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話語攻心,說話巧花心思能成事

    人們常說,說得容易做得難。其實說也難。要如何把話說到點子上,如何把事情的重要性、事情的關鍵說清楚,也是一門學問。雖然說對事情有了透徹的理解,選擇的說辭也就多了,說話的餘地也就大了。但餘地大了並不代表你就一定能說清楚,一定能把話說到點子上。要想把話說到點子上,如何少說廢話,如何讓你所說的話能發揮你預想的效果,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你說的話是否打動了別人的心,我們應該學會用心靈去和別人交流,用心去感化別人。

    看好對方的真實情緒再說話

    口才實例

    有一個秀才寒窗苦讀十幾年,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官職。

    當他得知自己上榜之後,急忙去拜見自己的上司,想要分到好一點的地方。由於是第一次見上司,彼此都很生分,一番寒暄之後,秀才愣在一旁,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氣氛非常尷尬,秀才想方設法尋找話題來緩和。這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拜見上司,還不知道上司的名字呢,於是問道:“敢問大人尊姓大名?”

    麵對下屬的突然發問,上司有些不悅,但是出於禮貌,還是如實作了迴答。

    聽了上司的迴答,秀才又不知道該說什麽了,於是低下頭不再出聲。

    上司覺得沒趣,又不好意思將對方晾在一邊,隻好拿起一本書隨便翻翻。

    過了一會兒,秀才抬起頭說:“百家姓裏好像沒有大人的姓啊!”

    上司把臉一沉,沒好氣地說:“我是旗人,難道你不知道嗎?”

    秀才一聽,興奮地站了起來說:“請教大人,您是屬於哪個旗的?”

    上司瞪了秀才一眼,慢吞吞地說:“正紅旗。”

    秀才說:“聽說正黃旗是最好的,大人為什麽不在正黃旗呢?”

    上司大怒,生氣地反問道:“那麽,你是哪裏人啊?”

    秀才不知趣地說:“我是廣西人。”

    上司譏諷說:“我也聽說過廣東是最好的,那麽你為什麽不是廣東人呢?”

    秀才這才發現上司滿臉怒氣地瞪著自己,於是找了個理由迅速逃離了上司的府邸。

    後來,秀才接到上司的委任狀,他被分到一個非常貧瘠的小縣。

    技巧點睛

    人的情緒變化從麵部表情和說話的語氣中凸顯出來。麵部表情憑借眼、眉、嘴以及麵部肌肉的變化等體現出來,內容極為豐富。而說話語氣的快慢和聲調的高低也能清楚地表達各種不同的情緒。對於涉世不深的年輕人來說,通過觀察別人表情的微妙變化和把握聲音的情感色彩來了解對方的情緒變化,顯得尤為重要,那麽,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到底如何才能做到察言觀色呢?有沒有什麽方法和措施呢?

    ◆ 從眼睛中了解別人的心理

    一個人的話能騙人,但是眼睛卻騙不了人。當別人盯著你看的時候,表示質疑和不信任,對你所持的觀點表示反對或不讚同。如果不停地眨眼睛,就表明對你所說的話很感興趣。如果別人對你眨眼的頻率變慢了,則表示是對你的蔑視和嘲笑,至少對你所說的話很反感。如果對方斜著眼睛看你,而且眉毛輕輕上揚或者麵帶微笑,則表明對方對你所說的話很感興趣。當對方眉毛壓低、眉頭緊鎖或者是嘴角下拉,則表明對你的不信任或者心存敵意。

    ◆ 從腦袋上捕捉別人的傾向

    人的身體反應是最值得信賴的。一般情況下,點頭表達了讚許和認可,表達著一種肯定的意思。但是如果點頭的頻率過快,那就有了否定的意思,表示別人對你很反感,希望你盡快閉嘴。相反,搖頭則表達一種否定和不認可的態度。低頭也表示否定和拒絕。隻是這種否定的表達沒有搖頭那麽直接,一般是不方便拒絕對方,又不願意和對方合作的時候一種情緒的表達。頭部傾斜表示對方在認真地傾聽。如果在和別人的交往當中,發現對方歪著頭,用手托著臉頰,這說明對方已經是很信任你了。

    ◆ 從雙手上洞察別人的態度

    一個人手部的一些微小動作,往往能將縝密的心思暴露出來。當一個人摸鼻子的時候,往往表明對方對你不感興趣,對你所說的話題也不感興趣,不會和你有更深層次的接觸和合作。如果對方用手捂著嘴巴,那麽表明對你很不滿意,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對方要敷衍你了。如果對方在和你接觸的過程中不停地揉眼睛,則表明對方對你的談話一點也不感興趣。用手摸耳朵的時候,則說明對方對你不信任,甚至可以說很討厭你,盡管在嘴上說很多讓你高興的話,事實上都是在敷衍你。不經意間抓一下脖子或者是拽一下衣領則表示別人對你心存疑慮,不放心。同樣,看到對方把手放在嘴唇上的時候,也是表明不信任。

    ◆ 從聲音判斷別人的情緒

    一般情況下,對方說話速度突然慢了,有可能對你很不滿意。如果說話的速度加快了,那麽意味著對方所說的話可能是假的。音調突然升高,要麽對你所說的話很吃驚,要麽就是對方在撒謊,為自己找個合適的理由和借口。如果對方的聲音突然變得抑揚頓挫,那是對方想要引起你的注意。如果對方說話的聲音很興奮,那麽說明對你很感興趣,很喜歡你。如果對方說話的速度很慢或者是聲調很低,則表明對你一點興趣也沒有,是在敷衍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說話

    口才實例

    戴爾·卡耐基是著名的成功學大師,有一次,他在法國租用了巴黎非常有名的一家酒店的大禮堂講課。沒過多久,酒店的銷售人員突然告訴他,租金要增加三倍。卡耐基前去和經理交涉。經理說:“很明顯,我們把禮堂以之前談判的價格租給你是不劃算的,如果用禮堂來辦各種舞會和酒會,獲得的利潤是你的租金的好幾倍。所以,除非你同意將租金增加三倍,否則我們就不能將大禮堂租給你。”

    卡耐基說:“說實話,如果我是你,我也會這麽做,因為你是酒店的經理,使酒店盡可能盈利是你的職責所在。但是,來聽我講課的人基本上都是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將會成為你們酒店的潛在客戶。這些可是你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的活廣告,他們所帶來的潛在利益將是你辦多少場舞會都帶不來的。”

    酒店的經理想了想,取消了增加三倍租金的要求。

    技巧點睛

    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希望別人順從自己,都認為自己的堅持是對的。在說話的時候,要想讓對方順著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就不能簡單地把自己的理由羅列一大堆,來壓製別人。否則不但不能讓對方放棄堅持,還會讓對方堅持和你抗衡。所以,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說話,誠懇地和對方交換想法,理解對方思考問題的出發點,肯定對方有一定的合理性。隻有你承認了別人,別人才會認可你。那麽當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說話的時候,要注意一些什麽問題呢?

    ◆ 態度要和藹

    在說服對方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態度和藹一些,讓雙方在一種愉悅的氣氛中展開談話,誠懇地和對方交流想法。你的和顏悅色會讓對方的抵抗情緒不斷弱化,當雙方沒有對抗情緒的時候,就會尋求交流和合作。這時候即使對方內心深處想要和你對抗,也對抗不起來。相反,你的和藹態度會讓對方心悅誠服。說話的時候要注視著對方的眼睛,讓對方感受到你的這份真誠。要深入淺出,講道理擺事實,以理服人,使人心服口服。如果說服時態度惡劣,口氣咄咄逼人,即使對方內心想要順從你,此時也會和你對抗到底。

    ◆ 要多聽少說

    每個人都想要表達自己的欲望,尤其是當觀念和思想產生碰撞與火花的時候,都想竭盡全力地試圖證明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是正確的。在這種情況下,要充分考慮別人的內心感受,給別人適當的表達機會。當對方把這種激烈的情緒表達完之後,就會適當地考慮你的想法。在這個時候,不妨給對方適當的引導和分析,讓對方自己去思考。切不可把持著說話權,隻管一個勁兒地灌輸。這樣不但不能說服別人,而且會讓別人覺得有種壓迫和強製的感覺,從而導致說服失敗。

    ◆ 給對方一定的肯定

    在和對方交換想法的時候,要理解對方思考問題的出發點,肯定對方的想法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樣會讓對方覺得你理解他。隻有你承認了別人,別人才會認可你。不要輕易否認別人,也不要在對錯上糾結,很多事情事實上很難分出是非對錯。從你的角度來看是對的,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未必是對的。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向別人承認自己錯了。說服對方的目的是要別人接受我們的主張和建議,不是要對方承認自己的錯誤。

    ◆ 要充分尊重別人

    人人都有自尊心,因此你對別人進行說服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別人,尤其要用對方自己論點的漏洞來說服他,讓他改變態度。需要注意的是,避開人群,單獨交談,切不可在公開場合進行。讓一個人在公開場合放棄自己的想法,無形之中就是讓他承認自己是個沒腦子的人,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對方放棄自己的立場和想法,並不代表別人輸了,接受了你的觀點,也不代表你贏了。對方順從你,隻是覺得你的想法和立場更好,要低調一些,切不可到處吹噓自己有多高明,讓對方下不來台。除此之外,當對方接受了你的說服之後,要真誠地感謝對方。讓對方在接受你的同時,積極地擁護你。

    用點策略,多說讓對方得意的事

    口才實例

    愛德華·查利弗積極支持一名童子軍去參加歐洲舉辦的世界童子軍大會,但是他手頭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他想到了當時美國的一家大公司,隨後他前去拜訪該公司的董事長。

    在此之前,他聽說這位董事長曾經開過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後來由於各種原因,那張支票作廢了。董事長將這張報廢的支票裝裱起來,掛在牆上作紀念。

    愛德華·查利弗來到董事長的辦公室,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特意說自己是聽說了那張支票,趕過來參觀一下的。因為童子軍對這張支票的故事很感興趣,董事長爽快地答應了。隨即他將關於那張支票的故事講給愛德華·查利弗聽。董事長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小時,神采奕奕,手舞足蹈。

    講完了那張巨額支票的事情,沒等愛德華·查利弗說明來意,董事長主動詢問愛德華·查利弗此行的目的。愛德華·查利弗如實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董事長,令他沒想到的是,董事長不但答應了他的要求,而且答應另外讚助5名童子軍參加世界童子軍大會。另外,他還親自寫了一封推薦信,要求歐洲公司的主管為他們提供一切服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查利弗一開始並沒有提起童子軍的事,更沒有提到籌措資金的事,他提到的隻是董事長感興趣的事。通過這次拜訪,愛德華·查利弗滿載而歸。

    技巧點睛

    講究策略,多提令對方得意的事,從而調動起對方的興趣。人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總有很強的情緒要表達,並在表達的過程中享受那份愉悅。多提對方感興趣的事,無疑激發了對方的快樂。一般情況下,人都會將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人當作朋友和知己。當對方把你當作知己的時候,就會最大限度地滿足你的要求。所以,年輕人一定要學會調動別人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有什麽具體的方法可以借鑒呢?

    ◆ 要充分了解對方

    在接觸之前,要盡可能地了解對方,探知對方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取悅對方。隻有充分地了解了對方,才能知道如何博得對方的歡心。所以,年輕人要多了解你的接觸對象,如了解對方叫什麽名字,喜歡穿什麽樣的衣服,喜歡吃什麽樣的飯菜,對方家中是否有老人和小孩等。了解對方的信息越多,就越能占據主動。如果對方是個孝子,那麽在和對方交談的時候,不妨大談孝道。關鍵時候,不妨把自己拉進故事,充當主角。讓對方覺得你是難得一覓的知音。如果對方是個京劇愛好者,你不妨多補京劇知識,在見麵的時候有必要準備兩張名家的演唱票。隻要你滿足了對方的興趣愛好,對方就願意幫助你,即使你不說出自己的要求,對方也會積極主動地詢問。

    ◆ 要做一個好的聆聽者

    每個人都有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的欲望,都有很強的表達欲望。尤其是當對方感興趣的事情被提及的時候,想要炫耀的心理更加強烈。這時候,不妨做一個很好的聆聽者,讓對方盡情地表達,在表達中享受那份愉悅。這種強烈的欲望得到滿足的時候,對方會對當聽眾的人非常感激,並會產生一種知己的感覺,這種感覺對一個急需幫助的年輕人來說非常重要。在這種心理下,對方會盡一切力量來滿足你的要求。事實上,這時候也是成功獲得對方真心的時機。所以,年輕人要克製自己的虛榮心,盡可能地滿足對方的虛榮心。對方滿足了虛榮心,就會滿足你的要求。

    ◆ 適當地恭維對方

    人人都喜歡受到別人的恭維,喜歡別人讚美自己,喜歡別人欣賞自己。尤其提及自己得意的事情,更加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肯定。所以,當對方的熱情被調動起來後,一定要適當地恭維對方,迎合對方渴望受肯定和被認可的心理。當然,恭維也要適度,要讓對方聽起來感覺到舒服,感覺到自豪,切不可不切實際地亂讚美一番,這不但會澆滅對方的熱情,而且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在嘲笑和諷刺他,從而對你產生反感。

    巧用激將法,讓對方主動去做

    口才實例

    王娜是某銷售公司的銷售員,來公司已經差不多有一年時間了,可是業績平平,沒有大的起色。銷售經理找她談了好幾次話,但是依然沒有大的進步。事實上,王娜自己也很努力,可就是不見業績上升。

    一天,開會的時候,銷售經理煞有介事地點了王娜的名,問道:“這個月的業績怎麽樣啊?”

    王娜不好意思地說:“這個月和上個月持平。”

    銷售經理說:“看來你的能力也隻有這麽高了,讓你突破自己實在是太難了。”

    王娜臉一紅,有些尷尬,但是全公司的銷售員都在看著她呢,要是不幹出點成績,會被人瞧不起的。想到這裏,她說:“經理,我向你保證,下個月我一定突破自己,將業績提升到現在的兩倍。”銷售經理聽了,帶頭鼓起掌來。

    從那以後,王娜總是第一個來公司,最後一個離開,連周末也不休息。終於在第二個月中旬,王娜成功地實現了突破。到了月底,她的業績真的上升到上個月的兩倍。看到王娜的成績,銷售經理帶頭給王娜鼓掌。

    技巧點睛

    一般情況下,人都有惰性,如果有退路,潛意識裏是不願意前進的,至少是不會竭盡全力地前進,用激將的方法恰恰堵死了後退的路。因為當著別人的麵,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最糟糕的。為了證明自己,即使是不願意,也要努力,也要拚命。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能出現奇跡。所以,你試圖引導別人的時候,不妨反其道而行之,用否定的假設來刺激對方,讓對方在自尊心的支配下,順著你事先設定好的方向前近。那麽在用激將法迫使對方就範的時候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 要在人多的場合進行

    用激將法來迫使對方就範,說白了就是利用對方的自尊心。所以,在使用激將法的時候一定要在人多的場合下進行,人越多,被激的人才會越感到丟麵子,越感到不好意思,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別人所說的那樣,就會越有強烈改變的衝動。如果隻有兩個人交談,對方覺得無所謂,在惰性的驅使之下,又會向自己屈服,最終實現不了改變對方的目的。這樣一來,不但傷害了彼此之間的感情,還剝奪了自己解釋的機會。說服對方的目的沒有達到,還因此而得罪了別人,可謂得不償失。所以,在用激將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在人多的場合下進行,同時,要最大限度地為自己爭取和解的機會,即使將來對方不肯原諒你,也會被別人貼上心胸狹隘的標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 用詞要恰當

    在用激將法的時候,難免要觸動對方的敏感神經,引起對方不悅。大可不必為此而擔心,刺激對方是想改變他,而不是真的瞧不起或者看輕他。當然,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言辭,我們可以否定對方的能力和對方的態度,但是千萬不要羞辱對方的人格和尊嚴。否定對方的能力,別人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這種現狀,但是否定別人的人格和尊嚴,無疑是否定了對方存在的價值。試想,又有誰願意承認自己活著是沒有價值的呢?所以,說話的時候可以否定別人,但是不要羞辱和諷刺,更不能有人身攻擊的言辭。否則,對方會惱羞成怒,不但實現不了改變對方態度的目的,還因此得罪別人,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 要及時表達歉意

    利用激將法之後,對方改變了自己。這時候,你一定要及時向對方道歉,表達你的歉意,要向對方解釋清楚之前在大庭廣眾之下讓他出醜的目的。一般情況下,對方了解了真相之後是不會生氣的,即使當時生氣了,你的歉意也會讓他冰釋前嫌。如果這時忽視了這個細節,即使對方並不在意,但是彼此之間也會有隔閡。畢竟人受到傷害之後,內心深處有種接受歉意的期待。當錯過了表達歉意的最佳時機之後,對方的心理期待得不到滿足,就會想方設法讓自己心理平衡。即使是心胸寬廣的人,心裏也會疙疙瘩瘩不舒服。所以,不妨請對方吃個飯,或者是送點小禮物表達一下心意,可以不說歉意的話,但是一定要找個合適的理由。對方心知肚明,自然會接受你的友好表達。

    敞開心扉表現誠意,沒有人會拒絕

    口才實例

    有一家知名雜誌社的社長非常想對一位聲名顯赫的學者進行專訪。於是,他不遠萬裏找到學者的家裏,非常誠懇地邀請學者。他說:“讀者現在特別想多了解一些您的生活和情感,所以我真誠地邀請您作為我們節目的嘉賓,作一個專欄的采訪,希望得到您的允許。”

    學者麵露難色,他說:“實在抱歉,我每天要演講、上課,時間排得滿滿的,就連吃飯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無論社長怎麽規勸和邀請,學者百般推辭,始終不肯答應。沒辦法,社長隻好離開了。但是他並沒有走遠,而是在學者的家門口不遠處靜靜地等待。

    時間過去了三個多小時,學者出門前往機場,很快他就發現了不遠處的社長,社長走上前去說:“先生要出遠門啊?”

    學者笑了笑說:“是啊,我急著趕往機場,下午有一節課要上。”

    社長說:“時間不早了,上車吧,我送你去。”

    在駛向機場的路上,在和學者聊天的過程中,社長獲得了第一手資料。沒過多久,學者的專訪就如期刊登了。

    技巧點睛

    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要想獲得對方的幫助和成全,首先需要你有一顆真誠的心,你的真誠無形之中就會讓對方壓力倍增。因為人有一種心理定式,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會怎樣對待別人。在這種心理取向的驅使之下,對方會因為沒用同等的真誠對待你而心懷愧疚。你越真誠,對方的愧疚感就越強烈。在這種心理壓力之下,對方就會適當地向你妥協,從而成全和滿足你。所以,年輕人在求助和希望別人順從的時候,態度一定要真誠。那麽,在利用這種軟化策略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麽問題呢?

    ◆ 不妨拜訪第二次

    一般情況下,第一次對方都會拒絕你的要求。除非對你有濃厚的興趣,或者有個充足的理由讓他成全你,順從你。這時候,千萬別就此放棄。一切都有可能改變。說不定別人拒絕你之後很快就會後悔,也有可能是別人在考驗你是否真誠,是否有真心。所以,在遭到拒絕之後,不要輕易放棄。不妨對對方進行第二次拜訪,在拜訪中不妨表明自己的態度,即使再次被拒絕,對方知道了你的決心,也有被感動的可能,從而成全你。就算不願意成全你,也怕你屢次打擾,怕麻煩的心理促使他成全你,順從你。當然,這裏所說的第二次不僅僅是指第二次拜訪,而是多次拜訪的意思,直到對方成全你為止,否則就要堅持下去。盡管聽起來感覺有些逼迫對方的意思,但是卻很奏效。

    ◆ 多留意一些細節

    往往很多情況,在一些細節問題上能感動別人。例如,你得知對方的孩子要過生日,到時送上一個大蛋糕,或者是抽時間拜訪對方的父母,還有可能就是請個鎖匠把對方損壞了的壁櫥的門給修好等。你在一些看起來經常被對方忽視的細節問題上表達關注和幫助,往往能打動人心。因為別人自己都忽略了,而你卻替他做到了,可想而知,內心對你是何等地感激。感激之餘,便想方設法迴報你。事實上,這時候迴報你的最好方式便是成全你、順從你。你的真誠因此而獲得對方的真心。當然有些細節問題並不是誰都能了解的。這時候就需要你多調查了解,多注意觀察。

    ◆ 將真誠付諸行動

    或許你做不到持之以恆,或許你不是一個細心的人,不能用你的細心來表達你的真誠,但隻要你有一顆真誠的心,把你的這種真誠付諸行動,哪怕是掃掃地,或者是幫助對方買一瓶醬油,時間久了,對方也會覺得虧欠你,並尋機迴報。在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種平衡的心理感觸,覺得別人幫助了你,就要適當地表示感謝,適當迴報。別人怎麽對待你,你就要怎麽對待別人。所以,在別的辦法不奏效的情況下,不妨實實在在地為對方做一些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隻要讓對方產生這種愧疚感就可以了。對方如果不迴報你,便會受良心的譴責。不要覺得自己笨口拙舌,不會說話,就沒有辦法俘獲對方的心,有時候真誠並不光靠嘴說,更需要靠你的手去做。

    以柔克剛,溫言勸說使對方妥協

    口才實例

    王大媽是社區老年活動的總負責人。在她的帶領下,社區的老年活動搞得紅紅火火,老人家個個都紅光滿麵,分外精神。

    可是張大爺卻始終不肯參加社區內的老年活動。為此,王大媽不知動員了他多少次了。可是張大爺自始至終都表示不願意參加。這天傍晚,王大媽又來找張大爺了。一見麵王大媽就說:“老鄰居,我又來煩你了。”

    張大爺笑嗬嗬地說:“來唄,我也閑得無聊。”

    王大媽趁機說:“無聊了,就去參加我們老年活動啊。你也看到了,大家在一起多熱鬧啊。你一個人憋屈在家裏,不參加活動,多難受啊。”

    張大爺說:“我就是農村來的小老頭子,哪能享受你們城裏人的這個福啊。這麽大歲數了,還在那裏一個勁地出洋相,多寒磣啊。”

    王大媽說:“老爺子,參加這個老年活動,主要是為了鍛煉我們的身體。我們歲數大了,身體素質本來就不好,老胳膊老腿的,再不鍛煉,就更不行了。”

    張大爺說:“我覺得還是不適合參加你們的老年活動隊。”

    王大媽說:“老爺子,你不參加,我也不勉強你。隻是現在我們當長輩的,鍛煉身體不僅是為自己好,還會給子女減輕負擔啊。”

    張大爺說:“這怎麽又跟子女扯上關係了?”

    王大媽說:“老爺子,你說我們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可不就給子女找麻煩了嗎?想想他們工作多忙多累啊。生活本來就不容易,我們照顧好自己,就是給子女減輕負擔了。”……

    最後,在王大媽的勸說下,張大爺終於參加了社區裏的老年活動隊。

    技巧點睛

    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好和壞,有利就有弊。對方之所以堅持自己的想法肯定有一定的理由,或許站在他的角度來看是很正確的。我們在說服對方的時候,不妨事先了解對方不願意妥協的原因,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講清利弊,軟硬兼施,用善意的威脅逼迫對方妥協和順從。隻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地摸著對方的軟肋,隻要對方堅持的原則和理由被否定了,自然就不會再堅持了。那麽,到底該如何用善意的勸說使對方妥協呢?

    ◆ 強調不妥協帶來的傷害

    在說服別人順從自己的時候,要著重強調不順從所帶來的傷害和損失。人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考慮最多的是利益的得失。如果對自己有利,便會去做,如果對自己沒利,便會放棄。同樣,要想讓別人順從你,那麽首先要將不順從的傷害和損失告訴對方。讓對方在心理上產生顧慮。比如說要想讓某人放棄購置二手房,那麽就要告訴他買了二手房會損失很大一部分利益。要讓對方產生心理顧慮,在利益的損失和麵子等心理作用之下,內心的恐懼和擔憂就會倍增。這樣一來,對方堅持的原則就會有所動搖。事實上,對方已經開始考慮放棄,考慮向你靠近了。

    ◆ 在適當的時候誘導對方

    當對方內心存在疑慮,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是否正確的時候,實際上也是矛盾和痛苦的時候,畢竟放棄一個堅持的信念和理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麵對巨大利益的吸引,這點痛苦也會變得微不足道。所以,在給對方造成強大的心理壓力之後,要及時告訴他妥協和順從後所能得到的利益和快樂,用承諾的方式誘導對方。盡管這種誘導在平時並不覺得有多麽優越,但是在與痛苦和傷害相比時,沒有人會拒絕。

    ◆ 要理由充分,有人情味

    在說服對方妥協的時候,還需要有足夠的理由,並有人情味。對方之所以堅持,是因為有一定的理由支撐著他,讓他覺得這樣堅持是正確的。那麽,要想讓對方放棄就要找到充足的理由,足以讓對方為之所動。所以,在說服對方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對方堅持的理由,抓住對方的軟肋。在同時還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否則不但說服不了對方,還可能被對方說服。除此之外,在要求對方妥協的時候,一定要有人情味,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讓別人覺得順從你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這樣一來,別人妥協了也會覺得心安理得,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說話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譯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譯夫並收藏說話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