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太子,準備迴京城的消息,傳到長安。


    被曾經以各種態度,對待他的那些人,知曉後,各方的反應,也正如前文所描述的一樣,都感到異常苦惱。


    他怎麽會迴京城來呢?他怎麽能迴京城來!


    李世民怎麽能讓他,再來京城?再來京城之後,倒黴的,不就是我們這些,之前的二五仔了嗎?


    莫非,陛下沒有考慮過,還是考慮過了。


    覺得我們這些官員,對於整個國家,乃至對於長安的穩定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甚至可以說熟視無睹!


    是這樣嗎?不少官員都在心中沉思,可京城中,還是有的人覺得,不能再等待下去。


    再等待下去,恐怕李承乾,都得到長安門外了,一旦讓他到了長安的地界,那一切的一切,恐怕都難以改變。


    趁著現在,還有能夠迴旋的餘地,要不,出手?


    或者去找一個靠山,靠著他們來度過,這次的危機。


    嗯,這樣,應該可以吧,畢竟他現在已經不是太子了,是前太子。


    雖說,之前非常受皇帝以及皇後的喜愛,可現在,已然是昨日雲煙,或許可以改變呢。


    或許這次李世民將他召迴長安,純粹就是讓其迴來,過個年,大家歡歡樂樂的度過一段時間,也說不定。


    是這樣嗎?真是這樣嗎?這些官員思考了一下,結果發現,也隻能當做是這樣。


    即使,情況不是這樣,也必須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就用這種態度,去對待前太子!


    反正李承乾之前在這長安城裏麵,沒立太子的時候,與各位兄弟的關係,都還挺好。


    一立了太子之後,因為身份差別的原因,與他們的關係,也漸疏漸遠。


    甚至在某些皇子,想要搶奪那個位子的時候,最終 還是化為了,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模樣。


    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生在皇家,有些東西,即使某些皇子不爭,但是他的母族,也會強迫他去爭。


    這當然,隻是一部分官員的想法,他們不想采取過於激烈的形式,去解決問題。


    畢竟李承乾再怎麽說,也是當今陛下的嫡長子,雖然是被廢了的,但是他的身份,仍然擺在那。


    萬一,陛下心中仍然思念著他,那橫插一腳,不是自找麻煩?


    可還有一些官員自認為,已經猜透了當今皇帝的心思。


    在他們看來,將李承乾召迴長安,不過是無奈之舉。


    可能是忌憚某些勢力的存在,才不得不,讓他迴來的。


    否則,從古至今,哪有被廢的太子,再迴到權力集中地,的可能?


    自從有國家這個觀念開始,就從來沒有過,如此滑稽之事。


    況且李承乾迴來,真讓他做一位籍籍無名的王爺,甚至是一位籍籍無名的官員。


    這他甘心嗎?這當然不可能!


    倘若他再迴到這政治中心,難免會勾起皇後以及陛下,對於其的歉疚。


    如此一來,掌權的可,能便會增加許多。


    雖然不是絕對,可一旦前太子再度掌權。


    那他們這些臨時踹隊友一腳的二五仔,不就倒黴了嗎?嗯,就是這樣。


    在此基礎上,這些人的心中,驀然有了一些惡念。


    其實,他們也不是不知道,肯定有些同僚,之前與自己一起服務,前太子的同僚,已然改投,其他皇子門下。


    可這種做法,卻是令他們十分不齒的。


    畢竟,雖然當了一次二五仔,但是,名聲還是要的,有這種感覺的人,又以之前的儒門精英,居多。


    盡管在長安的大儒們,經過去年李未央以及皇帝的連番清剿,已然是死傷大半。


    可儒家這個門派,會被一棍子打死嗎?不,根本就不可能。


    當一個人失去作用,肯定還有一個人,跳出來。


    這不,目前長安儒家的新掌門,是孔子的34世賢孫,孔乙己。


    這人,積極吸取了前輩們與王權、皇權,相鬥爭的經驗。


    盡量不與李未央碰麵,盡量不去煽動各位皇子,之間的矛盾。


    反正無論是誰做皇帝,想必都需要,他們這些大儒,出來做官。


    應該說是,什麽倒黴事,都被他趕上了吧!


    剛成為長安儒家的掌門人,結果就有一個王炸,在身邊爆炸。


    李承乾居然要迴長安了,之前,他還在長安,做太子的時候。


    儒家直接是其,忠實的擁護者。


    可自從那一次失誤後,前太子失去了權勢,被當今陛下封為循真王。


    儒家在長安的力量,也遭到了一係列,成建製的摧毀。


    當然,那些家夥被摧毀,也是他們的命,實在是太過跳脫。


    可怎麽說呢?好歹都是同門師兄弟,這次前太子迴來,肯定會上來尋儒家的晦氣。


    畢竟上一次,雖然大家共患難過,但是,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


    這個學派,並沒有對李承乾伸出,援助之手,反而狠狠的,上去踩了兩腳。


    錦上添花固然好,但是雪中送炭,才是真正的恩義之舉,對方想必死死的記住了,這長安的一切。


    孔乙己覺得自己,作為目前長安的話事人


    有必要,也有需要,將前太子阻擋在長安外。


    否則,才安靜下來不久的長安,才緩緩恢複之前聲譽的儒家,將會因為他這次的到來,再次陷入無端的爭執之境。


    所以,孔乙己就想了一個歪點子,在李承乾迴長安的必經之路上,故意安排一些事故,去阻擋他。


    總共安排了三個關卡,這三個關卡所要考核的內容,都不一樣。


    不過唯一的一個特點是,身份都不甚明了。


    即使有的人,被對方抓了,泄露了身份,也泄露不到儒家的頭上來。


    當然,第一個的關卡,與第二個關卡,無非就是一些小為難。


    第三個關卡,才是真正要命的存在。


    孔乙己也不希望,第三個關卡,有啟動的必要。


    因為一旦啟動,則是石破天驚的後果,或許自己身後的這個學派,將會深深的陷入,這件事情中去。


    自從李唐建立那麽多年來,還從未有過,王爵在外被人刺殺,特別這位王爵還是前太子,就更令人值得玩味。


    不過唯一的一個好處是真的啟動了第三道關卡,那事情就不隻是儒家一家的了


    要知道,在長安,不希望他迴來的人,無論是官員,還是那些王爺,或者是某些學說的繼承者,都大有人在。


    真到了那個時候,誰還顧得上誰,誰還分辨得清,自己,並不想對他出手。


    陛下的心中,肯定會對所有學說,都保持著一股深深的戒意。


    一旦掌握了絲毫的蛛絲馬跡,恐怕又得殺個人頭滾滾。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親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夜並收藏大唐第一親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