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界正值黑夜,明月高懸,銀輝若霜,姬水似玉蟒盤卷流過不周山。
立於山巔可俯瞰極遠,地界的廣闊無垠,蒼茫空曠盡收眼中。
羅辰隨意靠在山巔一株百丈蒼柏下,翻開了大光明經的第一頁。
隻一瞬,他甚至沒有進入到妙境,就憑借著創世神的力量,第一時間參透了大光明經的玄機。
一時間羅辰的肌體大放光明,更有一群帶著聖潔氣息的生靈虛影,縈繞在他周身唱起讚歌。
這一刻的他,如就傳聞中的光明上帝,為世間生靈帶去希望的光輝,驅散所有的黑暗。
“不愧是準至尊留下的古經,實在太玄妙了。”
默默感受著大明光經的奧義,良久緩緩開口,臉上透著一抹歎服之色。
就憑這部古經,任何人修煉之後隻要天賦跟得上,成就準至尊不敢說,未來踏入悟法境絕無問題。
若天賦驚豔者,多年之後世上必然又要多一位掌控光明力量的準至尊。
“可惜,這大光明經雖然玄妙,於我而言隻有參考價值,卻不會拿來主修。”
搖了搖頭,羅辰盤坐於不周山上,開始推演道典與大光明經的融合。
他的道典便如一個巨大的框架,可融煉萬經於一爐,取眾家之長匯聚其中。
雖已掌控大光明經,但想將兩者完美的融為一體極難。
羅辰默默推衍,在不周山一坐便是接近三年。
這段時間,不周山之上神跡頻顯,有無數生靈看到了山巔透出的光明氣息。
這股力量浩蕩長空,彌漫無盡遙遠的距離,不少來到不周山準備登山的生靈,都有幸沐浴這些光明。
一些人類的身上,原本因為修煉不當,或者與其他強敵廝殺,體內留下了眾多隱晦暗疾。
在這光明氣息的洗禮下,竟於瞬息間痊愈,這等神跡讓地界無論人族還是妖族,更堅信不周山有神。
唰。
這一日,持續在不周山巔閃耀近三年的光明氣息,漸漸的黯淡收斂。
因為山上的羅辰停止了推衍,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成功了,雖然大光明經深奧,本身就屬於世間絕頂的古經之一,幾乎很難再有改動的地方。
然則憑借著驚人的悟性,他利用接近三年時間,還是將其完美與道典融為一體。
“現在的道典,應該能夠對於詛咒和各種劇毒有著強大的克製效果,可惜沒有擅長這兩道者對我出手。
不然倒是可以試試三年推衍的成果。”
笑了笑,羅辰又看向不周山四周。
他在大雷寺一待就是三年多,地界已經過去了三百餘年。
不周山腳下的姬水外圍,出現了大量人族的身影,甚至如今已有不少妖族化為了人形。
這些生靈圍繞著姬水外圍,建立了屬於不同勢力的城池。
幾乎每日都有生靈橫渡姬水,來到不周山下想要登上山頂。
可惜不管人族還是妖族,多數隻是來到不周山腳下,就被恐怖的天地之威壓趴在地。
個別毅力驚人者,能夠向上攀登百丈已是極限。
在不周山,任何的神通術法都無效,想要登山隻能憑借自身毅力。
不過自從幾百年前第一個生靈攀登不周山,至今最高記錄依舊是百丈。
連續幾百年沒有人成功,非但沒有打消地界生靈的積極性,反倒吸引了更多的生靈前來。
人與妖兩族,共同煉製了一塊榜單法寶,用於記錄前百名登山最高生靈的名字。
因而能夠榜上有名者,自身亦可在各方揚名,走到何處都會被高看一眼。
再者,各方發現攀登不周山,會時刻受到天地壓力的洗禮,對本身的修煉極有好處。
甚至有人在登山後失敗後,迴歸不久便破開了數十年不曾有過動靜的境界瓶頸,修為更進一步。
羅辰隻一念,便將這三百餘年來,不周山附近發生的事情盡數知曉。
旋即卻是淡淡一笑,並不在意。
不周山沒那麽好攀登,但登山附帶的好處極多,相信日後這裏將會吸引更多的生靈。
若幹年後,不周山將成為整個地界最繁華,強者雲集最多的地方。
“該去看看家人了。”
又有幾年不見父母,羅辰身閃身去了大羅仙府,跟親人聚了兩日,這才退出空間。
唰。
靈山的天路石階上,羅辰醒了過來,他在此盤坐近半月。
在外人看來時間不長,真正的收獲卻大到驚人。
稍稍運轉道典,混沌氣彌漫全身,果然其中又多了一股神聖光明之意。
“在這大雷寺修行極為安全,雖然那塊釋迦壁沒有必要再參悟。
卻不妨礙我繼續留在這裏,一直到西佛會徹底結束。”
打定了主意,羅辰的目光向某個方向掃了一眼,閃身向金頂掠去。
“阿彌陀佛,看來我等的暗中觀察,那位羅道友已經發現了。”
暗地裏,一位大雷寺老僧淡笑著開口。
“那位羅道友的實力,怕是已經不在我等之下,能發現暗中的窺視並不奇怪。”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三年時間,金頂的景致沒有任何變化。
人還是那些人,不地比起三年前,這群同輩人傑有了巨大的變化。
羅辰重新登上金頂,遠遠看到一道道透著不同氣息與顏色的光柱刺入天穹,彼此爭奇鬥豔。
每道光柱都代表了一名同輩人傑,代表了他們各自不同的道。
雖是參悟釋避壁,但並非所有人都有佛緣。
反倒大多數天驕皆從釋迦壁的道痕中,結合自身之道相互印證,使的自身更近一步。
轟隆。
就在這時,金頂極深處的天穹中,一片覆蓋數萬裏的鉛雲,將整個天地染得漆黑一片。
不久後,無數雷霆裹挾著毀滅之力,在金頂深處化為雷海。
“有人在渡明道劫,三年時間這些同輩天驕人物的收獲果然巨大。”
那天劫的轟鳴聲無比巨大,不過大雷寺好像早有準備。
那些於釋迦壁前悟道者,皆被結界守護,不受遠方天劫的轟鳴聲影響,從來不被打斷悟道。
羅辰注意到此前那些明道之下的同輩,基本都在短短三年時間晉升至明道境。
很顯然眼前那正在渡天劫者,突破已經算是晚的。
反倒是明道之上的同輩,個個壓製修為,氣息上雖然有所提升,卻沒有小境界的突破。
對此羅辰倒不奇怪,明道境需要參悟法則,境界高了反倒參悟起來更困難,沒有人願意早早突破。
“不愧是同輩人傑,修煉天賦太強了,短短三年的提升,怕是要超過尋常人幾十上百年。
縱然沒有參透釋迦壁,對於他們而言都不虛此行了。”
羅辰最後看向格外關注的紫凝。
對方身上的光柱,在一眾同輩人傑中特別惹眼。
一道佛光化成通天徹地的金光神柱,其內不斷傳出梵音陣陣,更有佛陀僧徒之影顯化。
相比其他人,這名女子顯然悟到了釋迦壁的精髓,修為沒有太多提升。
但身上多了一層飄渺浩大的佛韻,一縷縷模糊的法則線條在周身縈繞。
“這便是道玄神體嗎?看這紫凝的表現,隻怕法則距離小成不遠了。
一旦達到小成,對方就可以放心提升修為,隻要渡過悟法天劫又是一尊絕頂大能。”
羅辰沒有迴到釋迦壁前,而是向著金頂更深處行去,但又辰刻意繞開了那片天劫的區域。
當初他用這種方法坑殺了一群明道境,可不想自己被坑。
最終在遠離一眾同輩數萬裏處,盤膝坐下準備繼續參悟開天辟地法。
參法前,他拿出了傳訊石,看向薑靈和黑焰駒的印記。
“前後五年時間了,薑靈去星空中尋找人王的消息,竟是一直沒有訊息傳迴。”
早在三年前,羅辰還在神城時,就給薑靈傳過訊息,如今又過去三年,對方一直沒有迴複。
若非兩者的傳訊印記一直閃耀,說明兩人還活著,他都擔心兩人遭了不測。
隨後,羅辰又看向三年來赫連海瀾給他發的訊息,迴複後才便正式開始參悟開天辟地法。
時間飛逝,冬去春來。
大雷寺外的獅駝山脈中,一座座山嶽上的冬雪幾經覆蓋,又幾經融化,轉眼又是七年。
這段時間,整個金頂之上異象紛呈,眾多的同輩人傑紛紛通過釋迦壁,近一步印證了自身之道。
有人的法則參悟更進一步,有人則通過其中的玄妙道痕,領悟出新的神通術法。
前後十年,所有天驕人傑的收獲都是不小。
然則直到現在,依舊沒有人徹底參透整塊釋迦壁。
大雷寺方麵似乎一點都不急,完全沒有結束這場西佛會之意,隻在暗中靜靜觀察著。
甚至平時與以往沒有任何不同,每日外院依舊在接待信徒香客,百萬僧眾日日頌經。
於此同時,一片靠近莽荒的星空中,近百道尊大能聚在一起。
“曆時十載,這座遮星大陣終於布置完成了。”
神凰宗鳳心老祖,看向籠罩了整個莽荒世界的一座絕世大陣,眸中流露出一抹如釋重負之色。
立於山巔可俯瞰極遠,地界的廣闊無垠,蒼茫空曠盡收眼中。
羅辰隨意靠在山巔一株百丈蒼柏下,翻開了大光明經的第一頁。
隻一瞬,他甚至沒有進入到妙境,就憑借著創世神的力量,第一時間參透了大光明經的玄機。
一時間羅辰的肌體大放光明,更有一群帶著聖潔氣息的生靈虛影,縈繞在他周身唱起讚歌。
這一刻的他,如就傳聞中的光明上帝,為世間生靈帶去希望的光輝,驅散所有的黑暗。
“不愧是準至尊留下的古經,實在太玄妙了。”
默默感受著大明光經的奧義,良久緩緩開口,臉上透著一抹歎服之色。
就憑這部古經,任何人修煉之後隻要天賦跟得上,成就準至尊不敢說,未來踏入悟法境絕無問題。
若天賦驚豔者,多年之後世上必然又要多一位掌控光明力量的準至尊。
“可惜,這大光明經雖然玄妙,於我而言隻有參考價值,卻不會拿來主修。”
搖了搖頭,羅辰盤坐於不周山上,開始推演道典與大光明經的融合。
他的道典便如一個巨大的框架,可融煉萬經於一爐,取眾家之長匯聚其中。
雖已掌控大光明經,但想將兩者完美的融為一體極難。
羅辰默默推衍,在不周山一坐便是接近三年。
這段時間,不周山之上神跡頻顯,有無數生靈看到了山巔透出的光明氣息。
這股力量浩蕩長空,彌漫無盡遙遠的距離,不少來到不周山準備登山的生靈,都有幸沐浴這些光明。
一些人類的身上,原本因為修煉不當,或者與其他強敵廝殺,體內留下了眾多隱晦暗疾。
在這光明氣息的洗禮下,竟於瞬息間痊愈,這等神跡讓地界無論人族還是妖族,更堅信不周山有神。
唰。
這一日,持續在不周山巔閃耀近三年的光明氣息,漸漸的黯淡收斂。
因為山上的羅辰停止了推衍,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
成功了,雖然大光明經深奧,本身就屬於世間絕頂的古經之一,幾乎很難再有改動的地方。
然則憑借著驚人的悟性,他利用接近三年時間,還是將其完美與道典融為一體。
“現在的道典,應該能夠對於詛咒和各種劇毒有著強大的克製效果,可惜沒有擅長這兩道者對我出手。
不然倒是可以試試三年推衍的成果。”
笑了笑,羅辰又看向不周山四周。
他在大雷寺一待就是三年多,地界已經過去了三百餘年。
不周山腳下的姬水外圍,出現了大量人族的身影,甚至如今已有不少妖族化為了人形。
這些生靈圍繞著姬水外圍,建立了屬於不同勢力的城池。
幾乎每日都有生靈橫渡姬水,來到不周山下想要登上山頂。
可惜不管人族還是妖族,多數隻是來到不周山腳下,就被恐怖的天地之威壓趴在地。
個別毅力驚人者,能夠向上攀登百丈已是極限。
在不周山,任何的神通術法都無效,想要登山隻能憑借自身毅力。
不過自從幾百年前第一個生靈攀登不周山,至今最高記錄依舊是百丈。
連續幾百年沒有人成功,非但沒有打消地界生靈的積極性,反倒吸引了更多的生靈前來。
人與妖兩族,共同煉製了一塊榜單法寶,用於記錄前百名登山最高生靈的名字。
因而能夠榜上有名者,自身亦可在各方揚名,走到何處都會被高看一眼。
再者,各方發現攀登不周山,會時刻受到天地壓力的洗禮,對本身的修煉極有好處。
甚至有人在登山後失敗後,迴歸不久便破開了數十年不曾有過動靜的境界瓶頸,修為更進一步。
羅辰隻一念,便將這三百餘年來,不周山附近發生的事情盡數知曉。
旋即卻是淡淡一笑,並不在意。
不周山沒那麽好攀登,但登山附帶的好處極多,相信日後這裏將會吸引更多的生靈。
若幹年後,不周山將成為整個地界最繁華,強者雲集最多的地方。
“該去看看家人了。”
又有幾年不見父母,羅辰身閃身去了大羅仙府,跟親人聚了兩日,這才退出空間。
唰。
靈山的天路石階上,羅辰醒了過來,他在此盤坐近半月。
在外人看來時間不長,真正的收獲卻大到驚人。
稍稍運轉道典,混沌氣彌漫全身,果然其中又多了一股神聖光明之意。
“在這大雷寺修行極為安全,雖然那塊釋迦壁沒有必要再參悟。
卻不妨礙我繼續留在這裏,一直到西佛會徹底結束。”
打定了主意,羅辰的目光向某個方向掃了一眼,閃身向金頂掠去。
“阿彌陀佛,看來我等的暗中觀察,那位羅道友已經發現了。”
暗地裏,一位大雷寺老僧淡笑著開口。
“那位羅道友的實力,怕是已經不在我等之下,能發現暗中的窺視並不奇怪。”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三年時間,金頂的景致沒有任何變化。
人還是那些人,不地比起三年前,這群同輩人傑有了巨大的變化。
羅辰重新登上金頂,遠遠看到一道道透著不同氣息與顏色的光柱刺入天穹,彼此爭奇鬥豔。
每道光柱都代表了一名同輩人傑,代表了他們各自不同的道。
雖是參悟釋避壁,但並非所有人都有佛緣。
反倒大多數天驕皆從釋迦壁的道痕中,結合自身之道相互印證,使的自身更近一步。
轟隆。
就在這時,金頂極深處的天穹中,一片覆蓋數萬裏的鉛雲,將整個天地染得漆黑一片。
不久後,無數雷霆裹挾著毀滅之力,在金頂深處化為雷海。
“有人在渡明道劫,三年時間這些同輩天驕人物的收獲果然巨大。”
那天劫的轟鳴聲無比巨大,不過大雷寺好像早有準備。
那些於釋迦壁前悟道者,皆被結界守護,不受遠方天劫的轟鳴聲影響,從來不被打斷悟道。
羅辰注意到此前那些明道之下的同輩,基本都在短短三年時間晉升至明道境。
很顯然眼前那正在渡天劫者,突破已經算是晚的。
反倒是明道之上的同輩,個個壓製修為,氣息上雖然有所提升,卻沒有小境界的突破。
對此羅辰倒不奇怪,明道境需要參悟法則,境界高了反倒參悟起來更困難,沒有人願意早早突破。
“不愧是同輩人傑,修煉天賦太強了,短短三年的提升,怕是要超過尋常人幾十上百年。
縱然沒有參透釋迦壁,對於他們而言都不虛此行了。”
羅辰最後看向格外關注的紫凝。
對方身上的光柱,在一眾同輩人傑中特別惹眼。
一道佛光化成通天徹地的金光神柱,其內不斷傳出梵音陣陣,更有佛陀僧徒之影顯化。
相比其他人,這名女子顯然悟到了釋迦壁的精髓,修為沒有太多提升。
但身上多了一層飄渺浩大的佛韻,一縷縷模糊的法則線條在周身縈繞。
“這便是道玄神體嗎?看這紫凝的表現,隻怕法則距離小成不遠了。
一旦達到小成,對方就可以放心提升修為,隻要渡過悟法天劫又是一尊絕頂大能。”
羅辰沒有迴到釋迦壁前,而是向著金頂更深處行去,但又辰刻意繞開了那片天劫的區域。
當初他用這種方法坑殺了一群明道境,可不想自己被坑。
最終在遠離一眾同輩數萬裏處,盤膝坐下準備繼續參悟開天辟地法。
參法前,他拿出了傳訊石,看向薑靈和黑焰駒的印記。
“前後五年時間了,薑靈去星空中尋找人王的消息,竟是一直沒有訊息傳迴。”
早在三年前,羅辰還在神城時,就給薑靈傳過訊息,如今又過去三年,對方一直沒有迴複。
若非兩者的傳訊印記一直閃耀,說明兩人還活著,他都擔心兩人遭了不測。
隨後,羅辰又看向三年來赫連海瀾給他發的訊息,迴複後才便正式開始參悟開天辟地法。
時間飛逝,冬去春來。
大雷寺外的獅駝山脈中,一座座山嶽上的冬雪幾經覆蓋,又幾經融化,轉眼又是七年。
這段時間,整個金頂之上異象紛呈,眾多的同輩人傑紛紛通過釋迦壁,近一步印證了自身之道。
有人的法則參悟更進一步,有人則通過其中的玄妙道痕,領悟出新的神通術法。
前後十年,所有天驕人傑的收獲都是不小。
然則直到現在,依舊沒有人徹底參透整塊釋迦壁。
大雷寺方麵似乎一點都不急,完全沒有結束這場西佛會之意,隻在暗中靜靜觀察著。
甚至平時與以往沒有任何不同,每日外院依舊在接待信徒香客,百萬僧眾日日頌經。
於此同時,一片靠近莽荒的星空中,近百道尊大能聚在一起。
“曆時十載,這座遮星大陣終於布置完成了。”
神凰宗鳳心老祖,看向籠罩了整個莽荒世界的一座絕世大陣,眸中流露出一抹如釋重負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