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李夫人)


    絲竹聲悠揚,李夫人斜倚在宮殿的軟榻上,眉目如畫,卻掩蓋不住那一絲淡淡的哀愁。


    “娘娘,您看,天幕又亮了。”侍女指著夜空中巨大的屏幕,輕聲提醒道。


    李夫人輕輕點頭,美目轉向天幕,心中卻有些意興闌珊。自從成為漢武帝的寵妃,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卻唯獨缺少了自由與愛情。


    【視頻名字: 【中國古代著名刺殺事件】top4】


    “又是刺殺?” 李夫人輕聲呢喃,天幕之前也曾播放過類似的內容,在她看來,這些打打殺殺的事情,終究太過血腥,與她這深宮女子,似乎太過遙遠。


    【top5 “豫讓刺趙襄子”】


    “豫讓?趙襄子?” 這兩個名字,李夫人並不熟悉,想來應該是些曆史上的風雲人物吧。


    天幕畫麵中,首先出現了一位身穿盔甲、威風凜凜的將軍,手持長劍,指向前方。


    【趙襄子,春秋時期晉國趙氏家族的首領,以勇武善戰、雄才大略著稱。】


    【彈幕:趙老板出場自帶bgm,霸氣側漏!】


    【彈幕:趙氏孤兒?難道是他?】


    【彈幕:前方高能預警!一代梟雄即將登場!】


    【彈幕:趙襄子:我要打十個!】


    李夫人看著天幕上的趙襄子,心中微微一動。這位將軍,倒是與陛下有幾分相似,都是那般意氣風發,雄姿英武。


    畫麵一轉,一位身形瘦削、眼神堅毅的男子出現在天幕上,他手持匕首,潛伏在陰影之中,正是豫讓。


    【豫讓,春秋時期晉國人,以忠義著稱,是智伯瑤的門客。】


    【彈幕:前方高能預警!頂級刺客即將上線!】


    【彈幕:豫讓:刺殺,我是專業的!】


    【彈幕:感受來自刺客的目光,你已被鎖定!】


    【彈幕:豫讓:你盡管躲,躲得過算我輸!】


    “刺客?” 李夫人秀眉微蹙,心中升起一絲厭惡。在她看來,這種躲在暗處,以刺殺為業的人,終究上不得台麵,即使是為了所謂的“忠義”,也難免太過偏激。


    【智伯瑤被趙襄子所殺,豫讓為報答知遇之恩,多次刺殺趙襄子,但都失敗了。】


    【彈幕:士為知己者死,豫讓這是拚了命也要報仇啊!】


    【彈幕:趙襄子:命真硬,這都殺不死我?】


    【彈幕:豫讓:我就不信,我刺殺不了你!】


    【彈幕:這是一場關乎尊嚴的戰鬥!】


    李夫人看著天幕上的畫麵,心中忽然有些觸動。這位叫豫讓的刺客,雖然行為有些偏激,但這份為報答知遇之恩,不惜犧牲一切的忠義之心,卻是那般純粹、那般令人動容。


    “士為知己者死……” 李夫人喃喃自語,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個人影,那是在她生命中, 唯一一個真心待她的人。


    “女為悅己者容……” 李夫人輕歎一聲, 是啊, 若是為了心愛之人, 誰又會在乎這世俗的眼光, 誰又會在乎這生命的長短呢?


    ……


    ……


    春秋時期(伍子胥)


    “子胥大人,天幕!天幕又亮了!” 隨從興奮的聲音在帳外響起。


    伍子胥放下手中竹簡,快步走出營帳,抬頭望向夜空中那方巨大的屏幕。自從天幕出現以來,已經為他們揭示了未來無數的秘密,不知今日又會講述怎樣的曆史?


    【視頻名字: 【中國古代著名刺殺事件】top3】


    “刺殺?” 伍子胥心中一動,這世間最令他刻骨銘心的,莫過於“刺殺”二字。


    【top4 要離刺慶忌】


    畫麵中出現一位身軀偉岸,目光如炬的壯士,手持利劍,威風凜凜,正是那令無數吳國人聞風喪膽的勇士——慶忌。


    【慶忌,春秋時期吳國名將,是吳王僚的堂弟,以勇猛善戰著稱,曾率軍攻破楚國都城。】


    【彈幕:哇!這哥們兒好壯!一看就是猛男!】


    【彈幕:慶忌:我要打十個!】


    【彈幕:慶忌:還有誰!不服來戰!】


    【彈幕:無敵,是多麽寂寞!】


    “哼,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伍子胥冷哼一聲,心中卻暗暗警惕,這慶忌,的確是吳國不可多得的一員猛將,也是他複仇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畫麵一轉,一位身形瘦小,麵容堅毅的男子出現在天幕上,正是要離。


    【要離,春秋時期吳國人,以忠義和勇猛著稱,是公子光的門客。】


    【彈幕:前方高能預警!小個子也有大能量!】


    【彈幕:要離:身高不夠,技術來湊!】


    【彈幕:要離:我可是個狠人!】


    【彈幕:刺殺,要的就是出其不意!】


    看著天幕上的要離,伍子胥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知道,要離為了幫助公子光複仇,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這份忠義,令人敬佩。


    【公子光為了除去慶忌這個心腹大患,特意安排要離假裝叛逃,前去刺殺慶忌。】


    【彈幕:好一招苦肉計!】


    【彈幕:公子光:這波,我在大氣層!】


    【彈幕:慶忌:怎麽感覺哪裏不對勁?】


    【彈幕:要離:老板,魚上鉤了!】


    伍子胥看著天幕上驚心動魄的畫麵,仿佛迴到了那段充滿血雨腥風的歲月,心中感慨萬千。


    【要離忍辱負重,取得慶忌信任,最終趁其不備,以匕首將其刺殺。】


    畫麵中,要離猛然暴起,手中匕首直刺慶忌心髒,鮮血噴湧而出。


    【彈幕:要離:讓你見識一下我的厲害!】


    【彈幕:慶忌:我大意了,沒有閃!】


    【彈幕:這波操作,簡直666!】


    【彈幕:刺客,永遠滴神!】


    “好!” 伍子胥忍不住拍手叫好,仿佛親眼看到仇敵伏誅,大仇得報。


    他知道,為了刺殺慶忌,要離不僅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更承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屈辱和痛苦。


    “子胥兄,你在高興什麽?” 身旁的隨從好奇地問道。


    伍子胥收斂笑容,指向天幕,沉聲說道:“此人雖為吳國刺客,卻忠義無雙,不惜性命,為君除害,令人敬佩!”


    “原來如此。” 隨從點點頭,看著天幕上要離的英勇事跡,眼中也充滿了敬佩。


    伍子胥望著天幕,心中暗暗發誓,他也要像要離一樣,為了複仇,為了心中的正義,不惜一切代價!


    “楚國,你等著,總有一天,我會率領千軍萬馬,踏平你的都城,為我父兄報仇雪恨!”


    ……


    ……


    天幕上的畫麵,定格在要離與聶政壯烈犧牲的瞬間。這兩位春秋戰國時期的俠義之士,以其忠肝義膽和視死如歸的精神,震撼了後世無數人,也引發了曆代名臣的熱議:


    管仲(春秋時期齊國丞相): “要離刺慶忌,聶政刺俠累,皆為忠義之士,然其行徑過於激進。治國安邦,當以仁義為本,以德服人,而非逞匹夫之勇,徒增殺戮。”


    商鞅(戰國時期秦國改革家): “哼,愚昧!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若為我大秦效力,何愁功名不就?舍生取義?不過是迂腐之人的自我感動罷了。”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謀士): “要離忍辱負重,聶政義無反顧,皆為世間少有的勇士。然則,俠以武犯禁,終究難逃悲劇宿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方為上策。”


    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 “忠義可嘉,智謀不足。若要成大事,需審時度勢,善用奇謀,方能克敵製勝。兩位義士,雖勇氣可嘉,卻失之魯莽,令人惋惜。”


    魏征(唐朝名臣,以直言進諫聞名): “要離與聶政,皆為忠義之士,然其行刺之舉,實屬無奈之舉。君明臣直,方能國泰民安。若君王賢明,何須臣下以身犯險?”


    狄仁傑(唐朝名臣,以斷案如神著稱): “二人之舉,雖出於忠義,卻有違天道。以殺止殺,冤冤相報,何時了?唯有以法治國,才能真正維護公平正義。”


    包拯(宋朝名臣,以清廉公正著稱): “兩位義士,忠肝義膽,令人敬佩!然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豈能以私憤而妄動刀兵?若人人效仿,天下豈不亂套?”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改革家): “ 要離和聶政,都是被時代所裹挾的悲劇人物。若生逢盛世,他們或許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而不是以刺殺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


    於謙(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 大丈夫當以社稷為重, 豈能因私仇而忘國事? 要離和聶政, 雖有忠義之名, 卻難逃狹隘之嫌。 ”


    曾國藩(清朝名臣,湘軍統帥): “ 聶政、要離, 皆一時之豪傑, 其忠義之舉, 令人敬佩。 然則, 君子報仇, 十年不晚。 以一人之力, 對抗強敵, 終究非長久之計。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因為如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因為如此並收藏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