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佯攻變真攻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撫順之戰過後楊鎬才得到再度任用,以兵部右侍郎擔任遼東經略。
盡管楊鎬到任後,就申明紀律,征集四方部隊,打算大舉作戰。
但是七月份,努爾哈赤進擊鴉鶻關,打下清河城,連他所信重的副將鄒儲賢都戰死。
這對他的威望無疑又是一次重大打擊。
所以在薩爾滸之戰中,楊鎬威望不足是其硬傷,定下分兵之計,也是因為無法調和將領之間矛盾的無奈之舉。
實際上他在遼東唯一能倚重的,就隻有跟他有多年交情的遼東總兵李如柏。
然而李如柏雖為遼東總兵,也同樣因為久不經軍陣,無法壓住它三路總兵。
尤其是山海關總兵杜鬆,對李如柏那是一點也看不上眼的。
因為當年李成梁第二次致仕的時候,就是是他接任了遼東總兵的位置。
不過他在遼東上任後,確實幹的很糟糕。
萬曆三十六年夏天,杜鬆代替李成梁鎮守遼東。
此時兀良哈的一個首領賴暈歹,先是潛入薊鎮河流口,大肆搶掠後離去。
然後又勾結土默特俺答汗之長子辛愛黃台吉謀劃進犯喜峰口。
杜鬆接受總督王象乾的指示,打算暗中襲擊黃台吉的王帳,以牽製薊鎮的敵寇。
於是從寧遠中左所連夜奔馳到關外一個叫哈流兔的地方,突襲並斬殺朵顏拱兔部一百四十多人。
其後就以大捷上報,稱連山驛之捷,請求朝廷重賞。
拱兔部是已經歸附大明朝廷的朵顏部之一,跟賴暈歹不是一路人。
無罪而被杜鬆討伐讓他們感到無比憤怒
而此時賴暈歹便趁機挑撥,將他們徹底激怒。
拱兔部被出兵五千騎兵攻陷大勝堡,抓住守將耿尚仁並將其肢解。
又深入小淩河,肆意焚燒搶掠。
遊擊於守誌在山口與他們相遇,大敗,死亡一千多人,自己也身受重傷。
而杜鬆就駐紮在大淩河,卻不敢救援。
此時,遼東地區有許多人都在指責杜鬆無用,謊慌勞功。
朝廷也有議論,認為杜鬆此前僅僅抵達錦州邊十裏,未曾出塞。
所殺的是保衛邊塞的部落,而且還都是捆綁殺害的,不是在戰場上斬殺。
杜鬆受不了這些流言蜚語,率領軍隊出塞,準備搗毀敵人巢穴以洗刷先前的恥辱。
但他所獲得的戰果隻有五個人頭,帶出去的士兵和馬匹還大多都陷落在了大淩河。
朝廷追究他狂妄自大的責任,將他下獄審問,他就裝作要自殺,燒毀所有的鎧甲、頭盔、兵器和儀仗。
在獄中也不思悔過,聲言將出家為僧,不再從軍,任憑遼東局勢動蕩不管他的事情。
最後兵部將此事上報後,萬曆皇帝就勒令他迴鄉。
可以說杜鬆在來遼東之前還算小有戰績,但是他來遼東之後的表現,根本就是一個無能的莽夫形象。
隻是不管別人怎麽看他,杜鬆對自己一直有一股迷之自信。
楊鎬定下分兵威懾赫圖阿拉城的時候,原本出撫順關的主力軍應該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所統領的。
但是杜鬆直接在會上就發了飆,認為一個二十年沒上過戰場的廢將沒有資格率領主力軍。
李如柏無法自辯,他這二十年來,的確就隻有之前在鎮遠關外打的那一仗。
這一仗雖然功勞很大,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通報軍功,所以除了朝中大佬和皇帝之外,根本沒人知道這事。
而楊鎬也因為隻是做個姿態而已,就不願意為了這麽點小事統軍大將鬧的太過不愉快。
所以隻能讓李如柏去了清河,出鴉鶻關這一條次重路。
另一大將馬林則安排北上,往開原匯合葉赫部的主力部隊,出三岔口從崗間崖威逼金國。
最後一路劉綎,往南合朝鮮兵,出寬奠口做出威壓之勢。
這四路主帥,戰功最卓著的就要數劉綎了。
有大明第一步將之稱的劉綎本應該成為這次的主力,但是偏偏楊鎬跟劉綎在萬曆援朝之役中結下了很深的私人恩怨。
這次劉綎又落入他手,他自是要公報私仇,所以就派他前往最艱苦的東路。
並且軍備器械都發給他最差的,大炮火器也不給,兵弱將寡,導致東路為四路中最弱的一支。
除此之外他還安排了兩個親信隨軍監視劉鋌。
可見楊鎬本身也不是個能有容人之量的主。
二月初,楊鎬就已經定下了分兵威懾金都的計策。
北路和東路都已經先行出發前往預定地點匯合援軍。
因為都是佯攻,所以大家也並不是很緊張。
但是進入二月下旬的時候,忽然廣寧傳來消息,炒花部集結了大量人馬,威逼鎮遠關。
楊鎬頓時大為緊張,此時整個遼東的精銳兵力都在集中在沈陽這邊,如果廣寧那邊被攻破,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正當楊鎬準備將人調迴來,先解決後方炒花部的人馬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將他的所有部屬都打亂了。
二十一日遼東來了一場暴風雪,這樣惡劣的天氣根本沒法行軍。
而就在暴雪期間,杜鬆新領到撫順城的儲糧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竟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此時的遼東雖然是不缺錢了,但是缺糧啊,而且是嚴重缺糧。
杜鬆領走的糧草可是足夠他這一路大軍三月之用的糧草。
這可真是要了人的老命啊。
這次出兵雖然號稱是二十萬大軍,其實實際兵力隻有七、八萬人。
杜鬆這一路是主力大軍,號稱六萬,實際上的戰兵是兩萬九千人,已經是四路大軍中兵力最多的一路。
而他這一路的裝備,糧草等物資也是給的最足的。
但是誰知偏偏就是他這一路出問題。
如果此時撤軍,楊鎬手中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八萬大軍一月之用。
一但大軍撤了迴來,再想出擊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去了。
他自己還有沒有機會等到新的糧草支援可都不一定;
可是不撤軍,就有被建奴各個擊破的風險。
此時楊鎬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撤軍就等於是自認失敗;
如果趁勢決戰,也未必就會被各個擊破。
最後終究還是私心占了上風,楊鎬決定佯攻變真攻,趁勢決戰。
於是他一麵派八百裏急報迴京稟報自己決定四路進兵決戰金都的計劃,一麵派人向四路通傳佯攻變真攻的作戰計劃。
迴京通傳的八百裏急報是二月二十五日到的京城,恰好又趕到會試放榜。
也正因為如此,侯平才及時得到了消息,如若再耽誤個一兩天,那可就真的一切都晚了。
因此他不敢再有任何猶疑,連夜帶著高敬石騎快馬日夜兼程,星夜趕往遼東清河城……
盡管楊鎬到任後,就申明紀律,征集四方部隊,打算大舉作戰。
但是七月份,努爾哈赤進擊鴉鶻關,打下清河城,連他所信重的副將鄒儲賢都戰死。
這對他的威望無疑又是一次重大打擊。
所以在薩爾滸之戰中,楊鎬威望不足是其硬傷,定下分兵之計,也是因為無法調和將領之間矛盾的無奈之舉。
實際上他在遼東唯一能倚重的,就隻有跟他有多年交情的遼東總兵李如柏。
然而李如柏雖為遼東總兵,也同樣因為久不經軍陣,無法壓住它三路總兵。
尤其是山海關總兵杜鬆,對李如柏那是一點也看不上眼的。
因為當年李成梁第二次致仕的時候,就是是他接任了遼東總兵的位置。
不過他在遼東上任後,確實幹的很糟糕。
萬曆三十六年夏天,杜鬆代替李成梁鎮守遼東。
此時兀良哈的一個首領賴暈歹,先是潛入薊鎮河流口,大肆搶掠後離去。
然後又勾結土默特俺答汗之長子辛愛黃台吉謀劃進犯喜峰口。
杜鬆接受總督王象乾的指示,打算暗中襲擊黃台吉的王帳,以牽製薊鎮的敵寇。
於是從寧遠中左所連夜奔馳到關外一個叫哈流兔的地方,突襲並斬殺朵顏拱兔部一百四十多人。
其後就以大捷上報,稱連山驛之捷,請求朝廷重賞。
拱兔部是已經歸附大明朝廷的朵顏部之一,跟賴暈歹不是一路人。
無罪而被杜鬆討伐讓他們感到無比憤怒
而此時賴暈歹便趁機挑撥,將他們徹底激怒。
拱兔部被出兵五千騎兵攻陷大勝堡,抓住守將耿尚仁並將其肢解。
又深入小淩河,肆意焚燒搶掠。
遊擊於守誌在山口與他們相遇,大敗,死亡一千多人,自己也身受重傷。
而杜鬆就駐紮在大淩河,卻不敢救援。
此時,遼東地區有許多人都在指責杜鬆無用,謊慌勞功。
朝廷也有議論,認為杜鬆此前僅僅抵達錦州邊十裏,未曾出塞。
所殺的是保衛邊塞的部落,而且還都是捆綁殺害的,不是在戰場上斬殺。
杜鬆受不了這些流言蜚語,率領軍隊出塞,準備搗毀敵人巢穴以洗刷先前的恥辱。
但他所獲得的戰果隻有五個人頭,帶出去的士兵和馬匹還大多都陷落在了大淩河。
朝廷追究他狂妄自大的責任,將他下獄審問,他就裝作要自殺,燒毀所有的鎧甲、頭盔、兵器和儀仗。
在獄中也不思悔過,聲言將出家為僧,不再從軍,任憑遼東局勢動蕩不管他的事情。
最後兵部將此事上報後,萬曆皇帝就勒令他迴鄉。
可以說杜鬆在來遼東之前還算小有戰績,但是他來遼東之後的表現,根本就是一個無能的莽夫形象。
隻是不管別人怎麽看他,杜鬆對自己一直有一股迷之自信。
楊鎬定下分兵威懾赫圖阿拉城的時候,原本出撫順關的主力軍應該是由遼東總兵李如柏所統領的。
但是杜鬆直接在會上就發了飆,認為一個二十年沒上過戰場的廢將沒有資格率領主力軍。
李如柏無法自辯,他這二十年來,的確就隻有之前在鎮遠關外打的那一仗。
這一仗雖然功勞很大,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通報軍功,所以除了朝中大佬和皇帝之外,根本沒人知道這事。
而楊鎬也因為隻是做個姿態而已,就不願意為了這麽點小事統軍大將鬧的太過不愉快。
所以隻能讓李如柏去了清河,出鴉鶻關這一條次重路。
另一大將馬林則安排北上,往開原匯合葉赫部的主力部隊,出三岔口從崗間崖威逼金國。
最後一路劉綎,往南合朝鮮兵,出寬奠口做出威壓之勢。
這四路主帥,戰功最卓著的就要數劉綎了。
有大明第一步將之稱的劉綎本應該成為這次的主力,但是偏偏楊鎬跟劉綎在萬曆援朝之役中結下了很深的私人恩怨。
這次劉綎又落入他手,他自是要公報私仇,所以就派他前往最艱苦的東路。
並且軍備器械都發給他最差的,大炮火器也不給,兵弱將寡,導致東路為四路中最弱的一支。
除此之外他還安排了兩個親信隨軍監視劉鋌。
可見楊鎬本身也不是個能有容人之量的主。
二月初,楊鎬就已經定下了分兵威懾金都的計策。
北路和東路都已經先行出發前往預定地點匯合援軍。
因為都是佯攻,所以大家也並不是很緊張。
但是進入二月下旬的時候,忽然廣寧傳來消息,炒花部集結了大量人馬,威逼鎮遠關。
楊鎬頓時大為緊張,此時整個遼東的精銳兵力都在集中在沈陽這邊,如果廣寧那邊被攻破,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正當楊鎬準備將人調迴來,先解決後方炒花部的人馬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將他的所有部屬都打亂了。
二十一日遼東來了一場暴風雪,這樣惡劣的天氣根本沒法行軍。
而就在暴雪期間,杜鬆新領到撫順城的儲糧不知道是什麽原因,竟被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此時的遼東雖然是不缺錢了,但是缺糧啊,而且是嚴重缺糧。
杜鬆領走的糧草可是足夠他這一路大軍三月之用的糧草。
這可真是要了人的老命啊。
這次出兵雖然號稱是二十萬大軍,其實實際兵力隻有七、八萬人。
杜鬆這一路是主力大軍,號稱六萬,實際上的戰兵是兩萬九千人,已經是四路大軍中兵力最多的一路。
而他這一路的裝備,糧草等物資也是給的最足的。
但是誰知偏偏就是他這一路出問題。
如果此時撤軍,楊鎬手中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八萬大軍一月之用。
一但大軍撤了迴來,再想出擊就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去了。
他自己還有沒有機會等到新的糧草支援可都不一定;
可是不撤軍,就有被建奴各個擊破的風險。
此時楊鎬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撤軍就等於是自認失敗;
如果趁勢決戰,也未必就會被各個擊破。
最後終究還是私心占了上風,楊鎬決定佯攻變真攻,趁勢決戰。
於是他一麵派八百裏急報迴京稟報自己決定四路進兵決戰金都的計劃,一麵派人向四路通傳佯攻變真攻的作戰計劃。
迴京通傳的八百裏急報是二月二十五日到的京城,恰好又趕到會試放榜。
也正因為如此,侯平才及時得到了消息,如若再耽誤個一兩天,那可就真的一切都晚了。
因此他不敢再有任何猶疑,連夜帶著高敬石騎快馬日夜兼程,星夜趕往遼東清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