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高級醬油瓶
推衍娘子:狀元相公不信邪 作者:裴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91章 高級醬油瓶
昭慧長公主聞言神色間不禁出現了一絲追思:“何時?很早了。本宮一輩子都忘不了父皇為了獲得臨邛宮的支持所受的屈辱,憑什麽皇室要對道門俯首帖耳?你繼位之後不思雪恥,反倒以道門為尊,你對得起父皇麽?”
皇帝聽完昭慧長公主的話,不禁神色複雜地看著她。他沒想到他的嫡親姐姐這幾十年背負了這麽多。
“你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與朕說?”皇帝輕歎道,“你是朕的嫡親姐姐啊。”
“住口!”昭慧長公主猛地拔高聲音,“你不配做本宮的弟弟!你殺了大郎,本宮要你償命!”
皇帝眼神一冷:“是朕要殺他嗎?他是咎由自取。”
“好一個咎由自取,本宮也是咎由自取,你要殺本宮嗎?”昭慧長公主陰森駭人道。
皇帝很少殺人,除非罪不容赦,一般能發配的就不砍頭。可昭慧長公主的罪名實在太大了,黃天教這些年害了多少人?更遑論還有一個謀逆叛國的罪名。
若是別人,皇帝再心軟也不會饒恕。可她是昭慧長公主,他的嫡親姐姐。
“封了她的修為,圈禁皇陵,此生便為先帝守墓吧。”皇帝轉身悵然道。
對於皇帝的決定,不論是皇後太子還是文武百官都不怎麽讚同。畢竟養虎為患,還不廢了她的修為,誰知道日後會出現什麽隱患?
可這畢竟涉及皇帝的親情,沒人敢開口勸阻。
“聖人,恕臣直言,隻封了長公主的修為恐後患無窮。”首相犯顏直諫道,但也僅僅是勸皇帝廢她修為。
皇帝重重一歎:“朕如何不知,但若沒了修為,她抗不過天譴的。朕命人嚴加看管便是,絕不讓她走出皇陵。”
首相一滯,麵色複雜地掙紮少許,最終還是歎了口氣,放棄了:“唉。”
皇帝揮了揮手,眾人立即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將一應叛逆押走。袁崇術上前親手封印昭慧長公主的修為。
昭慧長公主恢複了雍容華貴端莊優雅的姿態,任由袁崇術封了她的修為。哪怕此時,她依然高傲,依然不低頭半分。
禁軍潮水般而來,又潮水般退去。
“聖人,黃天教妖人基本落網,但玄寂然照四人卻不知所蹤。”袁崇術清點了黃天教眾後,匯報道。
“查。”皇帝下令。
“是。”袁崇術領命道。
經曆了一波三折的宮變,文武百官都心有餘悸。不過此時漸漸迴神,也都反應過來了。這又是皇帝下的一盤大棋啊,而且怕是從漢王寶藏案後就開始布局了。之後遷移藩王封地、皇帝戰場受傷、下詔藩王入京、削藩、宮變一環扣著一環,簡直細思極恐。
眾人再次感受到了皇帝那可怕的心機。
不行,他們迴去得好好壓壓驚。
好不容易捱到年假封印,百官們總算鬆了口氣,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
誰料這次皇帝沒搞事,但他的心腹愛將花翎卻帶迴了一件大事。花翎去交州查案已近八月,期間明察暗訪,還經曆了不少明槍暗箭,終於將貪墨了賑災糧款的官員都揪了出來。上至刺史、下至縣令,竟沒有幾個是幹淨的。這刺史還是交州獸潮後新上任的,屁股底下的椅子還沒坐熱乎呢,就敢如此大膽行事,簡直駭人聽聞。
這下好了,年假也泡湯了,都迴去加班吧。一直忙到除夕前,才終於將這件貪汙案的尾巴處理幹淨。
到了除夕,皇帝設了一場宮宴招待文武大臣和皇親國戚,由於今年所有藩王都齊聚年夜宮宴,故而宮宴也是難得一見的隆重。
正月初一,忙碌的百官終於得了一日悠閑,而之後又要開始走親訪友,沒得休息。
實指望解封之後能繼續平靜一段日子吧,可誰料年後大朝第一日,皇帝就丟了個重磅炸彈給他們——他要再次對西燕用兵。
“聖人,如今正是春耕之際,當休養為先啊。”次相勸道。
“朕意已決,無需再議。”皇帝不容置喙道,“著燕國公為征西大元帥,左衛大將軍、右衛大將軍、定遠侯、千牛備身府府主為行軍總管,率三十萬大軍征討西燕。”
“臣等遵旨。”眾人隻得領命。
皇帝又對戶部尚書道:“糧草一事你親自督辦,若再出現掉包之事,朕唯你是問。”
年前剛收完稅,如今國庫充盈,皇帝打仗底氣也足的很。說起稅收,皇帝對易玹治下的華亭縣印象十分深刻。華亭縣大前年遭了旱災不僅沒能交上稅還讓朝廷倒貼了百萬兩銀子和三萬石糧食,前年的稅也被免了。而去年卻是一鳴驚人,交上來的稅竟然是以往一年的兩倍多。
可見易玹將華亭縣治理得有多麽好。
想到這裏,皇帝是越發想念易玹了。如此文治武功兼備的人才,怎麽能長久放在突厥蒙塵呢?合該盡早洗刷汙名,繼續為朝廷效力!
“臣遵旨。”戶部尚書在下麵戰戰兢兢地應道。
出征前,皇帝秘密召見了花翎一次,將易玹送來的輿圖交給她:“花卿,朕另有重任予你,望卿莫負朕之重托。”
花翎跪下抱拳道:“臣萬死不辭。”
“此戰名為征西燕,實為滅突厥。待大軍抵達雍州地界,你便以夾擊之名與主力分道而行。而後即刻北上,與阿玹裏應外合,一舉剿滅突厥王庭。”皇帝叮囑道,“你手上這些是阿玹繪製的突厥輿圖,對你有大用,好生保管。”
得,燕國公還是個幌子。真乃大齊高級醬油瓶,哪裏需要去哪打。
“臣定不負聖人厚望!”花翎激動道。
“嗯,此行你便帶上你的嫡係人馬,你用著也順手。”皇帝道。
讓千牛備身去邊關打仗這還真是本朝開國以來頭一遭,而且人數還很眾多。
花翎有感於皇帝的信重之外,也深刻意識到此戰的重要性,隻許勝不許敗!
很快,一應事宜都準備就緒,大軍出征了。
一路上,花翎為了之後分道而行不惹懷疑,便時不時去找燕國公商議攻打西燕的對策,為之做鋪墊。也好使得後麵她提出分兵不顯得突兀。
昭慧長公主聞言神色間不禁出現了一絲追思:“何時?很早了。本宮一輩子都忘不了父皇為了獲得臨邛宮的支持所受的屈辱,憑什麽皇室要對道門俯首帖耳?你繼位之後不思雪恥,反倒以道門為尊,你對得起父皇麽?”
皇帝聽完昭慧長公主的話,不禁神色複雜地看著她。他沒想到他的嫡親姐姐這幾十年背負了這麽多。
“你有這樣的想法為何不與朕說?”皇帝輕歎道,“你是朕的嫡親姐姐啊。”
“住口!”昭慧長公主猛地拔高聲音,“你不配做本宮的弟弟!你殺了大郎,本宮要你償命!”
皇帝眼神一冷:“是朕要殺他嗎?他是咎由自取。”
“好一個咎由自取,本宮也是咎由自取,你要殺本宮嗎?”昭慧長公主陰森駭人道。
皇帝很少殺人,除非罪不容赦,一般能發配的就不砍頭。可昭慧長公主的罪名實在太大了,黃天教這些年害了多少人?更遑論還有一個謀逆叛國的罪名。
若是別人,皇帝再心軟也不會饒恕。可她是昭慧長公主,他的嫡親姐姐。
“封了她的修為,圈禁皇陵,此生便為先帝守墓吧。”皇帝轉身悵然道。
對於皇帝的決定,不論是皇後太子還是文武百官都不怎麽讚同。畢竟養虎為患,還不廢了她的修為,誰知道日後會出現什麽隱患?
可這畢竟涉及皇帝的親情,沒人敢開口勸阻。
“聖人,恕臣直言,隻封了長公主的修為恐後患無窮。”首相犯顏直諫道,但也僅僅是勸皇帝廢她修為。
皇帝重重一歎:“朕如何不知,但若沒了修為,她抗不過天譴的。朕命人嚴加看管便是,絕不讓她走出皇陵。”
首相一滯,麵色複雜地掙紮少許,最終還是歎了口氣,放棄了:“唉。”
皇帝揮了揮手,眾人立即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將一應叛逆押走。袁崇術上前親手封印昭慧長公主的修為。
昭慧長公主恢複了雍容華貴端莊優雅的姿態,任由袁崇術封了她的修為。哪怕此時,她依然高傲,依然不低頭半分。
禁軍潮水般而來,又潮水般退去。
“聖人,黃天教妖人基本落網,但玄寂然照四人卻不知所蹤。”袁崇術清點了黃天教眾後,匯報道。
“查。”皇帝下令。
“是。”袁崇術領命道。
經曆了一波三折的宮變,文武百官都心有餘悸。不過此時漸漸迴神,也都反應過來了。這又是皇帝下的一盤大棋啊,而且怕是從漢王寶藏案後就開始布局了。之後遷移藩王封地、皇帝戰場受傷、下詔藩王入京、削藩、宮變一環扣著一環,簡直細思極恐。
眾人再次感受到了皇帝那可怕的心機。
不行,他們迴去得好好壓壓驚。
好不容易捱到年假封印,百官們總算鬆了口氣,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
誰料這次皇帝沒搞事,但他的心腹愛將花翎卻帶迴了一件大事。花翎去交州查案已近八月,期間明察暗訪,還經曆了不少明槍暗箭,終於將貪墨了賑災糧款的官員都揪了出來。上至刺史、下至縣令,竟沒有幾個是幹淨的。這刺史還是交州獸潮後新上任的,屁股底下的椅子還沒坐熱乎呢,就敢如此大膽行事,簡直駭人聽聞。
這下好了,年假也泡湯了,都迴去加班吧。一直忙到除夕前,才終於將這件貪汙案的尾巴處理幹淨。
到了除夕,皇帝設了一場宮宴招待文武大臣和皇親國戚,由於今年所有藩王都齊聚年夜宮宴,故而宮宴也是難得一見的隆重。
正月初一,忙碌的百官終於得了一日悠閑,而之後又要開始走親訪友,沒得休息。
實指望解封之後能繼續平靜一段日子吧,可誰料年後大朝第一日,皇帝就丟了個重磅炸彈給他們——他要再次對西燕用兵。
“聖人,如今正是春耕之際,當休養為先啊。”次相勸道。
“朕意已決,無需再議。”皇帝不容置喙道,“著燕國公為征西大元帥,左衛大將軍、右衛大將軍、定遠侯、千牛備身府府主為行軍總管,率三十萬大軍征討西燕。”
“臣等遵旨。”眾人隻得領命。
皇帝又對戶部尚書道:“糧草一事你親自督辦,若再出現掉包之事,朕唯你是問。”
年前剛收完稅,如今國庫充盈,皇帝打仗底氣也足的很。說起稅收,皇帝對易玹治下的華亭縣印象十分深刻。華亭縣大前年遭了旱災不僅沒能交上稅還讓朝廷倒貼了百萬兩銀子和三萬石糧食,前年的稅也被免了。而去年卻是一鳴驚人,交上來的稅竟然是以往一年的兩倍多。
可見易玹將華亭縣治理得有多麽好。
想到這裏,皇帝是越發想念易玹了。如此文治武功兼備的人才,怎麽能長久放在突厥蒙塵呢?合該盡早洗刷汙名,繼續為朝廷效力!
“臣遵旨。”戶部尚書在下麵戰戰兢兢地應道。
出征前,皇帝秘密召見了花翎一次,將易玹送來的輿圖交給她:“花卿,朕另有重任予你,望卿莫負朕之重托。”
花翎跪下抱拳道:“臣萬死不辭。”
“此戰名為征西燕,實為滅突厥。待大軍抵達雍州地界,你便以夾擊之名與主力分道而行。而後即刻北上,與阿玹裏應外合,一舉剿滅突厥王庭。”皇帝叮囑道,“你手上這些是阿玹繪製的突厥輿圖,對你有大用,好生保管。”
得,燕國公還是個幌子。真乃大齊高級醬油瓶,哪裏需要去哪打。
“臣定不負聖人厚望!”花翎激動道。
“嗯,此行你便帶上你的嫡係人馬,你用著也順手。”皇帝道。
讓千牛備身去邊關打仗這還真是本朝開國以來頭一遭,而且人數還很眾多。
花翎有感於皇帝的信重之外,也深刻意識到此戰的重要性,隻許勝不許敗!
很快,一應事宜都準備就緒,大軍出征了。
一路上,花翎為了之後分道而行不惹懷疑,便時不時去找燕國公商議攻打西燕的對策,為之做鋪墊。也好使得後麵她提出分兵不顯得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