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能喜歡上神仙?
第二天清晨,喜慶熱鬧的空氣充滿了小初的家,年幼的小瑩子屋子裏院子內來迴的跑,家裏來了許多賓客,還有同村幫忙的大娘和大嫂張羅著中午要吃的喜宴。而小初一早,就讓阿娘給她梳一個漂亮的髮髻,還換上了之前備好的新衣服,那是一身紅色的衣裙,是阿娘挑的花樣小初自己做的,十分合身。
剛弄完,阿娘就催促道:“你大哥和阿肆還在院子裏等你呢,快點,別磨蹭。”小初隻好拿起桌上盤子裏的喜糕,連忙往嘴裏塞了兩口。
元肆以前不明白這姑娘梳妝需要等這麽久,看著他不耐煩的樣子,小初的大哥偷偷笑了一聲,隻聽房門出聲,一襲紅衣映入眼簾。曾有詩,鮮衣怒馬少年時,怕是就是這個年紀的模樣,然而這模樣似曾……元肆看的有些出神,“對不起,我有些遲了。”
“你看這等待可是值得?”新郎官側身附耳說道。
一下子,元肆收迴了心神,“再不走就遲了,別誤了好時辰。”
於是這娶親的隊伍就出發了。
還好,前麵走的是小初的大哥,後麵又跟著一個神仙,連上幫忙鄉裏鄉親、敲鑼打鼓的樂手、抬轎的轎夫,這十幾口子一起走,小初心裏想著今天不會再迷路了。
這新娘家距離小初的家不算近,其實小初的大哥也沒想過自己能娶到這位鄰村柔姑娘。
這柔姐姐其實是,她父親是鄉裏私塾的教書先生,年輕的時候考過秀才,隻可惜還是清貧半生,好在自己安貧樂道,不貪圖權貴。一次機會,他結識了小初的大哥,看中他為人實在,便有意將女兒託付給他,於是就將二人有意撮合。這柔姑娘也是嫻靜馴良,會點醫術,總來幫小初的阿看眼睛,一來二去便和這家中人熟絡起來,她深知小初大哥的心意,於是答應了他家的提親。
“所以才會走這麽遠去提親啊。”
“你這個神仙也覺得累了?”
“累倒是不覺得,隻是這天氣悶熱,總感覺怪得很,可能許久沒來人間了吧。”
“阿爹也說得天氣怪得很,都說秋老虎,可能過了這陣兒就好了。”
“秋老虎?這農家用的辭藻還真是通俗易懂。”
身旁的鄰家大叔看著這倆人聊得那麽熱絡,於是開口道:“小初啊,這是誰啊,我怎麽沒在村中見過他,聊得這麽投機,是不是你的情哥哥啊?”
話應剛落,小初的臉一下脹得通紅,一時間竟不知迴答什麽好,隻聽少年的聲音答道:“老伯怕是誤會了,小初是我的好朋友,我們昨天才認識。”
小初順著話茬說道:“隻是昨天我在村外林子裏迷路幫我的哥哥,莽叔別誤會了。”
“哦哦哦,是我老糊塗了,不過老澤家的阿壯不是總去你家幫你嘛,那小夥子今天怎麽不見他?”
“阿壯陪著澤叔去城裏串親戚了,過幾天才能迴來呢。”
“怪不得這迎親的隊伍沒這孩子。”
三言兩語的工夫迎親的隊伍終是到了柔姐姐的家門口,門外許多鄉親等著看新娘子,門裏送親的人忙作一團。隻聽屋內傳來幾聲哭喊,這本是成親哭嫁的老例,可是這柔姐姐實在舍不下雙親,幾經親友勸說才走出了房門。這會兒,這新郎官也沒閑著,門口說了許多好話,這娘家人才給開門,看著院中的妻子便趕緊上前迎接,隻見柔姐姐的爹娘從正屋走出,看著院中一襲嫁衣的女兒,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感慨。
“女兒不孝,從此不能在爹娘麵前盡孝,願二老青鬆常健,爹娘請受女兒一拜。”說著柔姐姐朝著自己的爹娘行了個大禮,見此狀,這新郎官便也上前一拜,“爹娘請放心,今天柔兒就是我們家的人了,我今後定不會辜負她,定會將她好好愛護,二老請放心,小婿在此一拜,同願二老青柏常健。”
隻等得娘家這一邊禮數都齊備了,迎親的隊伍再次出發。
來往道且長,這坐上人的轎子便不是以前的重量,於是莽叔提議把人手分成兩撥,隻是因為這人手實在不夠,小初提議讓阿肆也一起幫忙。本以為這個神仙會拒絕,沒想到他欣然答應。
這一路上,人們都感嘆還是壯小夥有把子力氣,阿肆一幫忙,這轎子的重量比來時還要輕。聽著鄉親們誇獎著阿肆,小初不禁一笑,這差事交給神仙還真是算找對人了。忙著應和的阿肆也沒顧上抱怨這丫頭的荒唐之舉,一口氣便把轎子抬迴了村。
吹吹打打一路,這新娘子總算到了婆家。紅燈高掛,高朋滿座,裏正也來到小初家,今天他是這場婚禮的證婚人,見證一對新人組成一個家庭。
“一拜天地。”裏正高聲喊道。
“二拜高堂。” 一對璧人向父母鞠躬行禮。
“夫妻對拜。”
“禮成。”
這倆字念完,這位柔姐姐的婚禮才算一個結束,隻是苦了新郎官,剛剛娶得美嬌娘到手,不得清閑,還要與親朋好友洗盞更酌,慶賀這件喜事。
小初看到阿肆陪著阿爹喝酒,便安心陪著新嫂子迴了新房。門扉剛閉,柔兒說道:“這陪著你來的小夥子是誰家的伢子啊?不曾聽你哥提過你有個小哥哥做朋友。來往你家幾迴我也未見過他啊。”
“怎麽剛剛做了大嫂,您就要給我找婆家,他是阿肆,兩天前救過我的獵戶,因為家裏要辦喜事,我便留他沾沾喜氣,你可別多想。”
“哦,救命恩人啊,不過我瞧這可沒這麽簡單,你看他瞧你的眼神都和看別人不一樣,小初你也不小了,不是聽咱爹說你在和阿壯談婚事?雖然我不懂你們小孩們的喜歡是什麽樣的,可是你千萬別隨波逐流,嫁給喜歡的人總比將就要好。”
“那你嫁給我哥並不是將就?”
“如果是將就我早就成裏正家的兒媳婦了,我隻是覺得錢財,榮華,遠沒有和一個愛你的人簡簡單單活一輩子來得實在。”
“所以?”
“這答案在你的心裏,外人可是沒法迴答的。”
出了新房的門,小初開始嘀咕起來:是啊,兩日相處,她差點都忘了眼前的人是個神仙,要不是剛剛柔兒和她說什麽榮華富貴,她都差點忘了,這神仙從不短缺錦衣華緞,她同他來自兩個世界,甚至今晚他就要離去了。
“想什麽呢?那麽出神?”元肆輕笑一聲,臉上兩團紅暈,一看就是又貪杯了。
“沒,沒什麽。隻是神君你,好像這次又喝多了。”小初平靜地看著他,那眼神是從未見過的正式。
見此狀,元肆便隨手一揮,將滿身酒氣和臉上兩朵紅暈散去,收斂了那副許久未出現過的笑容。
他也知道,今晚他們要離別了。
雖是初秋十分,夜裏還是有一絲寒意。
洞房裏,柔兒望著他,隻見喜服褪下,熄滅燭花;洞房外,鄰裏親朋仍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你看,這些人沒有我的庇護照樣生存得很好。他們成親生子,勞作收穫,這都是他們自己的福祉,與我沒有半分關係,我早已不問……不問良田幾畝,不問阡陌誰築。”
</br>
第二天清晨,喜慶熱鬧的空氣充滿了小初的家,年幼的小瑩子屋子裏院子內來迴的跑,家裏來了許多賓客,還有同村幫忙的大娘和大嫂張羅著中午要吃的喜宴。而小初一早,就讓阿娘給她梳一個漂亮的髮髻,還換上了之前備好的新衣服,那是一身紅色的衣裙,是阿娘挑的花樣小初自己做的,十分合身。
剛弄完,阿娘就催促道:“你大哥和阿肆還在院子裏等你呢,快點,別磨蹭。”小初隻好拿起桌上盤子裏的喜糕,連忙往嘴裏塞了兩口。
元肆以前不明白這姑娘梳妝需要等這麽久,看著他不耐煩的樣子,小初的大哥偷偷笑了一聲,隻聽房門出聲,一襲紅衣映入眼簾。曾有詩,鮮衣怒馬少年時,怕是就是這個年紀的模樣,然而這模樣似曾……元肆看的有些出神,“對不起,我有些遲了。”
“你看這等待可是值得?”新郎官側身附耳說道。
一下子,元肆收迴了心神,“再不走就遲了,別誤了好時辰。”
於是這娶親的隊伍就出發了。
還好,前麵走的是小初的大哥,後麵又跟著一個神仙,連上幫忙鄉裏鄉親、敲鑼打鼓的樂手、抬轎的轎夫,這十幾口子一起走,小初心裏想著今天不會再迷路了。
這新娘家距離小初的家不算近,其實小初的大哥也沒想過自己能娶到這位鄰村柔姑娘。
這柔姐姐其實是,她父親是鄉裏私塾的教書先生,年輕的時候考過秀才,隻可惜還是清貧半生,好在自己安貧樂道,不貪圖權貴。一次機會,他結識了小初的大哥,看中他為人實在,便有意將女兒託付給他,於是就將二人有意撮合。這柔姑娘也是嫻靜馴良,會點醫術,總來幫小初的阿看眼睛,一來二去便和這家中人熟絡起來,她深知小初大哥的心意,於是答應了他家的提親。
“所以才會走這麽遠去提親啊。”
“你這個神仙也覺得累了?”
“累倒是不覺得,隻是這天氣悶熱,總感覺怪得很,可能許久沒來人間了吧。”
“阿爹也說得天氣怪得很,都說秋老虎,可能過了這陣兒就好了。”
“秋老虎?這農家用的辭藻還真是通俗易懂。”
身旁的鄰家大叔看著這倆人聊得那麽熱絡,於是開口道:“小初啊,這是誰啊,我怎麽沒在村中見過他,聊得這麽投機,是不是你的情哥哥啊?”
話應剛落,小初的臉一下脹得通紅,一時間竟不知迴答什麽好,隻聽少年的聲音答道:“老伯怕是誤會了,小初是我的好朋友,我們昨天才認識。”
小初順著話茬說道:“隻是昨天我在村外林子裏迷路幫我的哥哥,莽叔別誤會了。”
“哦哦哦,是我老糊塗了,不過老澤家的阿壯不是總去你家幫你嘛,那小夥子今天怎麽不見他?”
“阿壯陪著澤叔去城裏串親戚了,過幾天才能迴來呢。”
“怪不得這迎親的隊伍沒這孩子。”
三言兩語的工夫迎親的隊伍終是到了柔姐姐的家門口,門外許多鄉親等著看新娘子,門裏送親的人忙作一團。隻聽屋內傳來幾聲哭喊,這本是成親哭嫁的老例,可是這柔姐姐實在舍不下雙親,幾經親友勸說才走出了房門。這會兒,這新郎官也沒閑著,門口說了許多好話,這娘家人才給開門,看著院中的妻子便趕緊上前迎接,隻見柔姐姐的爹娘從正屋走出,看著院中一襲嫁衣的女兒,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感慨。
“女兒不孝,從此不能在爹娘麵前盡孝,願二老青鬆常健,爹娘請受女兒一拜。”說著柔姐姐朝著自己的爹娘行了個大禮,見此狀,這新郎官便也上前一拜,“爹娘請放心,今天柔兒就是我們家的人了,我今後定不會辜負她,定會將她好好愛護,二老請放心,小婿在此一拜,同願二老青柏常健。”
隻等得娘家這一邊禮數都齊備了,迎親的隊伍再次出發。
來往道且長,這坐上人的轎子便不是以前的重量,於是莽叔提議把人手分成兩撥,隻是因為這人手實在不夠,小初提議讓阿肆也一起幫忙。本以為這個神仙會拒絕,沒想到他欣然答應。
這一路上,人們都感嘆還是壯小夥有把子力氣,阿肆一幫忙,這轎子的重量比來時還要輕。聽著鄉親們誇獎著阿肆,小初不禁一笑,這差事交給神仙還真是算找對人了。忙著應和的阿肆也沒顧上抱怨這丫頭的荒唐之舉,一口氣便把轎子抬迴了村。
吹吹打打一路,這新娘子總算到了婆家。紅燈高掛,高朋滿座,裏正也來到小初家,今天他是這場婚禮的證婚人,見證一對新人組成一個家庭。
“一拜天地。”裏正高聲喊道。
“二拜高堂。” 一對璧人向父母鞠躬行禮。
“夫妻對拜。”
“禮成。”
這倆字念完,這位柔姐姐的婚禮才算一個結束,隻是苦了新郎官,剛剛娶得美嬌娘到手,不得清閑,還要與親朋好友洗盞更酌,慶賀這件喜事。
小初看到阿肆陪著阿爹喝酒,便安心陪著新嫂子迴了新房。門扉剛閉,柔兒說道:“這陪著你來的小夥子是誰家的伢子啊?不曾聽你哥提過你有個小哥哥做朋友。來往你家幾迴我也未見過他啊。”
“怎麽剛剛做了大嫂,您就要給我找婆家,他是阿肆,兩天前救過我的獵戶,因為家裏要辦喜事,我便留他沾沾喜氣,你可別多想。”
“哦,救命恩人啊,不過我瞧這可沒這麽簡單,你看他瞧你的眼神都和看別人不一樣,小初你也不小了,不是聽咱爹說你在和阿壯談婚事?雖然我不懂你們小孩們的喜歡是什麽樣的,可是你千萬別隨波逐流,嫁給喜歡的人總比將就要好。”
“那你嫁給我哥並不是將就?”
“如果是將就我早就成裏正家的兒媳婦了,我隻是覺得錢財,榮華,遠沒有和一個愛你的人簡簡單單活一輩子來得實在。”
“所以?”
“這答案在你的心裏,外人可是沒法迴答的。”
出了新房的門,小初開始嘀咕起來:是啊,兩日相處,她差點都忘了眼前的人是個神仙,要不是剛剛柔兒和她說什麽榮華富貴,她都差點忘了,這神仙從不短缺錦衣華緞,她同他來自兩個世界,甚至今晚他就要離去了。
“想什麽呢?那麽出神?”元肆輕笑一聲,臉上兩團紅暈,一看就是又貪杯了。
“沒,沒什麽。隻是神君你,好像這次又喝多了。”小初平靜地看著他,那眼神是從未見過的正式。
見此狀,元肆便隨手一揮,將滿身酒氣和臉上兩朵紅暈散去,收斂了那副許久未出現過的笑容。
他也知道,今晚他們要離別了。
雖是初秋十分,夜裏還是有一絲寒意。
洞房裏,柔兒望著他,隻見喜服褪下,熄滅燭花;洞房外,鄰裏親朋仍是觥籌交錯,推杯換盞。
“你看,這些人沒有我的庇護照樣生存得很好。他們成親生子,勞作收穫,這都是他們自己的福祉,與我沒有半分關係,我早已不問……不問良田幾畝,不問阡陌誰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