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未央才徹底鬆了一口氣,沒問題就好,小心翼翼的將孩子交給一直帶他的奶娘。
目送他們離開,整個王府的主人,才在內心真正的鬆了一口氣。
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索性也不再去想那些,而是將注意力都放在之後的事情上。
說實話,之後即將發生那些事情,就是今日長孫無忌來往府中找自己說的。
在各位官員於長安城,進行績效考核,還有年末總結時,肯定會起波瀾,這一點是無論如何都必然會發生的。
所以長孫無忌作為大唐丞相,房玄齡、杜如晦作為兩部尚書。
這三者之間,與即將到來的年終考核,是緊密相連的,去皇宮找陛下商議,這也是很正常,甚至是本來就該如此。
最後將禍水引到自己浮上來,這也算可以,畢竟大唐皇帝總不可能親自下場,緊盯著手底下臣子的一舉一動。
而自己這位大唐王爺,手握實權也恰好能夠勝任這個職位,另一方麵,皇室之人的身份,也剛好可以抵消某些不便的麻煩。
就是裝樣子,至於皇族,李未央還真不相信,除了陛下之外,自己還能夠受到誰的禁錮?
誰敢亂說、不聽話,那就不好意思了,想到此處心情也就豁然開朗,至少沒有如同剛才那樣愁雲滿布。
可剛到後院的王菲卻猛然察覺,心中無比慌亂,被發現了嗎?應該沒有吧。
自己不過是想讓獨孤一族,在殿下麵前晃一晃,殿下也沒有做出什麽反對的意見,那就,嗯,該怎麽說呢,應該是可以的。
王菲還在不停的安慰著自己,不過還是暫且將內心中的慌亂給壓了下來,有條不紊的安排手底下人,去通知獨孤輕柔。
當然今日到王府中來,是不怎麽可能的,所以也就沒有指望。
緊接著,內心之中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聲音似乎在強迫,不要再去思考其他問題,在王府中將殿下照顧好了,就行。
說實話,實際情況也該是如此。
王氏一族,可不是獨孤一族那種二五仔。
有個風吹草動的利益,便利及搖擺不定。
王氏一族作為比獨孤一族傳承更久的家族,自然有其生存的一套法則,若選擇了一條路,即使知道前麵是死路,也要一次性走完。
切不可半途而廢,擔心被其他人亂講。
整個王府這一日不知怎麽的,隱隱約約地透露著些危險。
使得在外監視的那些細作,都不自覺的打了好幾個寒顫,就包括守在門口的那些衛士,偶爾看向他們的目光,都有肅殺之意。
這將這些戲作嚇得顫顫巍巍,生怕一個不小心被這些掌權者盯上,那可就不怎麽好。
特別是如今自己的身份。隻是細作,即使被王府的侍衛給弄死了,也不會有誰,橫加幹涉,更不會有誰替之出頭。
唉,這或許就是底層者的悲哀,上層者的狂歡吧,再不願,又能如何?
難道離開?
嗬嗬!!
離開,那是一個死,隻能繼續堅守下來,盯著未央殿下的一舉一動,想到這兒,心中的憤然之意,更加明顯,可也不敢表達出什麽。
生怕被其他人傳給幕後的主上,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不是好事兒,與此同時,李世民也離開了太極宮,漫步在這碎雪中。
凜冽的寒風,吹動了胡須,顯得格外寂寥。
每走一步,就在內心中想著,最近朝臣,即將處理的極大麻煩。
官員考核?各位皇子?
說實話,此次承乾迴長安城,他很高興,畢竟是自己與觀音婢的第一個兒子,無論如何,都應該受到最大的重視。
但和官員的考核,這件事結合起,來本來就是個不小的麻煩,結果兩個麻煩還疊加在一起。
不但長孫無忌等人感到異常為難,就包括這個國家最大的統治者,也是感到勞累異常。
可,能怎麽辦?
將他們召迴皇宮來,訓斥一番?
算了,最近承乾有沒有做什麽錯事,更何況他目前的位置是循真王,是有品階的王爺。
所以有些事兒、有些話,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最關鍵是自己也不忍心,唉,就這麽下去嗎?就這麽下去吧。
真不行,皇帝都有點準備開小號了,反正現在尋真王是對那個位置,大概率是沒興趣的。
而魏王李泰經過之前的連番打擊,似乎也意識到了他這位皇帝,除非,真的到了晚年,才可能交出權力。
至少也得做二三十年的太子……
唉,想到這兒,李世民也是歎了一口氣,對方看來也是知曉了如今是不可能登上那個位置。
即使上去,也無非傀儡罷了。
所以也沒有怎麽鬧騰,至於其他的皇子,李世民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心思在他們的身上。
嗯,倒也不是不愛,主要是他們不配!!!
長安城在皇帝此刻心中,那些不配的王爺,還美滋滋的做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最為突出的李寬。
此時正準備再搞些動作出來,讓朝臣、父皇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從而減少對於剛迴到長安大哥的關注。
也減對於魏王的關注,畢竟這兩位才是真正的大敵,無論是哪方麵的條件,李寬都的確沒有他們的好
可他自認為,也有出人意料的一麵,至少與自己的那兩位兄長比起來,是這樣。
比如李寬的母妃,沒有強大的外戚支持,至少沒有像丞相一樣的親戚,這是其一。
還有李承乾,他之前是做太子的,但是因為做錯事兒,被貶謫成了循真王。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個朝代的太子被貶之後,能夠再次上位的,這是其二。
更何況,有些頑固的家夥,一定會扯著這第二點去力爭。
加之,之前的那些力量,在他離開長安的這段時間,在身份成了循真王的這段時間中。
大部分的手下,已經散了,有的投入魏王的手中,有的又化作兩麵派在牆上。
哪邊刮風,就往相反的方向去,當然,也不乏有堅定身份,依舊不離不棄的支持他的。
唉,想到這兒,李寬也是暗自歎了一口氣。
至於其它到了年齡,可以涉及權利的皇子,內心就更不必多想,反正從第二天起,就連長孫無忌都察覺到各位王爺在長安城中,走動的消息似乎多了不少。
這是,陛下允許的嗎?是的吧,畢竟李世民也不希望自己的皇子成為廢物
至少,交友這個方麵,不能成為廢物。
目送他們離開,整個王府的主人,才在內心真正的鬆了一口氣。
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索性也不再去想那些,而是將注意力都放在之後的事情上。
說實話,之後即將發生那些事情,就是今日長孫無忌來往府中找自己說的。
在各位官員於長安城,進行績效考核,還有年末總結時,肯定會起波瀾,這一點是無論如何都必然會發生的。
所以長孫無忌作為大唐丞相,房玄齡、杜如晦作為兩部尚書。
這三者之間,與即將到來的年終考核,是緊密相連的,去皇宮找陛下商議,這也是很正常,甚至是本來就該如此。
最後將禍水引到自己浮上來,這也算可以,畢竟大唐皇帝總不可能親自下場,緊盯著手底下臣子的一舉一動。
而自己這位大唐王爺,手握實權也恰好能夠勝任這個職位,另一方麵,皇室之人的身份,也剛好可以抵消某些不便的麻煩。
就是裝樣子,至於皇族,李未央還真不相信,除了陛下之外,自己還能夠受到誰的禁錮?
誰敢亂說、不聽話,那就不好意思了,想到此處心情也就豁然開朗,至少沒有如同剛才那樣愁雲滿布。
可剛到後院的王菲卻猛然察覺,心中無比慌亂,被發現了嗎?應該沒有吧。
自己不過是想讓獨孤一族,在殿下麵前晃一晃,殿下也沒有做出什麽反對的意見,那就,嗯,該怎麽說呢,應該是可以的。
王菲還在不停的安慰著自己,不過還是暫且將內心中的慌亂給壓了下來,有條不紊的安排手底下人,去通知獨孤輕柔。
當然今日到王府中來,是不怎麽可能的,所以也就沒有指望。
緊接著,內心之中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聲音似乎在強迫,不要再去思考其他問題,在王府中將殿下照顧好了,就行。
說實話,實際情況也該是如此。
王氏一族,可不是獨孤一族那種二五仔。
有個風吹草動的利益,便利及搖擺不定。
王氏一族作為比獨孤一族傳承更久的家族,自然有其生存的一套法則,若選擇了一條路,即使知道前麵是死路,也要一次性走完。
切不可半途而廢,擔心被其他人亂講。
整個王府這一日不知怎麽的,隱隱約約地透露著些危險。
使得在外監視的那些細作,都不自覺的打了好幾個寒顫,就包括守在門口的那些衛士,偶爾看向他們的目光,都有肅殺之意。
這將這些戲作嚇得顫顫巍巍,生怕一個不小心被這些掌權者盯上,那可就不怎麽好。
特別是如今自己的身份。隻是細作,即使被王府的侍衛給弄死了,也不會有誰,橫加幹涉,更不會有誰替之出頭。
唉,這或許就是底層者的悲哀,上層者的狂歡吧,再不願,又能如何?
難道離開?
嗬嗬!!
離開,那是一個死,隻能繼續堅守下來,盯著未央殿下的一舉一動,想到這兒,心中的憤然之意,更加明顯,可也不敢表達出什麽。
生怕被其他人傳給幕後的主上,這對於所有人來說,都不是好事兒,與此同時,李世民也離開了太極宮,漫步在這碎雪中。
凜冽的寒風,吹動了胡須,顯得格外寂寥。
每走一步,就在內心中想著,最近朝臣,即將處理的極大麻煩。
官員考核?各位皇子?
說實話,此次承乾迴長安城,他很高興,畢竟是自己與觀音婢的第一個兒子,無論如何,都應該受到最大的重視。
但和官員的考核,這件事結合起,來本來就是個不小的麻煩,結果兩個麻煩還疊加在一起。
不但長孫無忌等人感到異常為難,就包括這個國家最大的統治者,也是感到勞累異常。
可,能怎麽辦?
將他們召迴皇宮來,訓斥一番?
算了,最近承乾有沒有做什麽錯事,更何況他目前的位置是循真王,是有品階的王爺。
所以有些事兒、有些話,也不能做得太過分,最關鍵是自己也不忍心,唉,就這麽下去嗎?就這麽下去吧。
真不行,皇帝都有點準備開小號了,反正現在尋真王是對那個位置,大概率是沒興趣的。
而魏王李泰經過之前的連番打擊,似乎也意識到了他這位皇帝,除非,真的到了晚年,才可能交出權力。
至少也得做二三十年的太子……
唉,想到這兒,李世民也是歎了一口氣,對方看來也是知曉了如今是不可能登上那個位置。
即使上去,也無非傀儡罷了。
所以也沒有怎麽鬧騰,至於其他的皇子,李世民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心思在他們的身上。
嗯,倒也不是不愛,主要是他們不配!!!
長安城在皇帝此刻心中,那些不配的王爺,還美滋滋的做某些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最為突出的李寬。
此時正準備再搞些動作出來,讓朝臣、父皇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從而減少對於剛迴到長安大哥的關注。
也減對於魏王的關注,畢竟這兩位才是真正的大敵,無論是哪方麵的條件,李寬都的確沒有他們的好
可他自認為,也有出人意料的一麵,至少與自己的那兩位兄長比起來,是這樣。
比如李寬的母妃,沒有強大的外戚支持,至少沒有像丞相一樣的親戚,這是其一。
還有李承乾,他之前是做太子的,但是因為做錯事兒,被貶謫成了循真王。
從古至今,還沒有哪個朝代的太子被貶之後,能夠再次上位的,這是其二。
更何況,有些頑固的家夥,一定會扯著這第二點去力爭。
加之,之前的那些力量,在他離開長安的這段時間,在身份成了循真王的這段時間中。
大部分的手下,已經散了,有的投入魏王的手中,有的又化作兩麵派在牆上。
哪邊刮風,就往相反的方向去,當然,也不乏有堅定身份,依舊不離不棄的支持他的。
唉,想到這兒,李寬也是暗自歎了一口氣。
至於其它到了年齡,可以涉及權利的皇子,內心就更不必多想,反正從第二天起,就連長孫無忌都察覺到各位王爺在長安城中,走動的消息似乎多了不少。
這是,陛下允許的嗎?是的吧,畢竟李世民也不希望自己的皇子成為廢物
至少,交友這個方麵,不能成為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