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獵迴來,到家之後,章旻青張羅著把獵物分出四份,分別給章新甲他們四家一家一份。想了想,又派人拿了一隻麅子給黃千戶送了過去。原本還應該給賀叔家送一份的,不過,賀家兄弟也各有獵獲,他也就免了。
第二天一大早,章家全家上下就開始忙碌起來。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三,章家要過小年了。原本按照浙江本地的風俗,小年是在十二月二十四。不過章家和所裏許多老人,都是當年從山東遷過來的,依舊遵循了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塵土;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燉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從二十三開始,算是進了過年的程序。所以,整個章家裏外,殺豬宰雞,掃地擦窗,剪窗花、剁肉菜準備晚上的餃子餡等等,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那些粗重的活雖然輪不到章旻青去做,但他的任務也不輕鬆——寫春聯。這些春聯可不是寫一幅兩幅,按照風俗,整個章家大院裏,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不僅家裏所有的房門要貼,院子門,房間裏的櫃子門之類的也要貼。就連井欄、石磨、水缸、紡車之類的物件,馬廄豬圈的立柱,甚至大點的樹上都要貼上“根深葉茂”之類的單聯。
這要寫的春聯不是一般的多,好在這些春聯,除開大門上的那副,其它都不用章旻青想詞。
他帶著七斤和丫頭小桑,分工合作。章旻青負責寫,小桑負責裁紙研墨,七斤最累,負責貼換。他一處處先去看原來的春聯寫的什麽,然後迴來告訴章旻青,由章旻青寫好新的,他拿了去撕掉舊的貼上新的。
倒是章府大門口的的春聯,章旻青費了半天思量,寫了個“春暖風和日麗天增歲月人增壽,穀豐物阜民歡春滿人間福滿門。橫批:萬象更新。”的通俗春聯讓七斤去換。
等到所有的春聯寫完,已經日頭過午了。吃過午飯,章旻青再來到院子,看著貼滿了新春聯和新窗花的院子,過年的喜慶氣氛迎麵而來。
下午,章旻青倒是沒什麽事了。他今天的主要任務,除開上午寫的春聯,就是晚上的祭灶神了。這也是今天的最重要的事情。
迴屋午睡了一會,再起來讀了陣子書,練筆寫了篇製義,看看天色將晚,就起身來到後院的廚房。
廚房裏,章劉氏正帶著人包餃子。“送行餃子迎風麵”,這也是為晚間的祭灶神準備的。灶台上,祭灶神用的全雞、豬頭、整魚、麥芽糖、糖粘糕、橘子、香燭之類的供品已經擺好。
“青兒,你再不來,我也要使人去叫你了。來,娘有話和你說。”
看到章旻青過來,章劉氏起身去洗了手,招唿了章旻青往外走。
“青兒,娘想今天的送灶王爺儀式,讓你來主持。青兒大了,咱章家的事情,也該你挑起來了。”
章劉氏的話,讓章旻青有點惶然。因為以往祭灶神,章旻青的任務就是懷抱隻大公雞跪在章劉氏身後,然後等儀式結束,可以吃麥芽糖。對於儀式上要做些什麽,從來沒關心過。
“這個,要怎麽做,孩兒不懂啊。”
在自己的娘麵前,倒也用不著撐麵子,章旻青如實的說道。
“知道你不懂,娘叫你來,就是要告訴你麽。其實這事也不難,就是一句話,讓灶王爺灶王奶奶上天言好事,保佑咱們一家平安。怎麽做,反正都有規矩,你按規矩做就行。”
聽章劉氏這麽說,章旻青點頭應允。
其實,有些事情,章旻青還是知道的。比如供品裏的麥芽糖,意思是讓灶王爺灶王奶奶吃了嘴甜點,迴到天上見到玉皇大帝他老人家,隻說好話不說壞話。而糖粘糕就有點惡作劇似的調侃意味了,想把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嘴粘上,不讓他們開口說話。
以章旻青眼下兩世為人的見識,他覺得這是屬於國人的一種神怪觀念。認為神仙也是可以溝通和控製的,好神仙甚至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
“喏,這是祭灶王爺時候,要念的。你背熟了,祭拜的時候,背出來就行。”
章劉氏拿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了不少字。章旻青接過來一看,上麵是類似於打油詩的一首順口溜。隻見紙上寫著:
“灶王爺爺你聽著,廚房裏你見天瞄著過。我頓頓省吃又儉喝,拋米撒麵是一時錯。爐窩裏肮髒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擔待著。這糖瓜吃不了全拿著,捎給玉皇大帝嚐一嚐。我這裏與你把頭磕,上天去可要與我把好話說。初一你早點迴來別耽擱,到咱家吃我蒸的棗山饃。”
看著這個順口溜,章旻青差點笑出聲來。
“這孩子,現在笑沒關係,晚上祭祀的時候可不能笑,惱了灶王爺可不是耍的。”
聽到母親這麽說,章旻青止住了笑,喏喏稱是。
到了晚上,包括章新甲他們幾個家丁的全家,新收的季三虎幾個在內的,所有隸屬於章府的人都來到了後院。這是寓意這所有人都是章家人,祈求灶君降吉祥於全家人。這其實也是古時候祭祀的一個重要目的,強化家族觀念和歸屬感。
作為主祭人的章旻青,懷裏抱著一隻“馬”站在灶台前麵。
這“馬”其實就是隻大公雞,這大公雞據說就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則稱“紅馬”,白公雞則稱“白馬”。
大管家章新甲充任司儀站在一旁。而其它人則根據親疏,分排跪在後麵。
抱著公雞章旻青一麵嘴裏輕聲念叨著那首順口溜,一麵點香斟酒,之後也跪下對著灶台供龕裏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磕頭。之後章新甲拿碗倒酒,用碗裏的酒,澆在章旻青手上大公雞的雞頭上。
一炷香之後,撤下香火,取出灶台供龕裏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神像,拿到外麵燒掉,儀式算是結束。
接下來就是分供品,供品要分全在場的任何一個人,“吃了祭灶果,腳骨健健過”。
第二天一大早,章家全家上下就開始忙碌起來。今天是十二月二十三,章家要過小年了。原本按照浙江本地的風俗,小年是在十二月二十四。不過章家和所裏許多老人,都是當年從山東遷過來的,依舊遵循了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塵土;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燉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從二十三開始,算是進了過年的程序。所以,整個章家裏外,殺豬宰雞,掃地擦窗,剪窗花、剁肉菜準備晚上的餃子餡等等,個個忙的不亦樂乎。
那些粗重的活雖然輪不到章旻青去做,但他的任務也不輕鬆——寫春聯。這些春聯可不是寫一幅兩幅,按照風俗,整個章家大院裏,有神必貼,每門必貼,每物必貼。
不僅家裏所有的房門要貼,院子門,房間裏的櫃子門之類的也要貼。就連井欄、石磨、水缸、紡車之類的物件,馬廄豬圈的立柱,甚至大點的樹上都要貼上“根深葉茂”之類的單聯。
這要寫的春聯不是一般的多,好在這些春聯,除開大門上的那副,其它都不用章旻青想詞。
他帶著七斤和丫頭小桑,分工合作。章旻青負責寫,小桑負責裁紙研墨,七斤最累,負責貼換。他一處處先去看原來的春聯寫的什麽,然後迴來告訴章旻青,由章旻青寫好新的,他拿了去撕掉舊的貼上新的。
倒是章府大門口的的春聯,章旻青費了半天思量,寫了個“春暖風和日麗天增歲月人增壽,穀豐物阜民歡春滿人間福滿門。橫批:萬象更新。”的通俗春聯讓七斤去換。
等到所有的春聯寫完,已經日頭過午了。吃過午飯,章旻青再來到院子,看著貼滿了新春聯和新窗花的院子,過年的喜慶氣氛迎麵而來。
下午,章旻青倒是沒什麽事了。他今天的主要任務,除開上午寫的春聯,就是晚上的祭灶神了。這也是今天的最重要的事情。
迴屋午睡了一會,再起來讀了陣子書,練筆寫了篇製義,看看天色將晚,就起身來到後院的廚房。
廚房裏,章劉氏正帶著人包餃子。“送行餃子迎風麵”,這也是為晚間的祭灶神準備的。灶台上,祭灶神用的全雞、豬頭、整魚、麥芽糖、糖粘糕、橘子、香燭之類的供品已經擺好。
“青兒,你再不來,我也要使人去叫你了。來,娘有話和你說。”
看到章旻青過來,章劉氏起身去洗了手,招唿了章旻青往外走。
“青兒,娘想今天的送灶王爺儀式,讓你來主持。青兒大了,咱章家的事情,也該你挑起來了。”
章劉氏的話,讓章旻青有點惶然。因為以往祭灶神,章旻青的任務就是懷抱隻大公雞跪在章劉氏身後,然後等儀式結束,可以吃麥芽糖。對於儀式上要做些什麽,從來沒關心過。
“這個,要怎麽做,孩兒不懂啊。”
在自己的娘麵前,倒也用不著撐麵子,章旻青如實的說道。
“知道你不懂,娘叫你來,就是要告訴你麽。其實這事也不難,就是一句話,讓灶王爺灶王奶奶上天言好事,保佑咱們一家平安。怎麽做,反正都有規矩,你按規矩做就行。”
聽章劉氏這麽說,章旻青點頭應允。
其實,有些事情,章旻青還是知道的。比如供品裏的麥芽糖,意思是讓灶王爺灶王奶奶吃了嘴甜點,迴到天上見到玉皇大帝他老人家,隻說好話不說壞話。而糖粘糕就有點惡作劇似的調侃意味了,想把灶王爺灶王奶奶的嘴粘上,不讓他們開口說話。
以章旻青眼下兩世為人的見識,他覺得這是屬於國人的一種神怪觀念。認為神仙也是可以溝通和控製的,好神仙甚至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
“喏,這是祭灶王爺時候,要念的。你背熟了,祭拜的時候,背出來就行。”
章劉氏拿出一張紙,上麵密密麻麻的寫了不少字。章旻青接過來一看,上麵是類似於打油詩的一首順口溜。隻見紙上寫著:
“灶王爺爺你聽著,廚房裏你見天瞄著過。我頓頓省吃又儉喝,拋米撒麵是一時錯。爐窩裏肮髒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擔待著。這糖瓜吃不了全拿著,捎給玉皇大帝嚐一嚐。我這裏與你把頭磕,上天去可要與我把好話說。初一你早點迴來別耽擱,到咱家吃我蒸的棗山饃。”
看著這個順口溜,章旻青差點笑出聲來。
“這孩子,現在笑沒關係,晚上祭祀的時候可不能笑,惱了灶王爺可不是耍的。”
聽到母親這麽說,章旻青止住了笑,喏喏稱是。
到了晚上,包括章新甲他們幾個家丁的全家,新收的季三虎幾個在內的,所有隸屬於章府的人都來到了後院。這是寓意這所有人都是章家人,祈求灶君降吉祥於全家人。這其實也是古時候祭祀的一個重要目的,強化家族觀念和歸屬感。
作為主祭人的章旻青,懷裏抱著一隻“馬”站在灶台前麵。
這“馬”其實就是隻大公雞,這大公雞據說就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則稱“紅馬”,白公雞則稱“白馬”。
大管家章新甲充任司儀站在一旁。而其它人則根據親疏,分排跪在後麵。
抱著公雞章旻青一麵嘴裏輕聲念叨著那首順口溜,一麵點香斟酒,之後也跪下對著灶台供龕裏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磕頭。之後章新甲拿碗倒酒,用碗裏的酒,澆在章旻青手上大公雞的雞頭上。
一炷香之後,撤下香火,取出灶台供龕裏的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神像,拿到外麵燒掉,儀式算是結束。
接下來就是分供品,供品要分全在場的任何一個人,“吃了祭灶果,腳骨健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