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可說是臉部最富表情的器官,也是最容易泄漏秘密的地方,人類深層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就反映在眼神上。眼神的集中程度、活動方向等都能表達不同的心理狀態,所以,讀懂人的眼神便可知曉人的內心狀況。

    通過眼神解讀人心善惡的方法自古就有。春秋戰國時期孟子就這樣說過:“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於焉;胸中不正,則眸子非焉。”可見一個人的眼睛完全可以透視一個人的內心。

    但是國外有位知名作家卻將人類的“眼睛”定義為直徑大約2.5厘米的器官,這不像在說我們富有靈性的眼睛,倒像在解釋人類發明的攝影機。眼球中具有感光功能的角膜就含有約1.37億個細胞,它們可以將從外界收到的信息通過視神經傳送至大腦。眼角膜中的這些具有感光功能的細胞,通過親密合作可以同時處理150萬個信息。因此人們的每一個迴目、每一次眨眼,都在向別人傳達著萬千思緒,人們的每一個眼神都是內心豐富的情感的表達,都在透露著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

    現代研究也發現:眼睛是大腦在眼眶裏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級神經元,就像大腦皮質細胞一樣,具有綜合分析能力,而瞳孔的變化、眼球的活動等,又直接受腦神經的支配。所以從科學的角度上說,眼睛完全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情感世界和內心想法。

    觀察眼神的集中程度

    這是指觀察對方是眼神四射,不知究竟是在看什麽地方,還是眼神凝定,專心一致在看著自己,這些表現所代表的意義是各不相同的。

    當對方是男性時,如果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完全不看著你,便表示對你不感興趣或無親近感。如果你們正處於交談中,則說明了他對於你所說的話已經沒有興趣了,甚至已經感到厭倦了。這時你最好趕緊結束你現在的話題,即使再說下去也不會有效果,或找個借口告退,或尋找新的話題,談一些他感興趣的事。反之,如果他的眼神凝定並注視著你,則說明他對你感興趣或者有好感,非常樂意和你談話,並有意與你做進一步的溝通。

    但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女人身上時,此意義就大不相同了。因為,當女人凝視對方時,往往表示她不願意將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傳達給對方。有心理學家做過關於對視的實驗,實驗分男女兩組。實驗結果表明,受測者在被指示隱藏內心真實的想法時,男性注視對方的時間會降低,女性反而提高。因此,當你發現一位女人注視你的時間過久的時候,不妨思考一下:她是不是對自己隱藏了什麽?

    另外,透過眼神的集中程度還可識別一個人的性格特征。美國的一位比較心理學家理查·格西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觀測“自閉證”患兒注視陌生的成年人的時間。他將成年人分兩組,一組,蒙著眼睛;另一組,不蒙眼睛。讓自閉症患兒分別與兩組成人見麵,結果發現兒童注視前者的時間是後者的三倍。實驗中還發現,當兒童與成人四目相對時,兒童會立刻移開視線。由此可以推斷,性格內向的人一般都不願意注視對方。

    觀察眼神的活動方向

    如果你在談話中發現對方的眼神上揚,那你最好馬上結束你的話題,退而求接近之道。這種眼神表示他已經不想再和你談下去了,不管你說的如何生動、理由如何充分、說法如何巧妙,都不能提起對方的興趣了。

    如果對方的眼神下垂,甚至連頭都不願抬起,則說明他心事重重,甚至非常痛苦。這時你可以說些安慰的話,然後馬上告退,多說無益。因為這時不管你向他說得意事還是痛苦的事都隻會加重他的痛苦。

    如果對方的眼神斜瞥,則可能是鄙視、看不起你。不過,也有例外,當一個人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時,也會用斜視來偷看。比如,在一次聚會上,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性突然出現,在場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她,但有位年輕的男士卻把臉轉到了另一邊。難道他對這位美女不感興趣嗎?當然不是,這其實是一種自製行為,他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壓製自己興趣。如果這位女性的魅力太強了,他便會用斜視來偷看。

    眼神的方向還與職位高低有關。當然,職位越高,眼神也會越高。開會時,領導的眼神會不由自主由高處發出,並直接投射下來。而下屬呢?即使沒有做錯任何事,但眼神卻常常由下而上仰視領導,總是顯得那麽的軟弱無力。由於職位高的人為保持對下屬的威嚴,而采用俯視的姿態,而下屬則因為敬畏領導而仰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書讀懂微表情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真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真慕並收藏一本書讀懂微表情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