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閣老幕僚
學霸穿越大明帶木匠皇帝大殺四方 作者:生活艱難又無限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三才貴為閣臣,言辭懇切的向一個秀才請教國之大事。
這種一心為公,不計個人榮辱的行為也讓侯平深受感動。
出於尊重,侯平決定幫李三才解決這一困惑。
“李大人一心為公的精神晚生敬服,既然大人問了學生,那……。”
就在侯平正在說話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爭吵聲。
“我管你什麽大人不大人,我家孩子要上課,你們堵著門是什麽意思?”
侯平一聽是客印月的聲音,趕忙起身對李三才一抱拳道:“李大人,不好意思,應該是我的兩個學生到了。大人稍待一下,我先安排完他們的課業,再與大人仔細分說。”
李三才也起身:“哦,想不到順安年節還要為學生補習,這個杜管家怎麽能隨便阻擋別人,走,一起出去看看吧。”
兩人到了門外,門在打開的瞬間,杜管家和客印月便停止了爭論。
侯平笑了笑道:“客大姐,你先迴屋休息吧,由校,張文烶你們進來。”
由校跟張文烶進屋,客印月恨恨的瞪了杜管家一眼,然後轉身去主房那邊。
侯平也轉身進屋,李三才淡淡的對杜管家道:“不要隨便阻攔順安的客人。”說完也跟了進去。
杜管家恭謹的答了聲:“是。”
……
進屋後,侯平花了一點時間先安排了由校和張文烶的功課,讓他們在內屋先自習,然後才出來跟李三才在大堂裏繼續剛才的話題。
“不好意思啊,讓李大人久等了。”
李三才笑了笑:“不妨事,是老夫冒昧打擾,耽誤順安授業了。剛才的問題,還請順安不吝賜教。”
侯平點點頭:“大人,那學生就直言了。關於江南為何越來越富,其它地方為何越來越窮的原因,其實是有很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像什麽吏治清明,人才輩出,商業繁茂等等,這些原因想必大人都是知道的,晚生也就不獻醜了,今天晚生給大人說一個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的原因吧。”
李三才瞬間精神一振,心道果然這個侯平不簡單。
然後便全神貫注的傾聽接下來的內容。
而屋內的兩個小家夥也根本無心學習,趴在門邊,耳朵張的老大,偷聽侯平跟李三才的談話。
侯平繼續道:“萬曆初年,一兩銀子折合銅錢約一千五六百紋,到現在,一兩銀子折合銅錢約一千紋,大人可有想過這其中的原因?”
李三才想了想後搖了搖頭:“老夫之前也對此有過疑惑,隻是並未想到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
侯平道:“一兩銀子能換的銅錢數少,說明銀子不值錢了。隆慶年間,隻有少數富貴人家才可以使用銀子交易,而近些年來,使用銀子交易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普及,連路邊吃麵都有人用銀子付款。由此可見,市麵流通的銀子越來越多,便是造成銀子價值越來越低的主要因素。”
李三才搖了搖頭:“但是我朝的銀子產量並未增加,為何市麵上的銀子會越來越多?”
侯平指了南方:“是因為大海,我朝的銀礦產量未增加,但是每年有海量的銀子通過海貿流入我朝市場,正是這些銀子造成了我朝銀價貶值,而江南,正是海貿最大的受益地。他們每年什麽都不做,就是隻通過海貿把外國商人的銀子掙迴來,在他們掙了大量海貿交易過來的白銀時,也把全國其他地方的白銀的價值貶低了,也就是等於是變相把其它地方錢,也掙了一部分過來,大人仔細想想,就可明白其中的關鍵。
江南人就算不和其它地方的人做生意,他們隻要繼續通過海貿賺取大量的白銀,再把這些白銀都花出去,那麽大明其它地方的財富便會一直被他們稀釋,所以為什麽江南能越來越富,其他地方會越來越窮,這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李三才低頭沉思良久,然後深深的向侯平鞠了一躬:“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順安所言極是,難怪這些年我大明國朝越來越疲弊,原來江南一直在吸全國的血,怪不得這些年朝中大臣想了諸多辦法,也沒辦法解決江南越來越富,其它地方越來越窮的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江南海貿,不過這件事情的處理難度很大,禁海之策被詬病這麽多年,開海還沒幾年,又要封禁,隻怕不是那麽容易之事。”
侯平搖頭道:“大人想岔了,禁海之策不可取,其實海貿本來是件能讓國朝富裕好事,但是因為朝廷的商稅過低,這才會導致好事變成了壞事,如果商稅正常的話,朝廷就可以用稅款來設節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當然,這些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清楚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味的隻把目光盯到禁海一事上,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李三才起身向侯平行了一個學生禮:“今日得此一番言論,如醍醐灌頂,李三才受教了,先生大才,不知是否願意成為老夫幕僚?老夫願以軍師之禮相待。”
侯平怦然心動,能成為大明輔臣的幕僚,怎麽也比當一個小小知縣的師爺強,這……恐怕隻有傻子才不願意吧。
隻不過他確實不能答應,原因很簡單。
在他前世所知的明朝曆史中,李三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原本的曆史中他也沒能入閣。
顯然因為他的到來,影響了李三才的命運,他現在也不知道這個人的曆史結局會是什麽。
但是他可以肯定一點,由於黨爭的關係,明末大臣們起起伏伏的是常態,而且越是站得高的人下場則越是淒慘。
更主要的是,按時間推算,再過幾年,還有位重要的九千九百歲大佬要登場。
此人一出場,這些什麽首輔、閣老之類,不聽話的都要挨收拾。
以李三才的性格,被大佬收拾的機率可不是一般的大,自己投靠了他的話,豈不是風光不了幾天就要完犢子了?
想到這裏,侯平的激動的小心肝瞬間冷卻下來。
須知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現在情況不明,與其爬到一個較高的位置,還不如就在一個小官手下安穩度日。
以陳應龍的資曆,還沒有資格參與閹黨大戰東林黨的爭鬥之中,留這裏比冒然卷入黨爭的旋渦要強得多。
而且,反正他現在又不是完全沒有退路,身邊還有條隱藏的大腿,所以李三才也就無所謂了。
侯平心中有了主意,當即拱手道:“謝大人好意,不過晚生才疏學淺,不堪重任,而且晚生為人師表,現在門下的幾個弟子都到了關鍵時期,府試、院試在即,晚生也不能半途而廢有負學生所望。”
李三才遺憾的歎了口氣:“也罷,人,各有所誌,不能強求,但是順安有安邦定國之才,屈居這山鄉僻壤之地實在是暴殄天物,若是順安有意出仕,可隨時來京找老夫,老夫必當為你舉薦一方牧守。”
侯平對著李三才拱了拱手:“多謝大人抬愛,等晚生將學生們送上正途,之後再看能不能去京城尋找大人。”
李三才笑道:“好,老夫在京城等著你,今日就此告辭……。”
這種一心為公,不計個人榮辱的行為也讓侯平深受感動。
出於尊重,侯平決定幫李三才解決這一困惑。
“李大人一心為公的精神晚生敬服,既然大人問了學生,那……。”
就在侯平正在說話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爭吵聲。
“我管你什麽大人不大人,我家孩子要上課,你們堵著門是什麽意思?”
侯平一聽是客印月的聲音,趕忙起身對李三才一抱拳道:“李大人,不好意思,應該是我的兩個學生到了。大人稍待一下,我先安排完他們的課業,再與大人仔細分說。”
李三才也起身:“哦,想不到順安年節還要為學生補習,這個杜管家怎麽能隨便阻擋別人,走,一起出去看看吧。”
兩人到了門外,門在打開的瞬間,杜管家和客印月便停止了爭論。
侯平笑了笑道:“客大姐,你先迴屋休息吧,由校,張文烶你們進來。”
由校跟張文烶進屋,客印月恨恨的瞪了杜管家一眼,然後轉身去主房那邊。
侯平也轉身進屋,李三才淡淡的對杜管家道:“不要隨便阻攔順安的客人。”說完也跟了進去。
杜管家恭謹的答了聲:“是。”
……
進屋後,侯平花了一點時間先安排了由校和張文烶的功課,讓他們在內屋先自習,然後才出來跟李三才在大堂裏繼續剛才的話題。
“不好意思啊,讓李大人久等了。”
李三才笑了笑:“不妨事,是老夫冒昧打擾,耽誤順安授業了。剛才的問題,還請順安不吝賜教。”
侯平點點頭:“大人,那學生就直言了。關於江南為何越來越富,其它地方為何越來越窮的原因,其實是有很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像什麽吏治清明,人才輩出,商業繁茂等等,這些原因想必大人都是知道的,晚生也就不獻醜了,今天晚生給大人說一個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的原因吧。”
李三才瞬間精神一振,心道果然這個侯平不簡單。
然後便全神貫注的傾聽接下來的內容。
而屋內的兩個小家夥也根本無心學習,趴在門邊,耳朵張的老大,偷聽侯平跟李三才的談話。
侯平繼續道:“萬曆初年,一兩銀子折合銅錢約一千五六百紋,到現在,一兩銀子折合銅錢約一千紋,大人可有想過這其中的原因?”
李三才想了想後搖了搖頭:“老夫之前也對此有過疑惑,隻是並未想到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
侯平道:“一兩銀子能換的銅錢數少,說明銀子不值錢了。隆慶年間,隻有少數富貴人家才可以使用銀子交易,而近些年來,使用銀子交易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普及,連路邊吃麵都有人用銀子付款。由此可見,市麵流通的銀子越來越多,便是造成銀子價值越來越低的主要因素。”
李三才搖了搖頭:“但是我朝的銀子產量並未增加,為何市麵上的銀子會越來越多?”
侯平指了南方:“是因為大海,我朝的銀礦產量未增加,但是每年有海量的銀子通過海貿流入我朝市場,正是這些銀子造成了我朝銀價貶值,而江南,正是海貿最大的受益地。他們每年什麽都不做,就是隻通過海貿把外國商人的銀子掙迴來,在他們掙了大量海貿交易過來的白銀時,也把全國其他地方的白銀的價值貶低了,也就是等於是變相把其它地方錢,也掙了一部分過來,大人仔細想想,就可明白其中的關鍵。
江南人就算不和其它地方的人做生意,他們隻要繼續通過海貿賺取大量的白銀,再把這些白銀都花出去,那麽大明其它地方的財富便會一直被他們稀釋,所以為什麽江南能越來越富,其他地方會越來越窮,這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
李三才低頭沉思良久,然後深深的向侯平鞠了一躬:“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順安所言極是,難怪這些年我大明國朝越來越疲弊,原來江南一直在吸全國的血,怪不得這些年朝中大臣想了諸多辦法,也沒辦法解決江南越來越富,其它地方越來越窮的問題,根本原因在於江南海貿,不過這件事情的處理難度很大,禁海之策被詬病這麽多年,開海還沒幾年,又要封禁,隻怕不是那麽容易之事。”
侯平搖頭道:“大人想岔了,禁海之策不可取,其實海貿本來是件能讓國朝富裕好事,但是因為朝廷的商稅過低,這才會導致好事變成了壞事,如果商稅正常的話,朝廷就可以用稅款來設節南北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當然,這些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的清楚的問題,但是如果一味的隻把目光盯到禁海一事上,反而是舍本逐末了。”
李三才起身向侯平行了一個學生禮:“今日得此一番言論,如醍醐灌頂,李三才受教了,先生大才,不知是否願意成為老夫幕僚?老夫願以軍師之禮相待。”
侯平怦然心動,能成為大明輔臣的幕僚,怎麽也比當一個小小知縣的師爺強,這……恐怕隻有傻子才不願意吧。
隻不過他確實不能答應,原因很簡單。
在他前世所知的明朝曆史中,李三才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原本的曆史中他也沒能入閣。
顯然因為他的到來,影響了李三才的命運,他現在也不知道這個人的曆史結局會是什麽。
但是他可以肯定一點,由於黨爭的關係,明末大臣們起起伏伏的是常態,而且越是站得高的人下場則越是淒慘。
更主要的是,按時間推算,再過幾年,還有位重要的九千九百歲大佬要登場。
此人一出場,這些什麽首輔、閣老之類,不聽話的都要挨收拾。
以李三才的性格,被大佬收拾的機率可不是一般的大,自己投靠了他的話,豈不是風光不了幾天就要完犢子了?
想到這裏,侯平的激動的小心肝瞬間冷卻下來。
須知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現在情況不明,與其爬到一個較高的位置,還不如就在一個小官手下安穩度日。
以陳應龍的資曆,還沒有資格參與閹黨大戰東林黨的爭鬥之中,留這裏比冒然卷入黨爭的旋渦要強得多。
而且,反正他現在又不是完全沒有退路,身邊還有條隱藏的大腿,所以李三才也就無所謂了。
侯平心中有了主意,當即拱手道:“謝大人好意,不過晚生才疏學淺,不堪重任,而且晚生為人師表,現在門下的幾個弟子都到了關鍵時期,府試、院試在即,晚生也不能半途而廢有負學生所望。”
李三才遺憾的歎了口氣:“也罷,人,各有所誌,不能強求,但是順安有安邦定國之才,屈居這山鄉僻壤之地實在是暴殄天物,若是順安有意出仕,可隨時來京找老夫,老夫必當為你舉薦一方牧守。”
侯平對著李三才拱了拱手:“多謝大人抬愛,等晚生將學生們送上正途,之後再看能不能去京城尋找大人。”
李三才笑道:“好,老夫在京城等著你,今日就此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