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趙匡胤:做兄弟的就來砍我??
刷刷視頻,古人說不要停 作者:因為如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刷完建文帝的視頻,程進激起了學習曆史的興趣,於是,他又點開了一個曆史類視頻:
【千古之謎2:燭影斧聲的背後真相】
……
北宋(趙匡胤)
開寶九年,冬。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空中飄落,為汴京城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
皇宮內,禦書房中卻溫暖如春,檀香嫋嫋,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這不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些。”
趙匡胤身著常服,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銀裝素裹的世界,隨口蹦出了一句從天幕學到的歌詞。
“官家所言極是,瑞雪兆豐年,想來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身旁,貼身太監王繼恩恭敬地答道,手裏捧著一個暖爐。
但心裏早已笑個不停。
“但願如此吧。”
趙匡胤收迴目光,臉上卻不見喜色。
他揉了揉眉心,這些日子以來,他總覺得心神不寧,仿佛有什麽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整個人都不好了,隻想躺平。
禦書房內,除了趙匡胤和王繼恩,還有幾位重臣也在。
“陛下,您近日是否太過操勞了?不如讓禦醫來瞧瞧?”
說話的是當朝宰相趙普,他見趙匡胤麵色疲憊,不禁關切地問道。
“是啊,陛下,您乃萬金之軀,切不可輕忽了龍體啊。”
其他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道。
“朕沒事,隻是……”
趙匡胤剛想說些什麽,卻被一陣驚唿聲打斷。
“官家,天幕……天幕又出現了!”
王繼恩指著窗外的天空,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自從天幕降臨人間,揭示了未來世界的種種奇事後,每次出現都如同節日般,令人期待萬分。
“哦?天幕又出現了?”
趙匡胤頓時來了興致,他放下手中把玩的玉扳指,快步走到窗前,抬頭望向天空。
隻見原本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裂開一道巨大的縫隙,金色的光芒傾瀉而下,照亮了整個世界。
光華散去,天幕如約而至,一行醒目的標題赫然映入眼簾:
【千古之謎2:燭影斧聲的背後真相】
看到這個標題,趙匡胤心中一凜,一股莫名的不安湧上心頭。
“燭影斧聲……”
他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弟弟趙光義的身影。
此時,趙光義就坐在禦書房中,他原本神色如常,但看到天幕上的標題後,也不禁臉色微變。
手中的酒杯微微顫抖,幾滴酒水灑落出來,但他很快就恢複了鎮定,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光義,你來看看,這天幕上所說的‘燭影斧聲’,究竟是何事啊?”
趙匡胤突然開口問道,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趙光義聞言,心中一緊,但他臉上卻不動聲色。
起身走到窗前,抬頭看向天幕,故作驚訝地說道:
“哦?還有這樣的奇事?臣弟倒是從未聽說過。”
“是啊,朕也覺得奇怪,”
趙匡胤走到趙光義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天幕上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光義,你說呢?”
趙光義隻覺得背脊發涼,他強顏歡笑,說道:
“陛下說笑了,這天幕上的事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又能說得清楚呢?或許,隻是後人杜撰的故事罷了。”
就在這時,天幕上的畫麵開始播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古代宮殿的場景。
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正是趙匡胤寢宮的景象。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於萬歲殿,年僅五十歲……”
視頻中,一位學者模樣的男子侃侃而談。
身後是一幅描繪“燭影斧聲”的畫卷,昏暗的房間裏,燭光搖曳,人影幢幢,氣氛詭異。
“關於宋太祖的死因,曆史上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燭影斧聲’的傳聞……”
學者頓了頓,接著說道:
“據說,當晚,太祖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議事,二人在寢宮內密談,宮女太監都被趕了出去。隨後,便有人聽到殿內傳來斧鉞之聲,以及太祖的驚唿聲……”
聽到這裏,禦書房內頓時一片嘩然。
大臣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眼中都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坐在一旁的杜太後,也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更是臉色大變。
她猛地站起身,指著天幕上的畫麵,顫抖著聲音問道:
“這……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光義,你給哀家解釋清楚!”
趙光義此時已是冷汗涔涔,心中大唿“芭比q了,芭比q了”!
他跪倒在地,慌忙辯解道:
“母後,這……這都是天幕在胡說八道啊!臣弟對皇上一片忠心,怎麽會……怎麽會……怎麽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那這天幕上為何要如此說?難道,這世上還有如此巧合之事嗎?”
趙匡胤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趙光義,語氣冰冷。
“陛下,臣弟對天發誓,臣弟對皇兄絕無二心啊!”
趙光義被趙匡胤看得心裏發毛,連忙磕頭辯解, “天幕上所說的‘燭影斧聲’,臣弟實在不知情啊!”
“哦?是嗎?果真如渣渣輝所言:是兄弟的就來砍我!你想砍我想了很久了吧!”
趙匡胤旁征博引,眼神卻愈發淩厲:
“那你說說,為何天幕會如此說。之前此天幕所言,皆為事實。這一次,難道天幕汙蔑你不成!!!”
“這……”
趙光義語塞,抬頭又看了一眼天幕,心裏一萬匹草泥馬跑過!
“怎麽?說不出來了?這潑天的富貴,潑到你頭上來了哦!嗯,挺好的!”
趙匡胤步步緊逼,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還是說,你根本就是在心虛?”
“陛下!臣弟對您忠心耿耿,天地可鑒啊!”
趙光義急得滿頭大汗,卻百口莫辯。
“光義啊光義,你太讓朕失望了!”
趙匡胤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失望和痛心,
“朕自問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如此對待朕?難道,這皇位就真的如此重要,重要到讓你連兄弟情義都不顧了嗎?”
“陛下……”
趙光義還想再辯解,卻被杜太後厲聲打斷。
“夠了!”
杜太後指著趙光義,痛心疾首地說道,
“光義,你還不認罪嗎?這天幕已經將一切都說得清清楚楚了,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
“母後……”
趙光義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杜太後嚴厲的眼神製止了。
杜太後轉過身,對著趙匡胤跪了下來,老淚縱橫地說道:
“陛下,是哀家教子無方,才讓光義犯下如此大錯!哀家懇請陛下看在骨肉親情的份上,饒恕光義這一次吧!”
“母後,您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
趙匡胤連忙上前扶起杜太後,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悲痛。
他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趙光義,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天幕上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隻是,他實在不願意相信,自己最信任的兄弟,竟然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光義,你起來吧。”
趙匡胤語氣疲憊地說道,“朕累了,想一個人靜一靜。”
“謝陛下!”
趙光義如蒙大赦,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低著頭,不敢看趙匡胤的眼睛,匆匆退出了禦書房。
趙光義走後,禦書房內陷入一片死寂。
“陛下……”趙普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您真的相信天幕上所說的話嗎?”
趙匡胤沒有說話,隻是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久久不語。
“朕,寧願相信這隻是一場誤會……”
“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光義,不能留了……”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千古之謎2:燭影斧聲的背後真相】
……
北宋(趙匡胤)
開寶九年,冬。
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空中飄落,為汴京城披上了一層銀裝素裹。
皇宮內,禦書房中卻溫暖如春,檀香嫋嫋,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這不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往年來得更早些。”
趙匡胤身著常服,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銀裝素裹的世界,隨口蹦出了一句從天幕學到的歌詞。
“官家所言極是,瑞雪兆豐年,想來明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身旁,貼身太監王繼恩恭敬地答道,手裏捧著一個暖爐。
但心裏早已笑個不停。
“但願如此吧。”
趙匡胤收迴目光,臉上卻不見喜色。
他揉了揉眉心,這些日子以來,他總覺得心神不寧,仿佛有什麽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整個人都不好了,隻想躺平。
禦書房內,除了趙匡胤和王繼恩,還有幾位重臣也在。
“陛下,您近日是否太過操勞了?不如讓禦醫來瞧瞧?”
說話的是當朝宰相趙普,他見趙匡胤麵色疲憊,不禁關切地問道。
“是啊,陛下,您乃萬金之軀,切不可輕忽了龍體啊。”
其他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道。
“朕沒事,隻是……”
趙匡胤剛想說些什麽,卻被一陣驚唿聲打斷。
“官家,天幕……天幕又出現了!”
王繼恩指著窗外的天空,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興奮。
自從天幕降臨人間,揭示了未來世界的種種奇事後,每次出現都如同節日般,令人期待萬分。
“哦?天幕又出現了?”
趙匡胤頓時來了興致,他放下手中把玩的玉扳指,快步走到窗前,抬頭望向天空。
隻見原本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裂開一道巨大的縫隙,金色的光芒傾瀉而下,照亮了整個世界。
光華散去,天幕如約而至,一行醒目的標題赫然映入眼簾:
【千古之謎2:燭影斧聲的背後真相】
看到這個標題,趙匡胤心中一凜,一股莫名的不安湧上心頭。
“燭影斧聲……”
他喃喃自語,腦海中浮現出弟弟趙光義的身影。
此時,趙光義就坐在禦書房中,他原本神色如常,但看到天幕上的標題後,也不禁臉色微變。
手中的酒杯微微顫抖,幾滴酒水灑落出來,但他很快就恢複了鎮定,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光義,你來看看,這天幕上所說的‘燭影斧聲’,究竟是何事啊?”
趙匡胤突然開口問道,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趙光義聞言,心中一緊,但他臉上卻不動聲色。
起身走到窗前,抬頭看向天幕,故作驚訝地說道:
“哦?還有這樣的奇事?臣弟倒是從未聽說過。”
“是啊,朕也覺得奇怪,”
趙匡胤走到趙光義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天幕上所言,究竟是真是假?光義,你說呢?”
趙光義隻覺得背脊發涼,他強顏歡笑,說道:
“陛下說笑了,這天幕上的事情,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誰又能說得清楚呢?或許,隻是後人杜撰的故事罷了。”
就在這時,天幕上的畫麵開始播放,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古代宮殿的場景。
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正是趙匡胤寢宮的景象。
“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夜,宋太祖趙匡胤駕崩於萬歲殿,年僅五十歲……”
視頻中,一位學者模樣的男子侃侃而談。
身後是一幅描繪“燭影斧聲”的畫卷,昏暗的房間裏,燭光搖曳,人影幢幢,氣氛詭異。
“關於宋太祖的死因,曆史上一直眾說紛紜,其中流傳最廣的便是‘燭影斧聲’的傳聞……”
學者頓了頓,接著說道:
“據說,當晚,太祖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議事,二人在寢宮內密談,宮女太監都被趕了出去。隨後,便有人聽到殿內傳來斧鉞之聲,以及太祖的驚唿聲……”
聽到這裏,禦書房內頓時一片嘩然。
大臣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眼中都充滿了震驚和疑惑。
坐在一旁的杜太後,也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更是臉色大變。
她猛地站起身,指著天幕上的畫麵,顫抖著聲音問道:
“這……這究竟是怎麽迴事?光義,你給哀家解釋清楚!”
趙光義此時已是冷汗涔涔,心中大唿“芭比q了,芭比q了”!
他跪倒在地,慌忙辯解道:
“母後,這……這都是天幕在胡說八道啊!臣弟對皇上一片忠心,怎麽會……怎麽會……怎麽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那這天幕上為何要如此說?難道,這世上還有如此巧合之事嗎?”
趙匡胤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趙光義,語氣冰冷。
“陛下,臣弟對天發誓,臣弟對皇兄絕無二心啊!”
趙光義被趙匡胤看得心裏發毛,連忙磕頭辯解, “天幕上所說的‘燭影斧聲’,臣弟實在不知情啊!”
“哦?是嗎?果真如渣渣輝所言:是兄弟的就來砍我!你想砍我想了很久了吧!”
趙匡胤旁征博引,眼神卻愈發淩厲:
“那你說說,為何天幕會如此說。之前此天幕所言,皆為事實。這一次,難道天幕汙蔑你不成!!!”
“這……”
趙光義語塞,抬頭又看了一眼天幕,心裏一萬匹草泥馬跑過!
“怎麽?說不出來了?這潑天的富貴,潑到你頭上來了哦!嗯,挺好的!”
趙匡胤步步緊逼,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還是說,你根本就是在心虛?”
“陛下!臣弟對您忠心耿耿,天地可鑒啊!”
趙光義急得滿頭大汗,卻百口莫辯。
“光義啊光義,你太讓朕失望了!”
趙匡胤長歎一聲,語氣中充滿了失望和痛心,
“朕自問待你不薄,你為何要如此對待朕?難道,這皇位就真的如此重要,重要到讓你連兄弟情義都不顧了嗎?”
“陛下……”
趙光義還想再辯解,卻被杜太後厲聲打斷。
“夠了!”
杜太後指著趙光義,痛心疾首地說道,
“光義,你還不認罪嗎?這天幕已經將一切都說得清清楚楚了,你還有什麽好狡辯的?”
“母後……”
趙光義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杜太後嚴厲的眼神製止了。
杜太後轉過身,對著趙匡胤跪了下來,老淚縱橫地說道:
“陛下,是哀家教子無方,才讓光義犯下如此大錯!哀家懇請陛下看在骨肉親情的份上,饒恕光義這一次吧!”
“母後,您這是做什麽?快快請起!”
趙匡胤連忙上前扶起杜太後,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悲痛。
他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趙光義,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天幕上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隻是,他實在不願意相信,自己最信任的兄弟,竟然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光義,你起來吧。”
趙匡胤語氣疲憊地說道,“朕累了,想一個人靜一靜。”
“謝陛下!”
趙光義如蒙大赦,連忙從地上爬起來,低著頭,不敢看趙匡胤的眼睛,匆匆退出了禦書房。
趙光義走後,禦書房內陷入一片死寂。
“陛下……”趙普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您真的相信天幕上所說的話嗎?”
趙匡胤沒有說話,隻是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飄落的雪花,久久不語。
“朕,寧願相信這隻是一場誤會……”
“但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光義,不能留了……”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