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號的基本恐懼是怕做錯事、變壞、被腐敗,基本欲望是希望自己是對的、好的、貞潔的、有誠信的。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是隻要我做得對,就ok了。
1號致力於有價值的目標。他們敬業,精益求精,希望做到最好,凡事追求完美,非常有責任感。他們堅守標準,輕易不會妥協和讓步,原則性非常強。
1號是壓抑情緒的類型。有情緒、有不滿,1號一般是自我壓抑的。如果釋放出來,要麽是一股拯救道德和原則的正義之火,要麽就是懲治錯誤的無情之火。
?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1號辦事認真,凡事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是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的典型。他的誌向是維護秩序和倫理綱常。在為人、處世等方麵,他有一套完整的、係統的思想。他堅信,按照他所說的一整套思想來做,就可以實現人們心中理想的、完美的社會。他理想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出於身者,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做,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孔子想把當時戰亂動蕩的社會改造成一種以“仁”為內涵,以“禮”為形體,以中庸為行為準則的王道社會。這是他全心向往並身體力行的“理想國”。這是他的理想的外在表現。儒家說: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無論立德、立功、立言,都是想借永恆的東西來達到不朽的目的。這正是其理想的內在本質。
他的“仁”“禮”“中庸”等思想是針對當時的社會而發的。他一生都在致力於改造社會,願以人為群,在人群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那個社會秩序崩潰的時代,在那個價值觀念混亂無序的時代,孔子製定的社會規範是:第一,用禮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屬於最基礎的要求;第二,請大家要有義氣,這屬於從小我的感情上去引導人們要相互關照;第三,對別人要有仁愛之心。為此,孔子從各個方麵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方法。
有一次,齊國的國君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如何才能把一個國家治理好。孔子的迴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大臣要像大臣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各按自己的角色辦事,嚴格按照規則辦,否則就亂了秩序。這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崗位職責的說明書。隻要大家都按這一套係統和規則行事,就能實現一個完美的世界,否則就無法維護倫理綱常和秩序了。
1號設計的完美世界除了各按其職、各就其位、各盡其責外,還有一套完備的措施。1號的理論都是條理分明的。
比如在交友方麵,他的原則是,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朋友很正直、剛正不阿、有包容心,能打開耳朵,多聽聽外部的世界,孔子很欣賞這樣的朋友。
他的處事原則是:在其位則謀其政,不在其位就不謀其政。這也很清晰,讓人一聽就能明白。做事是言寡尤,行寡悔,非常有條理,非常完美。
1號認為,為了實現完美的社會,我們不能超越規矩,不能破壞秩序,不能破壞原則。孔子除了製定措施外,還強調了倫理道德和實踐的重要性。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路,有一次他在孔子家彈瑟。子路為人剛勇,彈瑟時,聲音中流露出一股殺氣來。孔子聽到後很不高興,因為這觸犯了孔子“仁”的思想。但由於1號的情感是壓抑的,所以孔子又沒有發作,他對子路說:“你彈瑟的水平已經登堂了,但還沒有入室。為什麽來我家彈呢?”巧妙地表達了責怪的意思。
孔子的另一個標準是:人不能道聽途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聽到小道消息就四處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為了追求完美,君子應該常常自省,反思自己有沒有做錯事。孔子說:“觀過,斯知仁矣。”我們知道哪裏不足,看到錯誤、改正錯誤,才能好起來,才能獲得成功。還有知命、知禮、知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知“禮”,禮乃天地之道也。春夏秋冬、四季運轉,井井有條。如果人遵守自然之道的話,那就辦事有章法,修身有定力。不知禮無以立,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使命有大小,小的是個人的前途、個人的使命,大的是你在一個組織、團隊中發揮的作用和使命。不知言,無以知人。言為心聲,不知言就不能知道一個人的心理;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就不能了解這個人。隻要了解了別人的心理,善者我們會親近之,惡者我們會遠離之。
孔子有一次去齊國,聽到一種近乎完美的音樂,叫作《韶》。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他非常高興,竟然 “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吃肉都沒有滋味。由此可見,追求完美的1號遇到完美的東西時,那種欣然快樂的心情。
作為1號的孔子,其性格總體上可概括為“溫良恭儉讓”。“溫良恭儉讓”,即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可以說這是孔子畢生努力想達到的道德修為,也是儒家為我們所塑造的理想人格。
此外,好學也是孔子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認為好學是君子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孔子曾自我評價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號的性格像清教徒,他們勤勞工作、有正義感、完全獨立,並堅信樸素的思想和善良必將戰勝人性的陰暗麵。他們信奉“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並有高度自律的精神,時刻在自我反省。
1號致力於有價值的目標。他們敬業,精益求精,希望做到最好,凡事追求完美,非常有責任感。他們堅守標準,輕易不會妥協和讓步,原則性非常強。
1號是壓抑情緒的類型。有情緒、有不滿,1號一般是自我壓抑的。如果釋放出來,要麽是一股拯救道德和原則的正義之火,要麽就是懲治錯誤的無情之火。
?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1號辦事認真,凡事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是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主義者的典型。他的誌向是維護秩序和倫理綱常。在為人、處世等方麵,他有一套完整的、係統的思想。他堅信,按照他所說的一整套思想來做,就可以實現人們心中理想的、完美的社會。他理想的社會是大同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少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出於身者,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做,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孔子想把當時戰亂動蕩的社會改造成一種以“仁”為內涵,以“禮”為形體,以中庸為行為準則的王道社會。這是他全心向往並身體力行的“理想國”。這是他的理想的外在表現。儒家說: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無論立德、立功、立言,都是想借永恆的東西來達到不朽的目的。這正是其理想的內在本質。
他的“仁”“禮”“中庸”等思想是針對當時的社會而發的。他一生都在致力於改造社會,願以人為群,在人群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那個社會秩序崩潰的時代,在那個價值觀念混亂無序的時代,孔子製定的社會規範是:第一,用禮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屬於最基礎的要求;第二,請大家要有義氣,這屬於從小我的感情上去引導人們要相互關照;第三,對別人要有仁愛之心。為此,孔子從各個方麵提出了具體的措施和方法。
有一次,齊國的國君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如何才能把一個國家治理好。孔子的迴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大臣要像大臣的樣子,父親要像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兒子的樣子,各按自己的角色辦事,嚴格按照規則辦,否則就亂了秩序。這也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關於崗位職責的說明書。隻要大家都按這一套係統和規則行事,就能實現一個完美的世界,否則就無法維護倫理綱常和秩序了。
1號設計的完美世界除了各按其職、各就其位、各盡其責外,還有一套完備的措施。1號的理論都是條理分明的。
比如在交友方麵,他的原則是,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朋友很正直、剛正不阿、有包容心,能打開耳朵,多聽聽外部的世界,孔子很欣賞這樣的朋友。
他的處事原則是:在其位則謀其政,不在其位就不謀其政。這也很清晰,讓人一聽就能明白。做事是言寡尤,行寡悔,非常有條理,非常完美。
1號認為,為了實現完美的社會,我們不能超越規矩,不能破壞秩序,不能破壞原則。孔子除了製定措施外,還強調了倫理道德和實踐的重要性。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路,有一次他在孔子家彈瑟。子路為人剛勇,彈瑟時,聲音中流露出一股殺氣來。孔子聽到後很不高興,因為這觸犯了孔子“仁”的思想。但由於1號的情感是壓抑的,所以孔子又沒有發作,他對子路說:“你彈瑟的水平已經登堂了,但還沒有入室。為什麽來我家彈呢?”巧妙地表達了責怪的意思。
孔子的另一個標準是:人不能道聽途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聽到小道消息就四處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為了追求完美,君子應該常常自省,反思自己有沒有做錯事。孔子說:“觀過,斯知仁矣。”我們知道哪裏不足,看到錯誤、改正錯誤,才能好起來,才能獲得成功。還有知命、知禮、知言。“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知“禮”,禮乃天地之道也。春夏秋冬、四季運轉,井井有條。如果人遵守自然之道的話,那就辦事有章法,修身有定力。不知禮無以立,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使命有大小,小的是個人的前途、個人的使命,大的是你在一個組織、團隊中發揮的作用和使命。不知言,無以知人。言為心聲,不知言就不能知道一個人的心理;不了解一個人的心理,就不能了解這個人。隻要了解了別人的心理,善者我們會親近之,惡者我們會遠離之。
孔子有一次去齊國,聽到一種近乎完美的音樂,叫作《韶》。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他非常高興,竟然 “三月不知肉味”,三個月吃肉都沒有滋味。由此可見,追求完美的1號遇到完美的東西時,那種欣然快樂的心情。
作為1號的孔子,其性格總體上可概括為“溫良恭儉讓”。“溫良恭儉讓”,即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可以說這是孔子畢生努力想達到的道德修為,也是儒家為我們所塑造的理想人格。
此外,好學也是孔子性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認為好學是君子最難能可貴的品質。孔子曾自我評價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1號的性格像清教徒,他們勤勞工作、有正義感、完全獨立,並堅信樸素的思想和善良必將戰勝人性的陰暗麵。他們信奉“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並有高度自律的精神,時刻在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