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講話中的神態動作,運用肢體語言促進溝通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的肢體語言的表達,甚至比語言的表達更準確。因為人的語言或許會有假,但是身體是不會說謊的。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肢體語言更能傳達真實的內心情感。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眼神、講話的語氣語調、舉止態度乃至服飾,都能準確地反映人物內心的真實變化,所以,在交流過程中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去表達你的意願,用身體傳達信息,會讓你的表達更具有吸引力。
神情變化表達內心想法
口才實例
小軍從小身體非常虛弱,常常被小朋友欺負,為此媽媽總是帶著他去鍛煉身體,希望通過鍛煉能增強他的體質。小軍一直堅持了七八年,從來沒有放鬆過。但是到了15歲,小軍一點也沒有變強壯,常常被同學們嘲笑為“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草”。班裏的一些女同學還開玩笑說要保護小軍。
為此,小軍常常感覺抬不起頭來。在這次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小軍發誓一定要證明給全班同學看,自己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漢。媽媽是學校的老師,也為小軍鼓勵加油。小軍報了2000米的長跑,他覺得自己應該沒問題,畢竟有七八年的鍛煉了。
比賽當天,小軍信心十足。一開始他就把別的同學遠遠落在了後麵,可是漸漸地,他感覺有些支持不住了。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怎麽也邁不動。後麵的同學漸漸地趕上來了,突然間,小軍一個踉蹌摔倒在跑道上,他實在跑不動了。
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突然耳邊傳來了媽媽的加油聲。小軍掙紮著爬起來,一抬頭的瞬間,看到不遠處媽媽期待的眼神和熟悉的加油聲。“小軍,爬起來,堅持下去,不要讓別人看不起!”聽到媽媽的這句話後,小軍渾身充滿了力量,他一躍而起,迅速追了上去。就在最後的三秒鍾,小軍搶先碰到了終點線,小軍贏得了最後的冠軍。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同學嘲笑小軍了。
技巧點睛
當一個人在軟弱的時候,需要別人的鼓勵和加油。即使不會說什麽,僅僅一個期待的眼神就足以讓對方為之一震,從而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用肢體傳達信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麵部表情的交流直接連通著心靈的溝通。除了學會觀察別人的表情之外,還要會用麵部表情表達內心的感受。那麽,到底應該如何用深情來和對方進行心靈的交流呢?
◆ 用微笑表達開心
一般情況下,微笑可以表示一個人內心很愉悅、很開心,所以,在表達自己開心的時候要微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你感覺到和對方交往讓你心裏舒暢,那麽就給對方一個微笑。別人從你的微笑中獲得了被肯定的信息,和你的交往和談話就會繼續進行下去。被別人肯定是件愉悅的事情,對方內心愉悅,把這份快樂又反饋給你。如此一來,雙方在傳遞彼此快樂的同時,也獲得了心靈的溝通。
◆ 用眼神表達悲傷
當一個人內心深處不愉快的時候,往往會從表情上傳遞出來,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從眼神中流露出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尤其是悲傷和絕望的時候,眼神偽裝不了,也掩飾不了。所以當你和別人在交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的眼神中流露出悲傷和絕望的情緒,那麽對方內心深處一定有什麽事情,這時候要及時地給予幫助和安慰。
◆ 用嘴巴表達拒絕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內心深處對某個人、某件事不滿意的時候,往往會保持沉默,用沉默來表達拒絕。在你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始終沒有過多的熱情,始終保持沉默,不怎麽說話,那麽你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你所說的話或者所持有的觀點引起了對方內心深處的不滿,對方在用沉默來抗拒你,這時候一定要及時解開對方心中的疙瘩。當然,如果你對別人說的話或者做的事不滿意,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不妨采用沉默的方式,讓對方感覺到你的不滿。這就是所說的用嘴巴表達拒絕。
表情豐富讓表達更吸引人
口才實例
為了慶祝國慶,醫院組織了“中國十月”的演講比賽,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醫院的小宇也積極報了名。在經過一番積極的準備之後,很快到了演講比賽的日子。小宇鎮定自若地走上台去,做了一個獨具匠心的開場白。
她聲音抑揚頓挫,時而低沉,時而高昂,聽眾的感情在她的引領下跌宕起伏;她的麵部表情非常豐富,觀眾被深深地感染了,以至於在她的演講進入高潮的時候,全場的聽眾竟然不約而同地站起來為她鼓掌,為她歡唿。雖然她的演講已經結束了,但是聽眾還停留在她演講時的狀態久久迴味。
這次演講比賽,小宇得了冠軍。她豐富的麵部表情將情感宣泄得恰到好處,不僅深深吸引了聽眾,還吸引了台上的評委,以至於評委們評判別的選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以她為標準。
技巧點睛
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完全可以通過麵部表情表達出來。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時候,盡量學會用肢體語言,尤其是通過麵部表情來表達內心的渴望、需求以及感受。這樣,伴隨著繪聲繪色的語言表述,將情感宣泄得淋漓盡致。別人會被你深深地吸引,從而獲得更多的朋友,更好地營建了人脈關係。所以,年輕人要學會豐富自己的麵部表情,讓表達更加準確完整。那麽,到底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表情更加豐富,表達更加有吸引力呢?以下幾點值得借鑒和參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了解各種情緒的表達方式
麵部表情的變化是內心情緒的晴雨表。要想讓自己有豐富的麵部表情,在表達的時候繪聲繪色,那麽就有必要了解各種情緒的表達方式。比如有人受了傷害,感覺很痛苦,他會眉頭緊鎖,嘴角下拉,或者是痛哭流涕,還有可能是目光呆滯,沉默不語等,這些不同表情的變化都表明對方非常痛苦。所以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表達情緒的表情,這樣,在你有情緒需要表達的時候,就會采取多種方式。這樣一來,你的麵部表情就會豐富,在輔助語言完成表達情感和傳遞信息的時候,就會繪聲繪色,將別人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 觀察出現各種表情的條件
外部條件往往製約和影響人的各種情緒,所以,有必要觀察和了解出現各種表情的外部條件。比如對方非常開心,眉開眼笑,那麽就要觀察了解為什麽以眉開眼笑的方式表達快樂?為什麽不以別的方式來表達?比如開懷大笑,或者是談笑風生等。當你觀察了解了對方眉開眼笑的各種條件之後,你就會明白什麽程度的快樂需要眉開眼笑,什麽程度的快樂需要開懷大笑。當你明白了這些之後,就會根據快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而不是隻顧一個勁兒地傻笑。這樣一來,別人就會根據你不同的表情來感受你不同的情感變化。當別人被你豐富的表達方式深深吸引住的時候,就是你成功應用麵部表情傳達信息的時候。
◆ 練習拿捏各種表情的表達
要想讓自己的表情變化更豐富,光靠觀察和了解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練習和掌握。所以,在平日裏,多練習用各種不同的表情來表達不同程度的情緒,讓自己的表情變化恰到好處。比如,表達幸福,有時候隻需要一個滿足的眼神,有時候還需要一個甜甜的微笑,有時候還要有憧憬。那麽,就要明白用一個滿足的眼神能表達什麽程度上的幸福,甜甜的微笑會在什麽程度上出現才合適等。對各種表情出現的程度一定要拿捏準確,否則會給別人傳遞錯誤的信息。
用恰當的手勢讓表達更清晰
口才實例
王亮和張凱都是某大學電子係大二的學生,他們對國學非常感興趣,所以經常抽時間去聽課。國學教授是個五十歲出頭的學者,他非常喜歡別的院係的學生前來聽課,並且在課間經常輔導他們。可奇怪的是,王亮和國學教授交流得非常好,可是張凱交談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獲得這樣的機會,盡管張凱對國學的熱衷程度要高於王亮很多。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原來這與他們兩人在交流時的手勢有關係。
每次國學教授和王亮交流的時候,王亮總是很恭敬,在發表不同意見的時候,總是伸開胳膊,伸開雙手,顯得非常開放,所以盡管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教授依然很欣賞他。但是張凱就不同了,總是把胳膊交叉抱在胸前,給人以拒人千裏的感覺。盡管王凱對國學很有見地,但是錯誤的肢體語言讓別人不喜歡他,從而拒絕與他交流。
技巧點睛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的手勢能輔助語言的表達,甚至比語言表達得更準確,因為人的語言或許會有假,但是身體是不會說謊的。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肢體語言能傳達真實的內心情感。尤其是手勢更能準確地反映人物內心的真實變化,所以一定要多注意手勢的表達,避免錯誤的手勢傳達錯誤的信息。尤其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對方關注你的眼神的同時,還會關注你的手勢。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用適當的手勢來表達情感。那麽,對於年輕人來說,到底如何適當地應用手勢來傳達信息呢?
◆ 手勢的使用要合乎慣例
在使用手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所使用的手勢是大家都認可和知曉的,這樣才能準確地傳達你想要傳達的意思。如果你使用的手勢別人看不懂,不但不能將你所表達的意思傳遞給對方,還可能因此而引起誤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介紹的手勢、指示方向的手勢、請的手勢、鼓掌的手勢等,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動作和要求,不能自己想當然地亂用。一般情況下,當看到自己不了解的手勢時,大多數人都會保持沉默,注意觀察,或者是從對方的口頭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但是有時候,有些人會誤解你的意思,從而作出錯誤的決定。
◆ 手勢的使用要適度
在使用手勢表達的時候,要適度,不能不用,也不能濫用。有的人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兩隻手總是安靜地待著,一動也不動,這給別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事實上,在交流的時候,別人會觀察你的身體語言,除了眼神以外,還會觀察你的手。所以,在社交的時候,要適當地使用手勢語。當然,也不能濫用、亂用。不管做什麽都要有個度,如果過度了,就會給別人帶來壓力,同樣,使用手語也是一樣的。比如說,握手表示歡迎,可是有的人一見麵就跟你握,而且握住不放手。試想一個人一天之內跟你見三次,還要跟你握三次手,而且每次都握住不放,誰能受得了?所以,手勢語的使用要有個度。
◆ 手勢的使用要避免雷區
手勢語的使用也有很多的忌諱。如果不了解,就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印象,給人際交往蒙上陰影,所以,有必要掌握一些手勢語使用的禁忌。在介紹某人或為他人指路的時候,要使用手掌,四指並攏,而且還需要掌心向上,這樣會給別人一種受尊重的感覺。不能用手指對別人指指點點,生活中的很多人總是在不經意間用食指指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做法。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手勢的幅度不宜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一般情況下,手勢不應該超過對方的視線,下界不低於自己的胸區,左右擺的範圍不要太寬,應該在人的胸前或右方進行。總之,在使用手勢語的時候,要多了解禁忌,避免因為自己的不了解而讓人產生誤會。
得體的形象讓交流更愉快順暢
口才實例
小慧人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在衣著打扮上卻很隨意。她總是覺得沒有必要為了世俗的審美觀而浪費自己的時間。
一次,為了貼補家用,小慧決定開一家出售天然化妝品的商店。但是開這樣一家小店需要2萬塊錢的資金。她沒有足夠的本錢,於是決定向銀行貸款。這天,小慧上身穿一件舊t恤衫,下身穿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來到了銀行。
當她把自己想要貸款的要求提出來之後,一位經理接見了她。等她陳述完之後,經理認真地從頭到腳打量了她一遍,二話沒說,拒絕了她的要求。小慧沮喪地迴到家,她的男朋友說:“銀行是一個投資機構,不是救濟所,在這裏,t恤衫和牛仔褲是沒有說服力的。”
隨後,在男朋友的陪同下,他們去購買了西裝,還寫了可行性報告,另外附有預估的損益表及一大遝文件附頁,連同自家的房產證都裝在一隻精美的塑料卷宗夾裏。這次,他們沒費口舌就得到了貸款。
技巧點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第一印象7秒鍾可以保持7年,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由此可見,形象對一個人來說多麽重要。事實上,很多時候,人都是通過外表來獲得第一手感官印象的。一般情況下,人對感覺好的人願意多接觸,對感覺不好的人不願意多接觸。所以,千萬別忽略自己的形象,它會給你帶來人緣、機遇和財富。年輕人在社交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形象。那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到底該怎麽做呢?
◆ 穿著搭配要和諧
“和諧就是美”,一個人的長相是沒辦法選擇的,但是一個人的氣質是可以塑造的。其中,氣質的塑造除了一個人本身的學識修養以外,還要靠服裝來裝飾。在穿著打扮的時候,搭配一定要和諧,衣服和褲子搭配要和諧,鞋子和服裝搭配要和諧。紅衣服搭配紫色的褲子自然不怎麽好看,西服搭配運動褲也沒有美感。所以搭配不但款式要講究和諧,顏色也要講究和諧。除此之外,男人還需要注意襯衣和領帶以及西服之間顏色與款式的和諧。女人要注意身材和款式之間的和諧,身材胖者,多穿寬鬆一些的款式,身材瘦者,可以穿緊身一些的款式。總之,不管怎麽穿,要總體看起來和諧,因為和諧能給人一種美的感覺。這種感覺往往會讓對方觀察到你的人脈是否廣泛,人際關係是否和諧。
◆ 要注意個人衛生
個人衛生對一個人的形象的影響非常重要。很難想象一個蓬頭垢麵的人能帶來好的人脈關係,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和肮髒、邋遢的人說話和交往,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個人衛生。平日的衣服要一周洗兩次,貼身的衣物要保證每天清洗。當然,每天要保證洗澡。鞋子出門前一定要記得打油,如果是運動鞋或者是布鞋,一定要洗幹淨。頭發和脖子要勤洗,尤其是一些平時不注意的死角,要清洗幹淨。耳朵也要經常清洗,最好是每次洗臉的時候清洗一遍。指甲要勤剪,指甲縫裏要保持幹淨,不能藏汙納垢。同時,手也要清洗幹淨。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良好的個人衛生往往能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 隨同環境而改變
和諧的打扮除了服飾要適當之外,還要與具體的環境保持和諧。也就是說,穿著打扮要與具體的環境相適應。比如在運動會上,就需要穿運動服,至少應該是相對寬鬆的服裝,有利於運動,如果穿西服或者是裙子就會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當然,在婚禮上或是重要的宴會上,就需要穿相對正式一些的服裝,如果穿短褲出現,不但是對主人的不尊重,還會因此成為大家的笑料。所以,一定要根據不同的環境穿不同的衣服。當然還包括根據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著裝。如果天氣很冷了還穿短袖,或者是天氣很熱了還穿棉衣,就與周圍的環境不相符合。
有涵養的坐相和站相讓你更有氣質
口才實例
王雪娜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雜誌社上班。最近單位安排她去采訪一位重要的企業家,王雪娜預約了對方,而且見了麵聊得非常投機。但是,聊著聊著,企業家臉色大變,對王雪娜表現出明顯的厭惡情緒,最後找了個借口,拒絕采訪繼續進行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雪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怎麽了,惹對方生這麽大的氣。事實上,王雪娜並沒有說錯什麽,隻是她的一些舉止太過隨意,讓企業家實在看不下去了,從而產生了厭惡情緒,最終終止了采訪。
原來,那天天氣非常熱,王雪娜穿著連衣裙,氣質非常好。但是在采訪過程中,王雪娜竟然拿起裙子的前擺當作扇子扇起風來。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她蹺著二郎腿,再加上拽著裙子的前擺太緊,把一邊的內褲露在了外麵。
企業家忍耐著不發作,幾次暗示王雪娜,可是王雪娜根本沒有注意到企業家的暗示,而且把裙子的前擺拽得更緊,內褲無疑露得更多。這給企業家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因為在他的眼裏,王雪娜輕佻、風騷,是對他的侮辱。
技巧點睛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是對一個人行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站姿或者坐姿的不雅觀,往往會讓人望而卻步。一個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最起碼是對對方的尊重。試想,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怎麽可能有涵養、有修為呢?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要坐就要規規矩矩地坐著,要站就要老老實實地站著。一個對自己認真的人,才會對生活認真,而一個對生活認真的人,才會對別人認真。那麽,在生活中,到底怎樣才算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呢?
◆ 坐要坐得穩重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雙方入座、交談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因此一個人的坐姿對於交談能否順利進行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入座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要緩。如果去拜訪對方,別人請你坐,一定要表示感謝。入座後,盡量坐端正,脊柱向上伸直,挺胸抬頭,把兩腳平行放好,眼睛自然向前平視。這樣讓別人覺得你很重視和對方的交談。兩腳並列或前後稍稍分開,雙手輕輕搭放在沙發扶手上或雙手相交,擱在大腿上。坐下之後,如果對方暫時有事離開了,不要左顧右盼,也不要低頭看自己的腳尖,以免給別人留下輕浮的感覺。從坐姿中能看出人的性格,所以如果是初次交流,盡量要學會守規矩,要表現得沉穩一些。這樣才會給別人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幫助營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 站要站得端莊
站立能展現一個人的形象氣質。一個人有了良好的氣質,會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站立的時候,身體自然直立,挺胸收腹,讓身體的各部分盡量舒展。頭要保持中立,不能東偏西歪,脖子也要自然,不要往前伸,兩肩盡量保持平穩,胯不能鬆弛,膝蓋不要彎曲。在會見客人的時候,或者是有長輩在場時,要把雙手自然下垂,女士兩手相扣,自然放在小腹前,表示對對方的謙恭。這時候最忌將手交叉抱在胸前,因為這表示著一種傲慢和無理,把手放在後麵也不合適,兩手叉腰就更不合適了,這表達了對對方的挑釁。當然也不要把手放在褲兜裏,這同樣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 要大氣又不失風采
不管是坐著還是站立,都要展現出大氣而又有禮數的形象,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好印象是成功社交的前提和保障。有的人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難免會給對方留下呆滯的不良感覺,同時還會使交談的雙方徒增拘謹,不利於交流的正常進行。而有些人總是坐不住,稍微時間長一些,就開始不斷地抖動雙腿,或者是身體前傾,把腿叉開以便支撐,更有甚者躺靠在沙發上。這樣給對方一種極不尊重人的感覺,別人心中對你產生了不滿,自然交流也就不能順利地進行。有的人站立姿勢很不注意,不但雙腿分得很開,而且故意腆著肚子,有的人把一條腿吊起來,重心放在另外一條腿上,這些姿勢也很不雅觀。不論是站或者坐,都要彰顯大氣而又不失禮節。這樣,雙方的交流才能在愉悅的感覺中進行。
下意識的小動作體現真實內心
口才實例
小劉是某廣告公司的銷售員,一次,他去拜訪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在辦公室裏,對方熱情地接待了他,隨後二人開始了交談。
在交談的過程中,小劉的雙腿總是不停地抖動,讓總經理感覺極不舒服,總經理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小劉抖動的雙腿上,根本沒有聽到他說的話。等他說完了,總經理一臉茫然,抱歉地笑了笑:說:“你能再說一遍嗎?我剛才沒有聽清楚。”
於是,小劉又開始談了一遍。這次總經理將注意力集中起來聽小劉說。小劉說話的時候,總是帶口頭禪“以後”,說一句話一個“以後”,說兩句話一個“以後”,總經理的注意力又被“以後”所吸引。等他闡述完第二遍的時候,總經理依然沒有弄明白他在說什麽。
最後,總經理委婉地告訴他:“你們的產品我了解了,迴頭我聯係你吧。”從那之後,小劉再也沒有找到過總經理,自然合作的事情也就不可能了。
技巧點睛
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一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往往會毀了我們的形象,這些平時覺得無所謂,但是在關鍵時候就會成為致命的“殺手”。所以,千萬不可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要盡量避免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現,要盡早地改正,以免影響你的人脈和正常的人際交往。對於年輕人來說,形象往往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要盡量改正下意識的小動作。那麽在生活中,在改正不良小動作的過程中,有什麽方法和技巧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適當地學習社交禮儀
到底怎樣說話是對的,怎樣說話是錯的,怎樣坐立能贏得別人的好感,怎樣坐立會拒人於千裏之外?這些具體的標準和行為準則,大部分都是從小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學到的,再加上有些家長本身就有很多毛病,無形之中就會傳給孩子。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杜絕這些不良的小習慣,有必要對社交禮儀進行係統的學習,真正了解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隻有有了這樣一個行為的基本規範,年輕人才會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改正。年輕人要想讓自己的形象永遠保持良好,不妨學習一下社交禮儀。
◆ 不間斷地請人幫助檢查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般人都很難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所以,一些自己認為正確的小動作也就被保留了。再加上平日裏,誰也不會為了一個小動作而較勁,這樣就給那些下意識的小動作保留了生存的空間,但是,在關鍵時候就會壞事。所以,要想糾正自身的問題,不妨請一個身邊的朋友或者家人給你指出來。這時候要明白,別人挑你的毛病是為了幫助你,當你的那些下意識的小動作被挑出來,一一改正了之後,在說話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因此而損毀自己的形象。當然,在改正老毛病的同時不能養成新的毛病,否則更正自身的小動作就會失去價值和意義。
◆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俗話說“習慣形成於自然”,平日裏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覺得說一句不合適的話,或者做一件不合適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大不了以後不做就是了。可是當你每次都有這樣的心理時,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有些時候這些不好的習慣會在不經意間蹦出來,或者是因為條件反射,隨口說出來了。所以,要想讓這些下意識的小動作不沾在自己身上,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尋找借口,而要堅決杜絕。比如說髒話,有的人覺得說一次沒什麽,說兩次沒什麽,可是漸漸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不了隨口說髒話的毛病了。試想,當你在關鍵的時候,冷不丁冒出一句髒話來,別人會怎麽看你?你的形象能不受損嗎?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去保持不良的小動作。
講話中的神態動作,運用肢體語言促進溝通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的肢體語言的表達,甚至比語言的表達更準確。因為人的語言或許會有假,但是身體是不會說謊的。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肢體語言更能傳達真實的內心情感。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個親切的眼神、講話的語氣語調、舉止態度乃至服飾,都能準確地反映人物內心的真實變化,所以,在交流過程中適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去表達你的意願,用身體傳達信息,會讓你的表達更具有吸引力。
神情變化表達內心想法
口才實例
小軍從小身體非常虛弱,常常被小朋友欺負,為此媽媽總是帶著他去鍛煉身體,希望通過鍛煉能增強他的體質。小軍一直堅持了七八年,從來沒有放鬆過。但是到了15歲,小軍一點也沒有變強壯,常常被同學們嘲笑為“一棵弱不禁風的小草”。班裏的一些女同學還開玩笑說要保護小軍。
為此,小軍常常感覺抬不起頭來。在這次學校舉行的運動會上,小軍發誓一定要證明給全班同學看,自己是鐵骨錚錚的男子漢。媽媽是學校的老師,也為小軍鼓勵加油。小軍報了2000米的長跑,他覺得自己應該沒問題,畢竟有七八年的鍛煉了。
比賽當天,小軍信心十足。一開始他就把別的同學遠遠落在了後麵,可是漸漸地,他感覺有些支持不住了。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怎麽也邁不動。後麵的同學漸漸地趕上來了,突然間,小軍一個踉蹌摔倒在跑道上,他實在跑不動了。
就在他打算放棄的時候,突然耳邊傳來了媽媽的加油聲。小軍掙紮著爬起來,一抬頭的瞬間,看到不遠處媽媽期待的眼神和熟悉的加油聲。“小軍,爬起來,堅持下去,不要讓別人看不起!”聽到媽媽的這句話後,小軍渾身充滿了力量,他一躍而起,迅速追了上去。就在最後的三秒鍾,小軍搶先碰到了終點線,小軍贏得了最後的冠軍。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同學嘲笑小軍了。
技巧點睛
當一個人在軟弱的時候,需要別人的鼓勵和加油。即使不會說什麽,僅僅一個期待的眼神就足以讓對方為之一震,從而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用肢體傳達信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麵部表情的交流直接連通著心靈的溝通。除了學會觀察別人的表情之外,還要會用麵部表情表達內心的感受。那麽,到底應該如何用深情來和對方進行心靈的交流呢?
◆ 用微笑表達開心
一般情況下,微笑可以表示一個人內心很愉悅、很開心,所以,在表達自己開心的時候要微笑。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如果你感覺到和對方交往讓你心裏舒暢,那麽就給對方一個微笑。別人從你的微笑中獲得了被肯定的信息,和你的交往和談話就會繼續進行下去。被別人肯定是件愉悅的事情,對方內心愉悅,把這份快樂又反饋給你。如此一來,雙方在傳遞彼此快樂的同時,也獲得了心靈的溝通。
◆ 用眼神表達悲傷
當一個人內心深處不愉快的時候,往往會從表情上傳遞出來,更準確地說,應該是從眼神中流露出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尤其是悲傷和絕望的時候,眼神偽裝不了,也掩飾不了。所以當你和別人在交往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的眼神中流露出悲傷和絕望的情緒,那麽對方內心深處一定有什麽事情,這時候要及時地給予幫助和安慰。
◆ 用嘴巴表達拒絕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內心深處對某個人、某件事不滿意的時候,往往會保持沉默,用沉默來表達拒絕。在你和別人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始終沒有過多的熱情,始終保持沉默,不怎麽說話,那麽你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你所說的話或者所持有的觀點引起了對方內心深處的不滿,對方在用沉默來抗拒你,這時候一定要及時解開對方心中的疙瘩。當然,如果你對別人說的話或者做的事不滿意,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絕,不妨采用沉默的方式,讓對方感覺到你的不滿。這就是所說的用嘴巴表達拒絕。
表情豐富讓表達更吸引人
口才實例
為了慶祝國慶,醫院組織了“中國十月”的演講比賽,剛剛大學畢業分配到醫院的小宇也積極報了名。在經過一番積極的準備之後,很快到了演講比賽的日子。小宇鎮定自若地走上台去,做了一個獨具匠心的開場白。
她聲音抑揚頓挫,時而低沉,時而高昂,聽眾的感情在她的引領下跌宕起伏;她的麵部表情非常豐富,觀眾被深深地感染了,以至於在她的演講進入高潮的時候,全場的聽眾竟然不約而同地站起來為她鼓掌,為她歡唿。雖然她的演講已經結束了,但是聽眾還停留在她演講時的狀態久久迴味。
這次演講比賽,小宇得了冠軍。她豐富的麵部表情將情感宣泄得恰到好處,不僅深深吸引了聽眾,還吸引了台上的評委,以至於評委們評判別的選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以她為標準。
技巧點睛
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完全可以通過麵部表情表達出來。所以在表達自己的時候,盡量學會用肢體語言,尤其是通過麵部表情來表達內心的渴望、需求以及感受。這樣,伴隨著繪聲繪色的語言表述,將情感宣泄得淋漓盡致。別人會被你深深地吸引,從而獲得更多的朋友,更好地營建了人脈關係。所以,年輕人要學會豐富自己的麵部表情,讓表達更加準確完整。那麽,到底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表情更加豐富,表達更加有吸引力呢?以下幾點值得借鑒和參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了解各種情緒的表達方式
麵部表情的變化是內心情緒的晴雨表。要想讓自己有豐富的麵部表情,在表達的時候繪聲繪色,那麽就有必要了解各種情緒的表達方式。比如有人受了傷害,感覺很痛苦,他會眉頭緊鎖,嘴角下拉,或者是痛哭流涕,還有可能是目光呆滯,沉默不語等,這些不同表情的變化都表明對方非常痛苦。所以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表達情緒的表情,這樣,在你有情緒需要表達的時候,就會采取多種方式。這樣一來,你的麵部表情就會豐富,在輔助語言完成表達情感和傳遞信息的時候,就會繪聲繪色,將別人的注意力牢牢地抓住。
◆ 觀察出現各種表情的條件
外部條件往往製約和影響人的各種情緒,所以,有必要觀察和了解出現各種表情的外部條件。比如對方非常開心,眉開眼笑,那麽就要觀察了解為什麽以眉開眼笑的方式表達快樂?為什麽不以別的方式來表達?比如開懷大笑,或者是談笑風生等。當你觀察了解了對方眉開眼笑的各種條件之後,你就會明白什麽程度的快樂需要眉開眼笑,什麽程度的快樂需要開懷大笑。當你明白了這些之後,就會根據快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而不是隻顧一個勁兒地傻笑。這樣一來,別人就會根據你不同的表情來感受你不同的情感變化。當別人被你豐富的表達方式深深吸引住的時候,就是你成功應用麵部表情傳達信息的時候。
◆ 練習拿捏各種表情的表達
要想讓自己的表情變化更豐富,光靠觀察和了解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練習和掌握。所以,在平日裏,多練習用各種不同的表情來表達不同程度的情緒,讓自己的表情變化恰到好處。比如,表達幸福,有時候隻需要一個滿足的眼神,有時候還需要一個甜甜的微笑,有時候還要有憧憬。那麽,就要明白用一個滿足的眼神能表達什麽程度上的幸福,甜甜的微笑會在什麽程度上出現才合適等。對各種表情出現的程度一定要拿捏準確,否則會給別人傳遞錯誤的信息。
用恰當的手勢讓表達更清晰
口才實例
王亮和張凱都是某大學電子係大二的學生,他們對國學非常感興趣,所以經常抽時間去聽課。國學教授是個五十歲出頭的學者,他非常喜歡別的院係的學生前來聽課,並且在課間經常輔導他們。可奇怪的是,王亮和國學教授交流得非常好,可是張凱交談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獲得這樣的機會,盡管張凱對國學的熱衷程度要高於王亮很多。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原來這與他們兩人在交流時的手勢有關係。
每次國學教授和王亮交流的時候,王亮總是很恭敬,在發表不同意見的時候,總是伸開胳膊,伸開雙手,顯得非常開放,所以盡管在一些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教授依然很欣賞他。但是張凱就不同了,總是把胳膊交叉抱在胸前,給人以拒人千裏的感覺。盡管王凱對國學很有見地,但是錯誤的肢體語言讓別人不喜歡他,從而拒絕與他交流。
技巧點睛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的手勢能輔助語言的表達,甚至比語言表達得更準確,因為人的語言或許會有假,但是身體是不會說謊的。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肢體語言能傳達真實的內心情感。尤其是手勢更能準確地反映人物內心的真實變化,所以一定要多注意手勢的表達,避免錯誤的手勢傳達錯誤的信息。尤其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對方關注你的眼神的同時,還會關注你的手勢。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用適當的手勢來表達情感。那麽,對於年輕人來說,到底如何適當地應用手勢來傳達信息呢?
◆ 手勢的使用要合乎慣例
在使用手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你所使用的手勢是大家都認可和知曉的,這樣才能準確地傳達你想要傳達的意思。如果你使用的手勢別人看不懂,不但不能將你所表達的意思傳遞給對方,還可能因此而引起誤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介紹的手勢、指示方向的手勢、請的手勢、鼓掌的手勢等,都有其約定俗成的動作和要求,不能自己想當然地亂用。一般情況下,當看到自己不了解的手勢時,大多數人都會保持沉默,注意觀察,或者是從對方的口頭語中獲得相應的信息。但是有時候,有些人會誤解你的意思,從而作出錯誤的決定。
◆ 手勢的使用要適度
在使用手勢表達的時候,要適度,不能不用,也不能濫用。有的人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兩隻手總是安靜地待著,一動也不動,這給別人一種不舒服的感覺。事實上,在交流的時候,別人會觀察你的身體語言,除了眼神以外,還會觀察你的手。所以,在社交的時候,要適當地使用手勢語。當然,也不能濫用、亂用。不管做什麽都要有個度,如果過度了,就會給別人帶來壓力,同樣,使用手語也是一樣的。比如說,握手表示歡迎,可是有的人一見麵就跟你握,而且握住不放手。試想一個人一天之內跟你見三次,還要跟你握三次手,而且每次都握住不放,誰能受得了?所以,手勢語的使用要有個度。
◆ 手勢的使用要避免雷區
手勢語的使用也有很多的忌諱。如果不了解,就會給別人帶來不好的印象,給人際交往蒙上陰影,所以,有必要掌握一些手勢語使用的禁忌。在介紹某人或為他人指路的時候,要使用手掌,四指並攏,而且還需要掌心向上,這樣會給別人一種受尊重的感覺。不能用手指對別人指指點點,生活中的很多人總是在不經意間用食指指人,這是非常不禮貌的做法。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手勢的幅度不宜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一般情況下,手勢不應該超過對方的視線,下界不低於自己的胸區,左右擺的範圍不要太寬,應該在人的胸前或右方進行。總之,在使用手勢語的時候,要多了解禁忌,避免因為自己的不了解而讓人產生誤會。
得體的形象讓交流更愉快順暢
口才實例
小慧人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在衣著打扮上卻很隨意。她總是覺得沒有必要為了世俗的審美觀而浪費自己的時間。
一次,為了貼補家用,小慧決定開一家出售天然化妝品的商店。但是開這樣一家小店需要2萬塊錢的資金。她沒有足夠的本錢,於是決定向銀行貸款。這天,小慧上身穿一件舊t恤衫,下身穿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來到了銀行。
當她把自己想要貸款的要求提出來之後,一位經理接見了她。等她陳述完之後,經理認真地從頭到腳打量了她一遍,二話沒說,拒絕了她的要求。小慧沮喪地迴到家,她的男朋友說:“銀行是一個投資機構,不是救濟所,在這裏,t恤衫和牛仔褲是沒有說服力的。”
隨後,在男朋友的陪同下,他們去購買了西裝,還寫了可行性報告,另外附有預估的損益表及一大遝文件附頁,連同自家的房產證都裝在一隻精美的塑料卷宗夾裏。這次,他們沒費口舌就得到了貸款。
技巧點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第一印象7秒鍾可以保持7年,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由此可見,形象對一個人來說多麽重要。事實上,很多時候,人都是通過外表來獲得第一手感官印象的。一般情況下,人對感覺好的人願意多接觸,對感覺不好的人不願意多接觸。所以,千萬別忽略自己的形象,它會給你帶來人緣、機遇和財富。年輕人在社交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形象。那麽,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到底該怎麽做呢?
◆ 穿著搭配要和諧
“和諧就是美”,一個人的長相是沒辦法選擇的,但是一個人的氣質是可以塑造的。其中,氣質的塑造除了一個人本身的學識修養以外,還要靠服裝來裝飾。在穿著打扮的時候,搭配一定要和諧,衣服和褲子搭配要和諧,鞋子和服裝搭配要和諧。紅衣服搭配紫色的褲子自然不怎麽好看,西服搭配運動褲也沒有美感。所以搭配不但款式要講究和諧,顏色也要講究和諧。除此之外,男人還需要注意襯衣和領帶以及西服之間顏色與款式的和諧。女人要注意身材和款式之間的和諧,身材胖者,多穿寬鬆一些的款式,身材瘦者,可以穿緊身一些的款式。總之,不管怎麽穿,要總體看起來和諧,因為和諧能給人一種美的感覺。這種感覺往往會讓對方觀察到你的人脈是否廣泛,人際關係是否和諧。
◆ 要注意個人衛生
個人衛生對一個人的形象的影響非常重要。很難想象一個蓬頭垢麵的人能帶來好的人脈關係,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和肮髒、邋遢的人說話和交往,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個人衛生。平日的衣服要一周洗兩次,貼身的衣物要保證每天清洗。當然,每天要保證洗澡。鞋子出門前一定要記得打油,如果是運動鞋或者是布鞋,一定要洗幹淨。頭發和脖子要勤洗,尤其是一些平時不注意的死角,要清洗幹淨。耳朵也要經常清洗,最好是每次洗臉的時候清洗一遍。指甲要勤剪,指甲縫裏要保持幹淨,不能藏汙納垢。同時,手也要清洗幹淨。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良好的個人衛生往往能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 隨同環境而改變
和諧的打扮除了服飾要適當之外,還要與具體的環境保持和諧。也就是說,穿著打扮要與具體的環境相適應。比如在運動會上,就需要穿運動服,至少應該是相對寬鬆的服裝,有利於運動,如果穿西服或者是裙子就會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當然,在婚禮上或是重要的宴會上,就需要穿相對正式一些的服裝,如果穿短褲出現,不但是對主人的不尊重,還會因此成為大家的笑料。所以,一定要根據不同的環境穿不同的衣服。當然還包括根據溫度的改變而改變著裝。如果天氣很冷了還穿短袖,或者是天氣很熱了還穿棉衣,就與周圍的環境不相符合。
有涵養的坐相和站相讓你更有氣質
口才實例
王雪娜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雜誌社上班。最近單位安排她去采訪一位重要的企業家,王雪娜預約了對方,而且見了麵聊得非常投機。但是,聊著聊著,企業家臉色大變,對王雪娜表現出明顯的厭惡情緒,最後找了個借口,拒絕采訪繼續進行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雪娜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怎麽了,惹對方生這麽大的氣。事實上,王雪娜並沒有說錯什麽,隻是她的一些舉止太過隨意,讓企業家實在看不下去了,從而產生了厭惡情緒,最終終止了采訪。
原來,那天天氣非常熱,王雪娜穿著連衣裙,氣質非常好。但是在采訪過程中,王雪娜竟然拿起裙子的前擺當作扇子扇起風來。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她蹺著二郎腿,再加上拽著裙子的前擺太緊,把一邊的內褲露在了外麵。
企業家忍耐著不發作,幾次暗示王雪娜,可是王雪娜根本沒有注意到企業家的暗示,而且把裙子的前擺拽得更緊,內褲無疑露得更多。這給企業家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因為在他的眼裏,王雪娜輕佻、風騷,是對他的侮辱。
技巧點睛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是對一個人行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站姿或者坐姿的不雅觀,往往會讓人望而卻步。一個人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最起碼是對對方的尊重。試想,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怎麽可能有涵養、有修為呢?所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要坐就要規規矩矩地坐著,要站就要老老實實地站著。一個對自己認真的人,才會對生活認真,而一個對生活認真的人,才會對別人認真。那麽,在生活中,到底怎樣才算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呢?
◆ 坐要坐得穩重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雙方入座、交談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因此一個人的坐姿對於交談能否順利進行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入座的時候,動作一定要輕、要緩。如果去拜訪對方,別人請你坐,一定要表示感謝。入座後,盡量坐端正,脊柱向上伸直,挺胸抬頭,把兩腳平行放好,眼睛自然向前平視。這樣讓別人覺得你很重視和對方的交談。兩腳並列或前後稍稍分開,雙手輕輕搭放在沙發扶手上或雙手相交,擱在大腿上。坐下之後,如果對方暫時有事離開了,不要左顧右盼,也不要低頭看自己的腳尖,以免給別人留下輕浮的感覺。從坐姿中能看出人的性格,所以如果是初次交流,盡量要學會守規矩,要表現得沉穩一些。這樣才會給別人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幫助營建良好的人際關係。
◆ 站要站得端莊
站立能展現一個人的形象氣質。一個人有了良好的氣質,會贏得良好的人際關係。所以站立的時候,身體自然直立,挺胸收腹,讓身體的各部分盡量舒展。頭要保持中立,不能東偏西歪,脖子也要自然,不要往前伸,兩肩盡量保持平穩,胯不能鬆弛,膝蓋不要彎曲。在會見客人的時候,或者是有長輩在場時,要把雙手自然下垂,女士兩手相扣,自然放在小腹前,表示對對方的謙恭。這時候最忌將手交叉抱在胸前,因為這表示著一種傲慢和無理,把手放在後麵也不合適,兩手叉腰就更不合適了,這表達了對對方的挑釁。當然也不要把手放在褲兜裏,這同樣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 要大氣又不失風采
不管是坐著還是站立,都要展現出大氣而又有禮數的形象,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好印象是成功社交的前提和保障。有的人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難免會給對方留下呆滯的不良感覺,同時還會使交談的雙方徒增拘謹,不利於交流的正常進行。而有些人總是坐不住,稍微時間長一些,就開始不斷地抖動雙腿,或者是身體前傾,把腿叉開以便支撐,更有甚者躺靠在沙發上。這樣給對方一種極不尊重人的感覺,別人心中對你產生了不滿,自然交流也就不能順利地進行。有的人站立姿勢很不注意,不但雙腿分得很開,而且故意腆著肚子,有的人把一條腿吊起來,重心放在另外一條腿上,這些姿勢也很不雅觀。不論是站或者坐,都要彰顯大氣而又不失禮節。這樣,雙方的交流才能在愉悅的感覺中進行。
下意識的小動作體現真實內心
口才實例
小劉是某廣告公司的銷售員,一次,他去拜訪一個公司的總經理。在辦公室裏,對方熱情地接待了他,隨後二人開始了交談。
在交談的過程中,小劉的雙腿總是不停地抖動,讓總經理感覺極不舒服,總經理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小劉抖動的雙腿上,根本沒有聽到他說的話。等他說完了,總經理一臉茫然,抱歉地笑了笑:說:“你能再說一遍嗎?我剛才沒有聽清楚。”
於是,小劉又開始談了一遍。這次總經理將注意力集中起來聽小劉說。小劉說話的時候,總是帶口頭禪“以後”,說一句話一個“以後”,說兩句話一個“以後”,總經理的注意力又被“以後”所吸引。等他闡述完第二遍的時候,總經理依然沒有弄明白他在說什麽。
最後,總經理委婉地告訴他:“你們的產品我了解了,迴頭我聯係你吧。”從那之後,小劉再也沒有找到過總經理,自然合作的事情也就不可能了。
技巧點睛
在與人溝通的過程中,很多時候,一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往往會毀了我們的形象,這些平時覺得無所謂,但是在關鍵時候就會成為致命的“殺手”。所以,千萬不可小看這些不起眼的小動作,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要盡量避免各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果發現,要盡早地改正,以免影響你的人脈和正常的人際交往。對於年輕人來說,形象往往對於一個人來說非常重要,要盡量改正下意識的小動作。那麽在生活中,在改正不良小動作的過程中,有什麽方法和技巧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適當地學習社交禮儀
到底怎樣說話是對的,怎樣說話是錯的,怎樣坐立能贏得別人的好感,怎樣坐立會拒人於千裏之外?這些具體的標準和行為準則,大部分都是從小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學到的,再加上有些家長本身就有很多毛病,無形之中就會傳給孩子。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杜絕這些不良的小習慣,有必要對社交禮儀進行係統的學習,真正了解什麽是該做的,什麽是不該做的。隻有有了這樣一個行為的基本規範,年輕人才會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改正。年輕人要想讓自己的形象永遠保持良好,不妨學習一下社交禮儀。
◆ 不間斷地請人幫助檢查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一般人都很難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所以,一些自己認為正確的小動作也就被保留了。再加上平日裏,誰也不會為了一個小動作而較勁,這樣就給那些下意識的小動作保留了生存的空間,但是,在關鍵時候就會壞事。所以,要想糾正自身的問題,不妨請一個身邊的朋友或者家人給你指出來。這時候要明白,別人挑你的毛病是為了幫助你,當你的那些下意識的小動作被挑出來,一一改正了之後,在說話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因此而損毀自己的形象。當然,在改正老毛病的同時不能養成新的毛病,否則更正自身的小動作就會失去價值和意義。
◆ 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俗話說“習慣形成於自然”,平日裏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覺得說一句不合適的話,或者做一件不合適的事情也沒有什麽,大不了以後不做就是了。可是當你每次都有這樣的心理時,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習慣。有些時候這些不好的習慣會在不經意間蹦出來,或者是因為條件反射,隨口說出來了。所以,要想讓這些下意識的小動作不沾在自己身上,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尋找借口,而要堅決杜絕。比如說髒話,有的人覺得說一次沒什麽,說兩次沒什麽,可是漸漸發現自己已經改變不了隨口說髒話的毛病了。試想,當你在關鍵的時候,冷不丁冒出一句髒話來,別人會怎麽看你?你的形象能不受損嗎?所以,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去保持不良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