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程進刷了一個關於刺殺的視頻——


    【中國古代著名刺殺事件】


    “殺手啊,我喜歡耶~~~”


    “快殺,來殺!”


    ……


    ……


    西晉(晉武帝)


    “陛下,天幕,天幕又亮了!”小太監的聲音又尖又利,司馬炎卻覺得無比悅耳。


    他放下手中的奏折,快步走到殿外,抬頭仰望著天空中那方巨大的屏幕。


    【視頻名字: 【中國古代著名刺殺事件】top10 】


    “哦?今日說的是刺殺?”司馬炎來了興趣,他平定東吳,一統天下,對“刺殺”二字頗為敏感。


    【top10 郭循手刃費禕:253年正月新春佳節,蜀漢大將軍費禕在葭萌關開辦歲首大會時被一個叫郭循的人“手刃”刺殺,當場身亡。關於費禕之死,迷霧重重。】


    畫麵中出現了一個身穿紅袍的官員,他滿臉笑容,正與周圍的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費禕,字文偉,是蜀漢後期的重要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為人寬容仁恕,諸葛亮去世後,他繼蔣琬之後執政,主持朝政近十年,是蜀漢後期不可多得的治國人才。】


    “此人,倒與我那叔父有些相似。”司馬炎想起司馬師,心中五味雜陳。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治世能臣,卻死於非命,令人扼腕歎息。】


    【彈幕:費禕之死,是蜀漢的一大損失啊!】


    【彈幕:可不是嘛,諸葛亮之後,蜀漢就靠著他撐著了!】


    【彈幕:費禕:我真的栓q,好不容易熬死了薑維,結果被個小人物幹掉了!】


    司馬炎看到“薑維”二字,眉頭微微一皺。他自然知道薑維是誰,天幕之前播放的三國係列視頻中,詳細介紹過這位蜀漢名將,其北伐中原的決心與能力,令他也不得不佩服。


    【那麽,郭循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為何要刺殺費禕?】


    【彈幕:敲碗等更新!主播快說說!】


    【彈幕:這郭循也是個人才,居然能近身刺殺費禕,要知道費禕身邊可是高手如雲啊!】


    畫麵一轉,一個身形消瘦,麵色陰沉的男子出現在天幕上。


    【郭循,生年不詳,是蜀漢後期的一位降將之子。】


    【彈幕:降將之子?怕不是想報仇吧?】


    【彈幕:樓上的,你宮鬥劇看多了吧?人家說不定是單純的刺客呢!】


    【彈幕:有沒有一種可能,這郭循其實是曹魏派來的?】


    【彈幕:樓上的,腦洞可以再大一點!】


    “這天幕的評論,倒是越來越有趣了。”司馬炎看到這些彈幕,不禁莞爾。


    【郭循的父親原本是魏國將領,在一次戰役中被蜀漢俘虜。費禕愛惜其才,力排眾議,將他收為己用。不料,此人卻心懷怨恨,最終選擇了自盡。】


    “原來如此。”司馬炎點點頭,對這郭循的身世,倒也感到一絲同情。


    【郭循自幼便對父親的遭遇耿耿於懷,他將殺父之仇歸咎於費禕,並立誓要為父報仇。】


    【彈幕:果然是報仇雪恨的戲碼!】


    【彈幕: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郭循也是個孝子。】


    【彈幕:費禕:我把你爹當兄弟,你卻想殺我?這劇本不對啊!】


    【彈幕:費禕:我做錯了什麽?我隻是想給他一個家!】


    【彈幕:心疼費禕一秒鍾。】


    司馬炎看著彈幕,也不禁感歎這世事無常。


    【郭循成年後,隱姓埋名,潛伏在費禕身邊,伺機而動。終於,在253年的歲首大會上,他找到了機會,一刀結果了費禕的性命。】


    畫麵再次迴到歲首大會上,隻見郭循突然暴起,手中利刃直刺費禕,費禕猝不及防,當場斃命。


    【彈幕:這郭循也太狠了吧!居然在過年的時候下手!】


    【彈幕:費禕:說好的過年不殺人呢?】


    【彈幕:這就是傳說中的“恐怖襲擊”嗎?太可怕了!】


    司馬炎看著這一幕,心中也不禁一凜。他雖然一統天下,但國內仍有不少反對勢力,他也時刻擔心著自己的人身安全。


    【費禕遇刺後,蜀漢朝野震動,薑維等人對此事也感到十分震驚和悲痛。】


    【彈幕:薑維:費禕啊費禕,你怎麽就這麽走了呢?這下誰來壓製我?】


    【彈幕:樓上的,你真相了!】


    “薑維……”司馬炎低聲重複著這個名字,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麽。


    天幕的畫麵漸漸暗淡,司馬炎卻久久無法平靜。這場刺殺,看似隻是蜀漢內部的一件小事,卻讓他看到了曆史的變幻莫測,也讓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擔憂。


    ……


    天幕的光影漸漸消散,但費禕遇刺的畫麵卻深深印刻在古人心中,引發陣陣議論:


    曹操 (沉吟片刻,撫須道): “郭循?一介降將之子,竟敢刺殺朝廷重臣,哼,說他背後無人指使,我可不信!莫非是魏國細作潛伏蜀中多年,借機生事?”


    李白 (醉眼朦朧,搖晃著酒杯): “費文偉,治國之才,卻落得如此下場,可歎,可歎!想那郭循,不過一介匹夫,竟能得手,莫非是天意弄人?亦或是,這世間真有‘天道不公’一說?”


    杜甫 (眉頭緊鎖,憂心忡忡): “唉,蜀漢自關侯敗走麥城後,便內憂外患不斷,如今費禕又遭此橫禍,真是令人痛心!郭循刺殺朝廷重臣,必將引起朝局動蕩,百姓又要遭殃了!”


    白居易 (長歎一聲,搖頭道): “君不見,自古功高震主者,鮮有好下場。費禕執掌蜀漢朝政多年,難免功高蓋主,引來殺身之禍啊!”


    李商隱 (語氣低沉,意味深長): “這世上之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又能說得清呢?或許,這郭循隻是個幌子,背後另有其人,也未可知啊!”


    杜牧 (冷笑一聲,語氣不屑): “哼,費文偉看似寬厚仁慈,實則優柔寡斷,婦人之仁!他若早些殺了那心懷怨恨的郭循之父,又豈會有今日之禍?”


    蘇軾 (灑然一笑,豁達道): “人生如夢,世事無常。費禕縱然才華橫溢,最終也難逃一死。與其糾結於他為何而死,不如珍惜眼前,活在當下。”


    陸遊 (拍案而起,義憤填膺): “郭循此賊,弑殺忠良,罪不容誅!若我大宋有此等奸佞之徒,必將提筆討伐,誓不與之共存!”


    ……


    ……


    南宋(文天祥)


    “來了,來了!”文天祥聽到隨從的稟報,立刻放下手中的兵書,快步走出營帳。


    天幕,這個神奇的存在,自從出現在世間後,便一直牽動著他的心。通過天幕,他了解了曆史的興衰更替,也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視頻名字: 【中國古代著名刺殺事件】top9 】


    “哦?今日說的是刺殺?”文天祥心中一動,身為武將,他對“刺殺”二字並不陌生。隻是不知,今日天幕會講述哪樁千古奇案?


    【top9 鄭虎臣誅殺宰相賈似道:1275年,南宋度宗鹹淳十年,謝太後命一位叫鄭虎臣的武將,在押解賈似道流放途經漳州城外木綿庵時將其誅殺。這位賈似道,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權傾朝野的當朝宰相,為何會被一位武將誅殺?】


    畫麵中出現了一位身穿華服,麵容白胖的官員,他神情倨傲,不可一世。


    【賈似道,字師憲,號秋壑,是南宋晚期的一位權臣。他出身宦官之家,憑借姐姐賈貴妃的關係,一步步爬上了權力巔峰,最終官至宰相,獨攬朝政大權。】


    “宦官?外戚?”文天祥眉頭微蹙,這兩個詞,在他看來,可不是什麽好詞。


    【彈幕:前方高能預警!這位賈似道,可是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


    【彈幕:沒錯!他就是導致南宋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


    【彈幕:這位老哥,堪稱南宋版“董卓”!】


    【彈幕:樓上的,你別侮辱董卓了!董卓好歹還有點軍事才能,這賈似道,純粹就是一個草包!】


    文天祥看到這些彈幕,心中對這位賈似道更加厭惡了幾分。


    【賈似道雖然身居高位,卻毫無治國之才。他貪圖享樂,生活奢靡,還任用私黨,排斥異己,將南宋的朝政搞得烏煙瘴氣。】


    【彈幕:這老哥,簡直就是南宋版的“何不食肉糜”!】


    【彈幕:他哪裏是不懂治國,他隻是不在乎百姓死活罷了!】


    【彈幕:這種人,就應該被千刀萬剮!】


    【彈幕:強烈要求主播曝光他的罪行!讓後人引以為戒!】


    畫麵一轉,出現了一位身穿鎧甲,麵容堅毅的武將。


    【鄭虎臣,生年不詳,是南宋末期的一位武將。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看不慣賈似道的所作所為,一直想要將其除掉。】


    【彈幕:這位鄭將軍,真是英雄也!】


    【彈幕:大丈夫當如是也!】


    【彈幕:鄭虎臣:我要代表人民消滅你!】


    【彈幕:期待正義的審判!】


    文天祥看著這位鄭虎臣,心中充滿了敬佩。


    【1275年,元軍大舉南下,南宋岌岌可危。賈似道卻依然沉迷於享樂之中,不理朝政,最終導致元軍攻破臨安,南宋滅亡。】


    【彈幕:賈似道:大宋亡了?與我何幹?】


    【彈幕:這老哥,真是死到臨頭還不知道悔改!】


    【彈幕:這種人,就應該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文天祥看到這一幕,心中悲憤交加。身為南宋臣子,他感同身受。


    【南宋滅亡後,賈似道被俘,押解流放。鄭虎臣得知消息後,義憤填膺,他決心在流放途中,親手誅殺這個奸臣,以告慰天下蒼生。】


    【彈幕:鄭將軍,幹得漂亮!】


    【彈幕:大快人心!大快人心!】


    【彈幕:這就是正義的製裁!】


    文天祥看到這裏,忍不住擊掌叫好:“快哉!快哉!”


    畫麵中,鄭虎臣手持利刃,將賈似道斬殺於木綿庵之下。


    文天祥看著這一幕,隻覺得心中暢快無比,仿佛自己也參與了這場正義的審判。


    “天理昭昭,報應不爽!”文天祥仰天長歎,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即使南宋已經滅亡,但隻要有像鄭虎臣這樣的義士存在,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最終走向複興!


    ……


    ……


    聽聞天幕中鄭虎臣誅殺奸臣賈似道的義舉,一些詩人紛紛揮毫潑墨,以詩言誌,讚其忠義:


    林景熙(宋末元初詩人,憂國憂民):


    權奸誤國罪滔天,


    一劍寒光祭九泉。


    虎臣壯哉真義士,


    可憐大宋氣數焉。


    謝翱(宋末元初詩人,以詩明誌):


    忍見奸臣醉夢鄉,


    虎臣拔劍氣軒昂。


    木棉庵外忠魂在,


    留與後人作表章。


    汪元量(宋末元初詩人,國破家亡的悲憤):


    當年丞相誰堪問,


    唯有一身臭萬年。


    幸得將軍揮正義,


    不教奸佞笑泉邊。


    劉克莊(南宋末期詩人,愛國情懷):


    秋壑貪婪禍國殃,


    虎臣仗義斬奸狼。


    可憐大宋江山碎,


    英雄血淚染瀟湘。


    戴複古(南宋後期詩人,豪邁奔放):


    丈夫立世當如是,


    拔劍誅邪鬼神驚。


    莫道南朝無猛士,


    虎臣青史留英名。


    趙師秀(宋代末期詩人,以詩歌反映現實):


    奸臣當道民生苦,


    義士誅邪天地寬。


    虎臣此舉驚寰宇,


    忠肝義膽照汗青。


    文天祥(宋末詩人,民族英雄,心潮澎湃):


    孤臣血淚灑乾坤,


    恨不能將賊子吞。


    幸有虎臣誅國蠹,


    留名青史慰忠魂!


    張炎(宋末元初詞人,感慨曆史興亡):


    一朝權傾朝野暗,


    佞臣當道國將傾。


    虎臣一怒斬奸佞,


    卻恨難挽大廈傾。


    周密(宋末元初文學家,對鄭虎臣的壯舉表示敬佩):


    山河破碎風飄絮,


    奸臣當道是非淆。


    虎臣一劍清君側,


    浩然正氣滿乾坤!


    蔣捷(宋末元初詞人,感慨世事無常):


    當年權傾朝野時,


    誰料今日身首離。


    唯有虎臣忠義在,


    青史留名萬世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因為如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因為如此並收藏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