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拾簪記
王玉貞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得意的衝謝青青挑挑眉。
“智障!”謝青青冷笑一聲。
謝芳華卻覺得王家人出手闊綽,十分有麵子,方才在謝青青那裏丟的臉麵也找迴幾分,在周圍茶客驚異的目光下在椅子上款款落座。
“妹妹出手大方,果然是大家風範!”謝芳華對王玉貞恭維道。
這次不待王玉貞說話,王三公子搖著折扇不屑一笑,故意放大了聲音道,“區區一百兩銀子而已,小意思!”
說完還瞄了瞄蘇靈韻。
蘇靈韻吃了幾塊杏脯,問謝青青,“說書的先生怎麽還沒來?”
這裏烏煙瘴氣的,加上王家兄妹倒胃口,還是迴自己店鋪和相公泡茶好。
“快了吧!”謝青青剝了栗子給她,“別老想著你家相公,陪我一會兒怎麽了?”
“是,謝大小姐說的對!”蘇靈韻眯笑。
謝青青斜睨她一眼,嘴裏得意的哼了一聲。
大堂裏喧嘩,說話的聲音聽不清楚,王三公子見蘇靈韻自顧和謝青青說話一眼都不瞅自己不禁有些失望,裝作不經意的問謝芳華,“和你長姐在一起的女子果真是開香鋪的,我怎麽沒見過?”
“是,隻是個小掌櫃,王公子平時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沒聽過。”謝芳華一邊貶低蘇靈韻一邊巴結王三。
王三很受用,繼續問道,“那成親了沒有?”
見王三一直詢問蘇靈韻的事,再想想蘇靈韻那副狐媚子相貌,謝芳華心裏咯噔一下,忙道,“早就成親了,夫家姓元,是個窮獵戶,現在靠一個鋪子維持生計。”
王玉貞哼道,“你長姐怎麽和這種上不了台麵的人家來往?”
謝芳華故作心疼的道,“長姐自從被白家休了後就自甘墮落,我和母親勸過她反倒怨我們多管閑事。”
王玉貞皺眉,“竟這般不知好歹,你們以後莫要管她了。”
“畢竟是我姐姐。”謝芳華做作的歎氣,微微蹙額,多了幾分柔態。
她本想惹王三注意,可王三此刻卻一心撲在前麵蘇靈韻身上,聽到謝芳華說蘇靈韻夫家家窮,心裏正竊喜,他有功名又家財萬貫,比她那個夫家強百倍,說不定稍稍使些銀子,就能讓蘇靈韻投懷送抱,一想到這,竟有些激動和急不可耐。
此時茶樓突然一陣熱鬧,原來是說書先生過來了。
說書先生一身灰袍,手執折扇,清瘦文雅,對著來捧場的茶客拱了拱手,隨後一撩衣擺坐在桌子後。
茶樓裏的夥計端上一杯淡茶,先生淺抿一口,見今日來的人多,心裏高興,便和相熟的茶客閑聊幾句,烘托氣氛。
謝青青趁這會兒功夫和蘇靈韻說了一下這戲本子的前幾迴內容。
戲本子名叫《拾簪記》,講的是一個書生,名叫張川,自小沒有娘親,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做事勤快,尤其喜歡讀書。後來張川到一員外家做教書書生,在花園裏撿到一支簪子,迴到自己房間後便做了個夢,夢到一個漂亮的姑娘說她是員外家的女兒,十六歲時被家裏婆子聯合管家將她擄走,現在在一個叫五柳村的地方,讓張川去救她。
張川夢醒,忙拿著簪子去問員外,員外卻道家裏根本沒有什麽女兒,隻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張川以為自己是做了一個怪夢,然而連接幾天都夢到那姑娘,不說話,隻是坐在那裏哭。
張川覺得那姑娘太可憐,於是決定去那個叫五柳村的地方看看。他辭掉了教書的差事,打點行禮出發,一路上遇到各種危險,卻總個關鍵時候那個夢裏的姑娘出現給他提點。
張川善良,勇敢,總是能遇到貴人,並且逢兇化吉。
而說書先生這兩日講的便是張川在路上的各種奇遇。
謝青青講完,蘇靈韻覺得這個故事自己似乎在哪裏聽過,不待她細想,隻聽“砰”的一聲,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已經開始講書。
大堂裏安靜下來,蘇靈韻也不再多想,認真聽先生說故事。
張川半路救了一個失憶的老人,兩人夜裏在一處莊戶人家借宿,半夜裏張川聽到院子裏有動靜,撩開窗簾往外瞧,借著月色看到主家的毛驢竟然在自己拉磨,毛驢上坐了一個紙糊的小人,小人手裏提著一根鞭子,鞭子打一下,驢便往前走幾步,風高夜黑,這情景怎麽想怎麽覺得滲人……
故事寫的很精彩,先生講的也好,讓人身臨其境。大堂裏落針可聞,隻聽到先生抑揚頓挫的聲音,滿堂的茶客聽的聚精會神,麵上露出驚疑,恐懼的表情,完全沉浸在故事裏。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說書先生講完了一迴,滿堂喝彩聲,掌聲不斷,堂客紛紛解囊打賞。
雲中茶樓是青石鎮最好的茶館,茶錢不菲,能來這裏喝茶的人也都是城中富戶,所以打賞起來都很大方。
蘇靈韻聽的有趣,也拿出二兩銀子,交給小二,打賞給說書先生。
此時隻聽王三高喝一聲,“說的不錯,本公子有賞!”
小二忙跑過來,點頭哈腰的道,“三公子,您就不用賞了。”
“說的好,必須要賞!”王三說著,掏出一金錠子放在小二手上。
說書的先生立刻站起來,謙卑笑道,“小的怎麽好要三公子的賞錢?”
蘇靈韻和謝青青對視一眼,對小二和說書先生的態度有些奇怪,聽書的茶客裏也有許多鎮子上有身份的人,也沒見他們這樣恭敬。
“收著就是!”王三搖著紙扇,滿麵得意,眼睛掃向蘇靈韻這邊。
小二滿臉堆笑,“那小的就替吳先生收下了。”
說書先生也忙向王三致意,臉上有驚喜,還有那麽一絲感激,方才的文雅清高在這一刻消失殆盡。
蘇靈韻意興闌珊,看了謝青青一眼,欲起身離開。
此時一管事模樣的人走過來,身後小二端著托盤,托盤上放著一壺茶和幾樣精致糕點,兩人停在蘇靈韻麵前。
管事微微躬著身子,笑道,“蘇姑娘來了!我們夫人聽說姑娘來聽書,特意讓小的泡了樓內一品龍井給姑娘品嚐。夫人本想過來,隻是後院有急事纏身,還望姑娘見諒。”
王玉貞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得意的衝謝青青挑挑眉。
“智障!”謝青青冷笑一聲。
謝芳華卻覺得王家人出手闊綽,十分有麵子,方才在謝青青那裏丟的臉麵也找迴幾分,在周圍茶客驚異的目光下在椅子上款款落座。
“妹妹出手大方,果然是大家風範!”謝芳華對王玉貞恭維道。
這次不待王玉貞說話,王三公子搖著折扇不屑一笑,故意放大了聲音道,“區區一百兩銀子而已,小意思!”
說完還瞄了瞄蘇靈韻。
蘇靈韻吃了幾塊杏脯,問謝青青,“說書的先生怎麽還沒來?”
這裏烏煙瘴氣的,加上王家兄妹倒胃口,還是迴自己店鋪和相公泡茶好。
“快了吧!”謝青青剝了栗子給她,“別老想著你家相公,陪我一會兒怎麽了?”
“是,謝大小姐說的對!”蘇靈韻眯笑。
謝青青斜睨她一眼,嘴裏得意的哼了一聲。
大堂裏喧嘩,說話的聲音聽不清楚,王三公子見蘇靈韻自顧和謝青青說話一眼都不瞅自己不禁有些失望,裝作不經意的問謝芳華,“和你長姐在一起的女子果真是開香鋪的,我怎麽沒見過?”
“是,隻是個小掌櫃,王公子平時見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自然沒聽過。”謝芳華一邊貶低蘇靈韻一邊巴結王三。
王三很受用,繼續問道,“那成親了沒有?”
見王三一直詢問蘇靈韻的事,再想想蘇靈韻那副狐媚子相貌,謝芳華心裏咯噔一下,忙道,“早就成親了,夫家姓元,是個窮獵戶,現在靠一個鋪子維持生計。”
王玉貞哼道,“你長姐怎麽和這種上不了台麵的人家來往?”
謝芳華故作心疼的道,“長姐自從被白家休了後就自甘墮落,我和母親勸過她反倒怨我們多管閑事。”
王玉貞皺眉,“竟這般不知好歹,你們以後莫要管她了。”
“畢竟是我姐姐。”謝芳華做作的歎氣,微微蹙額,多了幾分柔態。
她本想惹王三注意,可王三此刻卻一心撲在前麵蘇靈韻身上,聽到謝芳華說蘇靈韻夫家家窮,心裏正竊喜,他有功名又家財萬貫,比她那個夫家強百倍,說不定稍稍使些銀子,就能讓蘇靈韻投懷送抱,一想到這,竟有些激動和急不可耐。
此時茶樓突然一陣熱鬧,原來是說書先生過來了。
說書先生一身灰袍,手執折扇,清瘦文雅,對著來捧場的茶客拱了拱手,隨後一撩衣擺坐在桌子後。
茶樓裏的夥計端上一杯淡茶,先生淺抿一口,見今日來的人多,心裏高興,便和相熟的茶客閑聊幾句,烘托氣氛。
謝青青趁這會兒功夫和蘇靈韻說了一下這戲本子的前幾迴內容。
戲本子名叫《拾簪記》,講的是一個書生,名叫張川,自小沒有娘親,和哥哥嫂嫂一起生活,做事勤快,尤其喜歡讀書。後來張川到一員外家做教書書生,在花園裏撿到一支簪子,迴到自己房間後便做了個夢,夢到一個漂亮的姑娘說她是員外家的女兒,十六歲時被家裏婆子聯合管家將她擄走,現在在一個叫五柳村的地方,讓張川去救她。
張川夢醒,忙拿著簪子去問員外,員外卻道家裏根本沒有什麽女兒,隻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張川以為自己是做了一個怪夢,然而連接幾天都夢到那姑娘,不說話,隻是坐在那裏哭。
張川覺得那姑娘太可憐,於是決定去那個叫五柳村的地方看看。他辭掉了教書的差事,打點行禮出發,一路上遇到各種危險,卻總個關鍵時候那個夢裏的姑娘出現給他提點。
張川善良,勇敢,總是能遇到貴人,並且逢兇化吉。
而說書先生這兩日講的便是張川在路上的各種奇遇。
謝青青講完,蘇靈韻覺得這個故事自己似乎在哪裏聽過,不待她細想,隻聽“砰”的一聲,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已經開始講書。
大堂裏安靜下來,蘇靈韻也不再多想,認真聽先生說故事。
張川半路救了一個失憶的老人,兩人夜裏在一處莊戶人家借宿,半夜裏張川聽到院子裏有動靜,撩開窗簾往外瞧,借著月色看到主家的毛驢竟然在自己拉磨,毛驢上坐了一個紙糊的小人,小人手裏提著一根鞭子,鞭子打一下,驢便往前走幾步,風高夜黑,這情景怎麽想怎麽覺得滲人……
故事寫的很精彩,先生講的也好,讓人身臨其境。大堂裏落針可聞,隻聽到先生抑揚頓挫的聲音,滿堂的茶客聽的聚精會神,麵上露出驚疑,恐懼的表情,完全沉浸在故事裏。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說書先生講完了一迴,滿堂喝彩聲,掌聲不斷,堂客紛紛解囊打賞。
雲中茶樓是青石鎮最好的茶館,茶錢不菲,能來這裏喝茶的人也都是城中富戶,所以打賞起來都很大方。
蘇靈韻聽的有趣,也拿出二兩銀子,交給小二,打賞給說書先生。
此時隻聽王三高喝一聲,“說的不錯,本公子有賞!”
小二忙跑過來,點頭哈腰的道,“三公子,您就不用賞了。”
“說的好,必須要賞!”王三說著,掏出一金錠子放在小二手上。
說書的先生立刻站起來,謙卑笑道,“小的怎麽好要三公子的賞錢?”
蘇靈韻和謝青青對視一眼,對小二和說書先生的態度有些奇怪,聽書的茶客裏也有許多鎮子上有身份的人,也沒見他們這樣恭敬。
“收著就是!”王三搖著紙扇,滿麵得意,眼睛掃向蘇靈韻這邊。
小二滿臉堆笑,“那小的就替吳先生收下了。”
說書先生也忙向王三致意,臉上有驚喜,還有那麽一絲感激,方才的文雅清高在這一刻消失殆盡。
蘇靈韻意興闌珊,看了謝青青一眼,欲起身離開。
此時一管事模樣的人走過來,身後小二端著托盤,托盤上放著一壺茶和幾樣精致糕點,兩人停在蘇靈韻麵前。
管事微微躬著身子,笑道,“蘇姑娘來了!我們夫人聽說姑娘來聽書,特意讓小的泡了樓內一品龍井給姑娘品嚐。夫人本想過來,隻是後院有急事纏身,還望姑娘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