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東窗事發後
推衍娘子:狀元相公不信邪 作者:裴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761章 東窗事發後
“收兵。”慕容遠下令道。
就算大齊皇帝不生氣,他們也罵累了,口幹舌燥的。
“他奶奶的,這家夥孬歸孬,可他們不出來,咱們也打不進去啊。”迴到軍營,一名將領還在罵。
朝廷數萬大軍,加上守城的還有四萬大軍,哪那麽容易攻破?這次可沒有奸細給他們開門了。
“那就故技重施,這次是楊朝請我們來,自然要負責到底。”慕容遠獰笑一聲。
沒有奸細創造奸細也要上!
“對啊!楊朝身為刺史,此時怕是已經在趕來拜見皇帝的路上了,咱們得立即派人去路上堵一堵,不然進了城可就不容易見了。”
西燕眾人商議著妙計良策,反倒對齊軍放鬆了懈怠,至少戒備沒有昨天那麽嚴了。
而隴中縣城內,眾將領也調兵遣將整裝待發。
夜色下,皇帝看著一個個堅毅的麵孔沉聲下令道:“出發吧,盼諸位得勝歸來。”
“是!”
一隊隊兵馬悄然出城,藏在夜色之中絕塵而去。
遠處,火光交錯,刀光劍影,一場廝殺正在激烈進行。
直至天光微亮,出城的勇士終於浴血歸來。
“臣等不負聖命,大破敵營,斬首五千,賊首落荒而逃。”安國公等複命道。
皇帝大喜:“好,好,重賞!”
隻是西燕軍雖然被打退了,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總管府治所金州城還在西燕手裏,且這背後說不定還有突厥的影子,這場仗還有得打。
卻說京城這邊,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淩相若便如約上了劉府的門。
小廝驚喜道:“世子妃,您是想到救治少爺的方法了嗎?”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
“太好了!”小廝激動不已,“您快裏麵請,快請!小的真是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您!”
淩相若但笑不語,心說哪用得著感謝,這本來就是我禍禍的。
如今木已成舟,劉冰也就能醒來了。
“我醒了?”劉冰先是迷茫了一陣,忽然一個激靈,“大軍已經出征了?”
“不錯。”淩相若點頭道,“之後你要多加小心,不該去的地方別去,就算在署衙之中也要多點心眼。”
劉冰神色一凜:“我曉得的,他們做下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必然要將知情人都滅口。隻是我祖母那裏……”
“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淩相若寬慰道,“你府上也有保護你的人手,隻要你不亂跑基本無事。但署衙之中他們進不去,隻能你自己小心了。”
“多謝世子妃。”劉冰感激道。
“若有不可抵擋的危險,便去天師盟。”淩相若低聲囑咐道。
劉冰一愣,隨即點頭:“好。”
“那我就先走了。”淩相若告辭道。
“我送世子妃。”劉冰忙道。
之後幾日,劉冰果然遭到了不少明槍暗箭。好在他身上時刻帶著淩相若給的護身符,每日不是署衙就是家,連出門采買的小廝都有人暗中保護,倒也沒讓人趁虛而入。
劉冰過了幾天心驚膽戰的日子反倒被激起一股氣性來,不僅沒有逃避,還迎難而上,開始著手收集他們的罪證。當然,他做的很隱秘小心也很緩慢,免得打草驚蛇。
邊關的戰報定期傳迴,董太師之孫守住了隴中縣、援兵順利抵達隴中擊退敵軍、戰事陷入膠著雙方各有輸贏等等消息陸續被朝野上下得知。
“幸好董昭守住了隴中,不然形勢危矣。”朝堂上百官俱是慶幸。
“不愧是董太師之孫,一門虎將名不虛傳。”
“還是聖人的天子之師所向披靡,甫一抵達隴中便將賊寇擊退!”
朝中一派歌功頌德,沒有人認為皇帝此行不會凱旋。
當然,也有人在計算著糧草一事東窗事發的日子。
這個日子或許會延遲,但絕對不會不來。
糧草比先遣軍隊慢了三日抵達隴中縣,清點入倉之時便被發現了端倪,除了表麵一層是真正的糧草外,底下竟然全是石塊!
原本足夠兵馬吃上兩個月的糧草可能都不夠支撐十天!
“安國公,這是怎麽迴事?”皇帝怒喝道。
糧草一事他是交給安國公和戶部交接的,竟然出了這麽大的紕漏!不管是戶部動的手腳,還是有人事後偷梁換柱,他都逃不了一個失察之罪。
若是平時也就算了,可如此關鍵的時刻,這是動搖軍心的大事,按軍法處置直接就可以斬了。
安國公麵色一變,當即跪地認罪:“臣有罪。”
“跪一邊去,待查明真相再一並處置。”皇帝冷冷道,“來人,將相關人等全部押來。”
很快,涉及糧草的文武官員全都被押到了皇帝跟前。
一通審問下來,最終查到了行軍長史頭上,他是直接與戶部交涉之人。
“聖人饒命,微臣也是身不由己,求聖人開恩。”行軍長史不停地磕頭求饒。
“哦?你說你身不由己,那由誰?”皇帝厲聲質問道。
“這,這……”行軍長史方寸大亂,下意識地去看安國公。
“嗯?你看安國公做什麽?”皇帝喝道,“還不從實招來?”
“臣,臣……這一切都是安國公指使臣的,臣身家性命都在國公手上,不敢不從。”行軍長史招供道。
安國公猛地抬頭看向他:“混賬東西,誰指使你汙蔑老夫?”
皇帝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道:“安國公,你太令朕失望了。朕聽從崔卿建議,命你全權押送糧草,便是信任你不會中飽私囊。朕真是沒想到,你!你竟如此膽大妄為!”
“臣冤枉!”安國公問心無愧道,“臣一生光明磊落,絕不可能做這種卑鄙之事!請聖人明察!”
皇帝卻似乎是氣狠了,根本不聽他的辯解,董太師的死對他刺激太大,又壓抑了這麽久無處宣泄,今日卻是一股腦地發泄出來:“私吞糧草,置數十萬大軍性命於不顧,罪無可赦。看在你勞苦功高的份上,朕給你留個全屍。來人,賜‘鴆酒’。”
“聖人!”安國公不敢置信地看著皇帝。
“收兵。”慕容遠下令道。
就算大齊皇帝不生氣,他們也罵累了,口幹舌燥的。
“他奶奶的,這家夥孬歸孬,可他們不出來,咱們也打不進去啊。”迴到軍營,一名將領還在罵。
朝廷數萬大軍,加上守城的還有四萬大軍,哪那麽容易攻破?這次可沒有奸細給他們開門了。
“那就故技重施,這次是楊朝請我們來,自然要負責到底。”慕容遠獰笑一聲。
沒有奸細創造奸細也要上!
“對啊!楊朝身為刺史,此時怕是已經在趕來拜見皇帝的路上了,咱們得立即派人去路上堵一堵,不然進了城可就不容易見了。”
西燕眾人商議著妙計良策,反倒對齊軍放鬆了懈怠,至少戒備沒有昨天那麽嚴了。
而隴中縣城內,眾將領也調兵遣將整裝待發。
夜色下,皇帝看著一個個堅毅的麵孔沉聲下令道:“出發吧,盼諸位得勝歸來。”
“是!”
一隊隊兵馬悄然出城,藏在夜色之中絕塵而去。
遠處,火光交錯,刀光劍影,一場廝殺正在激烈進行。
直至天光微亮,出城的勇士終於浴血歸來。
“臣等不負聖命,大破敵營,斬首五千,賊首落荒而逃。”安國公等複命道。
皇帝大喜:“好,好,重賞!”
隻是西燕軍雖然被打退了,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總管府治所金州城還在西燕手裏,且這背後說不定還有突厥的影子,這場仗還有得打。
卻說京城這邊,待一切塵埃落定之後,淩相若便如約上了劉府的門。
小廝驚喜道:“世子妃,您是想到救治少爺的方法了嗎?”
“不錯。”淩相若點點頭。
“太好了!”小廝激動不已,“您快裏麵請,快請!小的真是不知道該怎麽感謝您!”
淩相若但笑不語,心說哪用得著感謝,這本來就是我禍禍的。
如今木已成舟,劉冰也就能醒來了。
“我醒了?”劉冰先是迷茫了一陣,忽然一個激靈,“大軍已經出征了?”
“不錯。”淩相若點頭道,“之後你要多加小心,不該去的地方別去,就算在署衙之中也要多點心眼。”
劉冰神色一凜:“我曉得的,他們做下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必然要將知情人都滅口。隻是我祖母那裏……”
“放心,我已經安排好了。”淩相若寬慰道,“你府上也有保護你的人手,隻要你不亂跑基本無事。但署衙之中他們進不去,隻能你自己小心了。”
“多謝世子妃。”劉冰感激道。
“若有不可抵擋的危險,便去天師盟。”淩相若低聲囑咐道。
劉冰一愣,隨即點頭:“好。”
“那我就先走了。”淩相若告辭道。
“我送世子妃。”劉冰忙道。
之後幾日,劉冰果然遭到了不少明槍暗箭。好在他身上時刻帶著淩相若給的護身符,每日不是署衙就是家,連出門采買的小廝都有人暗中保護,倒也沒讓人趁虛而入。
劉冰過了幾天心驚膽戰的日子反倒被激起一股氣性來,不僅沒有逃避,還迎難而上,開始著手收集他們的罪證。當然,他做的很隱秘小心也很緩慢,免得打草驚蛇。
邊關的戰報定期傳迴,董太師之孫守住了隴中縣、援兵順利抵達隴中擊退敵軍、戰事陷入膠著雙方各有輸贏等等消息陸續被朝野上下得知。
“幸好董昭守住了隴中,不然形勢危矣。”朝堂上百官俱是慶幸。
“不愧是董太師之孫,一門虎將名不虛傳。”
“還是聖人的天子之師所向披靡,甫一抵達隴中便將賊寇擊退!”
朝中一派歌功頌德,沒有人認為皇帝此行不會凱旋。
當然,也有人在計算著糧草一事東窗事發的日子。
這個日子或許會延遲,但絕對不會不來。
糧草比先遣軍隊慢了三日抵達隴中縣,清點入倉之時便被發現了端倪,除了表麵一層是真正的糧草外,底下竟然全是石塊!
原本足夠兵馬吃上兩個月的糧草可能都不夠支撐十天!
“安國公,這是怎麽迴事?”皇帝怒喝道。
糧草一事他是交給安國公和戶部交接的,竟然出了這麽大的紕漏!不管是戶部動的手腳,還是有人事後偷梁換柱,他都逃不了一個失察之罪。
若是平時也就算了,可如此關鍵的時刻,這是動搖軍心的大事,按軍法處置直接就可以斬了。
安國公麵色一變,當即跪地認罪:“臣有罪。”
“跪一邊去,待查明真相再一並處置。”皇帝冷冷道,“來人,將相關人等全部押來。”
很快,涉及糧草的文武官員全都被押到了皇帝跟前。
一通審問下來,最終查到了行軍長史頭上,他是直接與戶部交涉之人。
“聖人饒命,微臣也是身不由己,求聖人開恩。”行軍長史不停地磕頭求饒。
“哦?你說你身不由己,那由誰?”皇帝厲聲質問道。
“這,這……”行軍長史方寸大亂,下意識地去看安國公。
“嗯?你看安國公做什麽?”皇帝喝道,“還不從實招來?”
“臣,臣……這一切都是安國公指使臣的,臣身家性命都在國公手上,不敢不從。”行軍長史招供道。
安國公猛地抬頭看向他:“混賬東西,誰指使你汙蔑老夫?”
皇帝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道:“安國公,你太令朕失望了。朕聽從崔卿建議,命你全權押送糧草,便是信任你不會中飽私囊。朕真是沒想到,你!你竟如此膽大妄為!”
“臣冤枉!”安國公問心無愧道,“臣一生光明磊落,絕不可能做這種卑鄙之事!請聖人明察!”
皇帝卻似乎是氣狠了,根本不聽他的辯解,董太師的死對他刺激太大,又壓抑了這麽久無處宣泄,今日卻是一股腦地發泄出來:“私吞糧草,置數十萬大軍性命於不顧,罪無可赦。看在你勞苦功高的份上,朕給你留個全屍。來人,賜‘鴆酒’。”
“聖人!”安國公不敢置信地看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