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八歲踐祚,十歲那年,任命了第一批女官。王禮芳就是其中之一。”
今夜,湯泉宮寢殿的燈火比往日要幽暗許多。
帳幔低垂,宮殿深處的軟塌上,長孫婧躺在嚴徽的膝上,望著燈火投在薄紗帳幔上的影子。
她清幽、低沉的聲音在寂靜的宮室裏飄蕩。
“她那時才二十出頭,還雲英未嫁,就當時的大雍來說,已是女子中的異數。她出身江州王家,商賈之女,並不清貴。可正因商戶較為開化,她也才有機會讀書、經商,甚至考取功名。”
嚴徽穿著一身寬鬆的白袍,披散著長發,拿著一把象牙梳,動作輕柔地給女帝梳著頭發。
長孫婧那一頭烏黑油亮的長發搭在他膝上,就像雪地裏的一道山泉。
長孫婧整個人都沉浸在迴憶之中:“我那時候還很小,所謂主持朝會,接見官員使臣,自有輔政大臣去做,我不過是走個過場。女官在英宗女帝十分常見,還出過一名女尚書。所以我登基後,輔政大臣們覺得,為了讓我的即位更名正言順,可以效仿皇祖母,也取幾名女官。”
“第一批女官不過是取來做樣子的。她們隻負責最簡單的文書活兒,而且都在禮部、工部等不甚重要的部裏。不到兩三年,她們絕大多數不是調去女學授課,就是辭職家人了。隻有王禮芳堅持了下來。”
長孫婧嘴角浮現笑意。
“王禮芳之才,隻在禮部做個侍郎,實在是太屈才了。我一直覺得戶部更適合她。可一個帝王也不能為所欲為。一個職務任命,尤其是一個女官的任命,遭遇到的阻力,你無法想象。”
“皇帝是女子,但是朝堂還是男人們的。不論他們平時如何相互傾軋、憎恨彼此,不論他們平日裏多麽有君子風範,愛護女子。但是在一個女人要涉足他們的地盤,並且參與他們的事。他們會立刻抱成滴水不漏的一團,前所未有地團結,將這個女子排斥在外。”
長孫婧朝嚴徽望去,抬手摸了摸他英俊的臉。
“你會懂的,對吧?你們的領地裏,從來都沒有女人的位置。”
這個問題是在很難迴答。嚴徽隻好委婉道:“臣沒有領地,陛下。臣是屬於您的。臣不結黨營私,臣願做一個孤臣。”
長孫婧淡淡一笑:“那麽,記住你的這句話。”
她重新將目光投想帳幔上的光影。
“王禮芳還不到四十,就已是一部的侍郎。她是文官,可我一直覺得她堪比十名頂尖的武將。如果王禮芳能活下去,也許有生之年,也能做到尚書的位置……”
“她同她夫君鶼鰈情深,她夫君也很敬重她。這是好事。我一向很厭惡那一套‘女人要想作出一番事業,必要犧牲婚事’的論調。隻是我知道王禮芳一直苦惱沒能給夫君生一個兒子。一個女人,如此聰穎能幹、獨當一麵的女人,她的一生的悲喜,終究還是牽係在男人身上。”
嚴徽默默聽著。他知道此刻,女帝隻想傾訴,所以他隻用安靜地聽著就好。
“好像一個女人必須有一個男人,她才是個完整的人。不是丈夫,也得有個兒子。不然,不論她再有才幹,再博學,再富有,再位高權重,她都是殘缺的。”
嚴徽知道,他此刻必須說點什麽了。
“陛下,世人對男子,也是這麽要求的。自古以來的偉人,不論功績再偉大,哪個要是無妻無子,也是要被單獨拎出來,被一群不知所謂的後人憐憫暗嘲一番的。這世上,凡是對別人評頭論足的人,必是不如對方的人。蓋因強者才不屑留意手下敗將。”
長孫婧笑了:“看來就這方麵,倒算是公平的。”
嚴徽輕柔讀撫著長孫婧順滑的鬢角,“陛下,世上的偏見千千萬萬,不是每個,我們都能解開的。王侍郎作為母親,一定愛著她的孩子,也一定期盼著那個小郎君的誕生。如今雖然不能陪伴兒子,想她在天有靈,看到孩子無恙,一定很安心。”
“是嗎?”長孫婧呢喃,“她明明還可以做那麽多事,明明還可以走得更高……”
嚴徽道:“陛下痛失良才,臣也很替陛下難過。”
“王禮芳不僅僅是一個能吏良才。”長孫婧道,“她算是個無心插下去,卻長成大樹的柳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女子憑借自己的努力,能在這個男人的官場中可以走到什麽位置。她是希望,是一盞燈。她也算是我的良師。她曾總結了自己的經曆,對我說過一番很有意思的話……”
“是什麽?”嚴徽好奇。
長孫婧卻是笑著搖了搖頭,不肯再說了。
“你覺得左韶風這人如何?”長孫婧轉而問。
嚴徽斟酌了片刻,道:“左太尉城府頗深,不是臣這樣的後輩可以輕易揣摩透徹的。以臣看來,太尉的才幹和膽識都相當過人,是為梟雄。他這樣的人,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他會正當壯年就急流勇退。所以眼下就要看他對陛下、對皇權有多少敬畏之心。”
嚴徽停頓了一下,道:“左太尉這樣的人,可成英傑忠臣,也可為叛黨惡首,全在他一念之間。”
長孫婧坐了起來,斜倚在厚枕上,望著嚴徽的目光有些欣慰。
“左韶風也並沒有急流勇退。”長孫婧道,“他手中無兵,可依舊是大雍的太尉,依舊門生故舊滿天下。隻要他想,他多的是辦法可以重新掌兵。大雍門閥叢立,根深蒂固。我雖有心整改這個局麵,可也不知道能走多遠。大雍建國已兩百餘年。於一個帝國來說,已是高壽了……”
“陛下!”嚴徽為長孫婧話語中的暗示心驚。
長孫婧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有些話,別人說不得,甚至想都不敢想,我卻無所謂。這就是做皇帝的特權吧。”
嚴徽便不再多話。
“你做得很好,子瑞。”長孫婧淺笑著,“這兩個月來,你不僅將事辦得好,自己也進步極快。我沒有看錯你。”
短短兩個月,嚴徽就已將整個京畿地區的暗網組建得有模有樣,運轉良好,開始逐步發揮作用。
不僅於此,嚴徽還又組建了一支專門負責糾察的小組,專門監督暗網成員,以確保他們沒有以權謀私,或是出賣背叛組織。
嚴徽親手擬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設定了分明的賞罰機製,將這個暗部武裝得滴水不漏,成為了女帝手中一柄藏在袖中,磨得鋒利的匕首。
嚴徽特殊的背景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嚴徽不是京畿人士,更不是中原士族,他沒有任何人情關係的拖累。
他雖然出身邊疆,但到底是世家子弟,所以幼承庭訓,教養、素質,都遠比普通寒門士子要高一截。
而他家道又已中落,所以沒有驕奢的毛病,又曾四處遊學,因此和市井多有接觸。所以嚴徽辦起事來,又比世家子更務實、幹練,能屈能伸,效率高。
源源不斷地情報從四麵八方匯總而來,到達嚴徽的手中,再經由他整理,提煉出有用的精華信息,呈交給長孫婧。
在這個過程中,朝堂文武百官、豪門世家、皇親國戚最不為人知的隱私,盡數被嚴徽掌握。
到此時,嚴徽也不難理解長孫婧之前為何要反複考驗自己了。
不僅僅要確定自己的忠心,更要研究清楚自己的意誌力。掌握著這麽一份龐大的情報,而不能用其徇私。
對於嚴徽來說,女帝對自己的這份器重和信任,遠勝於兩人之間的兒女情愛。這才是能真正點燃一個男人內心熊熊火焰的感情。
想到這裏,嚴徽忍不住傾身過去,將那個紅衣女子擁進了懷裏。
“陛下失去了王侍郎,卻還會有更多有才之士聚集到陛下的身邊,同您一道為天下的清平而努力。臣也會從始至終地陪著您。陛下您從來都不孤單。”
長孫婧抬手環住青年勁瘦的腰身,將臉埋進了那具溫暖的胸膛裏。
-
一個侍郎的病逝,不論男女,就朝堂而言,算不上什麽大事。
長孫婧再難過,依據禮製,也不能表現出過多的哀傷。她隻能厚厚撫恤了王家人,又給王禮芳的丈夫賜了散官,還親自寫了悼文。
為了排解心中鬱悶,長孫婧反而命侍君們在湯泉宮中盡興玩樂,日日夜宴到天明。她自己倒不怎麽參與,隻愛在一旁看熱鬧。
這些宮宴中,一直難見白嶽青的身影。
年前白侍郎被彈劾後,白嶽青上了一道折子,不是向女帝替族兄求情,而是告罪,自責對族人管束不足,致使白家子弟多有瀆職、不法之事。
長孫婧待白嶽青最為敬重寵愛,非但沒有斥責他,還好言安撫了一番。但是她也下了一道旨意,不準白家人進宮覲見東君。
“東君現在估計心裏不好受。”宋沛坐在湯池裏,腦袋上搭著一塊浴巾,頗有些感慨,“聽說白侍郎一案,牽扯了很多白氏的子弟和門生。陛下將東君禁足,這是真的責怪他沒有約束好母族?”
嚴徽也坐在湯池的一角,俊臉被熱氣熏得有些發紅。
“我覺得陛下是真的沒有責怪東君。”嚴徽道,“這諭旨看似處罰,但其實是對東君的保護。陛下這麽做,反而證明她是在意東君的。”
“這話怎麽說?”沈墨好奇地問。
嚴徽朝沈墨潑了一抔水,笑道:“你最近管住了嘴,怎麽連腦子也比往常遲鈍了?東君本來就喜靜,成日禮佛,從不出宮交際。隻要將東君同白家隔開,那白家不論發生什麽事,都算不到東君頭上。東君是皇家的人。”
沈墨恍然大悟:“那麽,這不就說明陛下對白家,是真的要下重手了?”
“你現在又聰明迴來了。”宋沛道,“哎,朝堂上的事,我是不懂,也不想懂。我隻希望東君不會受牽連。這麽好的東君要是下了台,天知道下一位會是什麽性情。”
白嶽青是個備受後宮敬愛的東君。他寬厚、公正,性情高潔。連最嬌縱傲慢的赫連斐在白嶽青麵前,都十分收斂,不敢造次。
少侍們爭風吃醋鬧出事來,白嶽青主持公道,一直都讓眾人心服口服。
※※※※※※※※※※※※※※※※※※※※
這一個場景的戲份還沒寫完,不過兩天沒更新了,先更一點
今夜,湯泉宮寢殿的燈火比往日要幽暗許多。
帳幔低垂,宮殿深處的軟塌上,長孫婧躺在嚴徽的膝上,望著燈火投在薄紗帳幔上的影子。
她清幽、低沉的聲音在寂靜的宮室裏飄蕩。
“她那時才二十出頭,還雲英未嫁,就當時的大雍來說,已是女子中的異數。她出身江州王家,商賈之女,並不清貴。可正因商戶較為開化,她也才有機會讀書、經商,甚至考取功名。”
嚴徽穿著一身寬鬆的白袍,披散著長發,拿著一把象牙梳,動作輕柔地給女帝梳著頭發。
長孫婧那一頭烏黑油亮的長發搭在他膝上,就像雪地裏的一道山泉。
長孫婧整個人都沉浸在迴憶之中:“我那時候還很小,所謂主持朝會,接見官員使臣,自有輔政大臣去做,我不過是走個過場。女官在英宗女帝十分常見,還出過一名女尚書。所以我登基後,輔政大臣們覺得,為了讓我的即位更名正言順,可以效仿皇祖母,也取幾名女官。”
“第一批女官不過是取來做樣子的。她們隻負責最簡單的文書活兒,而且都在禮部、工部等不甚重要的部裏。不到兩三年,她們絕大多數不是調去女學授課,就是辭職家人了。隻有王禮芳堅持了下來。”
長孫婧嘴角浮現笑意。
“王禮芳之才,隻在禮部做個侍郎,實在是太屈才了。我一直覺得戶部更適合她。可一個帝王也不能為所欲為。一個職務任命,尤其是一個女官的任命,遭遇到的阻力,你無法想象。”
“皇帝是女子,但是朝堂還是男人們的。不論他們平時如何相互傾軋、憎恨彼此,不論他們平日裏多麽有君子風範,愛護女子。但是在一個女人要涉足他們的地盤,並且參與他們的事。他們會立刻抱成滴水不漏的一團,前所未有地團結,將這個女子排斥在外。”
長孫婧朝嚴徽望去,抬手摸了摸他英俊的臉。
“你會懂的,對吧?你們的領地裏,從來都沒有女人的位置。”
這個問題是在很難迴答。嚴徽隻好委婉道:“臣沒有領地,陛下。臣是屬於您的。臣不結黨營私,臣願做一個孤臣。”
長孫婧淡淡一笑:“那麽,記住你的這句話。”
她重新將目光投想帳幔上的光影。
“王禮芳還不到四十,就已是一部的侍郎。她是文官,可我一直覺得她堪比十名頂尖的武將。如果王禮芳能活下去,也許有生之年,也能做到尚書的位置……”
“她同她夫君鶼鰈情深,她夫君也很敬重她。這是好事。我一向很厭惡那一套‘女人要想作出一番事業,必要犧牲婚事’的論調。隻是我知道王禮芳一直苦惱沒能給夫君生一個兒子。一個女人,如此聰穎能幹、獨當一麵的女人,她的一生的悲喜,終究還是牽係在男人身上。”
嚴徽默默聽著。他知道此刻,女帝隻想傾訴,所以他隻用安靜地聽著就好。
“好像一個女人必須有一個男人,她才是個完整的人。不是丈夫,也得有個兒子。不然,不論她再有才幹,再博學,再富有,再位高權重,她都是殘缺的。”
嚴徽知道,他此刻必須說點什麽了。
“陛下,世人對男子,也是這麽要求的。自古以來的偉人,不論功績再偉大,哪個要是無妻無子,也是要被單獨拎出來,被一群不知所謂的後人憐憫暗嘲一番的。這世上,凡是對別人評頭論足的人,必是不如對方的人。蓋因強者才不屑留意手下敗將。”
長孫婧笑了:“看來就這方麵,倒算是公平的。”
嚴徽輕柔讀撫著長孫婧順滑的鬢角,“陛下,世上的偏見千千萬萬,不是每個,我們都能解開的。王侍郎作為母親,一定愛著她的孩子,也一定期盼著那個小郎君的誕生。如今雖然不能陪伴兒子,想她在天有靈,看到孩子無恙,一定很安心。”
“是嗎?”長孫婧呢喃,“她明明還可以做那麽多事,明明還可以走得更高……”
嚴徽道:“陛下痛失良才,臣也很替陛下難過。”
“王禮芳不僅僅是一個能吏良才。”長孫婧道,“她算是個無心插下去,卻長成大樹的柳樹。在她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女子憑借自己的努力,能在這個男人的官場中可以走到什麽位置。她是希望,是一盞燈。她也算是我的良師。她曾總結了自己的經曆,對我說過一番很有意思的話……”
“是什麽?”嚴徽好奇。
長孫婧卻是笑著搖了搖頭,不肯再說了。
“你覺得左韶風這人如何?”長孫婧轉而問。
嚴徽斟酌了片刻,道:“左太尉城府頗深,不是臣這樣的後輩可以輕易揣摩透徹的。以臣看來,太尉的才幹和膽識都相當過人,是為梟雄。他這樣的人,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他會正當壯年就急流勇退。所以眼下就要看他對陛下、對皇權有多少敬畏之心。”
嚴徽停頓了一下,道:“左太尉這樣的人,可成英傑忠臣,也可為叛黨惡首,全在他一念之間。”
長孫婧坐了起來,斜倚在厚枕上,望著嚴徽的目光有些欣慰。
“左韶風也並沒有急流勇退。”長孫婧道,“他手中無兵,可依舊是大雍的太尉,依舊門生故舊滿天下。隻要他想,他多的是辦法可以重新掌兵。大雍門閥叢立,根深蒂固。我雖有心整改這個局麵,可也不知道能走多遠。大雍建國已兩百餘年。於一個帝國來說,已是高壽了……”
“陛下!”嚴徽為長孫婧話語中的暗示心驚。
長孫婧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有些話,別人說不得,甚至想都不敢想,我卻無所謂。這就是做皇帝的特權吧。”
嚴徽便不再多話。
“你做得很好,子瑞。”長孫婧淺笑著,“這兩個月來,你不僅將事辦得好,自己也進步極快。我沒有看錯你。”
短短兩個月,嚴徽就已將整個京畿地區的暗網組建得有模有樣,運轉良好,開始逐步發揮作用。
不僅於此,嚴徽還又組建了一支專門負責糾察的小組,專門監督暗網成員,以確保他們沒有以權謀私,或是出賣背叛組織。
嚴徽親手擬定了嚴格的規章製度,設定了分明的賞罰機製,將這個暗部武裝得滴水不漏,成為了女帝手中一柄藏在袖中,磨得鋒利的匕首。
嚴徽特殊的背景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嚴徽不是京畿人士,更不是中原士族,他沒有任何人情關係的拖累。
他雖然出身邊疆,但到底是世家子弟,所以幼承庭訓,教養、素質,都遠比普通寒門士子要高一截。
而他家道又已中落,所以沒有驕奢的毛病,又曾四處遊學,因此和市井多有接觸。所以嚴徽辦起事來,又比世家子更務實、幹練,能屈能伸,效率高。
源源不斷地情報從四麵八方匯總而來,到達嚴徽的手中,再經由他整理,提煉出有用的精華信息,呈交給長孫婧。
在這個過程中,朝堂文武百官、豪門世家、皇親國戚最不為人知的隱私,盡數被嚴徽掌握。
到此時,嚴徽也不難理解長孫婧之前為何要反複考驗自己了。
不僅僅要確定自己的忠心,更要研究清楚自己的意誌力。掌握著這麽一份龐大的情報,而不能用其徇私。
對於嚴徽來說,女帝對自己的這份器重和信任,遠勝於兩人之間的兒女情愛。這才是能真正點燃一個男人內心熊熊火焰的感情。
想到這裏,嚴徽忍不住傾身過去,將那個紅衣女子擁進了懷裏。
“陛下失去了王侍郎,卻還會有更多有才之士聚集到陛下的身邊,同您一道為天下的清平而努力。臣也會從始至終地陪著您。陛下您從來都不孤單。”
長孫婧抬手環住青年勁瘦的腰身,將臉埋進了那具溫暖的胸膛裏。
-
一個侍郎的病逝,不論男女,就朝堂而言,算不上什麽大事。
長孫婧再難過,依據禮製,也不能表現出過多的哀傷。她隻能厚厚撫恤了王家人,又給王禮芳的丈夫賜了散官,還親自寫了悼文。
為了排解心中鬱悶,長孫婧反而命侍君們在湯泉宮中盡興玩樂,日日夜宴到天明。她自己倒不怎麽參與,隻愛在一旁看熱鬧。
這些宮宴中,一直難見白嶽青的身影。
年前白侍郎被彈劾後,白嶽青上了一道折子,不是向女帝替族兄求情,而是告罪,自責對族人管束不足,致使白家子弟多有瀆職、不法之事。
長孫婧待白嶽青最為敬重寵愛,非但沒有斥責他,還好言安撫了一番。但是她也下了一道旨意,不準白家人進宮覲見東君。
“東君現在估計心裏不好受。”宋沛坐在湯池裏,腦袋上搭著一塊浴巾,頗有些感慨,“聽說白侍郎一案,牽扯了很多白氏的子弟和門生。陛下將東君禁足,這是真的責怪他沒有約束好母族?”
嚴徽也坐在湯池的一角,俊臉被熱氣熏得有些發紅。
“我覺得陛下是真的沒有責怪東君。”嚴徽道,“這諭旨看似處罰,但其實是對東君的保護。陛下這麽做,反而證明她是在意東君的。”
“這話怎麽說?”沈墨好奇地問。
嚴徽朝沈墨潑了一抔水,笑道:“你最近管住了嘴,怎麽連腦子也比往常遲鈍了?東君本來就喜靜,成日禮佛,從不出宮交際。隻要將東君同白家隔開,那白家不論發生什麽事,都算不到東君頭上。東君是皇家的人。”
沈墨恍然大悟:“那麽,這不就說明陛下對白家,是真的要下重手了?”
“你現在又聰明迴來了。”宋沛道,“哎,朝堂上的事,我是不懂,也不想懂。我隻希望東君不會受牽連。這麽好的東君要是下了台,天知道下一位會是什麽性情。”
白嶽青是個備受後宮敬愛的東君。他寬厚、公正,性情高潔。連最嬌縱傲慢的赫連斐在白嶽青麵前,都十分收斂,不敢造次。
少侍們爭風吃醋鬧出事來,白嶽青主持公道,一直都讓眾人心服口服。
※※※※※※※※※※※※※※※※※※※※
這一個場景的戲份還沒寫完,不過兩天沒更新了,先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