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朝廷經過一天的辯論,鄭主隻能是偃旗息鼓,雖然他心中對高衡和僑民們的恨意已經到了頂點,但是他明白,陳仲等人說的不無道理,他如果還想坐穩屁股底下這張椅子,那就不能做得太過分。


    從鄭氏奪了黎皇的權力,挾天子以令諸侯開始,整個安南幾乎就沒有一天是和平的,鄭阮紛爭持續了幾十年,雙方早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一場長期的消耗戰。本來,安南的民眾就已經是緊繃的弓弦,現在又憑空出現了高衡這個家夥,讓安南軍白白損失了兩萬人馬,若是繼續擴軍打仗,恐怕老百姓身上的這根弦就要斷了,到時候,可就不好收場了。


    雖然客觀條件不允許,鄭主卻不打算就這麽放過高衡,他給禦林軍下了死命令,半年時間內一定要訓練出一支可以實施刺殺任務的死士部隊,前往脫縣,刺殺高衡。


    反觀高衡這邊,因為這一場大勝,求活旅繳獲了海量的物資,不僅解決了自己的燃眉之急,擴軍的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脫縣軍衙之中,文官武將們濟濟一堂,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這些天,他們一方麵清點物資,一方麵分配俘虜,說到俘虜,可是有大用了,數千俘虜高衡當然不會白白養著他們,如果就這麽放了,心裏也很不爽,不管怎麽說,也要讓他們受到該有的懲罰。


    想想後世,北方大國在二戰中把小日子戰俘拉去西伯利亞挖土豆,這個方法就挺不錯了,這麽多安南勞動力,不用白不用,正好他們要開墾荒地、修繕營地,這不現成的勞動力就來了。不幹活就沒飯吃,這個道理淺顯易懂,相信戰俘們應該有這個自覺性。


    不僅如此,最近,高衡還有一個大發現,安南北部礦產很豐富,據戰俘中的一個軍官說,往西,前往上文州的方向,有一座鐵礦。這可讓高衡喜不自勝,他們製造武器最缺的就是原材料,如果有鐵礦,這樣原料的來源就有了,現在他手上有數千俘虜,正好可以分出一部分去開采鐵礦。


    人口是奠定一切的基礎,若是放在以前,高衡沒辦法弄一些大動作,也沒辦法擴大產業,畢竟處處缺人,但是現在,高衡暫時不缺人口了,至少在高衡掌握的地盤來看,人口已經足夠了,有了人口,求活旅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將軍到!”隨著範玉一聲高喊,眾人的議論聲停止,正堂立刻安靜下來。高衡大步流星走了進來,所有人嘩啦一下起身,“參見將軍。”


    高衡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可以坐下,眾人這才紛紛落座。既然城池的規模在不斷擴大,軍規軍紀就要提上日程了,求活旅是僑民組建成的部隊,為了區別與舊式軍隊,高衡特意廢除了跪拜禮,讓全軍上下使用新的禮節,比如現在,上官到場,下屬隻需起身立正即可。


    眾人全部坐好,成子龍就坐在高衡的左手邊,高衡笑了笑道:“這兩天諸位都將養好了吧。”從老虎穀歸來之後,高衡給全軍將士放了兩天假,他們也確實辛苦了,兩千求活旅士兵帶出去,迴來的隻有一千兩百人,有七百多人戰死,還有數十人傷重不治,剩下的一千二百活著迴來的人當中,還有近百人落下了殘疾,不能再進入軍營或者一線部隊。


    戰死者的軍牌已經被全部收集起來,工匠們連夜趕製了靈位,放入忠義祠中享受香火祭拜。陣亡者的家屬,也全部得到了撫恤,求活旅的撫恤標準很高,若是按照明末製度,明軍普通士兵的陣亡撫恤銀隻有區區三五兩銀子,就這三五兩銀子,還經常被上官克扣,有的地方幹脆就不發,死了就死了,算你倒黴。


    在軍校的時候,高衡專門看過明末清初這一段史料,有句話叫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說的就是明軍的戰鬥力其實並不是很差,除掉不怎麽訓練的衛所兵之外,大明的邊軍或者是將領的直屬部隊、家丁之類的軍隊頗有戰鬥力,隻是一旦不發軍餉,士兵們便再無戰意。


    這是非常淺顯易懂的道理,你幫別人幹活,什麽好處都沒有,也沒有薪俸,那還幹個屁。為什麽投降清軍的明軍立刻就變成了虎狼之師,就是這個道理。清初的統治者也深知這個道理,在很多時候,投降的明朝邊軍,陣亡者的撫恤最高能達到馬兵七十兩,步兵五十兩。這麽高的撫恤,難怪投降的明軍在戰場上這麽拚命。


    求活旅的陣亡撫恤金當然沒有五十兩,高衡現在雖然手頭有不少金銀,但也不能做到五十兩這麽誇張,士兵的撫恤銀定在二十兩。但是這二十兩能實打實發到家屬的手裏,不會有任何克扣,這樣,士兵們免去了後顧之憂,就算是自己陣亡了,家人們也能生活得很好,到了戰場上當然會用命。


    高衡這麽一問,眾人立刻撓撓頭笑道:“休息好了,嗬嗬,嗬嗬。”


    高衡點點頭,麵色忽然嚴肅道:“休息好了,我們就要幹正事了,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要跟大家商議三件大事,關乎我們前途命運的三件大事。”


    眾人麵色皆是一正,紛紛豎起耳朵,聽高衡說話。


    “第一,就是軍隊,軍隊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如果沒有軍隊,我們將一事無成,也不會有安定的生活環境,安南人畏威而不懷德,若不是我們接連幾次擊敗了他們,我們可能一天都活不下去,所以既然我們的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長,要想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我們就要大力加強軍隊的建設,本將決定,擴軍。”


    “擴軍?擴軍?”眾人立刻竊竊私語起來,大堂上響起了一片嗡嗡聲。


    高衡肯定道:“不錯,擴軍。軍師,你來介紹一下我們的人口情況。”


    成子龍清了清嗓子道:“諸位,我求活旅治下人口,最開始有一萬,經過多次和安南朝廷的交換和鄰近地區一些僑民的投奔,我們現在擁有的人口是五萬兩千三百四十六人,大約是一萬多戶,並且還有六千戰俘充作苦力,總人口數接近六萬,已經相當於脫縣原有人口的兩倍。”


    “謔!這麽多。”眾人發出一陣驚唿,這些武將們對人口倒是不太關心,或者說對數字不太敏感,六萬人口,若是放在大明,當然不算什麽,大明境內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縣城估計都不止六萬人,但是在安南北部,一下子聚集將近六萬人,已經算是很大規模的數字了。


    “大家都應該聽清楚了,如此一來,我們的軍隊就必須要進行擴大,軍隊是我們的基本盤,六萬人口,戰俘也是勞動力的一部分,這些戰俘本將是不會把他們招進軍隊的,但是他們可以騰出不少青壯男子的份額來,所以我軍應擴軍至六千人。”高衡斬釘截鐵道。


    “六千人?”眾人對這個數字感到驚訝,原先求活旅可是一直隻有兩千人的規模,六千人可是擴大了三倍,本來按照古製,一個旅有三千人,雖然他們叫求活旅,可是從來沒有滿員過,現在一下子征召六千人,等於是兩個旅的人馬了。


    其實這個數字也是高衡和成子龍經過精心考量的,古代的生產力跟後世的生產力不同,並且當兵的標準也不如後世高。以華夏的幾個時間段來舉例,比如戰國時期,一般認為,軍民比例就是十比一,也就是十個人當中有一個士兵。


    到了後世,華夏的人口不斷擴大,軍隊比例才降了下來,比如大明全國有兵一百餘萬,而根據後世的史學家測算,明末華夏已經有上億人口,如此看來,軍民比是八九十比一,但實際上,明末群雄割據,各種混戰不斷,比如李自成動不動就能拉出百萬大軍,所以實際上的軍民比例會更高。


    求活旅和僑民們生活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安南是敵對方,他們取得了安南的土地,安南人肯定忍不了。而眾人不知道,高衡卻知道的是,再過幾年,華夏易主,明廷滅亡,到時候局麵會更加混亂,亂世之中想要自保,沒有十分之一的兵馬肯定不行。


    蘇聯在二戰中曾經征召了兩千多萬人,占人口比例的百分之十五,若是戰爭繼續發展下去,他們還能征兵,按照後世的理論,極限動員的情況下,可以把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全部拉上戰場,當然,那樣太誇張了,百分之十的比例還是比較符合求活旅的情況的。


    如果日後條件改善了,再把軍隊的比例降下來也不遲。


    “不錯,就是六千人,求活旅這個名字也可以變更了。”高衡又道。眾人更是驚訝,求活旅這個名字已經用了數月,眾人也已經習慣,這麽快就要變更嗎?


    高衡起身道:“無規矩不成方圓,從今往後,我們不再是臨時武裝,而是要建立一支正規的軍隊。我們的民眾都是僑民,有漢人、也有苗人、彝人、壯人,但是不管怎麽樣,我們都是華夏的一員,都是曾經生活在華夏這片熱土上的人,所以我們身在海外,也要以興盛華夏為目標,我們的軍隊就叫興華軍。”


    “興華軍。好名字。”吳榮第一個讚成道。王奇、宋誌等人也是點頭,王奇道:“將軍,此名大氣,我雖然沒什麽文化,但是也覺得是個好名字。”


    見眾人讚同,高衡又道:“興華軍既然成立,軍製我們也要定下來,六千人分成兩個旅,一千人為一營,兩百人為一連,五十人一排,十人一隊。此戰結束後,我們收獲頗豐,繳獲的物資有戰馬數百匹,戰象五十頭,本將以為,先成立一個騎兵營。包含八百騎兵和兩百象兵。”


    “此外,此次繳獲火銃無算,加上我們原先裝備的火銃,可以成立兩個火銃營。另外還有大小火炮共計四十餘門,其中還包含三門大將軍炮,可以成立一個炮營,當然,現在炮營的人數肯定是多了,不過沒關係,在後續的戰事之中我們還能繳獲火炮,或者將來有條件我們也可以自己鑄造火炮,先把炮兵培養出來,有了火炮就能直接裝備。”


    眾人一個個驚訝萬分,沒想到自己已經有如此實力,這若是放在他們剛來脫縣的時候,大家是想都不敢想的,騎兵營都弄出來了,要知道,安南全國才不過近萬騎兵,這小小的脫縣就組織了一個千人的騎兵營,鄭主若是知道了,還不得氣死,組建騎兵營的戰馬和裝備可都是他送來的。


    “剩下的兩千人,我們的裝備還不齊全,若是按照本將的設想,未來應該廢除弓箭刀槍等冷兵器,全員換裝火器,組建一支便若神機營那樣的軍隊,但是現在條件有限,所以再成立一個弩箭營和一個槍兵營,負責填補火銃兵的空缺和近戰。所有士兵的軍餉由軍衙統一支出,每個士兵每月二兩餉銀,足額發放,軍官按照級別翻倍。”


    高衡頓了頓又道:“最後就是哨探隊,哨探隊規模應該進一步擴大,陸濤你可在全軍之中挑選人才,我原先的五十名衛士也都交給你,成立一個兩百人的哨探連,由你來統領。軍餉按照普通士兵的兩倍發放。”


    範玉抿了抿嘴唇,“將軍,您的衛隊怎麽辦?”


    高衡道:“衛隊的事情暫時不重要,我個人跟全軍上下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麽,還是按照五十人的規模來吧,軍餉比照哨探連。”


    “是。”範玉拱了拱手。成子龍倒是想出言提醒,但是看高衡的樣子,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迴去,高衡應該是不想太高調,給自己配那麽多衛士,會顯得排場很大,現在是興華軍初創,高衡這麽做他能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烈火南明二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弋漁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弋漁夫並收藏烈火南明二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