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哭笑不得,真想敲開查理的腦袋,看看他裏麵裝的是什麽。

    司徒慕寧已經很不爽了,這個金毛小子,不知道跟青果在嘀咕什麽,還用那種防備的眼神看著他。

    好在青果很快就迴來了,拉起司徒慕寧的手,青果對查理說道:“你不要亂想啦,我要先去見導師啦!拜拜!”

    來到實驗室,約克遜導師對她表示了熱烈的歡迎。

    約克遜導師完全沒有顧忌的說道:“我看了你拍的廣告,還以為你會沉迷在巴黎這個浪漫之都,跟你的小男朋友一起雙宿雙飛,不再迴來繼續學業了呢!”

    青果不好意思的說道:“我男朋友陪我一起來上學了。”

    約克遜導師豎起大拇指,說道:“好樣的!”

    青果說道:“現在我可以繼續我的實驗了,還請老師多多指導。”

    約克遜導師笑眯了眼睛,連說了三個“好”!

    在討論完實驗方案之後,青果與約克遜導師道別。

    約克遜導師站在窗前,看著青果和司徒慕寧離去的背影,仿佛想起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情景。

    也不知道愛人如今身在何方,過得好不好。

    長籲了一口氣,約克遜導師又開始幫學生審閱起文章。

    隻有長時間的工作,才能讓他暫時忘卻那一段傷痛。

    上了兩天課,泡了幾天圖書館,司徒慕寧就坐不住了。

    他真的不明白,司徒懷寧和青果是怎麽樣可以做到在圖書館裏一坐坐一整天的。

    於是,司徒慕寧開始纏著青果,想要出去玩。

    青果被司徒慕寧纏的沒辦法,就問司徒慕寧想去哪裏,她用空間通道快去快迴,還不會影響學業。

    司徒慕寧想了半天,突然想到個好主意。

    他提出,跟青果一起去鑽石礦區轉一圈。

    自從發現鑽石可以承載星辰之力之後,青果還沒有發現第二種合適的材質。

    和田玉和翡翠雖然各有妙用,但是都無法吸收星辰之力。

    這樣看來,或許隻有晶體結構的寶石有可能做到。

    天然鑽石雖然賣價很貴,但是礦區很多,資源豐富,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收獲。

    鑽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寶石。

    鑽石的形成需要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這從鑽石主要出產於地球上古老的穩定大陸地區可以證實。

    已經開采的礦山中,大部分鑽石主要形成於33億年前以及12-17億年這兩個時期。

    南非的一些鑽石年齡為45億年左右,表明這些鑽石在地球誕生後不久便已開始在地球深部結晶。

    而鑽石的價格昂貴,正是由於它們形成需要的時間長,美麗、稀有,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征,代表永恆不破的愛情。

    為了打動世界鑽石需求,1939年,珠寶商打出了“a diamond is forever”的經典口號,成功把鑽石推銷給了大眾,使鑽石的價格一路走高。

    1993年是中國鑽石發展史上一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珠寶商通過廣告公司,征集“a diamond is forever ”的中文翻譯。

    經過半年的評比,一名大學教師的一句話被選上,於是“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經典的廣告語成功的進入中國,並曆經超過十年的時間,使中國消費者開始廣泛接受鑽石文化。

    而在這之前中國對鑽石的了解可謂知之甚少,鑽石行業發展並不成熟,鑽石文化理念更是無從談起。

    這之後,“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成為中國大陸最為經典的廣告語,如同一次愛情核爆炸,響徹全球。

    短短的十九年間,徹底改變了中國人婚慶以配戴黃金、翡翠的傳統習俗,一枚鑽戒成為承載兩人愛情最美好的信物。

    司徒慕寧想送給青果的第一件首飾,就考慮了鑽石。

    這不得不歸於鑽石文化推廣的成功。

    而鑽石的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達到了一個離譜的地步。

    2017年5月16日,蘇富比拍賣行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春季珠寶拍賣會,一對彩色梨形鑽石耳墜以大約5740萬美元、約合3.95億元人民幣的總價,創下拍賣史上的新紀錄。

    這對梨形耳墜產自南非,除顏色不同,外形幾乎一模一樣,分別重約16克拉。

    其中,深粉色鑽石名為“阿泰米斯”,拍出1550萬美元(1.067億元人民幣),另一顆鑽石為深湖藍色,名叫“阿波羅”,由於顏色比粉鑽更罕見,價格是粉鑽的兩倍多。

    克拉一詞,源自希臘語,指稻子豆,是一種從東亞洲廣泛普及到中東的植物角豆樹的種子。

    由於角豆樹的果子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因而被用作珠寶和貴金屬的重量單位。

    一克拉即等於一粒小角豆樹種子的重量,是0.2克。

    而很多名貴的巨大的鑽石,都是不會在市場上流通的。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重達530.2克拉,鑲嵌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

    這顆鑽石背後,還有一個曲折離奇的故事。

    “非洲之星”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原石切割而來的。

    這顆世界上最大的寶石金剛石名叫“庫利南”,它的發現是相當偶然的。

    1905年1月25日,在南非阿紮尼亞的普列米爾礦山,有一個名叫威爾士的經理人員,偶爾看見礦場的地上半露出一塊閃閃發光的東西,他用小刀將它挖出來一看,是一塊巨大的寶石金剛石。

    這顆寶石級金剛石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的拳頭,它純淨透明,帶有淡藍色調,是最佳品級的寶石金剛石。

    一直到現在,它還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寶石金剛石,重達3106.75克拉。

    然而這顆巨大的庫利南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晶體,它隻是一個大晶體的一部分碎塊。

    庫利南由於太大,當時沒有人能買得起,此時,正值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剛剛恩準南非政府製訂自己的憲法。

    根據當時的德蘭士瓦政府總督、後來擔任第一任南非聯邦總理的路易斯·博塔將軍的指示,政府不惜斥資十五萬英鎊買下了這枚大坯鑽,並在愛德華七世66歲生日時作為禮物進貢王室,以表謝意。

    隨後,庫利南鑽石乘坐從開普敦駛出的一條輪船,靜靜地躺在一個普通掛號包裹裏到達倫敦,保價僅有5英鎊!

    1908年初,庫利南被送到當時琢磨鑽石最權威的城市——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交給約·阿斯查爾公司加工,加工費就要8萬英鎊。

    由於原石太大,須要事先按計劃打碎成若幹小塊。

    打碎它是一件極其困難的工作,因為如果研究不夠或技術欠佳,這塊巨大的寶石就會被打碎成一堆沒有什麽價值的小碎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女巫從天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蜜裏調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蜜裏調油並收藏女巫從天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