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應輝當然不會讓時來新閑下來,將時來新叫到自己的辦公室,讓他幫著梳理案情。
“宜王墓案的啟始源自費映東,他借著考古隊的發現,意識到烏杜古墓的巨大價值。”魏應輝開始還原這個案子的本來麵目。
“費映東有學術背景嗎?”時來新問,借這種提問激發思路,試圖找出更多的隱藏信息。
“費映東是一位曆史學家,在國內具有比較高的學術地位,對神朝的研究更是屬於權威。”
“他跟包寬正相比呢?”
“包寬正是後輩啦,兩者沒有可比性,在學術界地位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也恰恰是費映東在神朝研究上具有無人可比的判斷力,他才能準確認識烏蘭古墓。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奇怪,他找到了容豐實,兩人一起合作秘密發掘古墓。”
“奇怪的地方在於,為什麽是容豐實,是因為他們關係好嗎?顯然無法站住腳,合理的解釋是他看中了容家的能量大。但換個角度看,容家的加入不合理,發掘古墓是一項大工程,冒然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進行違法犯罪,如此大的風險,隻為了地底下那些不可知的文物?明顯風險與收益不對等。”
“除非他們知道當中的好處,大到讓他們無法拒絕,大到讓他們敢於踐踏法律。”時來新插了一句。“另外我也覺得費映東對容家的了解不一般,他知道容家一定不會拒絕,不然這麽陰私的事情,容家不入夥,他得要滅口才行。”
“容家的能量的確是大,有了他們,可以把烏杜封鎖起來,秘密進行發掘,而且持續多年,外界一點風聲都沒有。外銷也不成問題,他們可以使用隆江防線的秘密通道,這樣產供銷一條龍都搞定了。”
“這算不算一次完美的犯罪,多年過去,古墓挖完了,錢也賺到了,最後來一個水利工程,把最後的痕跡都隱藏在了水底下。”時來新說道。
魏應輝點頭:“這是一個策劃組織都相當完善的案件,如果不是還有一個龐祖輝,它真的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既然已經有了費映東,容家為什麽還要用包寬正?”時來新問。
“我也有這個疑問,或許容家並不信任費映東,因此還要引入包寬正,作為製衡的一種手段?”
“那費映東的處境不是很堪憂?他徹底失蹤了,會不會已經被容家滅口。”
“有這種可能性存在但不能放棄尋找,這可是一位很關鍵的人物。”魏應輝說。
“我總有一種感覺,費映東和容家不是為了錢,或者說錢不是最重要的。”
“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在吸引著他們?”
“也許是神朝的秘密本身。”這是時來新的心裏話,費映東和容家或許有著和他一樣出發點。
“說老實話,這是本案給我最大困擾的地方,神神怪怪的,非常考驗我的世界觀。就像龐祖輝他們所交代的古墓發掘經過,都夠拍鬼怪電影的了,但他們都說是親眼所見。當時死了兩個人是事實,警方也是有記錄的。”魏應輝無奈道。
“你信嗎?”時來新問。
“我不信。”
“那你最好做足心理準備,這個案子有可能顛覆你的觀念。”
“哦,你是相信的?”
時來新並沒有正麵迴答他:“你認為‘宜王墓’裏什麽價值最大?”
“當然是裏頭的文物最值錢,我可是知道一些國際拍賣價格的。”
“不對,”時來新搖頭,“最有價值的是裏麵宜王的遺骸。”
看了眼有些吃驚的魏應輝,時來新繼續說道:“神朝的皇族是神的後裔,他們身體裏有著神的基因,研究宜王的遺骸,就可以知道神和人的區別,也可以證實那些神話傳說的真偽,神朝曆史是否真正存在過。”
魏應輝若有所思:“如果是這樣,這個墓牽扯就太大了。”
“這個案子是一場風暴的中心,當它大白於天下,將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時來新覺得很有必要點醒魏應輝,讓他充分了解這個案子的複雜屬性。
時來新又道:“我在龐祖輝那裏了解過,宜王墓流到外麵去的文物應該隻是部分,可能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國內,也許宜王遺骸還在。”
“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機會找到它們。”魏應輝聲音低沉,像是在對自己說:“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知道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神。”
“我們好像還忽略了一些細節,那就是容家的錢。秘密挖掘古墓需要錢,研究古墓裏麵的發現也需要錢,肯定花費巨大。同時他們販賣文物的錢,是怎麽進來的,資金的流動一定會留下痕跡,這都是很好的突破口。”時來新希望特別調查處能夠盡快知道黎元庸與容家的關係。
“好,”魏應輝輕拍桌子,“這就是我想要的,你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將來案子破了,無論如何都要記你一功。”
接下來特別調查處又進行了一些調整,把調查的重點投向了經濟領域,大大小小境內境外的公司股權登記,和容家有關的一切銀行資金流水,資金流轉的每一個節點,都在調查範圍內。
一個月高強度的工作,經過大浪淘沙式的大麵積篩選,特別調查處終於有了收獲。
這天魏應輝又將時來新叫過來開會,聽取這一個月來的成果匯報。
會議室裏一位特別調查處的同事站起進行了介紹:“我們對容家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了全麵的監控,表麵上看來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涉及的資金量不大,但對幾個長期固定匯進資金的賬號進行追蹤之後,我們發現有些問題,它們經過太多次的轉手,一般來說這都是為了掩蓋資金來源的手段,反而引起我們的注意。”
“在獲得一些銀行的幫助後,我們終於搞清楚了這些資金的最終來源,來源都指向一家在霍齊茲群島注冊的公司,名稱叫‘世榮國際投資公司’。”
“眾所周知,霍齊茲群島是避稅天堂,那裏的注冊企業不少都是皮包公司,這家世榮國際也差不多是這種性質。我們調查了這家公司的股權登記,有重大發現,有一位單一最大股東叫容世珍,他是容家的一員,長期旅居海外,知道他的人很少。”
“還有一位股東是大家都料想不到的,他就是費映東,他持有著公司百分之十二的股權。”
“宜王墓案的啟始源自費映東,他借著考古隊的發現,意識到烏杜古墓的巨大價值。”魏應輝開始還原這個案子的本來麵目。
“費映東有學術背景嗎?”時來新問,借這種提問激發思路,試圖找出更多的隱藏信息。
“費映東是一位曆史學家,在國內具有比較高的學術地位,對神朝的研究更是屬於權威。”
“他跟包寬正相比呢?”
“包寬正是後輩啦,兩者沒有可比性,在學術界地位有著比較大的差距。”
“也恰恰是費映東在神朝研究上具有無人可比的判斷力,他才能準確認識烏蘭古墓。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奇怪,他找到了容豐實,兩人一起合作秘密發掘古墓。”
“奇怪的地方在於,為什麽是容豐實,是因為他們關係好嗎?顯然無法站住腳,合理的解釋是他看中了容家的能量大。但換個角度看,容家的加入不合理,發掘古墓是一項大工程,冒然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進行違法犯罪,如此大的風險,隻為了地底下那些不可知的文物?明顯風險與收益不對等。”
“除非他們知道當中的好處,大到讓他們無法拒絕,大到讓他們敢於踐踏法律。”時來新插了一句。“另外我也覺得費映東對容家的了解不一般,他知道容家一定不會拒絕,不然這麽陰私的事情,容家不入夥,他得要滅口才行。”
“容家的能量的確是大,有了他們,可以把烏杜封鎖起來,秘密進行發掘,而且持續多年,外界一點風聲都沒有。外銷也不成問題,他們可以使用隆江防線的秘密通道,這樣產供銷一條龍都搞定了。”
“這算不算一次完美的犯罪,多年過去,古墓挖完了,錢也賺到了,最後來一個水利工程,把最後的痕跡都隱藏在了水底下。”時來新說道。
魏應輝點頭:“這是一個策劃組織都相當完善的案件,如果不是還有一個龐祖輝,它真的就可以瞞天過海了。”
“既然已經有了費映東,容家為什麽還要用包寬正?”時來新問。
“我也有這個疑問,或許容家並不信任費映東,因此還要引入包寬正,作為製衡的一種手段?”
“那費映東的處境不是很堪憂?他徹底失蹤了,會不會已經被容家滅口。”
“有這種可能性存在但不能放棄尋找,這可是一位很關鍵的人物。”魏應輝說。
“我總有一種感覺,費映東和容家不是為了錢,或者說錢不是最重要的。”
“還有什麽重要的東西在吸引著他們?”
“也許是神朝的秘密本身。”這是時來新的心裏話,費映東和容家或許有著和他一樣出發點。
“說老實話,這是本案給我最大困擾的地方,神神怪怪的,非常考驗我的世界觀。就像龐祖輝他們所交代的古墓發掘經過,都夠拍鬼怪電影的了,但他們都說是親眼所見。當時死了兩個人是事實,警方也是有記錄的。”魏應輝無奈道。
“你信嗎?”時來新問。
“我不信。”
“那你最好做足心理準備,這個案子有可能顛覆你的觀念。”
“哦,你是相信的?”
時來新並沒有正麵迴答他:“你認為‘宜王墓’裏什麽價值最大?”
“當然是裏頭的文物最值錢,我可是知道一些國際拍賣價格的。”
“不對,”時來新搖頭,“最有價值的是裏麵宜王的遺骸。”
看了眼有些吃驚的魏應輝,時來新繼續說道:“神朝的皇族是神的後裔,他們身體裏有著神的基因,研究宜王的遺骸,就可以知道神和人的區別,也可以證實那些神話傳說的真偽,神朝曆史是否真正存在過。”
魏應輝若有所思:“如果是這樣,這個墓牽扯就太大了。”
“這個案子是一場風暴的中心,當它大白於天下,將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時來新覺得很有必要點醒魏應輝,讓他充分了解這個案子的複雜屬性。
時來新又道:“我在龐祖輝那裏了解過,宜王墓流到外麵去的文物應該隻是部分,可能還有一部分留在了國內,也許宜王遺骸還在。”
“也就是說我們還有機會找到它們。”魏應輝聲音低沉,像是在對自己說:“或許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知道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神。”
“我們好像還忽略了一些細節,那就是容家的錢。秘密挖掘古墓需要錢,研究古墓裏麵的發現也需要錢,肯定花費巨大。同時他們販賣文物的錢,是怎麽進來的,資金的流動一定會留下痕跡,這都是很好的突破口。”時來新希望特別調查處能夠盡快知道黎元庸與容家的關係。
“好,”魏應輝輕拍桌子,“這就是我想要的,你給了我很好的啟發,將來案子破了,無論如何都要記你一功。”
接下來特別調查處又進行了一些調整,把調查的重點投向了經濟領域,大大小小境內境外的公司股權登記,和容家有關的一切銀行資金流水,資金流轉的每一個節點,都在調查範圍內。
一個月高強度的工作,經過大浪淘沙式的大麵積篩選,特別調查處終於有了收獲。
這天魏應輝又將時來新叫過來開會,聽取這一個月來的成果匯報。
會議室裏一位特別調查處的同事站起進行了介紹:“我們對容家的資金流動情況進行了全麵的監控,表麵上看來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涉及的資金量不大,但對幾個長期固定匯進資金的賬號進行追蹤之後,我們發現有些問題,它們經過太多次的轉手,一般來說這都是為了掩蓋資金來源的手段,反而引起我們的注意。”
“在獲得一些銀行的幫助後,我們終於搞清楚了這些資金的最終來源,來源都指向一家在霍齊茲群島注冊的公司,名稱叫‘世榮國際投資公司’。”
“眾所周知,霍齊茲群島是避稅天堂,那裏的注冊企業不少都是皮包公司,這家世榮國際也差不多是這種性質。我們調查了這家公司的股權登記,有重大發現,有一位單一最大股東叫容世珍,他是容家的一員,長期旅居海外,知道他的人很少。”
“還有一位股東是大家都料想不到的,他就是費映東,他持有著公司百分之十二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