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覺得自己跟得病一樣,最近凡是聽到收益、利潤一類的詞匯,腦袋便不由自主地打起精神來,但一聽到成本、費用及支出,心中就有止不住的厭惡感。天啊!這不會就是人家說的“勢利”吧?

    看著這一堆費用,李濤是既討厭又為難。媽媽說一切皆有宗源,這些又該怎麽算呢?

    李濤想起之前媽媽講過轉讓費的攤銷問題,自己開店的裝修費和設備費用應該也具有同樣的性質。

    “想法不錯,有媽媽的遺傳!”媽媽肯定了李濤的想法。

    “在權責發生製的處理原則下,攤銷一般是與期間費用與利潤有關的費用性資產待攤費用或長期待攤費用,這部分費用通常是一次付出,但受益期在以後各期。例如,你訂了一年的報紙,訂報紙的錢交了,這一筆費用是長期受益的,也就是每個月攤一部分,因此要攤銷。攤銷多與費用有關。與攤銷相對的還有一個概念是‘折舊’,它與固定資產相關,一般常說累計折舊。”

    “例如,你買了台價值1萬元的電腦,預計能使用4年,如果是平均折舊的話,意思就是說每年這個電腦的價值都要減少25%x13元=2500元,這2500元就是折舊費。又如,3年過去了,總共的折舊費就應該是3x2500元=7500元,這就是累計折舊,即所有折舊的總和。這時這台電腦的賬麵價值就是10000-7500=2500元,就是說,從賬麵上看,這台電腦隻能值2500元了。”

    “折舊不就是貶值嗎?”李濤問。

    “嗬嗬,有那方麵的意思,但是不完全正確。”媽媽停頓了下來,若有所思,剛才的解釋似乎把這孩子帶“溝”裏去了。

    “折舊,是指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係統分攤,形成固定資產的價值轉移。例如,你購入固定資產,固定資產在以後的年限裏將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既然有利益流入,那麽肯定應該有利益流出,此時固定資產的折舊也就相當於流出的利益。折舊也就可以理解為由於固定資產產生收入而同時伴隨產生的成本。”

    看著李濤緊皺的眉頭,媽媽繼續解釋道:“折舊是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的那部分價值的一種補償方式。固定資本的物質形態在報廢之前是在生產中長期被使用的,它的價值卻是按照其在生產中的損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逐漸地轉移到產品中的。為了保證再生產的正常繼續進行,必須在產品銷售以後,把那部分已經轉移到新產品中的固定資本的價值以貨幣形式提取並積累起來,以便若幹年後,即在固定資本價值全部轉移完畢時用於更新固定資本。這種按固定資本的損耗程度進行補償的方法就稱為折舊。”

    “相對於貶值,折舊的意義更多在於補償。”李濤終於有所領悟。

    “折舊應該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進行合理的選擇,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等,年限平均法比較簡便,應用也最廣泛,它是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的一種方法。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相等。”

    “要是按照平均5年折舊計算,裝修費用和廚房設備每月的折舊額就是600元(36000/(5x12))和400元(24000/(5x12))。”李濤學以致用。

    聽從媽媽的建議,李濤把最近的相關費用又進行了整理:

    閱讀材料:折舊很重要

    固定資產的現金流出發生在購置的會計期,而不是發生在計提折舊的試用期。折舊是本期的費用,但不是本期的現金流出。

    如果企業發生虧損,從短期來看,如果虧損額小於折舊額,雖然收入小於全部成本費用,但大於付現的成本費用,這是因為折舊和攤銷費用不需要支付現金。因此,企業支付日常的開支通常並不困難,甚至還可能把部分補償折舊費用的現金抽出來挪作他用。然而,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需要重置時,災難就來臨了。積蓄起來的現金不足以重置固定資產,因為虧損時企業的收入是不能足額補償全部資產價值的。此時,唯一的出路就是設法籌款,以購買設備使生產繼續下去。這種辦法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因為它增加了以後年度的現金支出,會進一步增加企業的虧損。除非企業扭虧為盈,否則就會變成“虧損額大於折舊額”的企業,並將很快破產。這類企業如不能在短期內扭虧為盈,還有一條出路,就是找一家對降低稅負有興趣的贏利企業,被其兼並,因為合並一個賬麵有虧損的企業,可以減少贏利企業的稅負。

    如果企業的虧損額大於折舊額,則企業瀕臨破產,這類企業不能以高以付現成本的價格出售產品,更談不上補償非現金費用。這類企業必須不斷向短期周轉中補充現金,該現金數額應等於現金虧空數。如果要重置固定資產,所需現金隻能從外部籌借。一般來說,企業從外部尋找資金來源是很困難的。一方麵貸款人看不到償還貸款的保障,是不會提供貸款的;另一方麵所有者也不願意冒險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這類企業如果不能在短期內扭虧為盈,不如盡早宣告倒閉。這類企業往往連被其他企業兼並,連降低兼並企業的稅負的價值也沒有。兼並企業的目的是節稅,以減少現金流出,如果被兼並的企業每年都需要注入現金,則有悖於兼並企業的初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延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延強並收藏開店(餐飲店)盡享——財務“快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