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奇怪的災情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杭大運河是當今世界上裏程最長、工程最大的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
開掘於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今天揚州開鑿了人類史上第一條運河——邗溝,全長約一百七十公裏。
戰國時期,魏惠王對圃田澤進行改造,向東南開鑿,形成了一條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運河,被稱之為“鴻溝”。
後經隋朝打通隋唐大運河後,又經宋元改道,最終才形成了此時的京杭大運河。
到了本朝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京杭大運河的地位越發的重要,成為了溝通南北的主要交通樞紐。
侯平一路帶人一路南下,每到一個重要節點城市都留下一些人安排接應補給工作。
過天津、滄州、德州、武城、臨清州、聊城、濟寧州、台莊、邳縣、宿遷、最後到達淮安。
淮安是這次山東災情的最後一站,也是上達天聽的重災區。
二月二十三日,侯平到達了淮安。
本以為這裏身為重災區,應該是災民遍地,賣兒鬻女者不計其數的末日景象,但其實遠沒有奏折中的那般誇張。
的確是有些災民在沿街乞討,賣身救活。
但實際上總共不過區區數千人,還比不上當初漷縣的災情嚴重。
侯平不禁大失所望,這麽點人實在太少了,就算全運走又能有什麽用?
而且就這點災情,淮安衙門根本不可能處理不過來。
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淮揚巡按依舊上書要求朝廷免稅,漕運改折。
這改折真是為了賑災嗎?
可惜,不管真相如何,以他現在的身份,還沒有資格關心此等大事。
侯平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災民,找到真正的災民。
為了節約時間,侯平將人分成三撥,一波人由梁建章、高敬明帶領五百人馬一萬兩銀子,走水路前往河南災區。
據說河南舞陽、泌陽、遂平等縣據說災情嚴重,希望他們能在那裏組織到足夠的人力。
另一波人則由汪鴻雲、高敬堂帶領五百人馬和五千兩銀子,從淮安走陸路北上入山東,一路尋找災民,然後組織他們前往淮安或其它運河渡口乘船北上。
侯平則親自領著一千人馬入山東,去到災情最為嚴重的核心地區兗州府。
二月二十六日,侯平帶人在台莊上岸。
元明時代,京杭運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黃河行運,但黃河時常泛濫,導致漕運常常受阻。
萬曆二十八年在劉東星的主持下開通泇河改京杭運河河道。
萬曆三十四年(1606)萬曆皇帝下令在山東嶧縣台莊鎮設駐台莊巡檢司,沂州鎮標前營改為台莊營守台莊閘。
之後泇河完全取代黃河運道,成為大明的經濟命脈和黃金水道。
之前路過台莊之時,已經留了一批人在這裏開粥廠吸引流民,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七天。
這麽長的時間,到達台莊的流民也不過千餘人。
都說山東大旱,饑民遍地,到底饑民都去了哪裏?
侯平隻能帶人前往嶧縣查探情況。
嶧縣之前曾為繒州、承縣、公元1196年改為蘭陵縣,忽必烈於1265年將原來的蘭陵縣省略,並入嶧州。
太祖伐元時,派徐達、常遇春率師北伐,在拉鋸戰中發生了“三打嶧州”的血腥的戰爭,最終把嶧州城夷為平地。
之後為了補充人丁戶口,強迫山西洪桐縣大榆樹、喜鵲窩等地的大批移民遷往嶧州定居,嶧州也降製為嶧縣。
如今嶧縣經過了兩百多年的恢複,全縣人口也恢複到了近七萬人口,是兗州府的中等縣。
也是這次災情之中上報的重災區之一。
侯平到了澤縣,這裏的災民確實要比其他地方多了很多,不過因為衙門的賑災工作還不錯,並未有什麽亂子。
將賑災區域轉了個遍,大概估計災民有個七八千人左右。
這種程度的災情,別說中等縣了,即便是漷縣這種下等縣也應該應付得過來。
情況的嚴重程度,還比不上當初漷縣災情。
侯平帶著一腦袋疑問到了嶧縣衙門,拜訪現任嶧縣知縣李長春。
“本官侯平,奉太孫之命前來招募山東災民北上通州,還請李大人行個方便,配合我等將災民送往台莊上船北上。”
李長春對侯平拱手道:“侯大人,此事下官已經知曉,也事先有所安排,如果船隻配妥的話,明日下官便可安排人將現有的災民全部送往台莊。”
侯平拱手道謝:“多謝李大人了,不過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請大人指點一二?”
李長春急拱手道:“指點不敢當,大人有話盡管問,下官必定知無不答。”
“敢問大人,之前京城一直有傳言,說山東災情如何如何嚴重,但是本官實地走訪之後,發現這裏的災情並非奏報中的那麽嚴重,就比如嶧縣,我觀災民僅八九千人的規模,這點災民,通常隻需免稅便可,可是去年朝廷賑濟十萬石糧,今年的災情怎麽還會如此嚴重?不知是何道理?”
這是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隻見李長春神色複雜,似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侯平見狀心知其中可能幹係重大,便寬慰道:“若是大人不方便說的話,就算了吧,本官也就隻是隨便一問罷了。”
李長春又猶豫了許久,終是似乎在心裏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然後說道:“罷了,反正本官已經調離了兗州,既然大人相問了,直言便是,其實這些兗州確實有災情,便並不嚴重,為什麽會被上報朝廷,本官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但是本官卻是知道,這其中必然與鄆城縣的徐鴻儒有關。”
“徐鴻儒?”侯平隻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但一時又想不起他是誰:“不知道此乃何人?竟有這麽大的能量連災情上報這等大事都能影響?”
李長春歎了口氣道:“侯大人有所不知,徐鴻儒是聞香教法王石佛的親傳弟子,得其傳授仙法,其術能使人目見金山、銀山、麵山、米山、油泉、酒井,若是能皈依者,終身不受貧窮。希求“未來之富貴”的民眾,紛紛將徐鴻儒奉為瞿曇,羅拜而願為之死,將妻領子以歸之者不許其數。即便是官員,與之交好者也如過江之鯽。”
侯平聽到王森的名字後,才恍然大悟,終於想起了這個徐鴻儒的名字為什麽這麽熟了。
他也是那份《紅封使徒》名冊中的一名教主,之前因為掃到過他的名字,所以有些印象。
侯平冷笑道:“世間哪有什麽仙法,最多不過是些障眼法,騙鄉民也就罷了,想讓官員相信……。哼,隻怕他還沒有這樣的實力,靠得終不過是利益輸送罷了。”
開掘於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今天揚州開鑿了人類史上第一條運河——邗溝,全長約一百七十公裏。
戰國時期,魏惠王對圃田澤進行改造,向東南開鑿,形成了一條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運河,被稱之為“鴻溝”。
後經隋朝打通隋唐大運河後,又經宋元改道,最終才形成了此時的京杭大運河。
到了本朝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後,京杭大運河的地位越發的重要,成為了溝通南北的主要交通樞紐。
侯平一路帶人一路南下,每到一個重要節點城市都留下一些人安排接應補給工作。
過天津、滄州、德州、武城、臨清州、聊城、濟寧州、台莊、邳縣、宿遷、最後到達淮安。
淮安是這次山東災情的最後一站,也是上達天聽的重災區。
二月二十三日,侯平到達了淮安。
本以為這裏身為重災區,應該是災民遍地,賣兒鬻女者不計其數的末日景象,但其實遠沒有奏折中的那般誇張。
的確是有些災民在沿街乞討,賣身救活。
但實際上總共不過區區數千人,還比不上當初漷縣的災情嚴重。
侯平不禁大失所望,這麽點人實在太少了,就算全運走又能有什麽用?
而且就這點災情,淮安衙門根本不可能處理不過來。
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淮揚巡按依舊上書要求朝廷免稅,漕運改折。
這改折真是為了賑災嗎?
可惜,不管真相如何,以他現在的身份,還沒有資格關心此等大事。
侯平深深的歎了一口氣,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災民,找到真正的災民。
為了節約時間,侯平將人分成三撥,一波人由梁建章、高敬明帶領五百人馬一萬兩銀子,走水路前往河南災區。
據說河南舞陽、泌陽、遂平等縣據說災情嚴重,希望他們能在那裏組織到足夠的人力。
另一波人則由汪鴻雲、高敬堂帶領五百人馬和五千兩銀子,從淮安走陸路北上入山東,一路尋找災民,然後組織他們前往淮安或其它運河渡口乘船北上。
侯平則親自領著一千人馬入山東,去到災情最為嚴重的核心地區兗州府。
二月二十六日,侯平帶人在台莊上岸。
元明時代,京杭運河一度借徐州至淮安一段黃河行運,但黃河時常泛濫,導致漕運常常受阻。
萬曆二十八年在劉東星的主持下開通泇河改京杭運河河道。
萬曆三十四年(1606)萬曆皇帝下令在山東嶧縣台莊鎮設駐台莊巡檢司,沂州鎮標前營改為台莊營守台莊閘。
之後泇河完全取代黃河運道,成為大明的經濟命脈和黃金水道。
之前路過台莊之時,已經留了一批人在這裏開粥廠吸引流民,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六七天。
這麽長的時間,到達台莊的流民也不過千餘人。
都說山東大旱,饑民遍地,到底饑民都去了哪裏?
侯平隻能帶人前往嶧縣查探情況。
嶧縣之前曾為繒州、承縣、公元1196年改為蘭陵縣,忽必烈於1265年將原來的蘭陵縣省略,並入嶧州。
太祖伐元時,派徐達、常遇春率師北伐,在拉鋸戰中發生了“三打嶧州”的血腥的戰爭,最終把嶧州城夷為平地。
之後為了補充人丁戶口,強迫山西洪桐縣大榆樹、喜鵲窩等地的大批移民遷往嶧州定居,嶧州也降製為嶧縣。
如今嶧縣經過了兩百多年的恢複,全縣人口也恢複到了近七萬人口,是兗州府的中等縣。
也是這次災情之中上報的重災區之一。
侯平到了澤縣,這裏的災民確實要比其他地方多了很多,不過因為衙門的賑災工作還不錯,並未有什麽亂子。
將賑災區域轉了個遍,大概估計災民有個七八千人左右。
這種程度的災情,別說中等縣了,即便是漷縣這種下等縣也應該應付得過來。
情況的嚴重程度,還比不上當初漷縣災情。
侯平帶著一腦袋疑問到了嶧縣衙門,拜訪現任嶧縣知縣李長春。
“本官侯平,奉太孫之命前來招募山東災民北上通州,還請李大人行個方便,配合我等將災民送往台莊上船北上。”
李長春對侯平拱手道:“侯大人,此事下官已經知曉,也事先有所安排,如果船隻配妥的話,明日下官便可安排人將現有的災民全部送往台莊。”
侯平拱手道謝:“多謝李大人了,不過大人,本官有一事不明,不知可否請大人指點一二?”
李長春急拱手道:“指點不敢當,大人有話盡管問,下官必定知無不答。”
“敢問大人,之前京城一直有傳言,說山東災情如何如何嚴重,但是本官實地走訪之後,發現這裏的災情並非奏報中的那麽嚴重,就比如嶧縣,我觀災民僅八九千人的規模,這點災民,通常隻需免稅便可,可是去年朝廷賑濟十萬石糧,今年的災情怎麽還會如此嚴重?不知是何道理?”
這是一個異常尖銳的問題,隻見李長春神色複雜,似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侯平見狀心知其中可能幹係重大,便寬慰道:“若是大人不方便說的話,就算了吧,本官也就隻是隨便一問罷了。”
李長春又猶豫了許久,終是似乎在心裏下定了什麽決心一般,然後說道:“罷了,反正本官已經調離了兗州,既然大人相問了,直言便是,其實這些兗州確實有災情,便並不嚴重,為什麽會被上報朝廷,本官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但是本官卻是知道,這其中必然與鄆城縣的徐鴻儒有關。”
“徐鴻儒?”侯平隻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但一時又想不起他是誰:“不知道此乃何人?竟有這麽大的能量連災情上報這等大事都能影響?”
李長春歎了口氣道:“侯大人有所不知,徐鴻儒是聞香教法王石佛的親傳弟子,得其傳授仙法,其術能使人目見金山、銀山、麵山、米山、油泉、酒井,若是能皈依者,終身不受貧窮。希求“未來之富貴”的民眾,紛紛將徐鴻儒奉為瞿曇,羅拜而願為之死,將妻領子以歸之者不許其數。即便是官員,與之交好者也如過江之鯽。”
侯平聽到王森的名字後,才恍然大悟,終於想起了這個徐鴻儒的名字為什麽這麽熟了。
他也是那份《紅封使徒》名冊中的一名教主,之前因為掃到過他的名字,所以有些印象。
侯平冷笑道:“世間哪有什麽仙法,最多不過是些障眼法,騙鄉民也就罷了,想讓官員相信……。哼,隻怕他還沒有這樣的實力,靠得終不過是利益輸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