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下屬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職場生活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職場,就有上下級之分。想要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並不容易,除了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外,還必須有選擇合適的員工,組成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隊的能力,這是取得優秀業績的關鍵。領導者一旦用人不當,失敗很快就會接踵而來。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為了振興國家,力主變法。為了使新法得到推廣,在罷免部分“老頑固”後,王安石親自挑選了一批青年才俊,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批被他寄予厚望的人中,居然出了好幾個“仇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為呂惠卿。
這個人精明能幹,富有政治才能,深受王安石器重,被連續提拔,成了當時變法派陣營中僅次於王安石的第二號人物。但王安石並沒有看透呂惠卿,呂惠卿之所以支持變法,是因為他想撈取政治資本,他一門心思琢磨的,是怎麽爬到王安石上麵去。所以,當王安石被罷免後,他著急幹的不是繼續施行新法,而是拉攏提拔至親近派,打擊變法的同盟軍。
變法派的三號人物章淳也與呂惠卿勾結,搞出李士寧案攻擊王安石,達到了“凡可以害安石者,無不用其智”的地步。被王安石倚為得力幹將的曾布,竟順著神宗的旨意對變法反戈一擊,指責市法是“挾官府而為兼並之事”。
王安石的學生鄭俠在反對派的支持下,借天旱之機繪了一幅災民扶老攜幼困苦萬狀的《流民圖》進獻神宗,公然說天旱是王安石造成的,宣稱“罷安石,天必雨”。
王安石使用了這樣一些部下,變法夭折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麽,作為領導的你,怎樣才能認清下屬呢?這裏有一個六字真言:“一聽二做三看。”
先說“一聽”,就是要善於傾聽對方的話語。我們說過,語言是心靈的外套。一個說話時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人不適合做周密細致的工作;一個和別人說話時喜歡爭論,爭論不過理屈詞窮時又愛發火的人不適合做迎來送往的工作;一個反應木訥、說話吞吞吐吐的人,不適合參與談判活動。通過聽下屬談話的內容和談話時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究竟適合幹啥,從而能夠知人善任。
然後說說“二做”,就是指讓下屬去做具體工作,觀察下屬在工作中的表現。在讓下屬做具體工作時,我們可以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壓擔子,讓下屬獨立承擔一個項目,把決定權放給他,給他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這種做法,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辦事能力來,他究竟是心藏錦繡,還是紙上談兵,做一下就能明白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放權去做的辦法並不是撒手不管,在決定放權之前,我們必須要做出預案:如果在放權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應對,這些都要提前謀劃好。在放權過程中,我們要及時對下屬進行側麵觀察,如果下屬做錯了,我們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刻把權力收迴來,這樣就不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了。
另外一種比較穩妥的方法是讓下屬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比如製作本月的會計報表、員工出勤記錄分析報告等。在明確告訴下屬任務的內容和要求之後,詢問下屬什麽時候能夠完成。注意!這裏一定要讓他自己說出完成的時間,因為這實際上是一種考察: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承諾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任務,說明他是一個理智且自信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承諾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那麽他至少性格草率、遇事缺乏周密思考;如果一個人不但沒按自己承諾的時間完成任務,還為自己進行狡辯的話,那這個人的本性就有問題了,已經不適合當下屬了。另外,為了避免因為下屬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帶來損失,我們有必要安排另一個熟手在暗地裏做備份,而且這樣還可以通過對照來確定任務完成的質量。
職場生活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職場,就有上下級之分。想要做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並不容易,除了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外,還必須有選擇合適的員工,組成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隊的能力,這是取得優秀業績的關鍵。領導者一旦用人不當,失敗很快就會接踵而來。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為了振興國家,力主變法。為了使新法得到推廣,在罷免部分“老頑固”後,王安石親自挑選了一批青年才俊,但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批被他寄予厚望的人中,居然出了好幾個“仇人”。其中代表性的人物為呂惠卿。
這個人精明能幹,富有政治才能,深受王安石器重,被連續提拔,成了當時變法派陣營中僅次於王安石的第二號人物。但王安石並沒有看透呂惠卿,呂惠卿之所以支持變法,是因為他想撈取政治資本,他一門心思琢磨的,是怎麽爬到王安石上麵去。所以,當王安石被罷免後,他著急幹的不是繼續施行新法,而是拉攏提拔至親近派,打擊變法的同盟軍。
變法派的三號人物章淳也與呂惠卿勾結,搞出李士寧案攻擊王安石,達到了“凡可以害安石者,無不用其智”的地步。被王安石倚為得力幹將的曾布,竟順著神宗的旨意對變法反戈一擊,指責市法是“挾官府而為兼並之事”。
王安石的學生鄭俠在反對派的支持下,借天旱之機繪了一幅災民扶老攜幼困苦萬狀的《流民圖》進獻神宗,公然說天旱是王安石造成的,宣稱“罷安石,天必雨”。
王安石使用了這樣一些部下,變法夭折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麽,作為領導的你,怎樣才能認清下屬呢?這裏有一個六字真言:“一聽二做三看。”
先說“一聽”,就是要善於傾聽對方的話語。我們說過,語言是心靈的外套。一個說話時海闊天空、漫無邊際的人不適合做周密細致的工作;一個和別人說話時喜歡爭論,爭論不過理屈詞窮時又愛發火的人不適合做迎來送往的工作;一個反應木訥、說話吞吞吐吐的人,不適合參與談判活動。通過聽下屬談話的內容和談話時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他究竟適合幹啥,從而能夠知人善任。
然後說說“二做”,就是指讓下屬去做具體工作,觀察下屬在工作中的表現。在讓下屬做具體工作時,我們可以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壓擔子,讓下屬獨立承擔一個項目,把決定權放給他,給他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這種做法,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辦事能力來,他究竟是心藏錦繡,還是紙上談兵,做一下就能明白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放權去做的辦法並不是撒手不管,在決定放權之前,我們必須要做出預案:如果在放權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應對,這些都要提前謀劃好。在放權過程中,我們要及時對下屬進行側麵觀察,如果下屬做錯了,我們甚至可以在關鍵時刻把權力收迴來,這樣就不容易造成巨大的損失了。
另外一種比較穩妥的方法是讓下屬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一項具體的工作,比如製作本月的會計報表、員工出勤記錄分析報告等。在明確告訴下屬任務的內容和要求之後,詢問下屬什麽時候能夠完成。注意!這裏一定要讓他自己說出完成的時間,因為這實際上是一種考察:一個人能夠在自己承諾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任務,說明他是一個理智且自信的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在自己承諾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那麽他至少性格草率、遇事缺乏周密思考;如果一個人不但沒按自己承諾的時間完成任務,還為自己進行狡辯的話,那這個人的本性就有問題了,已經不適合當下屬了。另外,為了避免因為下屬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帶來損失,我們有必要安排另一個熟手在暗地裏做備份,而且這樣還可以通過對照來確定任務完成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