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雖然《蒙娜麗莎》大名遠揚,可它實際上隻有三十一英寸高,二十一英寸寬,比盧浮宮禮品店中出售的《蒙娜麗莎》招貼畫還小。它被掛在國家展廳西北牆那兩英寸厚的防護玻璃框內。這幅畫畫在一塊白楊木板上,達·芬奇的暈染法使它看上去飄逸而朦朧,畫麵上物體的邊界相互交融在一起。
自從被盧浮宮收藏以來,《蒙娜麗莎》——法國人稱之為“若孔德夫人”的畫——已經兩次被盜。最近的一次是在一九一一年,它從盧浮宮的“難以穿透之室”——正方形展廳中消失了。巴黎人在街道上哭泣,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乞求竊賊將畫還迴來。兩年後,在佛羅倫薩飯店的一個房間中,有人在一個旅行箱的夾層中發現了這幅畫。
現在,蘭登已經向索菲表明他根本就不打算離開,他和索菲一起向國家展廳深處走去。在距離《蒙娜麗莎》還有二十碼的時候,索菲打開了紫外線手電筒。紫外線手電筒在他們前方的地板上投射出一片扇形的青色光亮。索菲將光束在地板上前後晃動,尋找著感光墨水的痕跡,就像一艘掃雷艇在搜尋著水雷。
蘭登走在索菲身邊,為能與偉大的藝術作品麵對麵而興奮不已。他瞪大眼睛,把目光投向紫外線燈的光影所不及的地方。在他們的左邊,鑲木地板上放著供參觀者小憩的八邊形大沙發,看上去就像廣闊的海洋中有一個黑暗的孤島。
此時,蘭登已經可以看見那深色的防護玻璃框了。他知道,在那後麵,懸掛著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
蘭登明白,《蒙娜麗莎》之所以成為世界藝術名品,並不是因為蒙娜麗莎擁有神秘微笑,也不是因為眾多藝術史學家對它做出了神秘的說明,而僅僅是因為列昂納多·達·芬奇聲稱這是他的得意之作。無論到哪裏,他都帶著這幅畫,他說自己無法與它分離,因為它是對女性美的最完美表達。
盡管如此,許多藝術史學家認為達·芬奇對於《蒙娜麗莎》的喜愛與其藝術技法無關。實際上,它不過是一幅運用了暈染法的普通肖像畫。許多人認為達·芬奇對於這幅畫的喜愛源於更深層的原因:在層層顏料之下,隱藏著信息。事實上,《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有最多文章研討的內行玩笑作品之一。有關這幅名畫所含雙重含義和玩笑性暗示的各色文獻拚貼,出現在大多數的藝術史書籍中,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她的微笑非常神秘。
一點兒都不神秘,蘭登邊想,邊朝那幅畫走去,那模糊的輪廓在他的眼中變得漸漸清晰起來。根本不神秘。
最近,蘭登剛與一群人分享了《蒙娜麗莎》的秘密。這群人的身份出人意料——他們是十二個埃塞克斯縣監獄的囚犯。蘭登的這場獄中研討會是哈佛大學“送教育進監獄”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蘭登的同事們把這個項目稱為“囚犯文化課”。
收容所圖書館的燈都熄滅了。蘭登站在幻燈機前與前來上課的囚犯們一起分享《蒙娜麗莎》的秘密。這些人的專注出乎他的意料——他們雖然長得粗壯,但很敏銳。蘭登將《蒙娜麗莎》的圖片投射到圖書館的牆壁上,說道:“你們可以發現蒙娜麗莎身後的背景不在一條水平線上。”蘭登指著這明顯的差異說,“達·芬奇所畫的左邊的地平線明顯低於右邊的。”
“他畫砸了?”一個囚犯問道。
蘭登暗自發笑。“不,達·芬奇沒畫錯。實際上,這是他玩的一個小把戲。他把左邊鄉村景色的地平線畫得低一些,這樣就使得蒙娜麗莎的左側看上去比右側大一些。這是達·芬奇開的內行人的玩笑。曆史上,人們曾給男女指定了方位——左邊代表女性,右邊代表男性。因為達·芬奇是女性主義的信仰者,所以他讓蒙娜麗莎從左邊看上去更莊重美麗。”
“我聽說達·芬奇是個同性戀男人。”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小個子男人說。
蘭登不得不承認,“雖然曆史學家們通常不提,但達·芬奇確實是一個同性戀者。”
“這就是他全身心投入女性崇拜中的原因嗎?”
“實際上,達·芬奇也讚同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和諧。他相信,隻有男性元素和女性元素共存,人的心靈才能被照亮。”
“就像妞兒身上長著陰莖吧?”有人喊道。
這一問引得眾人捧腹大笑。蘭登本想指出單詞“陰陽人”(hermaphrodite)的詞根劃分,並說明它與赫爾墨斯(hermes)和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聯係,但他看出大家根本沒興趣,於是作罷。
“嗨,蘭登先生,”一個肌肉發達的男人問,“《蒙娜麗莎》畫的就是達·芬奇,這是真的嗎?聽說是真的。”
“很有可能,”蘭登答道,“達·芬奇是個愛搞惡作劇的人。電腦分析顯示,《蒙娜麗莎》和達·芬奇自畫像在人物的臉部有許多相似之處。無論達·芬奇是怎麽想的,他的蒙娜麗莎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她巧妙地隱藏著雙性信息。她是兩性的融合體。”
“你肯定,那些認為蒙娜麗莎是個醜妞的說法不是哈佛大學的什麽屁話。”
蘭登笑了起來。“說得對。其實,達·芬奇留下了一條重大的線索暗示人物是雙性的。有沒有人聽說過有一個埃及傳說中的神叫做阿蒙(amon)?”
“知道!”那個大高個兒說,“代表男性生殖的神!”
蘭登頗為吃驚。
“每一盒阿蒙牌避孕套上都這麽寫著。”那個肌肉發達的男人咧嘴笑了,“盒子上畫著一個長著公羊頭的家夥,還寫著他是埃及傳說中代表男性生殖的神。”
蘭登對這個牌子並不熟悉,但他還是很高興,因為生產廠家沒把象征意義弄錯。“說得對。阿蒙的形象是一個長著公羊頭的男人。我們現在所說的‘性衝動’(horny)的俚語,就與他那拳曲的羊角(horns)和性亂交行為(horny)有關。”
“他媽的,真想不到!”
“他媽的,想不到吧,”蘭登說,“你們知道誰是與阿蒙對應的神嗎?誰是埃及傳說中代表女性生殖的神?”
好幾秒鍾的沉默。
“是伊希斯(isis)。”蘭登告訴眾人。他拿起一支水筆,邊說邊把話寫了下來,“代表男性生殖的神叫阿蒙(amon)。代表女性生殖的神叫伊希斯(isis),古代文字曾將其讀作l’isa。”
蘭登寫完,退到幻燈機後。
amon l’isa(阿蒙·麗莎)
“得到些什麽啟發?”蘭登問。
“蒙娜麗莎(mona lisa)……老天爺。”有人低聲說。
蘭登點點頭。“先生們,不僅蒙娜麗莎的臉看上去是雙性的,就連她的名字也是由男性元素和女性元素結合而成的。朋友們,這就是達·芬奇的小秘密,也是蒙娜麗莎為何總在會意地微笑的原因。”
“祖父來過這裏。”索菲突然在距《蒙娜麗莎》隻有十英尺處蹲下身來。她將紫外線手電筒指向地板的一點。
起初,蘭登什麽也沒看見。當他在索菲身邊蹲下後,發現地板上有一小滴已經幹掉的液體暗暗發著光。墨水?忽然他意識到紫外線手電筒的實際用處。血。他激動起來。索菲說得對,雅克·索尼埃死前確實來過這裏。
“他不會無緣無故地來到這裏,”索菲輕聲說著站起身來,“我知道他一定給我留下了信息。”她大步走到《蒙娜麗莎》跟前,用燈照著畫的正前方的地板,將光束來迴晃動。
“這兒什麽也沒有!”
正在這時,蘭登發現《蒙娜麗莎》前麵的防護玻璃框上有一個模糊的紫色亮點。蘭登抓住索菲的手腕,將光束向上移,指向《蒙娜麗莎》本身。
兩人都愣住了。
在蒙娜麗莎臉部前方的防護玻璃上,有六個潦草的單詞閃著紫色的光。
雖然《蒙娜麗莎》大名遠揚,可它實際上隻有三十一英寸高,二十一英寸寬,比盧浮宮禮品店中出售的《蒙娜麗莎》招貼畫還小。它被掛在國家展廳西北牆那兩英寸厚的防護玻璃框內。這幅畫畫在一塊白楊木板上,達·芬奇的暈染法使它看上去飄逸而朦朧,畫麵上物體的邊界相互交融在一起。
自從被盧浮宮收藏以來,《蒙娜麗莎》——法國人稱之為“若孔德夫人”的畫——已經兩次被盜。最近的一次是在一九一一年,它從盧浮宮的“難以穿透之室”——正方形展廳中消失了。巴黎人在街道上哭泣,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乞求竊賊將畫還迴來。兩年後,在佛羅倫薩飯店的一個房間中,有人在一個旅行箱的夾層中發現了這幅畫。
現在,蘭登已經向索菲表明他根本就不打算離開,他和索菲一起向國家展廳深處走去。在距離《蒙娜麗莎》還有二十碼的時候,索菲打開了紫外線手電筒。紫外線手電筒在他們前方的地板上投射出一片扇形的青色光亮。索菲將光束在地板上前後晃動,尋找著感光墨水的痕跡,就像一艘掃雷艇在搜尋著水雷。
蘭登走在索菲身邊,為能與偉大的藝術作品麵對麵而興奮不已。他瞪大眼睛,把目光投向紫外線燈的光影所不及的地方。在他們的左邊,鑲木地板上放著供參觀者小憩的八邊形大沙發,看上去就像廣闊的海洋中有一個黑暗的孤島。
此時,蘭登已經可以看見那深色的防護玻璃框了。他知道,在那後麵,懸掛著世界上最著名的油畫。
蘭登明白,《蒙娜麗莎》之所以成為世界藝術名品,並不是因為蒙娜麗莎擁有神秘微笑,也不是因為眾多藝術史學家對它做出了神秘的說明,而僅僅是因為列昂納多·達·芬奇聲稱這是他的得意之作。無論到哪裏,他都帶著這幅畫,他說自己無法與它分離,因為它是對女性美的最完美表達。
盡管如此,許多藝術史學家認為達·芬奇對於《蒙娜麗莎》的喜愛與其藝術技法無關。實際上,它不過是一幅運用了暈染法的普通肖像畫。許多人認為達·芬奇對於這幅畫的喜愛源於更深層的原因:在層層顏料之下,隱藏著信息。事實上,《蒙娜麗莎》是世界上有最多文章研討的內行玩笑作品之一。有關這幅名畫所含雙重含義和玩笑性暗示的各色文獻拚貼,出現在大多數的藝術史書籍中,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她的微笑非常神秘。
一點兒都不神秘,蘭登邊想,邊朝那幅畫走去,那模糊的輪廓在他的眼中變得漸漸清晰起來。根本不神秘。
最近,蘭登剛與一群人分享了《蒙娜麗莎》的秘密。這群人的身份出人意料——他們是十二個埃塞克斯縣監獄的囚犯。蘭登的這場獄中研討會是哈佛大學“送教育進監獄”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蘭登的同事們把這個項目稱為“囚犯文化課”。
收容所圖書館的燈都熄滅了。蘭登站在幻燈機前與前來上課的囚犯們一起分享《蒙娜麗莎》的秘密。這些人的專注出乎他的意料——他們雖然長得粗壯,但很敏銳。蘭登將《蒙娜麗莎》的圖片投射到圖書館的牆壁上,說道:“你們可以發現蒙娜麗莎身後的背景不在一條水平線上。”蘭登指著這明顯的差異說,“達·芬奇所畫的左邊的地平線明顯低於右邊的。”
“他畫砸了?”一個囚犯問道。
蘭登暗自發笑。“不,達·芬奇沒畫錯。實際上,這是他玩的一個小把戲。他把左邊鄉村景色的地平線畫得低一些,這樣就使得蒙娜麗莎的左側看上去比右側大一些。這是達·芬奇開的內行人的玩笑。曆史上,人們曾給男女指定了方位——左邊代表女性,右邊代表男性。因為達·芬奇是女性主義的信仰者,所以他讓蒙娜麗莎從左邊看上去更莊重美麗。”
“我聽說達·芬奇是個同性戀男人。”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小個子男人說。
蘭登不得不承認,“雖然曆史學家們通常不提,但達·芬奇確實是一個同性戀者。”
“這就是他全身心投入女性崇拜中的原因嗎?”
“實際上,達·芬奇也讚同男性與女性之間的和諧。他相信,隻有男性元素和女性元素共存,人的心靈才能被照亮。”
“就像妞兒身上長著陰莖吧?”有人喊道。
這一問引得眾人捧腹大笑。蘭登本想指出單詞“陰陽人”(hermaphrodite)的詞根劃分,並說明它與赫爾墨斯(hermes)和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聯係,但他看出大家根本沒興趣,於是作罷。
“嗨,蘭登先生,”一個肌肉發達的男人問,“《蒙娜麗莎》畫的就是達·芬奇,這是真的嗎?聽說是真的。”
“很有可能,”蘭登答道,“達·芬奇是個愛搞惡作劇的人。電腦分析顯示,《蒙娜麗莎》和達·芬奇自畫像在人物的臉部有許多相似之處。無論達·芬奇是怎麽想的,他的蒙娜麗莎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她巧妙地隱藏著雙性信息。她是兩性的融合體。”
“你肯定,那些認為蒙娜麗莎是個醜妞的說法不是哈佛大學的什麽屁話。”
蘭登笑了起來。“說得對。其實,達·芬奇留下了一條重大的線索暗示人物是雙性的。有沒有人聽說過有一個埃及傳說中的神叫做阿蒙(amon)?”
“知道!”那個大高個兒說,“代表男性生殖的神!”
蘭登頗為吃驚。
“每一盒阿蒙牌避孕套上都這麽寫著。”那個肌肉發達的男人咧嘴笑了,“盒子上畫著一個長著公羊頭的家夥,還寫著他是埃及傳說中代表男性生殖的神。”
蘭登對這個牌子並不熟悉,但他還是很高興,因為生產廠家沒把象征意義弄錯。“說得對。阿蒙的形象是一個長著公羊頭的男人。我們現在所說的‘性衝動’(horny)的俚語,就與他那拳曲的羊角(horns)和性亂交行為(horny)有關。”
“他媽的,真想不到!”
“他媽的,想不到吧,”蘭登說,“你們知道誰是與阿蒙對應的神嗎?誰是埃及傳說中代表女性生殖的神?”
好幾秒鍾的沉默。
“是伊希斯(isis)。”蘭登告訴眾人。他拿起一支水筆,邊說邊把話寫了下來,“代表男性生殖的神叫阿蒙(amon)。代表女性生殖的神叫伊希斯(isis),古代文字曾將其讀作l’isa。”
蘭登寫完,退到幻燈機後。
amon l’isa(阿蒙·麗莎)
“得到些什麽啟發?”蘭登問。
“蒙娜麗莎(mona lisa)……老天爺。”有人低聲說。
蘭登點點頭。“先生們,不僅蒙娜麗莎的臉看上去是雙性的,就連她的名字也是由男性元素和女性元素結合而成的。朋友們,這就是達·芬奇的小秘密,也是蒙娜麗莎為何總在會意地微笑的原因。”
“祖父來過這裏。”索菲突然在距《蒙娜麗莎》隻有十英尺處蹲下身來。她將紫外線手電筒指向地板的一點。
起初,蘭登什麽也沒看見。當他在索菲身邊蹲下後,發現地板上有一小滴已經幹掉的液體暗暗發著光。墨水?忽然他意識到紫外線手電筒的實際用處。血。他激動起來。索菲說得對,雅克·索尼埃死前確實來過這裏。
“他不會無緣無故地來到這裏,”索菲輕聲說著站起身來,“我知道他一定給我留下了信息。”她大步走到《蒙娜麗莎》跟前,用燈照著畫的正前方的地板,將光束來迴晃動。
“這兒什麽也沒有!”
正在這時,蘭登發現《蒙娜麗莎》前麵的防護玻璃框上有一個模糊的紫色亮點。蘭登抓住索菲的手腕,將光束向上移,指向《蒙娜麗莎》本身。
兩人都愣住了。
在蒙娜麗莎臉部前方的防護玻璃上,有六個潦草的單詞閃著紫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