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殿外又響起了嘈雜的腳步聲。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眼神一凝。
因為這腳步聲,按照他這位馬上皇帝的經驗來說,起碼是20人以上的,莫非,又出了啥事兒?
長孫無忌、房玄齡、就包括李未央等人,也是神情緊張的盯著門口。
同時,在心中暗道,千萬不要出事、千萬不要出事。
就快過年了,大家安安心心的過個年就行,至少,這段時間之內,不想再處理什麽麻煩事了。
不知,是他們的祈禱應驗,還是別的什麽原因。
大殿外的侍從,急忙衝進來,稟報道。
“陛下,在王浩的書房中,搜出三個盒子。
由於身份的原因,就沒有打開來檢查,望陛下謹慎。”
原來是這樣啊,李未央等人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這倒也怪不得他們,主要是,最近的這些屁事,多少有點繁雜 。
“讓他進來,下迴這種事情,撿重要的說就行。
別在那兒,支支吾吾,浪費大家的時間。”
“是,陛下。”
前來稟告消息的侍從,倒也不怯場。
不過,李未央看他走路那個姿態,氣宇軒昂,應該不是什麽普通的士兵。
不多時,一位士兵抱著三個小箱子出現在眾人眼前。
隻不過,他走路那個姿勢,多少有點怪異。
直到殿中的宦官,將三個盒子全部接了過去後,他才仿佛放下了手中的千斤重擔。
整個人直接癱坐在地上,皇帝倒是沒有笑話他,隻是無奈的揮揮手,讓他下去休息。
畢竟自己對於派下去的這些人,對於他們的情況,多少都有些了解。
要是放在戰場上,或者保衛誰的安全的話,絕對是個頂個的好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李逍遙那個家夥,給了他們一些壓力。
否則,不至於如此狼狽。
而這三個盒子被三位宦官捧著,卻沒有誰,第一時間上前查看。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著皇帝陛下,那微微皺起的眉頭。
“先把最左邊那個盒子打開,看看裏麵都裝了些什麽東西?”
李世民毫無感情的聲音響了起來,而抱著盒子的那名宦官,直接趴在地上。
將盒子緩緩打開,李未央不由得伸長的脖子,想搶先一步,看到看到具體信息。
捧著盒子的宦官,先是滿臉愕然,隨即神情凝重的將雙手,伸入盒中,小心翼翼的捧起一封信!
是的,你沒看錯,盒子中裝的是一封信。
可這位宦官表情卻如此的凝重,這就讓某人想罵娘了。
不就是一封信麽?你至於是那種表情,看來,你們這些宦官是找收拾!
皇帝倒沒有責怪他,而是淡淡的對準備將那封信呈上來的宦官,說了一句。
“不必那麽麻煩,你們拿在手裏麵,直接讀。
倘若朕沒記錯的話,你們幾個家夥應該是識字的。”
眾人皆是愕然,不過,片刻間也到理解了皇帝心中所想。
畢竟,大家都是關注那件事的,如果皇帝看了。
再一個大臣、一個大臣傳閱的話,多少有些浪費時間。
那名宦官也很明顯理解了陛下,心中所想。
倒也沒有過多廢話,直接念了起來。
“長安城東怡紅院第三個房間,每月15得見。
長安北門外鬆煙山,最高的一處亭子,每月20得見。
這兩個地點,每隔三月更改一次,切不能讓眾人察覺。
李未央等人,赤裸裸的目光,盯著那名宦官。
可他念完這最後一個字後,就站在那兒不動。
不會吧,就這幾行字,王浩那鬼家夥,居然還專門找個盒子來裝。
莫非,這是他與幕後黑手每月見麵的地點?
李世民也很顯然想到了這個可能,並吩咐大殿中的侍衛。
“來人, 去鬆煙山最高的那處亭子,每天都去那兒守著。
一旦發現有什麽行為不端,或者鬼鬼祟祟的人,直接抓了扔進天牢,讓人好好伺候。
還有怡紅院的第三個房間,大家每天都去駐守。
別讓別人發現你們的身份,抓到行為異常之人,也扔到天牢裏麵去,讓他們好好清醒。
“是,陛下。”
緊接著,皇帝示意站在中間那名宦官,也將他手中的盒子打開。
可這次,拿出來的不隻是一封信,還有不少的銀票以及地契。
經過清點後發現,總共是五十萬兩的銀票。
看來,王浩那家夥貪汙,的確是貪汙了。
可分到他手裏麵的,的確沒有使用,那這個家夥,又是在想什麽呢?
貪了不用,那還不如別貪汙啊!
長孫無忌在心中暗罵道,還給本丞相找那麽大的麻煩。
“ 啟稟陛下,臣王浩自知貪汙了五百萬兩銀錢。
已然是罪無可恕,為確保之後,萬一某一天事情暴露,所有人都找不到最終的結果。
所以特將此事的來龍去脈,書寫如下。
那是武德十年,當時在高祖皇帝的壓迫下。
陛下與另外兩位殿下之間的爭鬥,還能夠維持在一個脆弱的平衡裏麵。
當時的所有大臣,已然選擇站隊,不過按照我的經驗來說。
無論站哪邊,最後都難逃清算,對於我們這些半道出家的臣子來說。
所以,臣就故意遊離在皇權與世家之間,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家中的親人。
可就在那一天,臣迴家後,發現高句麗的使臣的車駕,出現在府外。
當時也沒有怎麽懷疑,對方的目的不良,而是進去正常的進行了一番交談。
本來都還談的好好的,畢竟當時高句麗對我大唐來說,簡直就是弱的可憐。
可是,異變突然發生了,府內的那些下人,包括我的那些親人。
都突然仿佛吃了什麽不該吃的東西一樣,不停的嘔吐,包括我也一樣。
這時,才注意到身旁倒酒侍女的異狀,正想站起身來去拔劍,卻發現,整個人已然軟塌塌的躺在地上。
緊接著,那位高句麗的使臣帶著傲慢的笑容,走到臣跟前。
讓臣與他們合作,想要利用我的職務之便,從大唐的身上獲利。
剛開始,自然是拒絕的。
直到他用家人的性命,威脅臣時,才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
可就在這時,他將一瓶解藥,放在臣的手中。
並警告我,這種解藥,必須三個月服用一次,所以在他們半脅迫半威脅的狀態下,臣背叛了原則。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眼神一凝。
因為這腳步聲,按照他這位馬上皇帝的經驗來說,起碼是20人以上的,莫非,又出了啥事兒?
長孫無忌、房玄齡、就包括李未央等人,也是神情緊張的盯著門口。
同時,在心中暗道,千萬不要出事、千萬不要出事。
就快過年了,大家安安心心的過個年就行,至少,這段時間之內,不想再處理什麽麻煩事了。
不知,是他們的祈禱應驗,還是別的什麽原因。
大殿外的侍從,急忙衝進來,稟報道。
“陛下,在王浩的書房中,搜出三個盒子。
由於身份的原因,就沒有打開來檢查,望陛下謹慎。”
原來是這樣啊,李未央等人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這倒也怪不得他們,主要是,最近的這些屁事,多少有點繁雜 。
“讓他進來,下迴這種事情,撿重要的說就行。
別在那兒,支支吾吾,浪費大家的時間。”
“是,陛下。”
前來稟告消息的侍從,倒也不怯場。
不過,李未央看他走路那個姿態,氣宇軒昂,應該不是什麽普通的士兵。
不多時,一位士兵抱著三個小箱子出現在眾人眼前。
隻不過,他走路那個姿勢,多少有點怪異。
直到殿中的宦官,將三個盒子全部接了過去後,他才仿佛放下了手中的千斤重擔。
整個人直接癱坐在地上,皇帝倒是沒有笑話他,隻是無奈的揮揮手,讓他下去休息。
畢竟自己對於派下去的這些人,對於他們的情況,多少都有些了解。
要是放在戰場上,或者保衛誰的安全的話,絕對是個頂個的好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是李逍遙那個家夥,給了他們一些壓力。
否則,不至於如此狼狽。
而這三個盒子被三位宦官捧著,卻沒有誰,第一時間上前查看。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看著皇帝陛下,那微微皺起的眉頭。
“先把最左邊那個盒子打開,看看裏麵都裝了些什麽東西?”
李世民毫無感情的聲音響了起來,而抱著盒子的那名宦官,直接趴在地上。
將盒子緩緩打開,李未央不由得伸長的脖子,想搶先一步,看到看到具體信息。
捧著盒子的宦官,先是滿臉愕然,隨即神情凝重的將雙手,伸入盒中,小心翼翼的捧起一封信!
是的,你沒看錯,盒子中裝的是一封信。
可這位宦官表情卻如此的凝重,這就讓某人想罵娘了。
不就是一封信麽?你至於是那種表情,看來,你們這些宦官是找收拾!
皇帝倒沒有責怪他,而是淡淡的對準備將那封信呈上來的宦官,說了一句。
“不必那麽麻煩,你們拿在手裏麵,直接讀。
倘若朕沒記錯的話,你們幾個家夥應該是識字的。”
眾人皆是愕然,不過,片刻間也到理解了皇帝心中所想。
畢竟,大家都是關注那件事的,如果皇帝看了。
再一個大臣、一個大臣傳閱的話,多少有些浪費時間。
那名宦官也很明顯理解了陛下,心中所想。
倒也沒有過多廢話,直接念了起來。
“長安城東怡紅院第三個房間,每月15得見。
長安北門外鬆煙山,最高的一處亭子,每月20得見。
這兩個地點,每隔三月更改一次,切不能讓眾人察覺。
李未央等人,赤裸裸的目光,盯著那名宦官。
可他念完這最後一個字後,就站在那兒不動。
不會吧,就這幾行字,王浩那鬼家夥,居然還專門找個盒子來裝。
莫非,這是他與幕後黑手每月見麵的地點?
李世民也很顯然想到了這個可能,並吩咐大殿中的侍衛。
“來人, 去鬆煙山最高的那處亭子,每天都去那兒守著。
一旦發現有什麽行為不端,或者鬼鬼祟祟的人,直接抓了扔進天牢,讓人好好伺候。
還有怡紅院的第三個房間,大家每天都去駐守。
別讓別人發現你們的身份,抓到行為異常之人,也扔到天牢裏麵去,讓他們好好清醒。
“是,陛下。”
緊接著,皇帝示意站在中間那名宦官,也將他手中的盒子打開。
可這次,拿出來的不隻是一封信,還有不少的銀票以及地契。
經過清點後發現,總共是五十萬兩的銀票。
看來,王浩那家夥貪汙,的確是貪汙了。
可分到他手裏麵的,的確沒有使用,那這個家夥,又是在想什麽呢?
貪了不用,那還不如別貪汙啊!
長孫無忌在心中暗罵道,還給本丞相找那麽大的麻煩。
“ 啟稟陛下,臣王浩自知貪汙了五百萬兩銀錢。
已然是罪無可恕,為確保之後,萬一某一天事情暴露,所有人都找不到最終的結果。
所以特將此事的來龍去脈,書寫如下。
那是武德十年,當時在高祖皇帝的壓迫下。
陛下與另外兩位殿下之間的爭鬥,還能夠維持在一個脆弱的平衡裏麵。
當時的所有大臣,已然選擇站隊,不過按照我的經驗來說。
無論站哪邊,最後都難逃清算,對於我們這些半道出家的臣子來說。
所以,臣就故意遊離在皇權與世家之間,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家中的親人。
可就在那一天,臣迴家後,發現高句麗的使臣的車駕,出現在府外。
當時也沒有怎麽懷疑,對方的目的不良,而是進去正常的進行了一番交談。
本來都還談的好好的,畢竟當時高句麗對我大唐來說,簡直就是弱的可憐。
可是,異變突然發生了,府內的那些下人,包括我的那些親人。
都突然仿佛吃了什麽不該吃的東西一樣,不停的嘔吐,包括我也一樣。
這時,才注意到身旁倒酒侍女的異狀,正想站起身來去拔劍,卻發現,整個人已然軟塌塌的躺在地上。
緊接著,那位高句麗的使臣帶著傲慢的笑容,走到臣跟前。
讓臣與他們合作,想要利用我的職務之便,從大唐的身上獲利。
剛開始,自然是拒絕的。
直到他用家人的性命,威脅臣時,才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
可就在這時,他將一瓶解藥,放在臣的手中。
並警告我,這種解藥,必須三個月服用一次,所以在他們半脅迫半威脅的狀態下,臣背叛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