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與力的結合成就領導者性格

    ◎永遠不要用權威去壓製真理

    在九型人格中,最易怒的是8號領導者與1號完美主義者,他們的憤怒來自不同的事情:通常,8號喜歡發號施令,當聽到反對的聲音時,他們就會容易變得暴躁易怒,他們習慣將權力(權威)等同於威信(影響力)。而完美主義者一般是看到別人不能很好地完成事情,或者所做的事情不符合他們的原則時,那麽他們就會變得易怒,然後指責一番,自己再動手。曾有智者說過,人性中兩個突出的弱點是憤怒與欲望。的確,在所有的負麵情緒中,憤怒是最激烈的一種,並且也是影響最大的一種。憤怒的情緒不僅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

    1943年,著名將領巴頓去戰後醫院探訪,發現一名士兵蹲在帳篷附近的一個箱子上,顯然沒有受傷。巴頓問他為什麽住院,士兵迴答說:“我覺得受不了了。”醫生解釋說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這是第三次住院了。巴頓聽罷大怒,多少天積累起來的火氣一下子發泄出來,他痛罵了那個士兵,用手套打他的臉,並大吼道:“我絕不允許這樣的膽小鬼躲藏在這裏,你的行為已經損毀了我們的聲譽!”等巴頓第二次來醫院時,又見一名未受傷的士兵住在醫院裏,巴頓頓時變了臉,問:“什麽病?”士兵哆嗦著答道:“我有精神病,能聽到炮彈飛過,但聽不到它爆炸。”巴頓勃然大怒,罵道:“你個膽小鬼!”接著打他耳光,並大吼道:“你是集團軍的恥辱,你要馬上迴去參加戰鬥,但這太便宜你了,你應該被槍斃。”說著,巴頓抽出手槍在他眼前晃動……很快巴頓的行為傳到艾森豪威爾耳中,他說:“看來巴頓已經達到頂峰了……”

    狂躁易怒的性格,使大有前途的巴頓無法再進一步,麵對有心理障礙的士兵,他不是認真了解情況,加以鼓勵,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個指揮官應有的風度修養,破壞了自己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晉升的機會。遺憾之餘,讓人想起了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權威與威信的最大不同在於,前者要依靠權力的實行來保證事情的進行,所以“被命令者”常常會感到不被尊重,心不甘情不願;而後者的實行則完全出於人的內心情感,他(她)可能沒有手握權力,但是一樣可以號令天下,“被號令者”這種心甘情願的心態正是權威者所沒有的。

    九型人格中,8號以其卓越的領導力與遠見卓識讓他(她)常常成為中心人物,但是也正因為如此,8號很喜歡用命令的口吻讓別人替他(她)做事情,盡管這可能是他(她)的分內之事,他也不會客氣,仿佛理所應當。這種個性上的風格如果帶到管理中或者與他人的交往中,時間長了很容易造成“怨聲載道”或“眾叛親離”。

    8號這種天生的領軍人物很容易自負,看不清自己的毛病。一旦他們能夠自省,懂得最簡單的管理道理—權威不代表威信,那麽他們將會成為備受歡迎的領導者。

    ◎敬重自己的最好方式是敬重他人

    8號人格者多數是狂妄自大的,因為他們天生擁有過人的領導才能。一個人有能力、有才華多半會顯得自信,然而自信和自負僅有一字之差,也很容易混淆。

    具有這樣的個性,就不難理解為何8號當領導的時候總愛命令別人,甚至他(她)不是領導的時候也愛以領導者自居,因為他們深信自己的能力,不願意久居人下。時間長了,8號難免會給人一種不尊重別人的印象。

    其實,尊重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別人。不必用刻意的“命令”來彰顯你的權威,那樣隻會讓別人對你敬而遠之。想要獲得別人內心最真誠的尊敬,唯有自己先尊重別人,哪怕對方隻是一個不起眼兒的下屬。

    柏林空軍軍官俱樂部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晚宴,這時一名年輕的士兵被派去給空戰英雄烏戴特將軍斟酒。因為過於緊張,士兵竟將酒淋到將軍光禿禿的頭上了。此刻大家都怔住了,不知道將軍會作何反應。這時將軍隻是用餐巾抹了抹頭,然後幽默地對士兵說:“老弟,你以為這種療法會有效嗎?”全場的緊張氣氛頓時被這句話一掃而光。

    縱觀中外曆史,成功的上司總是豁達大度,絕不會因為下屬禮貌不周或偶有冒犯而濫用權威。

    下屬偶爾冒犯上司,往往是事出意外。如果做上司的因此而“尊顏大怒”,就會給人留下沒有涵養、蠻橫粗野的印象;而大度地寬恕下屬,不但可解除當事人的尷尬,更會贏得下屬對你的敬佩。

    當一個人到了一定的位置時,謙恭隻會讓他(她)的形象顯得更高大,而傲慢無禮隻會讓他(她)顯得卑微,別人會用各種各樣懷疑的目光打量他(她)是否有領導者的素質與修養。有一位名人說過,“偉大人物的偉大之處往往體現在他(她)對待小人物的時候”,確實如此。

    ◎善於聽取忠告會使領導者更具魅力

    能做領導者的人,多少有點兒能耐。但這很容易讓他們誌得意滿,剛愎自用,往往聽不進別人的忠告。作為領軍人物代表的8號,他們的個性剛強堅毅,不容易屈服,但同時也不太會聽取他人的忠告,尤其是下屬的建議,他們往往因為太過自信而錯失良機。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交戰,越國戰敗,越王勾踐被俘,淪為階下囚。但吳王夫差是個胸無玄機、智力平庸的人,他拒絕聽從謀臣伍子胥的忠告,而被諂媚、賄賂所惑,把自己的夙敵越王勾踐放迴國。

    越王迴國後,馬上把越國最漂亮的女子西施進獻給夫差。夫差得到西施後,整天沉溺於酒色當中。每逢西施胃病發作、手撫胸前的時候,那種病態美讓夫差把一切軍國大事都拋到九霄雲外。對外,夫差貪圖武功,北伐齊國,忠言勸諫的伍子胥被他責令自殺。夫差的種種行為使太子友深感憂慮。為了讓父王迴心轉意,他決心設計使夫差醒悟。

    一天,太子友手拿彈弓,渾身濕透,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跑來見夫差。吳王見狀非常驚詫,急忙詢問原因。太子友說:“清晨我到後花園,聽秋蟬在樹枝上得意地鳴叫,正當蟬鳴得高興的時候,一隻螳螂卻悄悄地拉開架勢,準備捕捉秋蟬。而此時,螳螂壓根兒也沒想到,一隻機靈的黃雀正在林中徘徊,它平心靜氣,兩隻閃亮的眼睛一刻也沒有離開螳螂。黃雀專心致誌地想吃到螳螂,正好我在一旁,馬上拉開彈弓,集中精力瞄準。但因為我隻顧黃雀,沒提防腳下,結果一下子跌到大水坑裏,弄成現在這副樣子。”

    夫差聽完太子友的敘述,似有所悟,他說:“看來這是因為你貪圖近利,沒有考慮後患。瞻前而不顧後是天下最愚蠢的行為。”太子友連忙接住夫差的話說:“天下最愚蠢的事,恐怕沒有比這更厲害的吧?當初齊國無緣無故攻打魯國,集中軍隊傾巢而出,自以為可以占領魯國,沒想到我們吳國正動員所有兵力,長途遠征齊國,結果齊軍慘敗。眼看吳國可以吞並齊國了,豈料越國正在整頓軍隊,挑選那些願意戰死沙場的勇士,由三江殺入五湖,揮師北上,一心要搗毀我們吳國,報當年越王受辱之仇。”聽到此處,吳王全明白了,太子友所講“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是規諫他打消北上伐齊的念頭。但吳王哪裏能再聽進半句,大怒道:“你這全都是伍子胥的那一套,妄想阻撓我的計劃,伍子胥已經自殺,你再多嘴,我就廢掉你!”太子友悻悻然地退了出去。

    不久之後,吳王夫差為了揚盟主之威,率領大軍北上遠征。可是,由於大隊人馬連續20天急行軍已經疲憊不堪,成強弩之末之勢,根本不能再戰了。而此時,忍耐力極強的越王勾踐不再忍耐,抓住最佳時機,向吳國發動突襲。國內危急,夫差趕忙迴軍救援,結果被以逸待勞的越軍包圍。吳軍不堪一擊,一戰即敗。最終,吳國都城淪陷,吳王無路可逃,隻好自殺。

    也許,吳王死前才後悔,不該不聽伍子胥的規諫,而讓他自殺;也才真正理解了太子友所講的故事。所以臨死之際,他用布把自己的臉蒙了起來,表示他在九泉之下無臉再見伍子胥了。可惜,悔之晚矣!

    作為領導就要有接納批評和反對意見的胸懷,畢竟人不是萬能的上帝。可現實中做了領導的人多半自信滿滿、剛愎自用,而不肯聽取任何反對意見,因此釀成了一場場悲劇。

    有一迴,孔子帶領弟子在魯桓公的廟堂裏參觀,看到一個特別容易傾斜翻倒的器物。孔子圍著它轉了好幾圈,左看看,右看看,還用手摸摸、轉動轉動,卻始終拿不準它究竟是幹什麽用的。於是,孔子就問守廟的人:“這是什麽器物?”守廟的人迴答說:“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邊的器物。”孔子恍然大悟,說:“我聽說過這種器物。它什麽也不裝時就傾斜,裝物適中就端端正正的,裝滿了就翻倒。君王把它當做自己最好的警戒物,所以總放在座位旁邊。”

    孔子忙迴頭對弟子說:“把水倒進去,試驗一下。”子路忙去取了水,慢慢地往裏倒。剛倒一點兒水,它還是傾斜的;倒了適量的水,它就正立;裝滿水,鬆開手後,它又翻了,多餘的水都灑了出來。孔子慨歎說:“哎呀!我明白了,哪有裝滿了卻不倒的東西呢!”子路走上前去,說:“請問先生,有保持滿而不倒的辦法嗎?”孔子不慌不忙地說:“聰明睿智,用愚笨來調節;功蓋天下,用退讓來調節;威猛無比,用怯弱來調節;富甲四海,用謙恭來調節。這就是損抑過分,達到適中狀態的辦法。”子路聽得連連點頭,接著又刨根究底地問道:“古時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邊放置這種器物警示自己外,還采取什麽措施來防止自己的行為過火呢?”

    孔子說:“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們的國君,讓國君治理老百姓,不讓他們失去天性。有了國君又為他設置輔佐,讓輔佐的人教導、保護他,不讓他做事過分。因此,天子有公,諸侯有卿,卿設置側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幹雜役的皂隸、放牛馬的牧童,都有親近的人來相互輔佐。有功勞就獎賞,有錯誤就糾正,有患難就救援,有過失就更改。自天子以下,人各有父兄子弟,來觀察、補救他的得失。太史記載史冊,樂師寫作詩歌,樂工誦讀箴諫,大夫規勸開導,士傳話,平民提建議,商人在市場上議論,各種工匠呈獻技藝。各種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勸諫,從而使國君不至於騎在老百姓頭上任意妄為,放縱他的邪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子路仍然窮追不舍地問:“先生,您能不能舉出個具體的君主來?”孔子迴答道:“好啊,衛武公就是個典型人物。他95歲時,還下令全國說:‘從卿以下的各級官吏,隻要是拿著國家的俸祿、正在官位上的,就不要認為我老朽昏庸就丟開我不管,一定要不斷地訓誡、開導我。我乘車時,護衛在旁邊的警衛應規勸我;我在朝堂上時,應讓我看前代的典章製度;我伏案工作時,應設置座右銘來提醒我;我在寢宮休息時,左右侍從應告誡我;我處理政務時,應有瞽、史之類的人開導我;我閑居無事時,應讓我聽聽百工的諷諫。’他時常用這些話來警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於走向極端。”

    善於聽取忠告會使領導者更具魅力,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可以說是這方麵的典型,他將敢於直言的魏征視為自己的一麵鏡子。我們如果關注過曆史就不難發現,明君、賢臣都善於“納諫”,因而他們較少犯錯,因此能流芳百世。世界富豪比爾·蓋茨曾經說過:“在我們取得了一些成就的時候,如果還能有人給我們提建議與忠告,那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隻有傻瓜才固執地不聽別人的建議。”確實如此,千金難買一句真言,何況還是對我們事業有所幫助的忠言,一味拒絕的人恐怕真要成為傻瓜了。

    ◎8號領導者之特征人物

    馬雲

    用九型人格來分析,馬雲具有8號領導者的明顯特征。他敢於麵對困難並激勵別人,常逆水行舟,排除萬難,帶領一群人衝向宏偉目標;積極好鬥,具有進攻性。

    1999年初,馬雲迴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創業,開發阿裏巴巴網站(.alibaba)。

    1999年底,“軟銀”的孫正義提出向阿裏巴巴投資3000萬美元,但馬雲表示太多了,堅持隻要2000萬美元。麵對當時媒體的疑問,《誰認識馬雲》一書中描述馬雲的解釋:“是的,我在賭博,但我隻賭自己有把握的事。盡管我以前控製的團隊不超過60人,掌握的錢最多隻有2000萬美元,但2000萬美元我管得了,過多的錢就失去了價值,對企業是不利的,所以我不得不反悔。”但這顯然隻是馬雲當時的外交辭令,真實的原因應該是在經過連續兩輪的融資,馬雲不想失去對阿裏巴巴的控股權,隻是這一原因馬雲不便對人明說而已。

    2005年,雅虎向阿裏巴巴投資10億美元,但也隻是獲得阿裏巴巴40%的經濟受益權和35%的股票權。在馬雲看來,經濟利益上他可以多讓步,錢不是他最看重的東西,但是股東的投票權和決策權不能讓步,阿裏巴巴這艘巨艦必須由他掌舵。馬雲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同時宣稱:“我們的品牌以及所有的決策權跟美國沒有關係,很多人問我以後怎麽向美國報告,我說楊致遠應該向我報告,我是董事長,他是董事,我是他老板,他不是我老板。所以,現在的決策問題全在中國了。”

    為什麽馬雲要堅決掌握控股權?這與8號的人格特點有關。因為8號人格者從來不願意把自己擺在從屬的地位,這會讓控股方很不爽。應該說,馬雲這種性格,天生就是要當家做主的主兒。

    ◎與8號領導者的相處之道

    8號人格者自信、果斷、勇敢、直接、大方,喜歡作決定,和這類人相處,可以嚐試以下方法:

    ⊙欣賞8號強勢、進取以及追求公正的個性。

    ⊙與他們溝通盡可能直截了當,不必拐彎抹角,他們對誠懇和尊重非常敏感。

    ⊙跟他們溝通,需要有沉穩、忍耐、誠實、強勢的態度,這樣才能贏得他們的信賴。

    ⊙發生爭議時,要以客觀、冷靜、對事不對人的方式處理,讓他們感受到公正和被尊重。

    ⊙在討論時,用精準的語言讓他們知道你的觀點,以嚴密的思路進行可行性分析會受到他們的好評。

    ⊙他們可以接受直接的批評,但不要取笑或譏諷他們,這會使他們產生敵意,做出攻擊的行為。

    ⊙千萬不要說謊,他們最厭惡的就是被欺騙。

    ⊙8號有較強的控製欲,在小事上盡量順從他們的決定,但是在原則問題上還是要堅決據理力爭。其實8號是不介意你的對抗的,也許你越是跟他們鬧得臉紅脖子粗,反而越能贏得他們的尊重。

    ⊙8號憤怒時,不要反應過度,要仔細聆聽。

    ⊙如果他們傷害到你,要告訴他們,他們可能不是故意的。

    閱讀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個真正的人,光有一個合乎邏輯的頭腦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強烈的氣質。

    ·司湯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型人格生存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亞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亞男並收藏九型人格生存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