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露心底想法的六個嘴部小動作

    嘴巴的作用是進行語言表達,是人宣泄內心情感的重要通道。人際交往離不開語言交流,在與人交流時,嘴部動作也是豐富多樣的。其實這些嘴部動作都與說話人的心理活動存在聯係,都能反映出說話者的內心狀態。無論是古代的相術還是現代的心理學,嘴部都是需要特別關注的部位,是打開人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

    自古以來,嘴部動作都是心理學家熱衷的研究話題。達爾文很早就指出,以手掩嘴是一種吃驚的姿勢,說完話後突然以手掩口的人,暴露出一種由自我懷疑到完全說謊的情緒(掩嘴還有偷樂、吃驚、害羞或短暫的思考之意)。生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臉部肌肉會隨著感情的變化而變化,其中尤以眼睛和嘴部四周的肌肉最為明顯。根據嘴角弧度的不同,嘴部動作可以分為很多種,或張開或閉合,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前或向後,或抿緊或放鬆,不同的嘴部動作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活動。例如,嘴角上揚表示喜悅,嘴角下垂表示痛苦,嘴巴大張表示驚訝,嘴唇緊閉表示生氣等。

    心理學家研究了種種嘴部動作所代表的心理狀態,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舔嘴唇

    當人們麵臨很大的壓力時,通常會感到口幹舌燥,於是會用舌頭不斷地舔舐嘴唇,來讓它濕潤些。同樣的道理,當人們感到不自在或者緊張時,也會用舌頭反複地摩擦嘴唇,以此來安慰自己,並試圖使自己鎮定下來。

    然而,在人際交往中,過多地舔舐嘴唇並不會令人感到更自信,相反的,它會讓人感到更加緊張。因此,類似這樣的撫慰性動作還是盡量少一些的好。

    2.咬嘴唇

    咬嘴唇其實是釋放壓力的一種方式,當人們心有憤怒或怨恨,卻又苦於無處發泄時,常常以此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和緊張。比如,英國已故王妃戴安娜就常常咬嘴唇。而當我們遭遇失敗等情形時,也常常會做出咬嘴唇的動作,似乎是在有意懲罰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咬嘴唇的動作源於嬰兒時期的吮吸動作,類似的動作還包括咬指甲、咬筆杆或嚼口香糖等。這些動作不僅能幫助我們攝入必需的營養,還能幫助我們平複心情。

    3.捂嘴

    捂嘴的動作常見於兒童。當孩子們撒了謊之後,他們可能會立刻用一隻手或雙手捂住自己的嘴巴,似乎是想以此來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讓其再說不該說的話。

    成年以後,人們很少再做出如此誇張的舉動。但是,每當他們撒了謊,或者說錯了話之後,依然會把手伸向嘴巴,似乎是想以此來收迴剛才所說的話。隻不過,他們舉起的手並沒有放在嘴巴上,而是在輕輕劃過鼻梁後,最終又歸於原位。

    4.抿嘴

    當人們麵臨壓力時,一種常見的反應是藏起或抿緊自己的嘴唇。隨著壓力越來越大,原本豐滿的嘴唇會逐漸變得扁平,最終成為一條直線。此時,人們的情緒和自信也跌至穀底。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嘴唇緊抿是自我抑製的表現,就好像是大腦在告訴我們“緊閉嘴巴,不要讓任何東西進入身體裏”。這個動作將當事人的焦慮之情暴露無遺。

    5.撇嘴

    當人們不開心的時候,經常會做出下唇向前伸、嘴角下垂的動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撇嘴。與嘴角上揚表示喜悅相反,撇嘴的動作表達了一種負麵的情緒。每當人們感到悲傷、絕望、憤怒、不屑、鄙夷的時候,他們臉上就會浮現出這樣的表情。

    6.噘嘴

    當一個人的嘴唇往前噘的時候,往往表明他心存不滿情緒或者不同意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當事人希望將不滿意的意見“拒之門外”的意思。我們經常看到,在開會時,當一個人不同意其他人的意見時,往往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心存不滿外,噘嘴的動作也常見於愛撒嬌的女性。因此,具體分析時,要聯係不同的肢體語言和情景來做出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心理小課堂:從嘴角弧度判斷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1.下嘴唇往前撇

    表明他並不相信你所說的事是真實的,並且他還想立刻找到證據來反駁你說的話,直到你承認自己說的是假的為止。

    2.上下嘴唇一起往前噘

    表明此人的心理可能正處在某種防禦狀態。

    3.嘴角老是向下撇

    此種人性格固執、刻板,並且內向、不愛說話,很難被說服。

    4.嘴角稍稍有些向上

    這種人頭腦機靈,性格活潑外向,心胸也比較豁達,能與人很好地相處,很隨和,是標準的紳士。

    5.嘴抿成一字形的人

    其性格堅強,是實幹家的形象,交給他的任務一般都能圓滿地完成,並因此而得到上司的賞識,有較多的機會得到升遷和提拔。

    6.交談時嘴唇的兩端稍稍有些向後

    表明他正在集中注意力傾聽談話,這種人意誌不太堅定,容易受對方的影響,並且也有半途而廢的危險。

    7.喜歡把嘴巴縮起的人

    幹活認真仔細,是一個好幫手,但不適合做領導,因為疑心病很重,不容易相信下屬,往往有後院起火的危險。另外,這種人還容易封閉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微表情心理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浩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浩天並收藏微表情心理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