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屋區域脫身以後,時來新隻是看了一眼自己的戰果,即刻又重新上路,沒有時間再供他喘息了,不用多久,敵人的飛機和武裝人員就會像狼群一樣撲來,他能做的,就是加快腳步,能有多快跑多快,在被發現之前,爭取跑得更遠。


    木屋的火光已被甩在身後很遠,不過在黑暗的山陵中仍然顯得非常顯眼,想要不去注意都很難。從泡影的視線中可以看到,武裝直升機已經在第一時間聚攏過來,數量超過十架,還有眾多的無人機,在火場附近盤旋搜尋,相信很快就會散開來,要找到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不是難事。


    他心中推測,這些飛機應該都是有夜視器材的,在茫茫山野當中,自己這麽大的一個熱源,能不能藏得住,他沒有把握。泡影他倒是不擔心,在寧越地鐵維修廠裏,他用夜視儀測試過,用這種檢測手段,泡影同樣是隱形的。


    他決定調整策略。他跑的再快,也不是飛機的對手,山勢與林木可以幫助他隱匿蹤跡,隻要找個比較好的地勢,躲過去並不難,但問題是他還要趕路,女兒的病情不能耽擱,必須要盡快趕到“白夷山鹿湖旅遊渡假酒店”進行治療,在不停的移動中,相信很難瞞過來自天上的監視。


    因此,需要把這些天上討厭的眼睛滅掉。


    他決定獵殺一切靠近自己的飛機。


    他將泡影的高度升至數千米的高空,居高臨下俯視自己頭頂空域,這樣算起來,周圍方圓五公裏都在泡影的射程範圍內,它甚至都不需要移動,就可以進行狙擊。


    木屋戰場的搜索圈不斷在擴大,在付標的指示下,直升機逐漸散開向各個方位,而無人機更是這項工作的主力,它們以一個極低的飛行高度穿行於山林之間,有一些身形小的更是無孔不入。


    每組無人機的後麵總有一到兩架的武裝直升機坐鎮,作為火力支援,這就是軍方的蜂群戰術,一種最適合清剿行動的戰法。最早是被艾瑞肯軍方所采用,他們在與恐怖分子作戰時形成,而後被各國軍隊模仿。


    這種戰法的核心是飛行編隊之間的作戰指揮鏈,作為大腦的有人駕駛飛機,通過高度智能的控製軟件指揮作為僚機的無人機群,無人僚機可以自主執行任務,也可以被單獨控製出來遙控執行任務,甚至可以進行自殺式的襲擊。


    這套戰法發展到現在更加複雜化,被嵌入到戰場指揮係統中。作戰指揮部,也就是最高的指揮單元可以越級進行遙控,有人駕駛的主機則作為節點存在,如果出現戰損,僚機可以通過敵我識別係統重新加入到別的組群。


    而大型無人機的加入讓這套戰術有了質的飛躍。


    大型無人機可以作為預警機使用,專門應用在這種低空域的陸航編隊戰場,對戰場的感知達到一個極高的水平,馬上就能將戰力提升幾個檔次。


    如果在這個基礎上能夠編入大量的察打一體無人機,智能控製係統進一步得到發展,這種作戰模式會具有極強的發展潛力,完全可以視作未來戰爭形式的雛形。


    隆江軍區的這支編隊當然遠未達到這種水準,算是在摸索階段,略得其形,編入的無人機比較雜亂,大部分還是專業商用型號的改版,隻能作為測量、偵察、靶機來使用,自身沒有任何作戰能力。


    不過這也使得時來新有些眼花繚亂,在泡影的畫麵裏,隻看到這些小型無人機化作的小點,散布到茫茫丘陵山區之中,哪裏都有,到處亂竄,要想逐一找出來都是一件頭痛的事。


    有兩架小無人機往他所在的位置靠近,被他接連打掉了,也不影響他繼續往前飛奔。


    而在指揮部的付標一眾人,馬上就感覺到了異常,接連損失兩架無人機,這邊肯定有問題,立刻便有更多的無人機撲向出事的區域。


    時來新有些弄巧反拙了,這些無人機本身就是一片監察傳感網,弄掉其中一個節點,反倒是向對方暴露了自己的位置,霎時間大小無人機在前,武裝直升機在後,漫天地湧過來。


    前期乘運輸機進入的山區的幾隊地麵部隊,此刻也受命向著這邊靠近,在泡影傳來的畫麵裏看得清楚,他眼看又將會有被包圍的危險。


    既然不是直接看到自己,憑著墜毀的無人機的來確定位置,那就未必不能應對。


    時來新的辦法也很簡單,他指揮泡影向著另一個方位的一架無人機瞄準,這已經是去到泡影射程的邊緣,然後激發子彈,“靂喇”一聲,那架無人機毫無懸念地掉落下來。


    不愧是有高度人工智能的係統在控製,其反應類似於生物神經係統,所有在編的無人機立即同時改變飛行姿態,齊刷刷轉向出事的方位,倒是有人駕駛的那些武裝直升機要慢上好幾拍,反應遲緩得多。使得時來新所在地域的天空空出來一大片。


    時來新見到有效果了,便接著射擊,不停獵殺無人機,要徹底將對方的指揮搞亂。他每次瞄準不同方位的無人機,被擊落者都相隔甚遠。


    他還特地挑選一些比較大的家夥,相較於數量龐大的商用專業無人機,軍用偵察型無人機的體形大的多,但數量稀少,兩者就像小蜜蜂和大馬蜂的差距。


    山間裏泡影的射擊聲不斷,“靂喇”一聲就有一架軍用無人機也應聲墜毀。指揮部一幹人有些淩亂了,時來新到底在那個位置?


    “幹擾視線而已,還是最開始的那個區域,時來新應該就在那裏暴露了。”王之風給出意見。


    其他人覺得有道理,付標也讚同。天空中的戰鬥編隊又是一個集體大轉向,迴到最開始的坐標。


    對手在忙亂當中折騰這麽幾個來迴,時來新也趁機從這個區域脫身。


    他不再選擇在地勢較平緩處前行,彎彎曲曲地依著山勢走,而是恢複到最初進山時的直線前進狀態,試圖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


    這麽幹非常消耗體力,而他受傷以後也不在巔峰時期,雖然在木屋裏補充過水份,吃了不少紅薯幹,失血後的虛弱還是顯露出來。此時他覺得雙腳比平常沉重了許多,唿吸變得急促,汗水流了不少,速度也自然降了下來。


    不過,與普通人比較,他跑起來還是相當快的,仍能輕鬆征服那些地勢比較陡峭的山頭。


    山中的氣溫比較低,漫山遍野的樹木枝椏都在這個時候結上霜凍,他於奔跑當中不時蹭到一些,發出“哢哢”的聲音。腳下的泥土也被凍得結實了,踩上去腳下給力,對提速有不少的幫助。


    他用受傷的左手托住懷裏的女兒,右手依舊提著狙擊槍,雙腿保持著一定的速率擺動。露在外麵的雙耳抵受著唿唿寒風的侵襲,冰冷的空氣隨著唿吸灌進肺部,換出來嘴裏一道白色的蒸汽,他清晰感覺到胸腹間一團溫熱,女兒的體溫像個小火爐一樣,顯然女兒仍處於高燒的狀態,這是一個壞透了的消息。


    他需要盡快到達那個湖邊渡假酒店,就不能保恤體力,要迎接接下來的戰鬥,又不得不維持住身體狀態,真是非常矛盾。


    猶豫了一下,他還是決定加快速率,趕路的速度上來了,但體能的消耗隨之大為增加,這樣下去體力見底的時間點大幅度提前,功耗過大,非常不劃算。


    他想起來在“導引術”中有一式,叫做“劈手踏步進廻龍”的基本樁式,是整套功法裏少有的動功,可以增長氣血提升耐力,隻是這個樁式要求兩隻腳呈奇怪的外八字角度,有些怪模怪樣的,平常並沒有太用心練,因此仍未得其妙。


    眼下他在奔跑中試著用起來,兩隻腳自然照樁式擺開外八字,突然來了靈感,在膝蓋處隨著這個角度也輕輕一擰,隻聽到兩邊的關節骨骼發出“咯咯”兩聲輕響,有一股子暖流從腳底返迴膝蓋,然後繼續向上,消失在腹股溝處,腳步覺得輕盈了一些。同時,腳下以這種外八字的狀態踏到地麵上,好像特別有力,胯部傳來一陣陣輕鬆。


    效果好像不錯,保持著這種姿態奔跑,身體在不斷自然恢複,體能消耗減緩了。


    剛開始時不是很習慣,和平常的走路方式不同,用了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地就體會到了諸般好處,姿勢雖然怪,實際上趕路並不慢,讓他發現一種新的脊柱用力方式,非常的微妙,周身氣血運行得更加順暢。


    一個無意中的嚐試,使他狀況改善不少,心裏不由感歎,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真是不簡單。


    不得其門而入時,好像都是些迷信加無用的東西,聽上去神神叨叨,讓許多人覺得都是虛無縹緲,屬於唯心的臆想,實際上沒有什麽效用,大多數人都有這種經曆。而那些少數仍堅持相信的人,又都是沉迷於自己的主觀想象,其實並沒有領悟其中真髓。


    有泡影的經曆打底,時來新從來沒有懷疑過這些神秘傳承的真實性,隻不過它們實在太過隨性,太需要機緣,所謂玄之又玄,就是在變化之中找尋真實,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很繞,很矛盾。


    在這種近乎苛刻的條件下,千百萬人群中可能都難以找出一個可以領悟的人,不過,這也暗合天道,狹窄的道路注定隻容得下極少數的探索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臉色陰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鑽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鑽真人並收藏臉色陰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