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翻了個身,手不自覺地搭到了圓盤子上麵,手指的皮膚感受到那初始有點冰涼接著有些溫暖的觸感,那股暖意竟可以直透入心裏,就像麵對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是那麽的可靠。
是呀,圓盤子其實已經跟隨他多年,一直陪伴著他,他現在有種感觸,也許世間所有的人都會背叛他,而圓盤子絕對不會。
自故鄉老屋那個雷雨交加的晚上起,他與圓盤子的聯係其實已經建立起來。
這段時間他也逐漸琢磨出來了,當他手伸進圓盤子周圍的那團光體,它就已經把一些信息傳遞過來,隻是他不具備解讀的能力。那些隻在雨天出現的夢,等於是一張張的拚圖,等待著他把它們拚湊出完整的真相。
那些場景事件都是圓盤子的過去,屬於它的記憶。它生活在深空,於雲霧最濃密之處,它喜歡雨露雷電,每日行雲駕雨,自由自在嬉鬧在雷電間。
在某一天,它感受到了什麽東西的召喚,或者是吸引,也不知道它如何感應到的。它來到地麵尋找,進入沙漠,不料是個陷阱。
如時來新在夢境中所見,它極度不適應沙漠的環境,那裏沒有雲霧,非常幹旱,空氣中不含一絲水分,更沒有任何遮蔽物,它暴露在陽光下無處躲藏,這是埋伏者苦心布置的局麵,對於它來說就這是絕地。
那圓碟狀的龐大陷阱,可能就是傳說裏的法陣吧,數百道的強烈光源應該是圓盤子最害怕的物理攻擊,後來布局者出現了,就是那位虯須巨人。他肯定不是常人,能飛、能扛雷電,是大能超人或者幹脆就是神。
他不知用的什麽手段來誘騙圓盤子,這得基於對圓盤子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它的弱點。也許對於他來說這隻是一場狩獵,不過這場狩獵的聲勢也太浩大了些。
布局者成功了,圓盤子才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雖然它極力抗爭過,在衝突過程中表現了它不凡的能力,但可能正因為這些能力,它才成為了獵物。
接下來,它還將告訴自己什麽呢?時來新很期待。
在某種程度上,圓盤子和時來新的處境很像,都同樣的孤獨。正如在夢中所見到的,圓盤子雖自由自在,但它沒有家人,沒有同伴,一直獨自生活著。
時來新甚至懷疑,那虯須巨人也許就是利用圓盤子同類的信息,把圓盤子引入陷阱中的,它實在很渴望有一個同伴或者愛侶。
時來新習慣了忽略自己的孤獨,他可以肯定,這個世上,除了對他心懷惡意的人,應該很少有人會想起他。他本就一無所有,在這個城市裏他又幾乎失去了一切。
自憐自艾是軟弱可恥的,不過他無法否認孤獨的事實。
在擁有了圓盤子後,他的孤獨症得到了緩解,在幾經努力來連接的過程中,圓盤子在他心目中似有了近乎於小夥伴的位置。
他甚至還搞不清楚,它是活物還是一件器物,不過這不重要了,就像女孩子依戀她的布娃娃的感情一樣。
夜色已深,旅館本就在一處較僻靜的所在,少有人聲車聲,甚至左右隔鄰的房間都沒有住進客人,偶然有服務員拿著鑰匙串走過,那“沙啷沙啷”的聲音特別清晰,能夠傳出很遠。
時來新想著想著,又迴到了那種半睡眠的狀態,也可以倒過來說,他處於半清醒中。
那個負責處理思感的器官,暫且稱它為鬆果體吧,似乎豐滿強健了起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它靈敏了許多,過去一段時間摸索所獲得的認知,一些被確定,另一些被證偽。也很難免,在這個純主觀想象構築的世界裏,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了。
這個器官能夠很輕微地發出某種人體無法察知的波動,那波動恰好在某個特殊頻率上,原理與黑體輻射差不多。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與人體其它部位的波動相比較,這個波動似乎有著一點神秘的靈性,一般情況下它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但在遇到相同頻率的共振源時,立刻就可以與之勾連,形成一體。
打個比方,這種輻射波就像一把鑰匙,這把鑰匙隻為一個鎖而存在,它的任務就是找到這把鎖。
毫無疑問,圓盤子就是那把鎖。
一旦找出這把鎖,時來新體內的鬆果體就和圓盤子共振起來,這輻射波就是紐帶,他過去把它想象成一根弦,其實也沒有錯。
與此同時,時來新也確定了一件事情,圓盤子在這莽莽世間,是他所專屬,因為隻有他才能打開這把鎖,其他人即使得到圓盤子也是毫無用處。
時來新越來越清晰察覺,他與圓盤子的溝通困難,原因是在他自己身上,影響因素有多種,簡單說來,就是他的身體內部環境還沒有做好準備。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大量反複的訓練。
盡管艱難,盡管差得還很遠,時來新畢竟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多次的練習後,他已經將過程的不可控變成了可控,已經脫離了撞大運的階段。
成功率很低,但這種帶有意誌控製下的振動更多地傳到那一頭,得到的響應也漸漸多起來。
時來新喜悅的感到,那一端也開始活躍了。可惜兩端的連接總是存在延遲,有效的聯動很少,因為中段有某個地方梗阻了。
時來新現在要做的,是要將梗阻的地方疏通開,持續努力地關注它,加大振動的力度,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努力不斷在得到迴報,被阻滯的程度在弱化,延遲越來越短,振動更加有力了。
接下來在旅館休養的幾天裏,可能是能夠完全入靜的原因,進展要比在醫院的時候快得多。
出院後的第五天,時來新在一次入靜後,感到卡在弦當中位置的阻力明顯減少,再次振動它的時候感覺輕快了很多,具有前所未有的彈性,弦的這一頭與那一端開始共振起來,他開始感受到了那一端狀況。
他感到一片漆黑,雖然什麽也看不到,但這黑暗裏麵一定是有東西存在的,隻是他不知道用什麽方法看到它。
於是他持續地振動,不快也不慢,小心翼翼地試圖找出一種適合的節奏,利用這個節奏擴展自己的感知。
又過了三天,他仍在鍥而不舍地摸索前進,但在這個領域裏急躁、用力過猛是會受到懲罰的,因為錯誤的冒進,他曾兩度劇烈頭疼,整個人產生痙攣,乃至昏死過去。
使他不得不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方法。
恢複過來後,他吸取了教訓,《老祖的傳世名篇:導引術》裏,有對修持狀態的描述,不急不緩,不輕不重,持中適度,有感於此,他學著掌握適度。
適度究竟是種什麽量度?
有外國人取笑昆昊族的廚師教徒弟,放調味料總說適量、少許,為何不幹幹脆脆說到底多少克,太含糊了,不科學,讓學習的人無法理解。殊不知這正是昆昊族廚藝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比如說放五克鹽,那鹽的產地哪裏,哪種原料所製,都有很大的差異,更別說人的主觀味覺體驗,變化更大,身體狀態四季影響下的不同,在上午吃和在下午吃都會不同,簡單的量化是不行的。
正是掌握了這些千差萬別的變化,用動態的適度應對之,才是美味的根源,懂了就是大廚。
時來新是幸運的。掌握適度需要大量重複練習,即使投入了時間精力,也無法保證能尋獲正確,而在他的探索過程中,有圓盤子隨時給予他反饋,等於一直有個老師在身邊告訴他,這樣可,那樣否,指引他的方向,一直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是呀,圓盤子其實已經跟隨他多年,一直陪伴著他,他現在有種感觸,也許世間所有的人都會背叛他,而圓盤子絕對不會。
自故鄉老屋那個雷雨交加的晚上起,他與圓盤子的聯係其實已經建立起來。
這段時間他也逐漸琢磨出來了,當他手伸進圓盤子周圍的那團光體,它就已經把一些信息傳遞過來,隻是他不具備解讀的能力。那些隻在雨天出現的夢,等於是一張張的拚圖,等待著他把它們拚湊出完整的真相。
那些場景事件都是圓盤子的過去,屬於它的記憶。它生活在深空,於雲霧最濃密之處,它喜歡雨露雷電,每日行雲駕雨,自由自在嬉鬧在雷電間。
在某一天,它感受到了什麽東西的召喚,或者是吸引,也不知道它如何感應到的。它來到地麵尋找,進入沙漠,不料是個陷阱。
如時來新在夢境中所見,它極度不適應沙漠的環境,那裏沒有雲霧,非常幹旱,空氣中不含一絲水分,更沒有任何遮蔽物,它暴露在陽光下無處躲藏,這是埋伏者苦心布置的局麵,對於它來說就這是絕地。
那圓碟狀的龐大陷阱,可能就是傳說裏的法陣吧,數百道的強烈光源應該是圓盤子最害怕的物理攻擊,後來布局者出現了,就是那位虯須巨人。他肯定不是常人,能飛、能扛雷電,是大能超人或者幹脆就是神。
他不知用的什麽手段來誘騙圓盤子,這得基於對圓盤子的深入了解,才知道它的弱點。也許對於他來說這隻是一場狩獵,不過這場狩獵的聲勢也太浩大了些。
布局者成功了,圓盤子才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雖然它極力抗爭過,在衝突過程中表現了它不凡的能力,但可能正因為這些能力,它才成為了獵物。
接下來,它還將告訴自己什麽呢?時來新很期待。
在某種程度上,圓盤子和時來新的處境很像,都同樣的孤獨。正如在夢中所見到的,圓盤子雖自由自在,但它沒有家人,沒有同伴,一直獨自生活著。
時來新甚至懷疑,那虯須巨人也許就是利用圓盤子同類的信息,把圓盤子引入陷阱中的,它實在很渴望有一個同伴或者愛侶。
時來新習慣了忽略自己的孤獨,他可以肯定,這個世上,除了對他心懷惡意的人,應該很少有人會想起他。他本就一無所有,在這個城市裏他又幾乎失去了一切。
自憐自艾是軟弱可恥的,不過他無法否認孤獨的事實。
在擁有了圓盤子後,他的孤獨症得到了緩解,在幾經努力來連接的過程中,圓盤子在他心目中似有了近乎於小夥伴的位置。
他甚至還搞不清楚,它是活物還是一件器物,不過這不重要了,就像女孩子依戀她的布娃娃的感情一樣。
夜色已深,旅館本就在一處較僻靜的所在,少有人聲車聲,甚至左右隔鄰的房間都沒有住進客人,偶然有服務員拿著鑰匙串走過,那“沙啷沙啷”的聲音特別清晰,能夠傳出很遠。
時來新想著想著,又迴到了那種半睡眠的狀態,也可以倒過來說,他處於半清醒中。
那個負責處理思感的器官,暫且稱它為鬆果體吧,似乎豐滿強健了起來,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它靈敏了許多,過去一段時間摸索所獲得的認知,一些被確定,另一些被證偽。也很難免,在這個純主觀想象構築的世界裏,太多似是而非的東西了。
這個器官能夠很輕微地發出某種人體無法察知的波動,那波動恰好在某個特殊頻率上,原理與黑體輻射差不多。
它的特殊之處在於與人體其它部位的波動相比較,這個波動似乎有著一點神秘的靈性,一般情況下它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但在遇到相同頻率的共振源時,立刻就可以與之勾連,形成一體。
打個比方,這種輻射波就像一把鑰匙,這把鑰匙隻為一個鎖而存在,它的任務就是找到這把鎖。
毫無疑問,圓盤子就是那把鎖。
一旦找出這把鎖,時來新體內的鬆果體就和圓盤子共振起來,這輻射波就是紐帶,他過去把它想象成一根弦,其實也沒有錯。
與此同時,時來新也確定了一件事情,圓盤子在這莽莽世間,是他所專屬,因為隻有他才能打開這把鎖,其他人即使得到圓盤子也是毫無用處。
時來新越來越清晰察覺,他與圓盤子的溝通困難,原因是在他自己身上,影響因素有多種,簡單說來,就是他的身體內部環境還沒有做好準備。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大量反複的訓練。
盡管艱難,盡管差得還很遠,時來新畢竟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多次的練習後,他已經將過程的不可控變成了可控,已經脫離了撞大運的階段。
成功率很低,但這種帶有意誌控製下的振動更多地傳到那一頭,得到的響應也漸漸多起來。
時來新喜悅的感到,那一端也開始活躍了。可惜兩端的連接總是存在延遲,有效的聯動很少,因為中段有某個地方梗阻了。
時來新現在要做的,是要將梗阻的地方疏通開,持續努力地關注它,加大振動的力度,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這些努力不斷在得到迴報,被阻滯的程度在弱化,延遲越來越短,振動更加有力了。
接下來在旅館休養的幾天裏,可能是能夠完全入靜的原因,進展要比在醫院的時候快得多。
出院後的第五天,時來新在一次入靜後,感到卡在弦當中位置的阻力明顯減少,再次振動它的時候感覺輕快了很多,具有前所未有的彈性,弦的這一頭與那一端開始共振起來,他開始感受到了那一端狀況。
他感到一片漆黑,雖然什麽也看不到,但這黑暗裏麵一定是有東西存在的,隻是他不知道用什麽方法看到它。
於是他持續地振動,不快也不慢,小心翼翼地試圖找出一種適合的節奏,利用這個節奏擴展自己的感知。
又過了三天,他仍在鍥而不舍地摸索前進,但在這個領域裏急躁、用力過猛是會受到懲罰的,因為錯誤的冒進,他曾兩度劇烈頭疼,整個人產生痙攣,乃至昏死過去。
使他不得不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方法。
恢複過來後,他吸取了教訓,《老祖的傳世名篇:導引術》裏,有對修持狀態的描述,不急不緩,不輕不重,持中適度,有感於此,他學著掌握適度。
適度究竟是種什麽量度?
有外國人取笑昆昊族的廚師教徒弟,放調味料總說適量、少許,為何不幹幹脆脆說到底多少克,太含糊了,不科學,讓學習的人無法理解。殊不知這正是昆昊族廚藝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比如說放五克鹽,那鹽的產地哪裏,哪種原料所製,都有很大的差異,更別說人的主觀味覺體驗,變化更大,身體狀態四季影響下的不同,在上午吃和在下午吃都會不同,簡單的量化是不行的。
正是掌握了這些千差萬別的變化,用動態的適度應對之,才是美味的根源,懂了就是大廚。
時來新是幸運的。掌握適度需要大量重複練習,即使投入了時間精力,也無法保證能尋獲正確,而在他的探索過程中,有圓盤子隨時給予他反饋,等於一直有個老師在身邊告訴他,這樣可,那樣否,指引他的方向,一直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