀所想的,發展要更加迅速一些。
就在她的心中剛湧出來這種想法的第二日早朝,便是聽到了那些大臣們,開始不斷的。連二連三的諫言著,為的就是要求著8昭儀,能夠將這帝王之權還於梁睿。
已經早早,對此有了猜測的昭儀,聞言頓時眼神便因此而冷了下來,並且還是冷的極為的徹底。
麵上向來帶有著的幾分淺淺溫和之意,此番也是再也難以維持得住了的。
“太後,如今小太子既然已經執政,便是已經有了能力足以代為帝王執政,您也是該將手中的帝王實權,悉數還讓於陛下了才是。”
“臣附議。”
“臣同附議。”
“臣附議於國公大人。”
……………………………
隨著那一聲又一聲的臣附議,不斷的徘徊在昭儀的耳邊,直直的刺入她的腦海之中。卻是除了讓她感到厭煩之外,別無其他。
要知曉,如今大韓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裏麵,將曾經梁康所帶來的那種暴/政痕跡,給磨滅至此,已然是因為她沒日沒夜行政的緣故。
可這些大臣們,卻是無一人能夠看見,便是看見了也始終不願意承認,她執政尚可。
倘若不是因為小皇帝如今年歲太小,沒有辦法能夠真正的執政,她怕自己失了這政權之後,便是等同於了是在將這足以傾覆天下的帝王之權,給拱手相讓於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正是因為昭儀太過於明白,所以當再度聽到那接二連三,聲聲不斷的“臣附議”之後,臉色是徹底的冷了下去。
隻見她廣袖一揮,沒有絲毫商量餘地的強硬拒絕了,“不可,如今陛下尚且年幼,且無叔父王爺輔佐,本宮將陛下托付於誰皆不放心,便仍舊由本宮繼續代為執政,此事不用再諫言!若是一眾大臣們此番無它事稟報,今日便且退朝罷!”
見昭儀這般果斷而強硬的將他們這群大臣們,今日所說出來的話,無一不是悉數給拒絕,且還是三言兩語的就直接給拒絕了之後。
看著昭儀那冷若冰霜的笑容,在這等實權的鎮壓之下,終歸還是沒有在當麵提及此事。
雖說是不曾當麵再繼續諫言,但是這並不代表了這群大臣們就此放棄了。
而知曉他們這群人不曾放棄的昭儀,在之後的時間裏麵,便是開始更加盡心盡力地,一心一意的在為大韓的發展而謀劃,順利堵住悠悠眾口。
但是這種大臣,實則上卻多半皆是那些前任帝王所依舊下來的一眾老臣們。
人至暮年,尤其是這等曾經飽讀詩書,見過各種大風大浪的老臣們,到了如今這個年紀之後,多半為了明哲保身從而致使他們的思想,變得極為保守。
便是他們青年時日所能夠接受的時候,現到如今,反而是會覺得斷然不能夠接受,且還會不斷的用著各種理由來上書反駁。
就好似於如今朝中上下,說是由著小皇帝在執政。但因為著他尚且不過才四五歲的年紀,且不說根本就沒有能力足以掌控大局,便是連分辨誰是忠臣,誰是奸臣的本事都是沒有的。
雖然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隻要是坐上了那個位置之後,便是曾經在怎麽清明的君主,終歸也是難以能夠當真有本事,將忠臣奸臣給分辨的出來。
否則的話,曆史上的那些帝王們,又怎麽可能會因為識人不清而做出來那些錯誤的抉擇。
但是如今,這尚且年幼的小皇帝,便是隻要那些大臣們稍微使上一些小心思,便是已經足夠將尚且少不更事的小皇帝,給刷的團團轉了。
否則的話,昭儀實則上也並非是想要掌控大權,她本身也就並非是那等貪戀皇權之人。
雖說自古以來,也是的確有過女皇的存在,且當初那位女皇的豐功偉績也是無法讓人詬病的。但是隻因為她是一介婦人,所以無論做出來了多大的成就,最終被人提及的時候,也終歸得不到絲毫的盛讚,所聽到的隻可能會是對於其是婦人的輕蔑與指指點點罷了。
雖說昭儀,在當初受盡了流言蜚語的時候,都可以絲毫的不在乎。如今自然是可以同樣的。對於這些人的這些暗中話語,也是可以同樣的絲毫不在乎。
可事實卻終歸是有所不同的,如今在這種情況之下,她的確是可以是什麽都不在乎,卻是並不代表了,她就可以任由那些大臣們肆意汙蔑。
尤其是當這宮裏,逐漸開始了各種謠傳,其中謠言四起最為多的一點,便是說是她養小太子,扶持其登上皇位,不過就是為了如今這等太後的身份。
隻有成為了太後之後,再加上小皇帝的年紀尚且還小的緣故,這便是不得不讓她掌權。
所以歸根到底了,如今昭儀這一切的所作所為,實則上都隻不過是為了能夠,將實權皆是從小皇帝手中給拉攏到自己的手中,從而好足以獨掌朝政罷了。
“當真是豈有此理!這些大臣們,便是絲毫看不到本宮為這大韓所付出的種種作為,竟是一心隻以為著本宮是想要獨攬大權,成為新的女皇?!可笑至極!”
對於這些大臣所傳出來的一眾謠言,對於昭儀來說,是當真十足十的讓她心生惱火之意了。
倒並非是因為其他的緣故,隻是因為著,她如今所作所為,為的便是能夠延續當初她夫君,也就是太子的心中所想罷了。
倘若要是可以,她又何曾不希望可以如同莊明月那般,在民間開間鋪子,她也並不曾走過多麽大的抱負,能夠足以養活她和兩個便是足以。
可如今在她這般費心費力的作為之下,那一眾沒有絲毫作用,整日除了諫言便隻剩下諫言的大臣們,還四處造謠跪敗她的名聲,這又怎麽可能會讓她覺得心中惱火?
昭儀身邊新晉的親信沁心,看到昭儀這般的惱火,連忙走上前來勸解道:“太後,如今小太子尚且年幼,便已經扶持登上皇位,朝中的大臣們自然是會有所異詞,待到他們看清楚太後為大韓孫付出的,到時候定然是會能夠明白太後您的用心。”
“用心?他們隻能夠看見自己所以為著的,那些已經被蒙住了雙眼的大臣們,本宮又怎麽可能還會期待著他們能夠認清楚現實?”因為當初他們可以說是利用逼宮的手段,讓梁康被迫下了台。
再者加上這國不可一日無君。
所以實則上她和梁睿占著這“太後”和“皇帝”的名號,但是實際上他們兩個人,誰都不曾真正的走過登基大殿。
尤其是她,根本就還沒有從太子妃的身份,走祭拜登後大典封六宮之首為後,就直接從太子妃的位置,越過了皇後成為太後。
這甚至於是要比梁睿不曾走過封帝大典,便是已經坐上了皇位的行為,要遠遠的更加嚴重一些。
畢竟在之前的時候,早就已經出了個同樣不曾走過封帝大典卻仍舊可以坐上帝王之位執政的梁康。
雖說那個時候的梁康,是因為沒有繼承帝位的資格,所以這才沒有封帝,否則的話,以他那迫切想要成為帝王的心思,早就已經開過封帝大典了才是。
現如今的梁睿小皇帝,則又是因為著大韓如今的狀況太過於需要一個新帝來執政,所以也一時間根本顧及不上封帝大典。
而在過了這麽一段時間之後,自始至終還是沒有進行封帝大典,卻又是因為那些大臣們的各種理由上的阻攔。
實則上說到底了,不過是因為他們認為著。隻要不進行封帝大典,那麽實際上還隻是小太子身份的梁睿,便始終隻能夠是一個太子罷了。
就算現如今,昭儀能夠代為執政。
卻是隻要梁睿不是真正的大韓帝王,那麽昭儀就並不能夠真正的掌控整個大韓。
正是因為出於這個的緣故,所以時至今日,這曆來帝王所要走的這封帝大典,始終都沒有舉辦過。
而在這其中,還有著最為重要的一點便是。這些或迂腐或奸詐的大臣們,皆是在害怕著昭儀這麽一個婦人。
因為他們並不能夠將昭儀給從那個所謂的,太後的位置上麵給拉下來,卻是又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本該是屬於小皇帝梁睿的帝王實權,悉數被昭儀給掌控在了手中。
這才一直壓製著,直至如今,所有的一切都由於這些傳聞而爆發出來。
在這幾日裏麵,昭儀可以說是極其實質的感受到了,那些大臣門已經忍受不了她代政,所以才會暗中加深了這些造謠的傳播。
隻怕,待到這幾日過去了以後,那群大臣們就會諫言讓她退出前朝,將實權還給小皇帝了才是。
一思及此處的昭儀,霎時間便是覺得頭疼難忍,也是同樣的難以尋得出來一個足以應對的法子來。
然而事情卻是要遠遠比昭儀所想的,發展要更加迅速一些。
就在她的心中剛湧出來這種想法的第二日早朝,便是聽到了那些大臣們,開始不斷的。連二連三的諫言著,為的就是要求著8昭儀,能夠將這帝王之權還於梁睿。
已經早早,對此有了猜測的昭儀,聞言頓時眼神便因此而冷了下來,並且還是冷的極為的徹底。
麵上向來帶有著的幾分淺淺溫和之意,此番也是再也難以維持得住了的。
“太後,如今小太子既然已經執政,便是已經有了能力足以代為帝王執政,您也是該將手中的帝王實權,悉數還讓於陛下了才是。”
“臣附議。”
“臣同附議。”
“臣附議於國公大人。”
……………………………
隨著那一聲又一聲的臣附議,不斷的徘徊在昭儀的耳邊,直直的刺入她的腦海之中。卻是除了讓她感到厭煩之外,別無其他。
要知曉,如今大韓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裏麵,將曾經梁康所帶來的那種暴/政痕跡,給磨滅至此,已然是因為她沒日沒夜行政的緣故。
可這些大臣們,卻是無一人能夠看見,便是看見了也始終不願意承認,她執政尚可。
倘若不是因為小皇帝如今年歲太小,沒有辦法能夠真正的執政,她怕自己失了這政權之後,便是等同於了是在將這足以傾覆天下的帝王之權,給拱手相讓於了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正是因為昭儀太過於明白,所以當再度聽到那接二連三,聲聲不斷的“臣附議”之後,臉色是徹底的冷了下去。
隻見她廣袖一揮,沒有絲毫商量餘地的強硬拒絕了,“不可,如今陛下尚且年幼,且無叔父王爺輔佐,本宮將陛下托付於誰皆不放心,便仍舊由本宮繼續代為執政,此事不用再諫言!若是一眾大臣們此番無它事稟報,今日便且退朝罷!”
見昭儀這般果斷而強硬的將他們這群大臣們,今日所說出來的話,無一不是悉數給拒絕,且還是三言兩語的就直接給拒絕了之後。
看著昭儀那冷若冰霜的笑容,在這等實權的鎮壓之下,終歸還是沒有在當麵提及此事。
雖說是不曾當麵再繼續諫言,但是這並不代表了這群大臣們就此放棄了。
而知曉他們這群人不曾放棄的昭儀,在之後的時間裏麵,便是開始更加盡心盡力地,一心一意的在為大韓的發展而謀劃,順利堵住悠悠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