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何以為國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五月二十五日,朱由校參加完惠王的婚禮後也到了漷縣。
侯平到了娘娘宮才從朱由校口中才知道了京城流傳那篇神秘文章的事情。
那篇文章乍看之下似乎就是他策論的文章翻版。
隻不過文章多處關鍵點都有被人明顯改動過的痕跡。
言詞也較之他的文章要更為激烈的多,很多隱晦的表達,也都被明目張膽的寫在了出來。
爭議最大的崇墨抑儒這四個字都堂而皇之的躍然紙上,在當下看來,這就是一篇離經叛道的文章。
京城士子們都在自發的尋找寫出這篇文章的人。
“……夫子,現在京城的士子都在尋找寫這篇文章的人,有人傳言說是你的策論,不過方首輔第一時間就為你發聲了,證實那篇文章不是你所寫的策論。不過我私下問過方首輔,他又說一言難盡。夫子,到底那篇文章是不是你寫的啊?”
侯平搖了搖頭:“這文章有八成跟我的策問一樣,但是其中有多處被人修改,我寫策問是本著寫一篇切實可行之改革方案的目地,而這篇文章則是為了引戰,至於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其目的又是什麽,實在令人費解。”
朱由校一臉憤慨的道:“是啊,皇爺爺都快要氣瘋了,正在讓駱思恭加緊追查,隻是駱思恭說這案子查的難度相當之大,他們抓了幾個嫌疑人都收錢辦事的市井小民,根本什麽都問不出來。而且現在有許多士子也在自發的傳抄這篇文章,這也讓查辦這個案子的難度增加了許多。”
侯平仔細思量了一下,然後若有所思的道:“你剛才說這篇文章是一夜之間傳遍京城的是嗎?”
朱由校點了點頭:“是的,五月二十日,惠王大婚之前都沒有人聽過這篇文章,二十一日白天,市井都還是在討論著大婚的事情,但是二十二日清早的時候,這篇文章突然就傳遍了京城。市井之間到處都是談論文章裏的改革內容。可不就是一夜之間傳遍了京城嗎?”
侯平有點蛋痛的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事情,這個手法……與當年的妖書案如出一轍,如果這樣的話……”
朱由校猛然警醒道:“夫子……你是說王皇後她……”
侯平有些不自信的搖了搖頭:“我隻是說手法相似,但也不能肯定就一定是王皇後,關鍵是她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麽,就算她真的知道了什麽,她要動我的話應該不需要用這種手段,直接給我按個罪名將我下獄豈不是更痛快?這麽大費周折的來對付我,效率似乎過於低下了。”
朱由校道:“如果不是王皇後那又會是誰呢?改夫子的策論到底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侯平搖了搖頭:“除了挑起一幫無知的腐儒對我憤慨之外,不會有什麽其它影響,我感覺把這個文章發出來的目的應該不是針對我,這文章對我本人其實並沒有什麽危害,澄清也相對容易,如果是有人想用文章來對付我其智慧堪憂。”
朱由校好奇的道:“夫子,你這是何意?崇墨抑儒可是大逆不道啊。這是刨了天下讀書人的根。”
侯平笑著搖了搖頭:“殿下以為儒是什麽?你以為天下讀書人真的都在乎什麽儒啊墨的嗎?”
朱由校一臉問號:“天下讀書人都自稱儒生,抑儒不就是與天下讀書人為敵?”
侯平譏諷的笑道:“儒是個什麽東西?殿下可曾聽聞過一句話:鐵骨錚錚衍聖公,世修降表勸人忠!”
朱由校眼珠子都差點鼓了出來:“這……這……這……誰這麽大逆不道?敢說這種話?”
侯平搖了搖頭道:“殿下可還記得之前我跟你說過儒家真解?其實現在的儒家跟真正的儒家早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就算是儒家經典也早已經被人惡意篡改的麵目全非。儒……隻不過是一個追求利益的偽君子們,為了自己能獲取利益而編出來的一套說辭罷了。
德道經中有言: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可見老子早有所見,崇禮,是忠信缺失的表現,推行它就是禍亂的開始。先行確立的規範製度,不過是大道的浮華,追隨它就是愚昧的開端。所以曆朝曆代,但凡儒禮大興的時候,都是國家大亂將至的開端,所謂的禮崩樂壞就是如此。
殿下可想想,我朝何時開始崇禮?太祖崇過禮嗎?成祖可有崇禮?越是往後便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強調這個禮字,所謂的禮,隻是他們用來禁錮別人的一種手段,如果你真信,就正好中了他們的全套。”
朱由校怔怔的說不出話,許久才說道:“可是夫子如果不用儒家,當以何治國?”
侯平一臉認真的看著朱由校道:“殿下可知何為國?國的本質是什麽?如果治國者連什麽是國都不知道如何治國?”
朱由校支支吾吾了半天:“國是……國是……是太祖驅除韃寇然後……”
侯平笑了笑道:“‘國’是囗中有‘或’,始見於商代契文,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與表示疆界的‘囗’組成,‘囗’便是‘圍’牆,意思是用武器保衛邑外四方之義。所以‘國’字的本義指守護疆界的意思,古之諸侯國,就是諸侯守護的疆界。殿下現在可明白了國的含義?”
朱由校有點汗顏的搖了搖頭:“夫子……我……不……不太明白。”
侯平歎了口氣:“拿起武器守護疆界免受外敵入侵就是國,也就是說誰能夠拿起武器守護這片疆土不受外人侵犯就是國,太祖之所以立國,是因為他把欺壓這片土地上的蒙元入侵者趕了出去,所以他成了這片土地上的皇者,如果太祖跟陳友諒之流的小人一樣,隻為個人利益,又如何能得萬民歸心?”
朱由校此刻終於醒悟過來:“原來如此,夫子的意思是誰能保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誰就是這片土地的皇,對嗎?”
侯平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錯,皇者乃國之主,國的目的既然是為了守護疆土,護佑此間生靈,身國之皇帝,自然就要負擔起護衛這片疆土的重要使命……”
侯平到了娘娘宮才從朱由校口中才知道了京城流傳那篇神秘文章的事情。
那篇文章乍看之下似乎就是他策論的文章翻版。
隻不過文章多處關鍵點都有被人明顯改動過的痕跡。
言詞也較之他的文章要更為激烈的多,很多隱晦的表達,也都被明目張膽的寫在了出來。
爭議最大的崇墨抑儒這四個字都堂而皇之的躍然紙上,在當下看來,這就是一篇離經叛道的文章。
京城士子們都在自發的尋找寫出這篇文章的人。
“……夫子,現在京城的士子都在尋找寫這篇文章的人,有人傳言說是你的策論,不過方首輔第一時間就為你發聲了,證實那篇文章不是你所寫的策論。不過我私下問過方首輔,他又說一言難盡。夫子,到底那篇文章是不是你寫的啊?”
侯平搖了搖頭:“這文章有八成跟我的策問一樣,但是其中有多處被人修改,我寫策問是本著寫一篇切實可行之改革方案的目地,而這篇文章則是為了引戰,至於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其目的又是什麽,實在令人費解。”
朱由校一臉憤慨的道:“是啊,皇爺爺都快要氣瘋了,正在讓駱思恭加緊追查,隻是駱思恭說這案子查的難度相當之大,他們抓了幾個嫌疑人都收錢辦事的市井小民,根本什麽都問不出來。而且現在有許多士子也在自發的傳抄這篇文章,這也讓查辦這個案子的難度增加了許多。”
侯平仔細思量了一下,然後若有所思的道:“你剛才說這篇文章是一夜之間傳遍京城的是嗎?”
朱由校點了點頭:“是的,五月二十日,惠王大婚之前都沒有人聽過這篇文章,二十一日白天,市井都還是在討論著大婚的事情,但是二十二日清早的時候,這篇文章突然就傳遍了京城。市井之間到處都是談論文章裏的改革內容。可不就是一夜之間傳遍了京城嗎?”
侯平有點蛋痛的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事情,這個手法……與當年的妖書案如出一轍,如果這樣的話……”
朱由校猛然警醒道:“夫子……你是說王皇後她……”
侯平有些不自信的搖了搖頭:“我隻是說手法相似,但也不能肯定就一定是王皇後,關鍵是她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麽,就算她真的知道了什麽,她要動我的話應該不需要用這種手段,直接給我按個罪名將我下獄豈不是更痛快?這麽大費周折的來對付我,效率似乎過於低下了。”
朱由校道:“如果不是王皇後那又會是誰呢?改夫子的策論到底會有什麽樣的影響呢?”
侯平搖了搖頭:“除了挑起一幫無知的腐儒對我憤慨之外,不會有什麽其它影響,我感覺把這個文章發出來的目的應該不是針對我,這文章對我本人其實並沒有什麽危害,澄清也相對容易,如果是有人想用文章來對付我其智慧堪憂。”
朱由校好奇的道:“夫子,你這是何意?崇墨抑儒可是大逆不道啊。這是刨了天下讀書人的根。”
侯平笑著搖了搖頭:“殿下以為儒是什麽?你以為天下讀書人真的都在乎什麽儒啊墨的嗎?”
朱由校一臉問號:“天下讀書人都自稱儒生,抑儒不就是與天下讀書人為敵?”
侯平譏諷的笑道:“儒是個什麽東西?殿下可曾聽聞過一句話:鐵骨錚錚衍聖公,世修降表勸人忠!”
朱由校眼珠子都差點鼓了出來:“這……這……這……誰這麽大逆不道?敢說這種話?”
侯平搖了搖頭道:“殿下可還記得之前我跟你說過儒家真解?其實現在的儒家跟真正的儒家早就沒有任何關係了。就算是儒家經典也早已經被人惡意篡改的麵目全非。儒……隻不過是一個追求利益的偽君子們,為了自己能獲取利益而編出來的一套說辭罷了。
德道經中有言: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可見老子早有所見,崇禮,是忠信缺失的表現,推行它就是禍亂的開始。先行確立的規範製度,不過是大道的浮華,追隨它就是愚昧的開端。所以曆朝曆代,但凡儒禮大興的時候,都是國家大亂將至的開端,所謂的禮崩樂壞就是如此。
殿下可想想,我朝何時開始崇禮?太祖崇過禮嗎?成祖可有崇禮?越是往後便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強調這個禮字,所謂的禮,隻是他們用來禁錮別人的一種手段,如果你真信,就正好中了他們的全套。”
朱由校怔怔的說不出話,許久才說道:“可是夫子如果不用儒家,當以何治國?”
侯平一臉認真的看著朱由校道:“殿下可知何為國?國的本質是什麽?如果治國者連什麽是國都不知道如何治國?”
朱由校支支吾吾了半天:“國是……國是……是太祖驅除韃寇然後……”
侯平笑了笑道:“‘國’是囗中有‘或’,始見於商代契文,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與表示疆界的‘囗’組成,‘囗’便是‘圍’牆,意思是用武器保衛邑外四方之義。所以‘國’字的本義指守護疆界的意思,古之諸侯國,就是諸侯守護的疆界。殿下現在可明白了國的含義?”
朱由校有點汗顏的搖了搖頭:“夫子……我……不……不太明白。”
侯平歎了口氣:“拿起武器守護疆界免受外敵入侵就是國,也就是說誰能夠拿起武器守護這片疆土不受外人侵犯就是國,太祖之所以立國,是因為他把欺壓這片土地上的蒙元入侵者趕了出去,所以他成了這片土地上的皇者,如果太祖跟陳友諒之流的小人一樣,隻為個人利益,又如何能得萬民歸心?”
朱由校此刻終於醒悟過來:“原來如此,夫子的意思是誰能保護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誰就是這片土地的皇,對嗎?”
侯平欣慰的點了點頭:“不錯,皇者乃國之主,國的目的既然是為了守護疆土,護佑此間生靈,身國之皇帝,自然就要負擔起護衛這片疆土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