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情形,我也問過了,這說起來也是我大意了。本以為那些地隻是黃河改道入淮後形成的黃泛區的拋荒地。原有土地的主人,大多逃荒去了外麵。這一兩一畝的價錢,不過是衙門裏六房那些書辦們更改魚鱗冊的例錢,那些地的實際價值遠不止這個價。
不過,這次冉旭去,正好在經過鬆江府時,偶遇一個從海州出來的土著。這下才明白,這些地那裏是他們主動拋荒,分明是當地官府聯手揚州那些山西大鹽商,動用手段把他們趕走的。
那些地在現在官府的魚鱗冊上,根本就是無主的灘地草蕩,並不需要他們去改什麽魚鱗冊。他們就是欺我們不知當地實情,故意在坑我們呢!
這也是我拿這邊的情況去套那裏的情況,以為我們是浙省,他們是南直,相鄰的兩個省而已,雖說他們淮鹽的量比我們浙鹽大,可情況差別應該不會很大。
那知道,這差別真就大了去了。他們那邊的官府和那些鹽商勾結做下的事,放在這邊,那個敢做?總歸是我事前沒把情況摸清楚,才給少爺你帶來了麻煩。”
章財生既對自己的疏忽自責,有對海州官府這幫人的膽大妄為恨得咬牙切齒。
“那官府那幫人,就不要治下的子民,把他們全趕走?這樣弄,他們的夏稅秋糧到哪兒去收?”
章旻青腦子裏的彎還沒繞過來,他奇怪的問道。
“他們隻是把這些人從他們各自的土地上趕走,這些人絕大部分都還留在海州。少爺你想想,那麽大的鹽場,得需要多少人手?那邊的田地卻是產糧不多,一年辛苦到頭,也不過是半饑不飽。這樣的情況,那家會有人有餘暇去鹽場做工?可現在好了,這地不許種糧,這些人要想吃上飯,就得去鹽場做工,這是其一。
至於夏稅秋糧,自從萬曆年初,首輔張居正張大人推行一條鞭法,改糧為銀之後,這些銀子,隻要那些鹽商手指縫裏**出來,不就全都有了?這是其二。
這不許種糧,改種蘆葦之後,原來鹽場頭痛不已的柴草問題解決了。原先他們還要花大錢從山西運煤,現在遍地蘆葦,讓那些做工的割下來曬幹就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又能省下一大筆錢,這些錢,大部分就是這些官員們的好處了,這是其三。
沒人種田,這海州城裏,不管是官還是吏,再也不用為那些夏稅秋糧收不上來而發愁了。而且說起來,原本那些人辛苦耕種卻未必能吃飽,現在他們做工,吃飽穿暖是沒問題的。說起來,還算是一樁善政。這是其四,
少爺你說說看,有這麽多好處的事,他們怎麽會不做?”
章財生把他聽到的這些,掰著指頭一條條說給章旻青聽,這下章旻青終於明白了過來。
這事說到底,頗有和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圈地運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不同的是,英國佬的圈地運動,是圈地養羊,把人趕進工廠裏去做工。而海州這裏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讓土地拋荒,人都進鹽場做工,本質上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咱們華夏的人,對土地的熱情可是非常高的。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就算當地官府有這個想法,可涉及那麽多人家,難道他們敢硬來?要是這些人死活不走,當地官府怕也不敢硬來吧?”
可隨即,章旻青又有了新的疑問。
“這就是那些人的可惡之處了。是有人不願意走,可據說那幫鹽商,從外地找來幾股響馬,四處掃蕩。留在村寨裏的人家,很多都遭受了這些響馬的毒手。要土地還是要命?少爺你覺得這個選擇應該不難吧?”
章財生又曝出一個讓章旻青意想不到的消息。
這話章旻青一聽就明白了。接下去的故事,一定是官府表態嚴懲,卻怎麽也抓不到兇手。或者沒有力量去剿滅這些響馬,最後,大家為了活命,隻能老老實實的離開。就和剛剛被他剿滅了的王癩痢一樣,都是一個套路。
“其實這還是有辦法解決的。他們種蘆葦,是想用來當柴燒。那可以補種麥子和水稻,種高粱好了。高粱收了以後,那些秸稈也一樣可以當柴燒不是?
其實這不重要,我要那些地,主要是為了開礦,種糧食其實是附帶,用來掩人耳目而已。隻要這錢付過去,這地肯定是咱們的對吧?”
搞明白這裏麵的關節,章旻青心裏,倒還真沒覺得這是多大的惡事。從農業社會,逐步向手工業作坊,再到工業化社會,這樣的事情遲早都會發生。不說那些鹽商,就是章旻青自己,隨著今後的發展,要需要各種各樣的工廠來吧各種原材料加工成商品。
到那時,他可能也同樣要設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隻不過是他或許沒這幫鹽商做得這麽下作,手段會盡可能弄到不血淋淋的,盡可能的平和一些。
所以,他並沒有章財生那麽感到義憤,而是關心這錢付出去,能不能把這些土地拿迴來。
“我氣憤就氣憤在這裏了。冉旭打聽到,去買地的,我們不是第一個。以前也有人和我們一樣不知情,可這地買下來之後,不但不能耕種,連人也在那待不住。那幫響馬來去如風,那些葦蕩又便於躲藏。不管在家還是出行,隨時都有性命之險。隻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的?到最後,那些地想賣賣不掉,留著亦無用。最終隻能一棄了之。
等買地的人走了,這幫混蛋就把這些地再賣一次,誰賣誰倒黴,從沒人能在那裏待住過。他們就是利用大家貪便宜的心思,用低價賣地來一次次騙錢呢。”
章財生恨恨的說完,突然看到章旻青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登時呆了呆。
“嗬,比拳頭硬?那誰怕誰啊!你和冉旭說,把田契都做好。不僅在當地縣裏要有底可查,在州府也要有底可查。付出去的錢要有憑據,別光貪便宜,該花的錢就花。地買好,就帶著田契迴來。等我過去的時候,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他們誰能把我買的地奪走。哈哈,有意思。”
章旻青說著說著,竟然失聲笑了起來。
“嗨,也是啊,我這光想著那些響馬不好惹了,可咱們難道是好惹的?”
章財生突然反應過來,他們章家現在可不僅僅是龍山所種地的軍戶了。要講動武,少爺可不就在大菜花山島上偷偷練著一支武裝呢麽。到時候拉出去,真還怕了那些響馬不成?
不過,這次冉旭去,正好在經過鬆江府時,偶遇一個從海州出來的土著。這下才明白,這些地那裏是他們主動拋荒,分明是當地官府聯手揚州那些山西大鹽商,動用手段把他們趕走的。
那些地在現在官府的魚鱗冊上,根本就是無主的灘地草蕩,並不需要他們去改什麽魚鱗冊。他們就是欺我們不知當地實情,故意在坑我們呢!
這也是我拿這邊的情況去套那裏的情況,以為我們是浙省,他們是南直,相鄰的兩個省而已,雖說他們淮鹽的量比我們浙鹽大,可情況差別應該不會很大。
那知道,這差別真就大了去了。他們那邊的官府和那些鹽商勾結做下的事,放在這邊,那個敢做?總歸是我事前沒把情況摸清楚,才給少爺你帶來了麻煩。”
章財生既對自己的疏忽自責,有對海州官府這幫人的膽大妄為恨得咬牙切齒。
“那官府那幫人,就不要治下的子民,把他們全趕走?這樣弄,他們的夏稅秋糧到哪兒去收?”
章旻青腦子裏的彎還沒繞過來,他奇怪的問道。
“他們隻是把這些人從他們各自的土地上趕走,這些人絕大部分都還留在海州。少爺你想想,那麽大的鹽場,得需要多少人手?那邊的田地卻是產糧不多,一年辛苦到頭,也不過是半饑不飽。這樣的情況,那家會有人有餘暇去鹽場做工?可現在好了,這地不許種糧,這些人要想吃上飯,就得去鹽場做工,這是其一。
至於夏稅秋糧,自從萬曆年初,首輔張居正張大人推行一條鞭法,改糧為銀之後,這些銀子,隻要那些鹽商手指縫裏**出來,不就全都有了?這是其二。
這不許種糧,改種蘆葦之後,原來鹽場頭痛不已的柴草問題解決了。原先他們還要花大錢從山西運煤,現在遍地蘆葦,讓那些做工的割下來曬幹就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又能省下一大筆錢,這些錢,大部分就是這些官員們的好處了,這是其三。
沒人種田,這海州城裏,不管是官還是吏,再也不用為那些夏稅秋糧收不上來而發愁了。而且說起來,原本那些人辛苦耕種卻未必能吃飽,現在他們做工,吃飽穿暖是沒問題的。說起來,還算是一樁善政。這是其四,
少爺你說說看,有這麽多好處的事,他們怎麽會不做?”
章財生把他聽到的這些,掰著指頭一條條說給章旻青聽,這下章旻青終於明白了過來。
這事說到底,頗有和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圈地運動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不同的是,英國佬的圈地運動,是圈地養羊,把人趕進工廠裏去做工。而海州這裏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讓土地拋荒,人都進鹽場做工,本質上的道理是差不多的。
“咱們華夏的人,對土地的熱情可是非常高的。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就算當地官府有這個想法,可涉及那麽多人家,難道他們敢硬來?要是這些人死活不走,當地官府怕也不敢硬來吧?”
可隨即,章旻青又有了新的疑問。
“這就是那些人的可惡之處了。是有人不願意走,可據說那幫鹽商,從外地找來幾股響馬,四處掃蕩。留在村寨裏的人家,很多都遭受了這些響馬的毒手。要土地還是要命?少爺你覺得這個選擇應該不難吧?”
章財生又曝出一個讓章旻青意想不到的消息。
這話章旻青一聽就明白了。接下去的故事,一定是官府表態嚴懲,卻怎麽也抓不到兇手。或者沒有力量去剿滅這些響馬,最後,大家為了活命,隻能老老實實的離開。就和剛剛被他剿滅了的王癩痢一樣,都是一個套路。
“其實這還是有辦法解決的。他們種蘆葦,是想用來當柴燒。那可以補種麥子和水稻,種高粱好了。高粱收了以後,那些秸稈也一樣可以當柴燒不是?
其實這不重要,我要那些地,主要是為了開礦,種糧食其實是附帶,用來掩人耳目而已。隻要這錢付過去,這地肯定是咱們的對吧?”
搞明白這裏麵的關節,章旻青心裏,倒還真沒覺得這是多大的惡事。從農業社會,逐步向手工業作坊,再到工業化社會,這樣的事情遲早都會發生。不說那些鹽商,就是章旻青自己,隨著今後的發展,要需要各種各樣的工廠來吧各種原材料加工成商品。
到那時,他可能也同樣要設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隻不過是他或許沒這幫鹽商做得這麽下作,手段會盡可能弄到不血淋淋的,盡可能的平和一些。
所以,他並沒有章財生那麽感到義憤,而是關心這錢付出去,能不能把這些土地拿迴來。
“我氣憤就氣憤在這裏了。冉旭打聽到,去買地的,我們不是第一個。以前也有人和我們一樣不知情,可這地買下來之後,不但不能耕種,連人也在那待不住。那幫響馬來去如風,那些葦蕩又便於躲藏。不管在家還是出行,隨時都有性命之險。隻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的?到最後,那些地想賣賣不掉,留著亦無用。最終隻能一棄了之。
等買地的人走了,這幫混蛋就把這些地再賣一次,誰賣誰倒黴,從沒人能在那裏待住過。他們就是利用大家貪便宜的心思,用低價賣地來一次次騙錢呢。”
章財生恨恨的說完,突然看到章旻青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登時呆了呆。
“嗬,比拳頭硬?那誰怕誰啊!你和冉旭說,把田契都做好。不僅在當地縣裏要有底可查,在州府也要有底可查。付出去的錢要有憑據,別光貪便宜,該花的錢就花。地買好,就帶著田契迴來。等我過去的時候,我倒要看看,到時候,他們誰能把我買的地奪走。哈哈,有意思。”
章旻青說著說著,竟然失聲笑了起來。
“嗨,也是啊,我這光想著那些響馬不好惹了,可咱們難道是好惹的?”
章財生突然反應過來,他們章家現在可不僅僅是龍山所種地的軍戶了。要講動武,少爺可不就在大菜花山島上偷偷練著一支武裝呢麽。到時候拉出去,真還怕了那些響馬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