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新雖然不在憤青的年紀了,不會以憤怒為出發點去處事,但馬魯國昆昊人的慘狀卻令他有不能坐視的覺悟,這簡直是挑戰他作為人類的基本良知。
對這股惡浪了解得越多,對隱在其背後的策劃者所包藏的種種禍心就越警惕,那已經不僅僅是視人命為草芥那麽簡單。
這場陰謀完全是由浩特列島諸國的政府和種族主義者以及某些國家糾合在一起,為一己利益和轉移國內矛盾所導演出來的。
時來新不由得為幾世代生活在浩特列島的昆昊人感到悲哀,這裏永遠都不屬於他們,他們在曆史上總是扮演著被欺淩、掠奪、犧牲的角色,今天同樣如此。
時來新來自南昊,不像昆北,民族觀念老實說是比較淡薄的,因為環境使然。
其實促使時來新憤起的,不完全是民族大義。同文同種的民族認同隻是一方麵,更多的是來自於良知,還有就是身為草根不願服從弱者命運的抗爭。
正是源自這種複雜的同情,時來新在幫助被壓迫的昆昊人時,一直不遺餘力。
“老關,在馬魯國國內有關係嗎,那些屬於昆昊人的勢力。”時來新馬上找關偉寧。
“有是有一點,你莫不是想……”關偉寧何等精明,一聽就把時來新的意圖猜到了幾分,“把他們拉到我們一邊,隻是有段時間沒有聯係,現在馬魯國這麽亂,能否聯係上,還難說。”
除開關偉寧這裏,時來新還給陸令打了電話,最近他們的發展勢頭不錯,同時也非常忙,陸令答應嚐試著和那邊聯絡一下。
隔了一天,關偉寧來找時來新,事情有了眉目。
“馬魯國內有一個鬆散型的昆昊人組織,叫做‘三山會‘,類似於同鄉會的形式……”關偉寧把情況詳細向時來新說來。
原來在馬魯國生活的昆昊人,大部分都來自南昊聯邦的三山地區,位於沿海地帶,漂洋過海討生活的人特別多,乃至於成為一種傳統,一部分三山人的祖輩出於各種原因來到馬魯,在這裏開枝散葉,定居下來。
他們有抱團的習慣,同鄉相幫,共同應對在異國他鄉的生存壓力,久而久之就自發形成了一些組織,一直延續到今天,有一部分消亡了,還有一部分還在頑強地維持著,“三山會”就是其中之一。
“三山會的會長叫胡觀德,我們堂口過去和他有過一些接觸,談不上太深的交情。”
“馬魯國發生動亂以後,他收攏了自己在當地的一些勢力,結寨自保起來,我費了一番周折才跟他聯係上。據他說,那邊的情況非常糟糕,社會治安已經徹底崩壞,許多昆昊同胞受到迫害,家園被毀連藏身之地都難以找到。”
“三山會的組織還能發揮作用嗎?”時來新問。
“這個組織本來就比較鬆散,胡會長說,有許多會員已經聯係不上。”
“你馬上著手去辦理這件事情,開拓出一條通往馬魯國的航路,把想要離開馬魯的昆昊同胞接出來,要留下來作鬥爭的,我們給提供武器,就像當初我們在沙尼國做的那樣。”能不能把馬魯的局麵打造成沙尼國的樣子,時來新沒有把握,不過這樣做起碼可以提供給那裏的同胞們一點自保的能力。
時來新不禁要佩服馮開諾的判斷力,他老早就給浩特列島這邊準備了一批武器,並且已經提前運送到達卡哇島的基地。正是有了這種正確的預判,事到臨頭,給了時來新相當大的騰挪空間。
傑捷西蘭到馬魯之間的航路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吉盛堂早年在經營走私生意的時候已經有成熟的渠道,在當中選取出一條安全的路線並不困難。
前後不過三天,第一批的船隊已經出發,船先到指定地點接載兩千支槍和彈藥,到達馬魯國後再裝運首批難民迴來。
時來新也預見到日後這種轉運的任務會更多,接連買了好幾艘二手的貨船,提前把吉盛堂的船隊壯大起來。
正當時來新在忙碌的時候,遠在數百公裏外的蘭芳港機場,有一班從南昊聯邦飛來的民航飛機在機場降落,乘客們從艙門出來,陸續走下舷梯。
有一位頭戴著棒球帽的旅客最後一個走出來,他把帽簷扣得很低,有大半張臉藏在了陰影裏。
他很低調,默不作聲地跟在人群的後麵乘坐接駁巴士,然後下車走進候機大樓,隻提著簡單的行李出了旅客出口,來到車站等候出租車。
這時候人多車少,車站這邊有點亂,手腳比較快的旅客先打到車離開,後麵的旅客就有些著急,見到有車開過來就使勁招手,走出候車區急匆匆迎上去。
戴棒球帽的旅客也不耐煩等,大步往前走,跟前麵的一位旅客擠了一下,他側身避讓開,不料左手臂磕在鐵欄杆上,發出“筐”的一聲,完全是硬物相撞的聲音。
他好不容易坐上出租車,棒球帽下麵又加了一副墨鏡,司機在鏡子裏也隻看到半張臉。
“去皇冠假日酒店。”他說的是艾語。
二十分鍾後酒店到了,他已訂過房間,在前台拿了鑰匙,上樓進入自己的房間。
把窗簾拉開一條縫隙,日光照進昏暗的房間,他往窗外瞄了一眼,才把頭上的帽子掀掉,墨鏡摘下,一張瘦削的臉龐露出來,稍有些暗弱的光線下,臉色顯得異常地蒼白。
他是時來新的寧越故人,王之風。
王之風感覺到身上熱,有點艱難地把外套脫下,露出裏麵的短袖衫還有左邊的假手。
站在鏡子前他看了眼鏡中的自己,然後把眼光放到假手上,完好的右手輕輕撫過硬邦邦的假手,原來淡漠的眼神裏閃過一抹厲光。
十五分鍾後王之風離開了酒店房間,坐出租車來到一家西餐廳,找個位置坐下,一副等人的樣子。
過了半個小時,餐廳外進來一個昆昊人,三四十歲年紀,短發留著八字胡,外形幹練,來到王之風麵前坐下。
“王兄,好長一段時間沒見了,這幾年可好?”來人與王之風早就認識。
“餘局長,你可是風采不減當年啊,至於我……就不太好了。”王之風說著將假手露出來。
對麵的餘局長見狀吃了一驚:“怎麽搞成這樣?當年在軍校念書的時候,你可是出了名的智多星,太不小心了吧?”
王之風苦笑:“在寧越的時候發生了些事情,也是今天我來蘭芳港找你的原因。”麵前這位餘局長——餘振東是他軍校念書時的同學,同級不同係,畢業後各自分配到不同的係統,餘振東進入了聯邦調查局,現在的身份是聯邦調查局駐蘭芳港分局的局長。
此刻的餘振東正一臉探究地看著王之風。
“前段時間你們局裏的邢邊鋒不是也過來了嗎?”
餘振東有些恍然:“你不會是為著同一件事吧?”說完後臉上陰晴不定。
王之風點頭:“我跟他找的是同一個人。”
餘振東臉色轉為冷淡,一擺手,道:“這我恐怕就幫不上忙了。”
對這股惡浪了解得越多,對隱在其背後的策劃者所包藏的種種禍心就越警惕,那已經不僅僅是視人命為草芥那麽簡單。
這場陰謀完全是由浩特列島諸國的政府和種族主義者以及某些國家糾合在一起,為一己利益和轉移國內矛盾所導演出來的。
時來新不由得為幾世代生活在浩特列島的昆昊人感到悲哀,這裏永遠都不屬於他們,他們在曆史上總是扮演著被欺淩、掠奪、犧牲的角色,今天同樣如此。
時來新來自南昊,不像昆北,民族觀念老實說是比較淡薄的,因為環境使然。
其實促使時來新憤起的,不完全是民族大義。同文同種的民族認同隻是一方麵,更多的是來自於良知,還有就是身為草根不願服從弱者命運的抗爭。
正是源自這種複雜的同情,時來新在幫助被壓迫的昆昊人時,一直不遺餘力。
“老關,在馬魯國國內有關係嗎,那些屬於昆昊人的勢力。”時來新馬上找關偉寧。
“有是有一點,你莫不是想……”關偉寧何等精明,一聽就把時來新的意圖猜到了幾分,“把他們拉到我們一邊,隻是有段時間沒有聯係,現在馬魯國這麽亂,能否聯係上,還難說。”
除開關偉寧這裏,時來新還給陸令打了電話,最近他們的發展勢頭不錯,同時也非常忙,陸令答應嚐試著和那邊聯絡一下。
隔了一天,關偉寧來找時來新,事情有了眉目。
“馬魯國內有一個鬆散型的昆昊人組織,叫做‘三山會‘,類似於同鄉會的形式……”關偉寧把情況詳細向時來新說來。
原來在馬魯國生活的昆昊人,大部分都來自南昊聯邦的三山地區,位於沿海地帶,漂洋過海討生活的人特別多,乃至於成為一種傳統,一部分三山人的祖輩出於各種原因來到馬魯,在這裏開枝散葉,定居下來。
他們有抱團的習慣,同鄉相幫,共同應對在異國他鄉的生存壓力,久而久之就自發形成了一些組織,一直延續到今天,有一部分消亡了,還有一部分還在頑強地維持著,“三山會”就是其中之一。
“三山會的會長叫胡觀德,我們堂口過去和他有過一些接觸,談不上太深的交情。”
“馬魯國發生動亂以後,他收攏了自己在當地的一些勢力,結寨自保起來,我費了一番周折才跟他聯係上。據他說,那邊的情況非常糟糕,社會治安已經徹底崩壞,許多昆昊同胞受到迫害,家園被毀連藏身之地都難以找到。”
“三山會的組織還能發揮作用嗎?”時來新問。
“這個組織本來就比較鬆散,胡會長說,有許多會員已經聯係不上。”
“你馬上著手去辦理這件事情,開拓出一條通往馬魯國的航路,把想要離開馬魯的昆昊同胞接出來,要留下來作鬥爭的,我們給提供武器,就像當初我們在沙尼國做的那樣。”能不能把馬魯的局麵打造成沙尼國的樣子,時來新沒有把握,不過這樣做起碼可以提供給那裏的同胞們一點自保的能力。
時來新不禁要佩服馮開諾的判斷力,他老早就給浩特列島這邊準備了一批武器,並且已經提前運送到達卡哇島的基地。正是有了這種正確的預判,事到臨頭,給了時來新相當大的騰挪空間。
傑捷西蘭到馬魯之間的航路沒有花太多的時間,吉盛堂早年在經營走私生意的時候已經有成熟的渠道,在當中選取出一條安全的路線並不困難。
前後不過三天,第一批的船隊已經出發,船先到指定地點接載兩千支槍和彈藥,到達馬魯國後再裝運首批難民迴來。
時來新也預見到日後這種轉運的任務會更多,接連買了好幾艘二手的貨船,提前把吉盛堂的船隊壯大起來。
正當時來新在忙碌的時候,遠在數百公裏外的蘭芳港機場,有一班從南昊聯邦飛來的民航飛機在機場降落,乘客們從艙門出來,陸續走下舷梯。
有一位頭戴著棒球帽的旅客最後一個走出來,他把帽簷扣得很低,有大半張臉藏在了陰影裏。
他很低調,默不作聲地跟在人群的後麵乘坐接駁巴士,然後下車走進候機大樓,隻提著簡單的行李出了旅客出口,來到車站等候出租車。
這時候人多車少,車站這邊有點亂,手腳比較快的旅客先打到車離開,後麵的旅客就有些著急,見到有車開過來就使勁招手,走出候車區急匆匆迎上去。
戴棒球帽的旅客也不耐煩等,大步往前走,跟前麵的一位旅客擠了一下,他側身避讓開,不料左手臂磕在鐵欄杆上,發出“筐”的一聲,完全是硬物相撞的聲音。
他好不容易坐上出租車,棒球帽下麵又加了一副墨鏡,司機在鏡子裏也隻看到半張臉。
“去皇冠假日酒店。”他說的是艾語。
二十分鍾後酒店到了,他已訂過房間,在前台拿了鑰匙,上樓進入自己的房間。
把窗簾拉開一條縫隙,日光照進昏暗的房間,他往窗外瞄了一眼,才把頭上的帽子掀掉,墨鏡摘下,一張瘦削的臉龐露出來,稍有些暗弱的光線下,臉色顯得異常地蒼白。
他是時來新的寧越故人,王之風。
王之風感覺到身上熱,有點艱難地把外套脫下,露出裏麵的短袖衫還有左邊的假手。
站在鏡子前他看了眼鏡中的自己,然後把眼光放到假手上,完好的右手輕輕撫過硬邦邦的假手,原來淡漠的眼神裏閃過一抹厲光。
十五分鍾後王之風離開了酒店房間,坐出租車來到一家西餐廳,找個位置坐下,一副等人的樣子。
過了半個小時,餐廳外進來一個昆昊人,三四十歲年紀,短發留著八字胡,外形幹練,來到王之風麵前坐下。
“王兄,好長一段時間沒見了,這幾年可好?”來人與王之風早就認識。
“餘局長,你可是風采不減當年啊,至於我……就不太好了。”王之風說著將假手露出來。
對麵的餘局長見狀吃了一驚:“怎麽搞成這樣?當年在軍校念書的時候,你可是出了名的智多星,太不小心了吧?”
王之風苦笑:“在寧越的時候發生了些事情,也是今天我來蘭芳港找你的原因。”麵前這位餘局長——餘振東是他軍校念書時的同學,同級不同係,畢業後各自分配到不同的係統,餘振東進入了聯邦調查局,現在的身份是聯邦調查局駐蘭芳港分局的局長。
此刻的餘振東正一臉探究地看著王之風。
“前段時間你們局裏的邢邊鋒不是也過來了嗎?”
餘振東有些恍然:“你不會是為著同一件事吧?”說完後臉上陰晴不定。
王之風點頭:“我跟他找的是同一個人。”
餘振東臉色轉為冷淡,一擺手,道:“這我恐怕就幫不上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