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青哥兒,你不是一向對鳥銃這破玩意不屑一顧的嗎?今天怎麽玩起這個來了?”


    一個難聽的公鴨嗓門驚醒了正端著鳥銃苦苦思索的章旻青。


    迴頭四顧他才發現,在他身後不遠處,站了一群年齡大小不一的年輕人。這些人章旻青全都認識,賀家兄弟、溫瑀、郭再添、李騫複等,都是龍山所裏的軍戶子弟。


    剛才嚷嚷的,是一個大約十七八歲的魁梧小子,他賀叔家的二小子,未來的二舅子賀海養。


    “青哥兒,你可算出來了,去你家幾次,都被那個小混蛋七斤攔住了。你來拿個主意,要不要去給鎮上孫壞水點教訓?我們幾個都準備好了,想找個晚上把他們家那口年豬給弄出來宰了,還有十幾天就過年了,足夠孫壞水心疼好多天了。可我大哥說,要是你來拿主意,你肯定不會同意的。”


    簡直和心直口快的賀長吉一個尿性的賀海養,邊嚷嚷著,邊快速的跑到了章旻青身邊。


    “哎,我說,他們都在傳,說你在夢裏得了天書,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可是我妹夫,不興騙我的啊!”


    到了章旻青身邊,賀海養不等章旻青迴答他前麵的話,馬上又湊在章旻青耳邊小聲的問道。


    章旻青沒說話,隻是扭頭看了眼賀海養,丟給他一個“你懂的”的眼神。心裏卻有點驚奇。呃,想不到在這世裏,自己不用借助神力也還是個孩子王?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等自己順利考完童試,他就是一名秀才相公,有了功名。而且,就算他沒考取秀才,自己世襲的軍職隻要按程序申報上去,再去京城的兵部點驗一下,就會拿到從五品副千戶的正式委任,到那時,他就是這個龍山所正經八百的軍官,不是二把手也是三把手。


    明朝軍職的世襲,都要到父親離世,或者年滿六十以後,子孫才可以承襲,在此之前,他們在所裏最多也就是個補丁的身份。雖然賀海生、賀海養兄弟兩個之一,遲早也會有一個要襲任賀叔的百戶職位,可眼下賀叔正當壯年,身體倍棒著呢,他們兩個想要襲任,還需要等很多年。


    相比之下,自己雖然年紀比他們小,可不管科考還是世襲軍職,都眼看著唾手可得,無非是看他接下去選擇從文還是從武了。在龍山所的小字輩裏,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了中心。


    “你們幾個做事總是顧頭不顧腚,看看過去的時候,沒有青哥兒給你們拿主意,你們那件事幹得不出紕漏了?這事就算真要做,那肯定是要等青哥兒來幫咱們拿個主意。”


    “我說,你們怎麽又和孫壞水掐上了?這幾天又出什麽事了?”


    聽了賀海生的話,章旻青還是不自覺的把思緒轉到了這上麵。孫壞水就是他剛醒過來時,想到過的那個孫秀才的爹。


    這個孫秀才,本名孫文林,是龍山附近方圓四五十裏唯一一名秀才,在二十五歲考上秀才之後,去了常州府的無錫縣遊學,拜在無錫東林書院主講“啟新先生”錢一本的門下讀書。


    龍山所屬的慈溪縣,知縣劉元白是東林書院講師高攀龍的學生,有了這層關係,孫家和劉知縣之間的關係自然而然的就親近了起來。


    在這個時代,有了秀才功名,在賦稅丁役上有許多的優免,這已經成了慣例。所以,一旦家裏有人考取了功名,那怕是個最低級的秀才,四裏八鄉的親友近鄰,都會把自家名下的田契,過戶到秀才相公名下,以求得到免丁免稅。


    孫家就是如此,不但借此收了許多附近鄉民的投獻田土,而且在其它方麵,因為有了劉知縣的庇護,也是坑蒙拐騙包攬詞訟,幹得心應手,也由此掙得一個“孫壞水”的雅號,沒幾年就成了十裏八鄉有名的富戶。


    當然,坑蒙拐騙都是暗地裏的勾當,在明麵上,孫家修橋補路,施粥舍藥的善事也做了不少。於是大家當麵稱唿孫家“孫大善人”,背後則稱唿他“孫壞水”。


    “青哥兒,前些天賀大哥和賀二哥他們去趕海迴來,就被孫壞水找上了門,說他們在趕海時,有意用石頭砸壞了他們家拖在灘塗上的那條平底船,一定要讓賀家賠五兩銀子,不然,他就要去縣裏告官。


    賀二哥說沒砸,隻是那“孫壞水”說他有人證,看見是賀大哥他們砸的。說是賀大哥他們既然說沒砸,就拿出沒砸的證據。可這事那裏有證據啊,賀家沒法,賀百戶隻得掏錢賠了。你也知道,縣裏有劉老爺在,告到官裏,也是我們輸。


    可這兩天聽人說,他家壞掉的船,是他們自己出海,從海賊那裏接賊贓時,不小心撞礁上撞壞的。正好他們迴來的時候,看到賀大哥他們在趕海,就誣陷在賀大哥他們頭上,把船隻損壞的損失,轉嫁在賀家了。


    這事,錢也已經賠了,想要也要不迴來,賀大哥他們就想怎麽去出口氣。青哥兒,你說有他這樣的嗎?自己撞壞船,卻誣陷別人家。”


    聽到章旻青問,站在一邊的溫瑀立刻就把他知道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章旻青,語氣間很是憤憤不平。


    “以前沒聽說過孫壞水和海賊有關係啊,你們這是聽誰說的?有證據嗎?要是有證據,交通海賊,可是死罪啊。”


    章旻青有點迷糊,隨口答道。


    在眼下,倭寇犯境的事已經不多了。那些所謂的倭寇大多是些海賊,這些海賊犯境時,地方上雖然還是按照倭寇上報,其實這些海賊裏,真正的倭寇沒幾個,大多是些流竄在沿海的漁戶和海商。


    偶爾有些真倭,也是這些海賊們雇傭的倭國流浪武士。官府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所以,對沿海百姓的管製上,隻要發現有人溝通海賊,一律都是嚴懲的。


    當然,那些與官府有關係的人是例外的。事實上,許多的海賊本身就是一些世家大族豢養的海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海商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煙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煙鬥並收藏大明海商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